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湾底村党总支书记吴祖楣:共同致富的楷模

湾底村党总支书记吴祖楣:共同致富的楷模

时间:2024-06-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铸就“湾底经验的智者”,就是这个村的领头人、党总支书记吴祖楣。1982年11月,年轻有为的生产队长吴祖楣,走马上任湾底村党支部书记。

湾底村党总支书记吴祖楣:共同致富的楷模

四、深谋远虑的领头羊

(一)敢闯敢干、切实维护群众利益的带头人

从湾底村创业的历程和村办企业改制的实践中,都可以看到湾底村党组织切实维护村民利益的做法,也折射出以吴祖楣为代表的湾底村领导班子敢闯敢干的工作作风。吴祖楣常说:“发展是第一要务,富民是第一目标,要始终把富民强村作为第一要职。”“要带头创业、带领群众创业,把全民创业作为促进村域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树正气,压歪气,创建文明建设。”“心系人民,原无论大事小事;利归天下,何必争多得少得。”如今,这些至理名言已经内化为湾底人的行动指南。

《湾底村农业产业化进程是怎样加快的》《“湾底经验”带出富农效应》等报道,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关注和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时任中共浙江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巴音朝鲁同志看了报道后,称赞报道得好,希望各级新闻媒体多报道像鄞州区下应街道湾底村这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典型,激励了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创业创新建设美好家园。一年多来,全国各地乃至世界的客人,纷纷到湾底村参观考察,对湾底村的巨大变化赞叹不已,称赞这个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典范,“湾底经验”或者说“湾底精神”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德莫高于爱民,行莫高于利民”,“湾底经验”的核心是人民第一,尽快富裕起来。铸就“湾底经验的智者”,就是这个村的领头人、党总支书记吴祖楣。

湾底村党总支书记吴祖楣

过去的一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湾底村在以吴祖楣为书记的党总支带领下,继续高举“创业万岁”的大旗,坚持走发展生产,富裕农民的道路,各项工作踏上了一个新台阶。2012年湾底村工农业生产全面发展,村级经济更为壮大,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全村经济总收入达到了5.5亿元,村级集体可用资金达到12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288元。全村农民自2005年起,已相继入住环境舒适、配套设施齐全的现代农村小康新住宅,户均住宅面积超过100平方米。医疗中心、老年活动室、文化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党员活动中心、旅游接待中心、小学、幼儿园、村民接待中心等相继建成,还有网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室、棋牌室等体育健身设施,以及腰鼓队、舞蹈队等文化操乐队伍,都非常活跃。为了让外来务工人员能安居乐业,湾底村还特地为1000余名外来务工人员在公寓楼提供免费住宿。最近几年春节期间,湾底村绝大多数外来务工人员没有回老家过年,他们说,宁波是我们的第二故乡,我们是宁波的新市民,要为第二故乡做出新贡献,他们与湾底村村民和谐相处,团结一心共同奔小康。2007年2月7日,浙江省“和谐城乡游”开游仪式在湾底村隆重举行,省旅游局授予湾底村“浙江魅力都市农庄”称号,标志着湾底村生态休闲农业旅游又有了新的发展。湾底村以“郊区踏春、采桑果、喝桑叶茶、喝桑果饮料、喝桑果汁、看古村落、吃农家饭以及垂钓、野外烧烤”等为主要内容的农家乐旅游,让湾底人尝到了发展农业生态休闲旅游的甜头。

(二)群雁高飞头雁领

鄞州区下应街道湾底村,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推动下,经过10多年的艰苦奋斗,实现了工农业生产协调发展,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2012年实现经济总收入5.5亿元,村级可用资金12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6288元。2013年上半年发展势头更好。湾底村的发展变化,靠的就是有一个好书记、好班子、好队伍,站在时代前列,团结带领群众艰苦创业,治穷致富,富而思进。

1.探寻致富路

20年前的湾底,又穷又散,8个自然村合起来取名“五一”村,村集体经济薄弱,农民人均年收入只有217元。机耕路、石板路、烂泥路,坑坑洼洼,弯弯曲曲,落下“有女不嫁五一郎”的说法。1982年11月,年轻有为的生产队长吴祖楣,走马上任湾底村党支部书记。他深深感受到要使湾底摆脱贫困,必须办企业。可是当时湾底只有两家作坊式的村办锉刀厂和五金厂,五金厂利润微乎其微,锉刀厂没长期业务。困难压不倒吴祖楣,他说:“只要党员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没有过不去的关!”他带着助手,背着样品,走南闯北搞推销。功夫不负有心人,湾底的锉刀渐渐被人熟悉。1983年底,湾底工业的产销利润翻了一番。之后他们又瞄准国际大市场,经过艰难曲折,使产品走出了国门。“爱厂如家,爱村如家”这八个字深深烙在吴祖楣和他的助手们心中。他们以干多干好为荣,成天“钉”在企业的发展上。经过不懈努力,湾底村从1986—1996年,先后办起了天工公司等7家企业。在引进外资的同时,他们大胆地走出境外兴办企业。1991年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办起了宁波外贸公司。1996年又在德国亚琛市设立招商引资办事处。工业产品从原来单一的锉刀扩大到20大类100多个品种,95%以上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日本、欧洲。1993年,湾底村在县委工作组的帮助下,从实际出发,以股份合作制形式组建了鄞县天工实业有限公司,改革产权制度,转换经营机制,完善企业责任制,引进科技人才,增加技改投入,提高产品档次,大大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2.不断求创新(www.daowen.com)

工业发展了,农业怎么办?怎样使全村1200亩土地创造更高效益,一直是吴祖楣和村班子成员苦苦思索的问题。他们审时度势,认真规划、论证,抓住紧靠鄞县中心区和市高教园区的区位优势,大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城郊农业和休闲农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先后建成了占地217亩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投资80万元,兴建农业服务公司,组建了全县良种繁育场和农业实验基地,组建了村农业科技小组,2001年又投入1000万元,兴建了农产品加工企业——宁波天宫庄园果汁果酒有限公司。吴祖楣对农业有着特殊的感情。当年,他在瑞士考察时,发现桑果不仅是味美、营养好的保健食品,而且在市场非常走俏。回来后,他与干部群众商量,从外地引进2万株优质桑果苗,试种15亩,当年就产生经济效益。截至目前,湾底已种植果桑树200亩,每亩收入在6000元以上,精加工成桑果酒价值更高。与此同时,建立了杜鹃玫瑰牡丹等花卉基地20亩,名优蔬菜基地50亩。还与宁波光大实业有限公司合资50万元,建立了“原野草坪有限公司”。花、草、果和精细蔬菜四位一体的农业结构,给农民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3.富而要思进

建设经济上繁荣兴旺、思想上健康向上的新湾底,是吴祖楣和村党组织一班人不懈追求的目标。为了提高群众的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水平,村里十分重视学习、教育设施和环境建设,规定年轻人参加进修学习,凡专业对口、学以致用的,学费、培训费由村里全包;厂长经理、技术人员购买技术、管理类书籍,由村里全额报销;公司专门腾出房子,定期进行职工技术培训;为加强对青少年的培养,村建立了教育基金会,农民子女从小学到高中的全部学杂费用均由村教育基金会承担;村里还办起了图书馆,开辟了5个阅报栏、9块黑板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村里和企业的好人好事。为让外来务工职工安心、专心,村里给安排了公寓式的住宿楼。每逢元旦、春节、五一、国庆、中秋等节日,村里举办歌唱、球类、棋类等比赛,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走进湾底,俨然是个“学习型”的新农村。

4.做时代先锋

“打铁先要自身硬”,吴祖楣在长期的实践和一些正反面事例的比较中,深深感悟到,村党组织要得到群众拥护,有影响力、号召力,领导班子成员和党员必须心系群众,不懈努力,争做时代先锋。多年来他们突出抓了五个方面:一是抓班子建设不放松。党总支把团结协作、爱岗敬业、以身作则作为准则,凡是党员干部要做到的,班子成员首先要做到,凡是班子成员要做到的,书记必须先做到。同时按照“配强、带头、奉献”的要求,把一批能力强、作风实、懂技术、会管理的党员提到领导岗位。二是抓思想教育不放松。建立了党员干部“工作、思想、作风”约法三章,做到先公后私,勤学苦干,遵纪守法。每月一次的党员夜会风雨无阻,已坚持了很多个年头。三是抓组织建设不放松。吸收政治素质好,上进心强、学历高、技术精、群众公认的优秀青年入党,经过锤炼,逐步把他们推上一定的领导岗位。四是抓制度建设不放松。建立和健全了村务财务公开制度,党支部思想、作风制度、党员义务劳动制度及干部岗位考核激励制度等。五是抓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不放松。为了改变自然村分散状况,村里统一规划,逐年整治,门前中心村框架逐步形成,村里先后投资建设了通省道的天工路和村级公路,全面安装、改造了自来水管道,改造了电网,绿化、美化村庄、河岸,实行了农民养老保险合作医疗基金制度,建立了党员联户帮困责任制。坚持不懈地抓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的建设,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湾底的群众热情称赞“村党组织是我们的贴心人”。

5.关键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时任浙江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巴音朝鲁同志曾经说过:“党的先进性最终要靠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只有党员的先进性得到保持和发扬,整个党的先进性才有坚实的基础,才能使党永葆先进性。”湾底村成为宁波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典型、一面旗帜,与“平常时候看得出、关键时刻站得出、公私面前分得出”的村党组织是分不开的。历经贫困,更知创业可贵。长期以来的锤炼,使广大党员时时处处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自己的先锋模范作用,做村民的表率。他们解放思想、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团结奉献、坚强有力,处处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尤其是这个村的领头雁——总支书记吴祖楣,在村“一把手”的位子上已连续干了20多年了,他带领党总支一班人,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民第一,创业万岁”为座右铭,呕心沥血把心扑在党的事业上,竭尽全力让更多的农民尽快富起来,培养村民真正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他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作用。正是有了这样一个坚强核心,才凝聚了干部群众的创造力和积极性,使湾底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在了新农村建设的前列。

湾底村原来有几家村办的小五金工厂,生产一些锉刀之类的手工工具,产品市场需求不旺。1989年,经县外贸部门介绍,村党支部书记吴祖楣去了一次美国,他发现在美国,不管有钱的还是没钱的,家里什么东西坏了,都喜欢自己动手修理。所以,一般人家都备有很多手工工具。在美国超市,手工工具品种相当多,销售量也很大。吴祖楣从国外发现了商机以后,就把眼睛死死地盯在国外。他们开始生产各种各样的手工锉刀,后来发展到生产夹具,又从生产夹具发展到生产木工工具和高档钻具,一步一步,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把产品源源不断地销到国外。湾底村成了外销手工工具专业村。

湾底村同外国人生意做得这么好,这么长久,有什么诀窍吗?吴祖楣坦率地说,从我们走过的路来看,与外国人做生意,要说诀窍的话,一是要讲质量,二是要有信誉,质量一定要好,信誉一定要高。美国和欧洲的几个大的工具商更加讲究质量和信誉,而价格是可以商量的。他拿起样品室陈列的一把凿子向我们说,这把凿子看上去很简单,质量却是特别的好,绝对不会凿几下就退火。国内市场上的凿子三根也抵不上这一根,但是,价格也要比国内市场上的普通凿子贵好几倍。湾底村成功地运用“花开墙外”的商业技巧,使村里生产的手工工具得到了西方发达国家的青睐,打开了国际市场,赚到了外国人的钱。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科技含量不断提高,村集体收入稳步增加,村民的生活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湾底村成了一个令人羡慕的富裕村。这里面给我们的启示是,手工工具在中国只有专业修理人员才会配备,所以销量就小,在国外,几乎是每个家庭都配备,所以销量就大。地方不同,销量就不同。东方不亮西方亮,墙内不香墙外香,这是商品流通领域中经常出现的一种现象。寻找商机,把自己的产品放到最受欢迎的地方去销售,这是一条十分重要的经商之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