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基地扩产的好代表
湾底村由8个自然村组成,曾经土地贫瘠,缺乏交通条件,是出了名的“五一烂眼村”,村集体基本没有收入可言。但是在村领导的正确带领下,从工业起步,村经济开始发展。从1982年的2家企业、销售20万元、利润4万元起步,湾底村先后创办起天工公司、巨星公司等7家企业,组建了天工实业有限公司。自此开始,村民生活逐渐转好,但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新农村建设,使村民走向小康生活、走向共同富裕,湾底村实行以基地的形式向各个方向扩产创收的发展策略。
(一)桑果的扩产
湾底村人向来对农业保持着难以割舍的感情,总在寻找着农业发展的新模式。一次偶然的机会,种植桑果给湾底人带来了希望。1998年从外地引进了5000棵果桑苗,试种了15亩,第二年就产生效益。此后,果桑收益年年增加,最高时每亩达6000多元,村里果桑种植面积也年年扩大。当时湾底村一共有8个自然村,他们将其中7个自然村合并,保留了一个,也就是西江古村作为旅游资源。基地桑果盛产,要获得更上一层的发展,就必须扩展土地资源。村里一年接着一年发展果桑种植,后来村里种不下了,就种到村外、高速公路旁。截至目前村里桑园占地面积720亩,包括在鄞州区各乡镇中的桑果,共有13000亩,形成了万亩桑果基地。
湾底桑果
与此同时,大面积地种植桑果也产生了一些弊病,如:桑果不易保鲜,如果不及时销售完就会烂掉。于是,他们便着眼于像葡萄一样酿酒的方式来开发桑果汁、桑果酒。2001年,天宫庄园果汁果酒有限公司成立,新产品桑果汁、桑果干红等面世后,受到市场青睐。自此之后,工厂、市场对桑果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湾底人开始为外地果农提供种苗,并以保护价回购桑果。
桑果基地的扩产为天宫庄园果汁果酒有限公司提供了大量的资源,不断提高其对鲜桑果的加工能力,发展各类产品,逐渐扩大市场销量。2005年8月,天宫产品首次进入中国香港。随后,产品远销日本、美国、韩国、欧洲国家等地。如今,出口形势更是如日中天,国外订单不断增加。
为了进一步做大桑果产业,天宫公司正着手投资500多万元引进纸盒装全自动流水线,进军航空市场及上海等高端市场。现在还将跟光明公司合作,通过借助光明的品牌效益来销售。同时,扩大桑果基地,为扩大生产规模和产品升级打下良好基础。
(二)旅游业的壮大发展
工业反哺农业的经济发展战略,将工业发展带来的利润注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带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桑果基地的扩产为湾底村再一次带来了富裕。而后,湾底村的第三产业发展也将一展宏图。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希望能通过旅游的方式,获得更加独特的参与和体验,更多新奇的见闻和感受,特别是在获得愉悦经历的同时,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于是,农业休闲旅游孕育而生,而且迅速得到了市场的认同,效益非常可观。敏锐的湾底村人看到了自己现有的资源优势和潜在的市场空间,及时调整产业结构,把发展农业旅游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点来抓。在市、区有关部门的重视下,2004年1月份,成立了宁波天宫庄园休闲旅游有限公司,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对湾底村进行有序的旅游开发。
天宫庄园文化艺术节
从前的湾底村只是一片平原,什么都没有,可以说是不毛之地。为了发展农业,以当时的经济能力,只能用牛耕地来改善土地质量。所以,现在在湾底村,几乎所有的景点都是村民们用一滴滴汗铸就而成的。
工业及以工业反哺农业为湾底村人民发展旅游业带来了丰富的资源基础。湾底村与宁波市农科院等相关科研部门合作,投资建成8000平方米专门培育花卉苗木的生产基地,采用生物技术进行无性繁殖,培育高品位的珍稀苗木。湾底村桑果生产经营实现了规模化和产业化,全村建成700多亩桑果基地,带动周边农村发展桑果基地16000多亩,利用桑果加工厂加工果汁果酒等销往世界各地。湾底村以独特的农业风光,以及配套齐全的旅游服务设施,成为周边市民度假休闲的选择之地。(www.daowen.com)
目前,旅游区小桥流水,鸟语花香,传统乡村景象与现代化新农村风貌交相辉映,并已建成15个参观点、3条旅游线。
为了在每一季度都有果实出产销售,湾底还种植了草莓、杨梅、无花果、金橘等品种,形成了草莓园、杨梅园、无花果园等采摘旅游区,可供来往的游客进行当地的采摘活动。不仅如此,湾底还设立一个“天宫庄园·植物世界”,引进各类植物:亚热带水果、花卉植物,热带雨林水果、花卉树木,沙生植物,等等。
如今的湾底村,主要的发展重点是第三产业,不仅仅在本地设立公司,还在外地如安徽设立集团分公司,将旅游业进行更深入的、更加和谐的突出发展。
(三)教育基地建设
湾底村能发展得如此辉煌,其教育工作也是做得相当好的。他们不仅仅在工业经济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样,在教育工作方面也是相当重视的。多年来,村党总支十分重视生态环境建设,不断加大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逐渐把湾底村建设成为一个远近闻名的花园式村庄。2002年以来,相继获得省、市、区文明村,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示范村,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1.加大投入,基地建设不断加强
一是加强领导,形成合力。教育基地在2006年初正式成立生态环境教育领导小组,加强对生态环境教育以及基地建设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力度,进一步完善基地管理机制,制订管理办法,形成各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齐抓共管的运行机制。二是加大投入,重在建设。通过财政拨款、公司自行出资、以文养文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不断加大投入。例如在游客中心建造生态环境教育基地的展览厅,已于2006年五六月份竣工;改善基地的生态景观和教育环境,使之成为集教育、休闲、娱乐、观光为一体的,个性化和现代化相兼容的生态环境教育基地。三是强化队伍,提高素质。在抓好硬件的同时,不断加强队伍建设。一方面增编人员,选拔优秀员工到基地工作;另一方面通过选聘讲解员、举办培训班、举办讲解比赛、外出进修等多种形式,提高讲解人员的素质。建立健全教育基地的档案管理,制定讲解员学习制度、工作纪律、岗位要求、培训计划,切实提高讲解水平。四是扩大宣传力度。通过系统地整合现有资源,制作宣传册、折页,制作光盘,通过免费分发形式,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在新闻媒体上进行宣传及在报纸杂志上发表各种软性文章等来进一步提高湾底村生态环境教育基地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2.注入生态文化内涵于基地建设中
一是精心组织,结合“植树节”“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全国土地日”等纪念日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文化传播活动。如在植树节时,教育基地精心设计、精心组织,力求抓出实际效果,开展以“亲近自然、植树绿化”为主题的生态环境教育活动,青少年可以在村里分得一株小树苗,种在村里,让它伴随着他们的成长,使他们从小就树立起爱护花草树木的好习惯。二是服务经济,与旅游区旅游活动结合起来。一方面认真做好参观接待工作,举办各类活动广泛进行生态环境教育。另一方面进行统一规划、综合开发、创新机制、形成合力,推动旅游业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三是突出重点,与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在利用基地开展生态环境教育活动中,始终突出青少年这个重点,充分利用资源,创新教育内容。基地广泛与学校结成共建单位,到共建单位开讲座、做报告、办展览。
3.引进社区理念,更好地经营村庄
一是树立“有形社区”理念,加快社区建设进度,不断增强村民的社区意识。湾底村现已有完善的社区物业管理办公场所、组织及制度,有专门的村民活动场所——天宫庄园体育场,社区内绿化美化良好,让村民切身感到社区形态的真实存在,增强他们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二是树立“无形社区”理念,完善工作机制,不断增强村民的社区参与意识。湾底村有完善的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村民代表会议是湾底村的最高权力机构,实行村政务、财务、党务三公开制度,在村宣传栏上张榜公布,广泛动员并普及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管理事务,鼓励社区立足本社区实际,制定社区自治章程和公约,并对社区的重大事务实行民主决策和监督。三是树立“经营社区”理念,拓展社区服务领域,不断增强社区经济活力。开展群众所需要的服务项目,引入市场机制,实现社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鼓励社区针对自身实际,开展各种便民、利民服务经营项目,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壮大社区经济实力,促使社区服务的持续滚动发展。
湾底村社区球场
如今的湾底村,凭借的不仅是一位好领导的正确带领,而且是一个好的机遇和大家的团结奋斗,更重要的还有不断地创新。湾底村抓企业工业积跬步、抓调整农业迈大步、抓特色旅游跨高步、抓惠民民生起舞步。相信湾底村将会在不久的将来迈出更大的步伐,将基地建设日益壮大,实现更高一层的富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