百科知识 现代奥运:育人的伦理价值

现代奥运:育人的伦理价值

时间:2024-06-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育”在这里就获得了本真的意涵,那么,现代奥运会的本真价值就是其育化价值。也有学者把育化价值称之为教育价值。[11]奥运会的育化价值主要体现在育体、育德、育美、育心几个方面。

现代奥运:育人的伦理价值

第二节 奥运会的育化价值

现代奥运会是以竞技体育运动为核心内容的一种体育文化盛会,体育运动既是现代奥运会开展的现实基础,又是现代奥运会价值的逻辑起点。因此,我们所探讨的奥运会本真价值主要是指奥林匹克运动以一种怎样的方式对人产生直接影响,换句话说,奥林匹克运动是以竞技运动为载体对人进行特殊“育化”。“育”在这里就获得了本真的意涵,那么,现代奥运会的本真价值就是其育化价值。所谓“育化”就是通过身体运动的形式对人进行培育、养育和教育,使人向完全人(完善的人)方向变化。也有学者把育化价值称之为教育价值。“奥林匹克运动与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教育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萨马兰奇提出‘奥林匹克主义是超越竞技运动的,特别是在最广泛、最完全的意义上来讲,它是不能与教育分离的,它将身体活动、艺术和精神融为一体而趋向一个完善的人’。强调奥林匹克主义以教育为核心。奥托·西惹密泽克也曾说过:‘奥林匹克主义的宗旨在于纯粹追求教育,它的对象不只是那些参加体育运动的人,还包括人民大众。’奥林匹克主义提倡通过教育来改造社会,促进人类社会进步。”[10]

与单纯的德育、智育、美育相比,体育偏重于身体运动方向,它是促进身体发展的育化方式,在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和提高运动技能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近代学者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一文中,把德育、智育、美育划为一类,称为心的教育,把体育单列出来,称为身体教育。但是,正如身心不能分裂一样,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是不能完全分开的。我们在确认体育自身独特性的同时,还应当看到身体发展与精神发展的联系。正如松井三雄所说:“体育不是有别于精神的身体教育,它是包括身体在内的人的全面教育。”[11]

奥运会的育化价值主要体现在育体、育德、育美、育心几个方面。

一、育体

现代奥运会育化价值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一是通过体育运动竞赛吸引广大青少年朋友积极从事体育运动训练达到育体的目的;二是通过体育集会的形式普及和推广体育运动项目,使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生命在于运动”是众所周知的格言,体育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为基本特征,育体是体育的首要功能。

体育的育体价值体现在促进青少年的身体发育,保持中年人的身体健康,延缓老年人的机体衰退,涉及人体的肌肉、骨骼、体液循环、内脏器官等。具体来说,科学地进行体育运动,能够改善大脑的供血状况,消除大脑疲劳,使人思维敏捷;能够发达肌肉,增多肌红蛋白;能够提高心脏的功能,使心肌搏动有力;能够增大肺活量,加深呼吸深度;能够坚韧骨骼,增厚骨密质,增强骨的抗弯和抗折的能力;能够提高关节的灵活性,增强韧带的韧性;能够提高人体的适应能力和抵抗能力;等等。

(一)促进青少年的身体发育

根据身体素质发展的年龄特征,掌握不同性别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加强运动锻炼,可以事半功倍地促进身体素质的增长,收到身体素质增长的最佳效果。

我国青少年儿童体质调查结果表明:男子身体素质增长的高峰期出现在22岁,而且15岁以前身体素质增长特别快;女子身体素质的增长在12岁出现第一高峰期,经过一段停滞和下降后,于22岁出现身体素质增长的第二高峰期。

调查结果还表明,男子从小学到大学的整个过程中,速度、灵敏度、速度耐力和腰腹力量增长领先,其次是下肢爆发力,增长比较缓慢的是臂肌静力性力量耐力。女子五项素质发展的程序随年龄的变化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7岁至12岁间,同男子一样,速度、灵敏度、速度耐力、腰腹肌力量的增长领先,其次是下肢爆发力和臂肌静力性力量增长缓慢。13岁至17岁,即进入青春发育期后,速度、灵敏度、速度耐力和下肢爆发力领先增长,其次是腰腹部力量,臂肌静力性力量耐力增长最慢,出现不同程度的停滞和下降趋势。另外,从男女五项素质指标出现的早晚来看,速度素质在19岁左右就显现得很充分,力量和耐力素质约在22岁左右进入稳定阶段[12]

(二)保持中年人的身体健康

中年人长期坚持体育运动,将使心肌收缩蛋白和肌红蛋白含量增加,心肌中的毛细血管大量新生,供血量增加。坚持良好的锻炼,不仅可使心脏收缩力加大,还可增加心腔容量,即增加有氧代谢能力。一般人心脏容量为465毫升~785毫升,运动员可达1 015毫升~1 027毫升。心脏在收缩前,由于心腔容量的增大,充血量多,心肌纤维伸展较长,心肌收缩有力,从而使心脏的每搏血液输出量和每分钟血液输出量增加,运动中为组织输送大量的能源物质和氧气,满足剧烈运动的需要。安静时心搏徐缓,出现功能节省化,使心脏获得充足的休息时间,同时血管的弹性增加,血压降低。长期运动可使心血管系统动员快,潜力大,恢复快。

人到中年,能量的收支基本上处于平衡状态,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可以促进身体各个部分的新陈代谢。中年人的能量消耗是比较大的,这些消耗的能源物质要通过饮食来补充,于是促进了消化机能的发展。运动可以使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更多,加强消化管道的蠕动,改善胃肠的血液循环,提高消化酶和代谢酶的活性,使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进行得更加充分和顺利。由于运动时呼吸加深、加快,与呼吸有关的呼吸肌的活动也大大加强。脱肌上下移动和胺壁肌前后活动,对胃肠起着一种很好的按摩作用。这不仅改善了消化系统的血液循环,而且帮助了胃肠的蠕动,这对中年人提高消化机能,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适时补充能量是很有利的。

国际运动医学联合会主席普罗科普博士说,从人体的机能看,不锻炼的人,自30岁就开始下降,到55岁身体机能只相当于本人最健康时的2/3,而经常锻炼的人,到50岁时,身体机能还相当稳定, 60岁时,心血管系统的功能还能达到二三十岁不锻炼者的水平。从某种意义上讲,经常锻炼的人比不锻炼的人的生理机能在步入老年时大约要年轻30岁左右[13]

(三)延缓老年人的身体机能衰退

运动可改善老年人的骨骼血液循环,增强骨骼的物质代谢,保持并提高骨的弹性和韧性,从而延缓骨细胞老化进程。文献报道,长期练习太极拳的老人与同年龄对照组比较,脊柱骨质疏松发生率为36.6%和63.8%。经常运动可加强关节的坚韧性,提高关节的弹性、灵活性和协调性,对防治老年性关节炎,防止关节附近肌肉萎缩、韧带松弛、滑液分泌减少和关节强直等均有效。肌肉工作能力降低是衰老的重要标志之一。经常参加运动,肌纤维将变粗,坚韧有力,肌肉内能量增加,其利用率也得到提高,肌纤维的收缩性、传导性、反应性都得到改善。

据报道,德国一名82岁的老人经常参加马拉松训练,医生对他的心脏功能进行检测,发现他的心脏比实际年龄至少要年轻50岁。中国学者研究发现,一组50~89岁经常练习太极拳的老人,血压平均为134.1/80毫米汞柱(1毫米汞柱=133.322Pa);同年龄不运动组,血压平均为154.5/82.7毫米汞柱,即运动组明显低于不运动组,见表5-1。

表5-1 练太极拳老人与普通老人体质状况对比[14]

二、育智

原始社会,人类改变世界主要靠本身的体力以及一些简单的劳动工具,但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人类的智力增长了起来。早在公元前300多年,古代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认为体育、德育、智育互相联系。智力的健全依赖于身体的健全,因此体育应先于智育,从而得出了“德智皆寓于体”的结论。毛泽东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中也说:“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

体育的育智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思维系统的培育。大脑的发育是智力发展的物质基础,智育对大脑的发育是很有帮助的,所谓“脑越用越聪明”就是这个意思。但这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促进智力开发的必要条件,因为脑的发育与体质的强弱关系十分密切,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可以促进大脑的开发,增强神经系统功能。人脑是人体的最高指挥部,人体的一切活动指令都由大脑发出。大脑只占人体重的2%,但大脑需要的氧气却要由心脏总流血量的20%来供应,比肌肉工作时所需的血液量多15%~20%。进行体育运动,可以改善大脑供血、供氧情况,促使大脑皮层兴奋性增加。现代医学研究还表明,人的右脑的信息容量、记忆容量和形象思维能力都大大超过左脑,体育运动可以使右脑得到充分的锻炼,提高人的记忆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此外,体育运动以肌肉活动为核心,要完成任何一种锻炼活动,相应的肌肉都要有规律而协调地收缩,这不仅要求肌肉有一定的力度,而且对动作的幅度、速度和节奏都有要求,这些实际上都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控制下完成的。体育运动可以使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过程更加集中,对外刺激的反应更加迅速、准确,还可以提高人的视觉、听觉、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神经过程的均衡性和灵活性,促进神经系统功能的增强,使人精力充沛、思维敏锐、行动敏捷。

第二,体育知识是知识体系的一部分。缺乏体育知识的人,很难在复杂多样的现代体育中找到恰当的运动项目并正确地进行锻炼;缺乏体育知识的人,也难于正确地欣赏丰富的现代体育竞技和表演,甚至会由于不理解,而对美好的表演做出逆向的反应。在一个缺乏体育知识的社会中,体育将处于自发状态,甚至会被引入歧途,从而危害国家和民族。所以,体育知识的学习是不容忽视的,知识面越宽,人的智力水平就会越高,对社会生活的适应性就越强。然而,体育对体育知识的传授和智育对体育知识的传授是不同的:智育对体育知识的传授主要是理论教育的方式,而体育对体育知识的传授则是直接的观察与实践,并主要通过观察与实践去领会。

第三,体育运动能有效训练人们的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和判断力等。体育运动不仅仅是体力的较量,更是智力的较量,在球场上,我们要求球员们要用脑子打球,各种技战术和身体动作的运用,不断考验我们运动员的智力水平,也不断提高观众的智力水平。有的竞技体育运动对智力的培育还起着直接的作用,比如围棋,运动员的智力水平是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因素。

第四,恢复思维强度。人在学习过程中,大脑皮层的有关区域处于高度兴奋状态,随着学习时间的延长而产生疲劳,导致学习效率下降,这时参加体育运动,由于体力活动和脑力活动的合理交替,造成运动神经中枢兴奋,使得与学习有关区域的脑细胞得到休息,从而消除脑力劳动所产生的疲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脑垂体会产生一种称为乙种内啡呔的物质,这种物质能增加对疼痛的耐受性,同时还能对抗紧张,降低血压,抑制食欲,恢复思维强度,提高学习效率。(www.daowen.com)

三、育德

体育的育德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且具有广泛、经常、生动、具体等特点。体育的育德功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对体育运动参与者,尤其是对运动员的道德培养功能;对社会或对公众的道德感召功能。例如,在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会面临许多的行为选择与考验,如对方犯规时是毫不计较,还是“以牙还牙”;裁判误判时,是大方宽容,还是斤斤计较;集体配合不够默契比赛失利时,是相互鼓励还是相互抱怨;等等。所有这些都是运动员进行自我道德教育或接受道德教育的良好契机。再者,既然是体育比赛,就是要力争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战胜对手,但同时又必须承担义务,允许对手在平等的地位上与自己竞争。这样,通过体育比赛,可以使运动员懂得如何正确地认识和对待自己,如何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别人,学会正确地处理赛场内外的人际关系

体育运动不但可以磨砺运动主体吃苦耐劳、勇敢顽强、奋发进取、坚毅、守规、团结、合作的意志品质,而且由于它的群聚性、礼仪性、互动性和共振性等特点,使之成为一种传授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理想载体,在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培养集体荣誉感、个人责任感及其社会公德等方面,具有别的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

体育的育德价值尤其是对社会的道德感召作用,往往要借助榜样任务的力量实现。熊倪就是这样的榜样人物中的一个。

在参加2000年奥运会之前,熊倪曾有过因失手和不公正判决而仅获银牌、铜牌的经历。当时的熊倪,甚至打算放弃跳水,一直支持他的父亲告诉他:“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这句话伴随熊倪走过了风风雨雨,一直鼓励他登上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跳水金牌的领奖台。奥运归来,荣誉与掌声都有了,有人建议他急流勇退,但中国跳水队的状况熊倪最清楚,2000年中国奥运金牌榜需要他的加入。然而,复出的困难是明摆着的。停训近一年,熊倪的运动水平下降了不少,要恢复状态,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而且,复出面临着巨大的社会和心理压力,名额是有限的,老将去了就意味着一个新秀失去机会,如果比赛成绩不理想,还要面临“英雄变狗熊”的尴尬。重上跳板之路异常艰苦,恢复性的大运动量训练使他几次体力透支,险些晕倒在游泳池里,但熊倪咬牙坚持了下来,最终以自己的顽强努力捍卫了中国跳水的荣誉。

四、育心

体育的育心价值是指体育运动在培养健康心理,帮助消除心理障碍,提高心理素质方面具有其他教育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英国著名的教育家洛克有句名言:“健康的心理富于健全的身体。 ”这句名言说明了身体和心理不可分。其实道理很简单,健康的人应该具有精力充沛、朝气蓬勃、奋发向上、行动迅速、思维敏捷、观察敏锐、态度积极、兴趣广泛、心胸宽广、情绪良好等生理和心理相统一的特征。

通常而言,心理健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心理健康在于预防心理障碍或行为问题;广义的心理健康,则以促进人们心理调节、发展更大的心理效能为目标。心理健康已成为衡量现代人健康水平的重要标志。

体育运动可以转移人的注意力,缓解人的心理压力,在如何对待困难与挫折、成功与失败、个体与集体,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调整自己的心态等方面,表现得极其生动、具体和真实,具有直接应答的效应。

人生活在错综复杂的社会中,经常会产生忧郁、紧张等情绪反应。尤其是现代社会,激烈的社会竞争和生活压力使人可能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从而导致各种心理障碍的产生。体育运动可以转移不愉快的意识、情绪和行为,及时宣泄不良情绪,使人从烦恼和痛苦中摆脱出来。

人的情绪是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符合自己的需要就会产生愉快情绪;反之,就会产生不愉快情绪。人在受到某种挫折时,在大脑里形成一个强刺激,从而引起一个兴奋灶,使人陷入痛苦和懊丧之中,如果能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就可以转移大脑皮质的兴奋中心。也就是说,人在参加体育运动时往往只注意身体的运动,而把烦恼抛在脑后,起到转移注意力的作用,有益于大脑活动的调节。

体育运动能使人的心理机能、身体素质得到改善。人们通过参加体育运动,特别是参加那些自己特别喜爱和擅长的运动项目,在完成各种复杂练习的过程中,能体验到一种非常美妙的感受。这种感受可以激发人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获得心理满足,产生积极的成就感,从而摆脱压抑、悲观等消极情绪或其他心理障碍。在国外,目前体育运动已被公认为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有研究表明,有规律地从事中等强度活动的锻炼者,每次活动20~60分钟,有利于情绪的改善。通过体育活动和体育比赛,可以宣泄不良情绪,消除心理紧张,放松身心,调节心理状态,维持心理平衡。

同时,体育运动还可以增进人际交往,使整个神经系统得到调解,从而维护心理健康。当人们相聚运动场上,进行平等、友好、和谐的练习与比赛时,人们相互之间产生亲近感,很多时候无需用语言,只需一个手势、一个眼神,就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沟通信息、交流心声,产生一种默契。尤其是集体竞赛项目,可以使集体更加和睦。一个学校的班级赛,可以加强班级的团结;各种产业系统的比赛,可以促使企业职工爱厂意识的加强;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不仅可以促使各民族的文化交流,还可以增进每个民族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理解。体育运动使直接参与者和间接参与者结识更多的朋友,使每个人都融入集体中,为自己成为集体中的一员而心情舒畅、精神振奋。

体育运动还对培养自尊自爱、自信自强、坚忍不拔、沉着冷静、开拓进取与自强不息等心理品质具有重要作用。各种运动项目的不同特点,能使人在实践中获得各种不同的情感体验,如跑步能使人感到有条不紊、勇往直前,打球使人感到视野开阔、豁达合群,高山滑雪使人气势如虹、一泻千里……青少年在体育运动中可以充分显示自己的力量,可以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赢得他人的尊重,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体育运动对人心理的育化还表现在培养人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勇气和能力上。体育运动,尤其是竞技性体育运动,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人们在参加体育运动时,往往要经受身体的创伤和心理的打击,如游泳要克服对水的惧怕,长跑要忍受身体的疲劳,高低杠要克服对危险的恐惧,球类对抗赛要勇于承受挫折与失败带来的压力。这些过程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所以体育运动不但能锻炼人的身体,增强其体质,而且能磨炼他们的意志。体育运动是一条培养意志力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培养吃苦耐劳、不屈不挠的思想作风,有助于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使人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乐观状态。

五、育美

体育与美育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古希腊,体育的目的之一就是对人体进行健美的塑造。当时的体育运动会都是“展览和炫耀裸体的场合”,因为希腊人“把肉体完美看做是神明的特性”。心灵的美化和肉体的健美是内在一致的,正因为“希腊人竭力以美丽的人体为模范”,所以才促进大量健美的人体雕塑杰作的产生。这种健与美、肉体与精神浑然一体且完美统一的文化传统,是后来体育和美育发展相得益彰的重要源泉,也是现代体育发挥育美功能的文化资源。顾拜旦1908年就曾说:“奥林匹克理想,在我们看来,是一个很强的体育文化概念,它一部分建立在你们如此向往并称为公平竞争的骑士精神,另一部分建立于对优美与崇高狂热崇拜的美学思想。”

进入现代社会,体育“不仅是强身养生的手段,而且是个性情感的表现途径。正是在对有节奏的自由运动形式的感受中,个性情感以文明的方式得到表现和升华。在这一点上,体育正蕴涵着美育的功能”[15]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人体以它生动柔和的线条与轮廓,有力的体魄与匀称的形态,滋润、光泽、透明的色彩成为大自然中最完美的一部分,标志着我们这个星球上最高级生命的尊严。”[16]对美的追求是人类的一种共同的特性和需要。体育之美在于形体之美、速度之美、力量之美和韵律之美。体育运动的育美功能首先体现在运动培育的人体美,它是一种出自人体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综合显示的健康之美,也是用人的生命灌注的美。竞技体育运动更能表现充满节奏、力度、频率变化与和谐对抗的速度、力量和韵律之美,这些运动美是体育运动尤其是竞技体育运动中表现出来的现代体育的重要内容和本质特征。苏联学者M·萨拉夫曾指出:“体育运动的发展同时意味着新的艺术现象出现,人类的运动美和人体形象特征在这种现象中被发现出来。”[17]

形体美包括形体的静态美和动态美,是指有好的身体结构和轮廓外形,主要取决于先天的遗传和后天的营养条件、体育锻炼、社会活动的改造等。

人的身体姿态主要通过人体脊柱弯曲的程度及坐、立、走、跑的体态来体现。一个人坚持进行体育运动,特别是坚持各种协调性、柔韧性较强的运动,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说,由于承受了一定的运动负荷,促进了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可以使附着在骨筋、脊柱上的肌肉、韧带的柔韧性加强,消除体内多余的脂肪,进而使整个人的形体和姿态显得挺拔、轻灵和矫健。健康的人体是美的,人体美是最自然、最基本的美。匀称、协调的身体姿态和柔和的线条,成为大自然中最完美的一部分,标志着人体的健康。所以古希腊的运动员为了展示形体的美,经常裸体进行体育比赛。当然,不同的运动项目,对运动员的体形具有不同的要求,从事不同的运动项目,体形也会有不同方向和不同程度的变化。例如,篮球运动员的体形高大,躯干健壮,四肢长而匀称协调;游泳运动员的体形则是肌肉丰满,肩宽背阔,胸厚臀薄。

力量美既体现在力量的强大,也体现在力量的持久,大多见诸于高强度的运动竞赛中。攻击凶猛的拳击比赛、剧烈冲撞的冰球比赛等,显示的是男性的阳刚之美;而在长跑比赛中,运动员着地柔和、动作轻快、重心平稳,则给观众展现出从容、悠远以及意志力的坚毅之感。

速度美表现于运动者惊人的位移、反应等动作迅速、快捷。如自行车赛道上盖东令人侧目的飞驰,田径场上乔伊娜如羚羊般的奔跑,足球场上强力前锋罗纳尔多的高速冲击如旋风骤起,篮球场上小皇帝詹姆斯高高跃起,如闪电空中划过等,都给人以激烈、昂扬和振奋的感受。

当人体抛弃各种多余的动作,摆脱各种束缚而协调自如地运动时,主体往往会在内心里惊奇地感受到生命力充分发挥和表现的自由状态。他的身体在运动,他的情感也随之流畅,他的精神也随之升华。这种感受产生于运动知觉和想象,产生于对自己身体运动的协调自由特征的领悟。此刻,运动着的人把自己运动着的身体当做审美对象,从和谐的运动形式中体验到自由的愉悦。如朱光潜所说,“人用它的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去应付审美对象时,如果对象所表现的节奏符合生理的自然节奏,人就感到和谐愉快,否则就感到‘拗’或‘失调’,就不愉快。”[18]随着体育运动技艺日益向难、新、尖、高的方向发展,一些杰出的运动员能够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把身体运动控制到尽善尽美的程度,使健、力、美高度统一起来,形成和谐韵律与鲜明节奏的巧妙配合,从而能表现出抒情诗般的艺术造型,使人们在观看体育比赛时,犹如欣赏优美的舞蹈、线条明快的雕塑、光线谐和的摄影艺术一样,得到美的享受。

正因为体育运动如此富有魅力,所以在运动场上,常常触摸到有一种强烈的共鸣,使观众的节奏和体育表演者的运动在同一韵律中舞动。如在欣赏跳高比赛时,成千上万的人在运动员准备起跳的时候屏息凝神,而当他越杆而过时,立即爆发出宽慰的纵情欢呼;当一个排球运动员跳起扣球时,人们的手心沁出了汗水,而当扣球落地有声得分时,观众马上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掌声。运动的韵律之美在这些美妙的时刻得到了最佳的释放,这不仅能使人们由于工作所带来的紧张神经、疲劳身体和紊乱情绪得到积极有益的调节,而且还能获得一种美的享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