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1 中国造“嗡嗡祖拉”为什么不赚钱
中国生产的“嗡嗡祖拉”,在2010年6月11日至7月11日南非举办的第19届世界杯足球赛上大显神通。不过,由于中国制造自身的局限性,“嗡嗡祖拉”并没有给中国带来多少利润。
“嗡嗡祖拉”大概是世界杯历史上最令人兴奋的商业神话:中国玩具商根据非洲土著用于驱赶狒狒的乐器仿制的塑料喇叭,已成为2010年南非世界杯上的一个象征,世界杯期间,在世界各地以每两秒钟一个的速度售出。
浙江宁海西店盈吉塑料文具厂的老板邬奕君是一个球迷。他向记者出示了他2001年的设计图纸,自称是本届世界杯“嗡嗡祖拉”商业化之父。
他在2001年从黑人手上拿着的竹制喇叭获得灵感,绘制了图纸,花了七天时间做好模具。2009年8月,一个非洲商人找到了他,谈妥3元人民币一只,先定1000只试销。邬老板于是将生产计划目标定为1000只。
2010年1月,订单爆炸般增长,邬老板只修订生产计划,并没有修改营销计划。到2010年4月为止,他的工厂生产了100万只“嗡嗡祖拉”。
至于“嗡嗡祖拉”的噪音,邬奕君表示很无奈。“设计的时候只是看中管子细长,声音响亮,符合球场气氛。没有想到八万人齐吹的时候,这种声音这么令人讨厌。”
仅靠制造,“嗡嗡祖拉”无利可图。一只长度为60厘米的“嗡嗡祖拉”在中国的出厂价是0.3美元,折合人民币2元左右。来自南非的贸易商告诉邬奕君,这款让人头痛的噪音喇叭在南非世界杯赛场上遭遇抢购,售价高达60南非兰特,约合54元人民币。(www.daowen.com)
对于铺天盖地的订单,邬奕君没有足够的生产能力,订单分散到广东汕头规模更大的玩具厂。很快中国的许多工厂都加足马力生产“嗡嗡祖拉”。“厂家一多,贸易商就开始压价,最后中国这个产品的离岸价基本上就是0.3美元。”邬奕君说。“每个‘嗡嗡祖拉’我赚一毛钱,工人赚一毛钱。”邬奕君说,“流通环节的利润是制造环节的几百倍。钱都被外国人赚走了”。
据统计,中国出口的“嗡嗡祖拉”产值在2000万美元左右,利润5%,尽管“嗡嗡祖拉”上演了一出世界杯的商业神话,但是中国的制造商和产业工人分得的利益却少得可怜。
全世界在享受廉价的中国产品的同时,中国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除了微薄的加工利润以外,环境代价等,都没有体现在产品的价格中。邬奕君说,“如果能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申请外形专利、注册商标,或许能赚得更多一点”。“‘嗡嗡祖拉’的案例体现了中国制造的潜力,也给正在转型升级中的中国制造上了生动的一课。”
(根据《楚天都市报》2010年6月25日封二《“中国造”只赚了个“吆喝”》整理。)
案例讨论题
1.分析浙江宁波西店盈吉塑料厂的“嗡嗡祖拉”营销计划与营销后果的关系。
2.保证“嗡嗡祖拉”良好经济效益的营销计划目标和计划手段是什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