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奥林匹克运动的全面发展:现代伦理透视

奥林匹克运动的全面发展:现代伦理透视

时间:2024-06-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在这届奥运会上共获15枚金牌、8枚银牌和9枚铜牌,在金牌榜上居第四位,是中国当代体育全面走向世界的一个里程碑,迎来了中国奥林匹克的新时代。

奥林匹克运动的全面发展:现代伦理透视

第四节 奥林匹克运动的全面发展(1979至今)

1979年,中国恢复了与国际奥委会的关系,重返奥林匹克大家庭。继而改革开放的大潮以不可阻挡之势,迅速改变着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不断地完善着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发展的条件,中国体育以空前的规模,全方位地同奥林匹克运动进行了接触、交流和融合,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公开提出,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大陆与台湾在各种国际奥林匹克赛事中的合法性冲突问题。根据1979年11月26日国际奥委会在名古屋通过的决议,依据一个中国原则,台湾也正式开始作为一个地区与大陆共同参加国际体育比赛。此举开创了著名的“奥运模式” ,为恢复我国在国际体育组织中的合法地位和解决中国台湾问题铺平了道路,使我国全面登上国际体坛,成为中国体育全面走向世界的新起点。

一、历届冬季奥运会

在此之后,我国参加奥运会的一切障碍得以清扫,中国的体育健儿开始真正走入奥林匹克大家庭的竞逐当中。1980年2月,我国派出了28名运动员前往美国的普莱西德湖,参加第13届冬季奥运会,虽无一人进入前6名,但却拉开了中国当代体育向世界体育高峰进军的序幕;1984年的萨拉热窝冬奥会上,我国37名选手参加了速度滑冰、花样滑冰、越野滑雪、高山滑雪、现代冬季两项等5个项目的比赛,获得团体总分5分的成绩,排在第23位;1988年的加拿大卡尔加里冬奥会,中国大陆和台北分别派出了20和13名参赛运动员,虽然整体成绩平平,但在短道速滑表演中台湾籍运动员李琰夺得了女子1000米短道速滑金牌;1992年法国阿尔贝维尔冬奥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冬奥会以来首次实现奖牌零突破,共获得银牌3枚,第4名2项,取得了可喜的进步;1994年挪威利勒哈默尔冬奥会我国共获得3枚奖牌,分别为张艳梅的500米短道速滑银牌、叶乔波的1000米速滑铜牌和陈露的花样滑冰女子单人铜牌,这也是第一次在花样滑冰比赛中获得重大突破;1998年日本长野运动会,在短道速滑项目中,我国在男女6个项目中,项项都有奖牌进账;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我国终于实现冬奥会金牌零的突破,在女子短道速滑项目上中国选手杨扬取得两块金牌,共夺得2金、2银、4铜;2008年,在都灵举行的20届冬奥会上,中国更是以2金、4银、5铜,奖牌总数11枚的好成绩位列第五。

二、历届夏季奥运会

在夏季运动会方面,中国健儿的成绩更是骄人。1984年美国洛杉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正式恢复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开赛的第一天,许海峰以566环,高出瑞典选手1环的成绩获得了本届奥运会的第一枚金牌,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1枚奥运会金牌。许海峰的枪声打破了中国在奥运会上金牌“零”的记录。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萨马兰奇闻讯赶到了射击场,亲自为许海峰颁奖,他郑重宣布,“中国运动员获得了本届奥运会第一枚金牌,这是中国体育史上最伟大的一天,我为能亲自把这块金牌授给中国运动员而感到荣幸。”[8]这是第23届奥运会上升起的第一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星红旗,可以说,许海峰在奥运会上实现的金牌“零”突破,洗雪“东亚病夫”的屈辱,是全世界华人半个多世纪的梦想。中国在这届奥运会上共获15枚金牌、8枚银牌和9枚铜牌,在金牌榜上居第四位,是中国当代体育全面走向世界的一个里程碑,迎来了中国奥林匹克的新时代。

1988年韩国汉城奥运会,我国297名运动员参加了除曲棍球、马术以外的21个项目的比赛。共获金牌5枚、银牌11枚、铜牌12枚,金牌榜上居第11位。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看到了与世界体育强国之间存在着的差距。

1992年,第25届奥运会在西班牙首都巴塞罗那举行。经过两次奥运大战洗礼的中国体育代表团一行380人(其中运动员250人)参加了23个项目的争夺,中国台北也派出了37名运动员参加了棒球、射击、柔道田径等项目的比赛。在强手如云的角逐中,中国运动员共获16枚金牌、22枚银牌和16枚铜牌,位居金牌榜和奖牌榜第四位,并有3人2次创2项世界纪录,再一次铸造了新中国奥运史上的辉煌。

1996年,第26届奥运会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我国派出了495人组成的体育代表团(其中运动员309人)。时逢百年华诞的第26届奥运会,堪称奥运史上规模空前、水平最高的竞技体育盛会,197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余名选手出现在赛场上。在这次精英荟萃、争夺异常激烈的世纪之战中,中国奥运健儿不畏强手、顽强拼搏,共获16枚金牌、22枚银牌、12枚铜牌,名列金牌榜与奖牌榜的第四位,让全世界都看到了伟大祖国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巨人步伐。

2000年澳大利亚悉尼举行的第27届夏季奥运会被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评价为“有史以来最好的一届”,共有199个会员国家和地区的11116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此届运动会,中国派出了310名运动员参赛,取得金牌28枚、银牌16枚、铜牌15枚,在金牌榜和奖牌榜上均居第三位。这是中国首次进入奥运会前三强国家之列,是历史性的突破。(www.daowen.com)

2004年希腊雅典举行的第28届夏季奥运会上,中国派出了407名运动员参赛,取得金牌32枚、银牌17枚、铜牌14枚,在金牌榜居第二位、奖牌总数居第三位。这是中国首次进入奥运会金牌数前两名国家之列,并历史性地在14个项目上获得冠军,走出了以往历届奥运会夺金项目不超过9个的“怪圈”。

三、北京奥运会的申办历程

本文开篇提到的《天津青年》关于中国奥林匹克梦想的三个诘问,到现在为止,只剩下最后一个:中国何时才能举办奥运会?关于这个问题,早在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后就已经不再是一个梦想。1984年10月来华参加中国国庆纪念活动的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用期待的口气对国家体委副主任何振梁说:“现在中国的条件已经具备,应该考虑申办奥运会的事。”1985年,邓小平同志在一次外事活动中,最先明确提出:中国准备申请举办2000年奥运会。1990年,北京亚运会的成功举办,大大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在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中的影响,中国已具备了承办重大国际比赛和奥运会的能力。

1991年12月4日,北京奥申委代表在瑞士洛桑向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递交了承办申请书。但正当北京申办赢得世界人民的广泛好评和支持之时,美国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人权小组通过口头决议,借人权之名反对在北京和中国的任何地方举办2000年奥运会。在洛桑参加国际奥运会第100次全会的执委会普遍认为美国的决议是违反奥林匹克原则的。萨马兰奇在瑞士洛桑说:“美国国会应该尊重国际奥委会的独立性,应放弃它发动的反对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的活动。”面对美国方面的强大阻挠,北京奥申委毫不动摇、全力冲刺。全国各族人民和港、澳、台同胞及海外华人对申办奥运会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北京奥申委收到了数以万计的信函、名人字画、签名长幅、纪念品和捐款,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巨大凝聚力。但是,命运之矛并没有在此时眷顾中国,1993年9月23日,国际奥委会的101次全体会议在蒙特卡洛举行,中国北京在前三轮连续以多数票领先的情况下,最终在第四轮中被悉尼以45票比43票的微弱优势夺去主办权。

虽然北京失去了举办2000年奥运会的机会和殊荣,但是申办的过程却向全世界展示了一个繁荣昌盛、自强不息的国家和民族,2票的差距也说明了北京已经得到了世界的承认。因此对北京来说,申办本身就是一次极大的成功,是一次为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作出贡献的过程。越挫越勇的中国人毫不气馁,中国奥委会主席伍绍祖和北京市市长刘淇等于1999年4月6日向国际奥委会递交了北京市承办2008年奥运会的申请书,中国北京再次站在了申办奥运会的起跑线上。

这次申办,北京市投入了更大的精力和决心,从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市容管理、新闻宣传等七个方面提出了40多项与申奥直接相关的任务,提出了把2008年奥运会办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的理念。在申办过程中,北京奥申委自始至终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直接指导。中央为申办工作制定的指导方针,从开始就为各项工作的顺利进展指明了方向,申办工作的每一个成果都凝结着中央领导同志的辛劳和心血。全国人民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也为夺取胜利创造了极为重要的条件。

在申奥决战阶段,处于领先地位的北京申奥工作应采取怎样的对策将直接关系到最后的胜负。莫斯科陈述直接关系申办成败。在规定的45分钟里,通过9位同志的陈述、多媒体演示及3个影视片,集中展现了北京最突出的优势,向全体委员也向世界宣布了中国政府的庄严承诺以及北京举办奥运会的条件和信心,进一步巩固了多数委员对北京的支持,为通向成功奠定了最后一块基石。终于,北京在第四轮投票中以绝对优势赢得了奥运会的举办权。北京赢了!中国赢了!

四、后奥运时代的反思

北京奥运会从盛装开始,到完美谢幕,带给世界一副崭新的形象,留给世界一个深刻的回忆。北京奥运精神既再现了“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同时又彰显了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是世界多元文化在新层次上的一次和谐对话,这种和谐的对话是中华民族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特殊贡献,也是中华民族给奥林匹克文化留下的宝贵遗产。我国奥运健儿在此次奥运会上夺得了51枚金牌、21枚银牌、28枚铜牌,共100枚奖牌,位列奖牌榜第一位,这可以说是划时代的壮举。一个世纪以前国人发出的三个诘问,得到了满意的回答,中国人更是彻底丢掉了“东亚病夫”这个扣在国人头上近一个世纪的耻辱帽子。中国已经真正走入竞技体育大国的行列。

但是,理性的中国人并不满足于这已经属于过去的荣耀,许多学者在这荣耀之外敏锐地发现2008北京奥运会虽然把我国快速推入了竞技体育大国的行列,但并不意味着我国是一个体育大国,更远不是一个体育强国。从国民体质状况来看,人民的整体健康水平亟待提高,尤其是作为未来希望的青少年体质尤其堪忧。2011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我国青少年体质的一些重要指标正在下降。肥胖率增长、心肺功能下降、运动能力下降、视力不良检出率上升……这样的问题在青少年当中越来越普遍。仅肥胖率一项,我国城乡学生的肥胖率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10%的“安全临界点”,尤其是城市男生肥胖率已达14.2%。这可能会导致他们成年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患病率的增加。除此之外,制度性衰退、结构性失衡、区域发展和资源分配不均、产业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成为摆在中国人面前更加严峻的事实。奥运精神起于永不止步的超越,这种不断超越的精神激励着我们要敢于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正当2008年北京奥运会硝烟未尽之时,人们已经开始反思北京奥运会荣耀与辉煌背后存在的诸多弊病,也在反思这个尽是西方体育项目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为何迟迟没有接纳属于中国人自己的体育。事实上,后奥运时代包含了国人更多的期待,期待体育大众化、期待制度公正化、期待资源分配公平化、期待产业体制完善化,更是期待着中国传统体育有一天能够融合于世界体育之林。这些新的期待随着后奥运时代的反思将为中国的奥运之路继续引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