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不可忘却的旧历史
对于湾底,或许今天的人们谈论的焦点更多的在于湾底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及其成功背后的经验,但是翻开历史的篇章,首先映入眼帘的却是那段鲜为人知的苦难史。
(一)落后的基础建设
湾底村村落分散,全村有8个自然村:前湾底、后湾底、里许家、外许家、西江、大路桥、小张家、陆家。在以前,各自然村之间是又窄又弯的泥路,稍微大一点的四轮车基本无法通行,更别说双向会车了。晴天还好,遇上雨天,连走路都得卷起裤腿。另外典型的江南特色是弯弯曲曲的河流相隔,却没有相应的桥梁,导致交通极为不便。就拿前湾底和后湾底来说,虽说两自然村只隔了一座桥,但在以前没有桥的时候,从前湾底到后湾底间隔咫尺还得绕湾底漕而行,本来几步路的功夫就因为基础建设太薄弱而需要多走400多米的路。
以前湾底是典型的落后农业村,以种植水稻为主,但是与之配套的水利灌溉排泄设施并不完善,导致有时候水淹稻田似汪洋,有时候却无水可用,甚至于在盛水时节缺水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水渠年久失修,河堤损毁,引水蓄水功能受到很大的影响,灌溉系统的不完善直接造成了丰年不丰收的奇怪现象。
昔日破旧的住宅
在住宅方面,也是相当的破旧。过去湾底由于房子少,四世同堂的家庭并不鲜见,几代人挤在一栋房子里面生活一辈子。好一点的房子屋顶盖的是瓦片,差一点的就只能用其他的一些差的材质将就地用下。这个江南小村面对每年的梅雨季节都是很头疼的,外面下大雨,里面就下小雨,屋里摆满了瓶瓶罐罐,用来接从房顶渗透下来的雨水。到了刮台风的季节,村民们更是提心吊胆,原本破旧单一的房子,经不起台风的折腾,以前每年都会出现房子被风刮倒的事情。
(二)落后的经济发展
清朝初年,先人张天瑞从湖南迁来定居,村子处在河湾头尽处,取名为湾底。湾底人向来以种田为生。新中国成立前,湾底村的土地都是外村地主或封建性公堂占有,农民自有田很少,地租和高利贷把农民推进苦海。清末和民国时期,由于政府腐败,军阀混战,农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湾底村的百姓穷困潦倒。(www.daowen.com)
湾底村属于下应街道,它原是个普普通通的平原村庄。湾底人素来种植水稻,但“烂田推捣臼”,人均耕地多达1.2亩的湾底人还是穷得叮当响,吃的是酱油汤,住的是祖传老房子。新中国成立初期,生产队的仓库依然是破旧的庵庙,湾底人们戏称为“五一烂眼”。
1976年,湾底村全村人均纯收入141元,“文革”10年中人均纯收入最少的年份只有83元。和许多农村地区一样,在分产到户之前每个村庄一个姓,叫生产队。地处江南水乡的湾底村主要的农作物是稻谷,地少人多,生产力低下,有时候连填饱肚子也是件很难的事情。
那个时代大名鼎鼎的湾底在口粮配给方面也是有标准的,一个成年人一天9两,一个月28—29斤大米,农民的日子过得很凄苦,在断粮的日子,就只能吃生硬的大麦,慢慢地熬到来年采收的时候。
这个现今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勇立潮头的农村奇葩,20年前却是一个人均纯收入不足300元、远近闻名的穷村。湾底村地处宁波市郊区,短小的河道因湾出了名,而且是一湾到底。在计划经济年代,这个村以种水稻为主,因为农业经济单一,农民们始终摘不掉“穷”的帽子。再加上文化落后,交通闭塞,让湾底村摆脱不了“好女不嫁湾底村”的窘境。
(三)落后的思想观念
别看现在的湾底人思想活跃,能够提出“要想口袋富,就要脑袋富”等一系列有见解的发展理念,以前的湾底在思想观念上也是极其落后的。
年年守着土地,周而复始地耕种,没有出路,也没有人主动去思考,这是湾底村以前的真实写照。本分的农家人没有什么大的想法,守着这一亩三分地,努力劳作,争取填饱一家大小的肚子,似乎成了最大的愿望。发家致富,对于他们来说是多么遥远奢侈的事情。
吴祖楣刚刚当上村里书记的那会儿,他有了把村子经济搞上去的想法,曾经为了鼓励村民解放思想发展经济就将“穷则思变”四个大字写在窗户上面,然而毛泽东语录里面应该还有后半句“要干要革命”,他没写,因此就被当时村里愚昧的“文革”造反派打成“反动派”。这个事情反映了当时村民整体的一个落后消极的思想观念,对于自身和村子的未来发展,他们不去想一想,即便有人开始带头醒悟,提出科学的发展理念,他们非但没有支持,还落井下石,一个劲地唱反调。湾底村村民思想观念的落后在历史上可见一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