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近现代管理理论
一、近代管理理论的丛林
“二战”以后,科技与生产迅速增长,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国际化进程加速,这给管理工作提出了许多新问题,除管理工作者和管理学家外,其他领域的一些专家,如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生物学家、数学家等都纷纷加入了研究管理的队伍,他们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来研究管理理论,出现了研究管理理论的各种学派,呈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1961年12月,哈罗德·孔茨(Harold Koontz,1908—1984)在美国《管理学杂志》上发表了《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将这种学派林立的情形称为“管理的丛林”,并概括出六个主要学派。1980年,孔茨又在《管理学会评论》上发表《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指出经过近二十年的时间之后,管理理论的丛林不但存在,而且更加茂密,至少产生了11个学派。
(一)管理过程学派
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是法约尔,战后代表人物是哈罗德·孔茨。管理过程学派把管理看作是在组织中通过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完成工作的过程,主张按照管理职能建立一个作为研究管理问题的概念框架。主要理论有:(1)管理是一个过程;(2)管理过程由五大职能构成,包括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和控制;(3)管理职能具有普遍性;(4)管理职能具有灵活性。
(二)人际关系学派
人际关系学派创始人是埃尔顿·梅奥。后来的代表人物有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Maslow,1908—1970)、弗雷德里克·赫兹伯格(Frederick Herzberg,1923—2000)和道格拉斯·麦格雷戈(Douglas M.Mc Gregor,1906—1964)、库尔特·卢因(Kurt Lewin,1890—1949)、利兰·布雷德福(Leland Badford,1905—1981)、罗伯特·坦南鲍姆(Robert Tannenbaum,1915—2003)等。人际关系学派以个人心理学为基础,重点研究个人的品性、行为动机及人际关系等,认为,既然管理是通过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去完成工作,那么,对管理学的研究就必须围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个核心来进行。主要理论有: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麦格雷戈的X—Y理论、卢因的“群体动力论”等。
(三)群体行为学派
群体行为学派关心的主要是一定群体中的人的行为,而不是一般的人际关系和个人行为;它以社会学、人类文化学、社会心理学为基础,而不是以个人心理学习为基础。这个学派着重研究各种群体的行为方式,从小群体的文化和行为方式到大群体的行为特点,均在研究之列。它也常被叫做“组织行为学”(Organizational Behavior)。“组织”一词被用来表示公司、企业、政府机关、医院以及任何一种事业中一组群体关系的体系和类型。这个学派的最早代表人物和研究活动就是梅奥和霍桑试验。20世纪50年代,美国管理学家克瑞斯·阿吉里斯(Chris Argyris,1923—)提出所谓“不成熟—成熟交替循环的模式”,指出如果一个组织不为人们提供使他们成熟起来的机会,或不提供把他们作为已经成熟的个人来对待的机会,那么人们就会变得忧虑、沮丧,甚至还会按违背组织目标的方式行事。
(四)经验主义学派
经验主义学派又称为经理主义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1909—2005),主要作品有《管理实践》、《管理——任务、责任、实践》,欧内斯特·戴尔(Ernest Dale,1923—),艾尔弗雷德·斯隆(Alfred P.Sloan,1875—1966),亨利·福特(Henry Ford,1863—1947),威廉·纽曼(WilliamNewman)。这个学派通过分析经验(常常就是案例)来研究管理。其依据是,管理学者和实际管理工作者通过研究各种各样的成功和失败的管理案例,就能理解管理问题,自然地学会有效地进行管理。主要理论有:(1)管理应侧重于实际应用,而不是纯粹理论的研究;(2)主张使用比较方法研究和概括企业管理经验;(3)明确了管理的性质和任务;(4)提出了目标管理思想;(5)概括了企业管理的组织结构。
(五)社会系统学派
社会系统学派的创始人是美国管理学家切斯特·巴纳德(Chester Baranard,1886—1961)。社会系统学派将协调组织中个人与组织之间的关系作为其研究的主导方向。主要理论有:(1)组织是一个是由个人组成的协作系统。(2)组织作为一个协作系统包含三个基本要素:信息交流;作贡献的意愿;共同的目的。(3)组织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所组成的协作系统,管理者在这个系统中处于相互联系的中心,应该采用“诱因”和“威慑”方案获得有效协作所必需的协调。(4)经理人员的主要有三个职能:提供信息交流的体系;成必要的个人努力;提出和制定目的。社会系统学派的观点奠定了现代组织理论的基础,对管理思想的发展,特别是组织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六)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社会技术系统学派是在社会系统学派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形成的,创始人是特里司特(E.L.Trist)及其在英国塔维斯托克研究所中的同事。他们通过对英国煤矿中长壁采煤法生产问题的研究,认为组织既是一个社会系统,又是一个技术系统,并强调技术系统的重要性,认为技术系统是组织同环境进行联系的中介。发现只分析企业中的社会方面是不够的,还必须注意其技术方面。他们发现,企业中的技术系统(如机器设备和采掘方法)对社会系统有很大的影响,个人态度和群体行为都受到人们在其中工作的技术系统的重大影响。因此,他们认为,必须把企业中的社会系统同技术系统结合起来考虑,而管理者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要确保这两个系统相互协调。
(七)系统管理学派
系统管理学派侧重以系统观点考察组织结构及管理基本职能,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弗理蒙特·卡斯特(Fremont E.Kast)、詹姆斯·罗森茨韦克(James E.Rosenzweig)。系统管理学派的主要理论:(1)组织由许多子系统组成的,包括:目标与价值分系统;技术分系统;社会心理分系统;组织结构分系统;管理分系统。(2)企业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在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的相互影响中达到动态平衡。(3)要运用系统观点来考察管理的基本职能,把企业看成投入—产出系统。
(八)决策理论学派
决策理论学派是以社会系统论为基础,吸收了行为科学、系统论的观点,运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统筹学的方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是赫伯特·西蒙(Herbent Simon,1916—2001)和詹姆斯·马奇(James G.March,1916—)。主要理论有:(1)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决策是管理的核心;(2)系统阐述了决策原理;(3)在决策标准上,用“令人满意”的准则代替“最优化”准则;(4)划分了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决策。
(九)管理科学学派
也称计量管理学派、数量学派、运筹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兰彻斯特(F.W.Lanchester)、希尔(A.V.Hill)、埃尔伍德·斯潘赛·伯法(Elwood Spencer Buffa)等。管理科学其实就是管理中的一种数量分析方法,这个学派认为,解决复杂系统的管理决策问题,可以用电子计算机作为工具,寻求最佳计划方案,以达到企业的目标。其基本特征是:以系统的观点,运用数学、统计学的方法和电子计算机技术,为现代管理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解决各项生产、经营问题。
(十)权变理论学派
权变理论代表人物有弗雷德·卢桑斯(Fred Luthans)、弗雷德·菲德勒(Fred E.Fiedler)、罗伯特·豪斯(Robert J.House)等人。该学派认为,(1)现实中不存在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管理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亦即采用什么样的管理理论、方法及技术应取决于组织环境。(2)管理者的任务在于归纳出管理中的情境究竟是由哪些因素组成,又有多少种存在状态,有多少种不同的管理方法。
(十一)经理角色学派
经理角色学派以对经理所担任角色的分析为中心来考虑经理的职务和工作,以求提高管理效率,代表人物是亨利·明茨伯格(Henry Mintzbery)。明茨伯格认为经理们并不只从事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工作,而是还进行许多别的工作。经理通常扮演着三种角色:(1)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包括挂名首脑、联络者和领导者的角色;(2)信息方面的角色,包括监听者、传播者和发言人的角色;(3)决策方面的角色,包括企业家、故障排除者、资源分配者和谈判者的角色。
二、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出现,世界形势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面对信息化、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等新的形势,企业之间竞争加剧,联系增强,管理出现了深刻的变化与全新的格局。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管理出现了一些全新的发展趋势。
(一)企业文化理论
企业文化概念最早出现于美国,是美国的一些管理学家总结日本管理经验之后提出来的。
20世纪70年代“二战”的战败国日本经济的腾飞与美国经济的衰微形成鲜明反差。到80年代初,日本企业大量进入美国市场,抢走了美国企业在本土的市场份额。为了迎接日本企业的挑战,美国企业界开始研究日本企业的管理方式。企业文化理论就是这种研究的一项重大成果。
最早提出企业文化概念的是美国的管理学家威廉·大内(WilliamOuchi,1943—)。他于1981年出版了自己对日本企业的研究成果,书名为《Z理论—美国企业如何迎接日本的挑战》。在这本书里,他提出:日本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是它们独特的企业文化。这一观点引起了管理学界的广泛重视,吸引了更多的人从事企业文化的研究。在随后的两年时间里,美国又连续出版了三本企业文化的专著,连同威廉·大内的著作一并构成了所谓的“企业文化新潮四重奏”。理查德·帕斯卡尔(Richard Pascale)和安东尼阿索思(Anthony G.Athos)合著《日本的管理艺术》出版于1981年。在这本书里,作者更深入地阐述了日本企业所特有的企业文化。同年,也出版了特伦斯·迪尔(Terrence E.Deal)与阿伦·肯尼迪(Allan A.Kennedy)合著的《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精神支柱》一书,作者以日本的经验为基础构建起了企业文化的理论框架。而托马斯·彼得斯(TomPeters)和罗伯特·沃特曼(Robert H.Waterman)于1982年出版的《追求卓越——美国管理最佳公司的经验》一书则开始运用企业文化的理论框架研究美国企业的成功经验。
日本企业和管理学界在美国企业文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日本企业管理的实践进行系统的研究,认为企业文化是“静悄悄的企业革命”和“现代管理的成功之道”。东西方企业管理界的学者通过对70年代末、80年代初世界排名前500名的大企业进行研究发现,这些企业到现在有近三分之一破产或衰落了,著名大企业的平均寿命不足四十年,大大低于人的平均寿命。这些大企业早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没有培养和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特点的企业文化。诚如美国管理学者托马斯·彼得斯所认为的那样,一个伟大组织能够长久生存下来,最主要的条件并非结构形式或管理技能,而是我们称之为信念的那种精神力量,以及这种信念对于组织全体成员所具有的感召力。
由此可见,企业文化的理论最早出现于美国,而其作为一种主流的管理思想则最早出现于日本。作为管理哲学的企业文化,它是管理实践的结晶,又是管理科学的发展,其基点是以人为本。它强调管理以人为中心,充分尊重员工的价值,重视人的需求的多样性,运用共同的价值观、信念、和谐的人际关系、积极进取的企业精神等文化观念,来营造整体的企业人生,使管理从技术上升为艺术。
(二)战略管理理论
20世纪70年代前后,世界进入到科技、信息、经济全面飞速发展时期,同时竞争加剧,风险日增。为了谋求企业的长期生存发展,管理学者和实践家开始注重构建竞争优势。
企业战略理论的演变主要经历了以下四个发展阶段:
1.60、70年代的战略管理理论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艾尔弗雷德·钱德勒(Alfred D.Chandler,1918—2007)《战略与结构:工业企业史的考证》一书的出版,首开企业战略问题研究之先河。钱德勒分析了环境、战略和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结构追随战略”的论点。在此基础上,关于战略构造问题的研究,形成了两个相近的学派:“设计学派”和“计划学派”。计划学派以安索夫为杰出代表。伊戈尔·安索夫(H.Igor Ansoff,1918—2002)在1965年出版的《公司战略》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企业战略”这一概念,并将战略定义为一个组织打算如何去实现其目标和使命,包括各种方案的拟订和评价,以及最终将要实施的方案。“战略”一词随后成为管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术语,在理论和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2.80年代的战略管理理论
20世纪80年代初,以哈佛大学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为代表的竞争战略理论取得了战略管理理论的主流地位。波特认为,企业战略的核心是获取竞争优势,而影响竞争优势的因素有两个:一是企业所处产业的盈利能力,即产业的吸引力;二是企业在产业中的相对竞争地位。要正确选择有吸引力的产业以及给自己的竞争优势定位,必须对将要进入的一个或几个产业结构状况和竞争环境进行分析。迈克尔·波特所提出的行业竞争结构分析理论在过去20年里受到企业战略管理学界的普遍认同。
3.90年代早期的战略管理理论
进入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导致竞争环境日趋复杂,企业开始把眼光从外部市场环境转向内部环境,注重对自身独特的资源和知识的积累,以形成企业独特的竞争力。1990年,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加里·哈默尔(Gary 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了《企业核心能力》。从此,关于核心能力的研究热潮开始兴起,并且形成了战略理论中的“核心能力学派”。该理论的理论假设是:假定企业具有不同的资源(包括知识、技术等),形成了独特的能力,资源不能在企业间自由流动,对于某企业独有的资源,其他企业无法得到或复制,企业利用这些资源的独特方式是企业形成竞争优势的基础。
4.90年代后期战略管理理论的新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大多建立在对抗竞争的基础上,都比较侧重于讨论竞争和竞争优势。时至90年代,战略联盟理论的出现,使人们将关注的焦点转向了企业间各种形式的联合。这一理论强调竞争合作,认为竞争优势是构建在自身优势与他人竞争优势结合的基础上的。(www.daowen.com)
(三)企业流程再造理论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信息技术革命使企业的经营环境和运作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西方国家经济的长期低增长,顾客的需求变化等使企业面临着严峻挑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结合美国企业为挑战来自日本、欧洲的威胁而展开的实际探索,1993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迈克尔·哈默(Michael Hammer)和詹姆斯·钱皮(Jame Champy)出版了《再造企业:经营革命宣言》一书,明确提出了企业流程再造理念。
企业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是指为了改善成本、质量、服务、速度等重大的现代企业的运营基准,对工作流程(business process)进行根本的重新思考与彻底翻新。简言之,企业流程再造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作根本性的思考和彻底重建,其目的是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改善,使得企业能最大限度地适应以顾客(Customer)、竞争(Competition)、变化(Change)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经营环境。
企业流程再造关注的要点是企业的业务流程,并围绕业务流程展开重组工作,业务流程是指一组共同为顾客创造价值而又相互关联的活动。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教授将企业的业务流程描绘为一个价值链。竞争不是发生在企业与企业之间,而是发生在企业各自的价值链之间,只有对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业务流程进行有效管理的企业,才有可能真正获得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企业流程再造的原则是:(1)围绕结果而不是工序进行组织;(2)注重整体流程最优的系统思想;(3)将信息处理工作纳入产生这些信息的实际工作中去;(4)将各地分散的资源视为一体;(5)将并行工作联系起来,而不是仅仅联系它们的产出;(6)使决策点位于工作执行的地方,在业务流程中建立控制程序。
企业流程再造的方法有:
第一,成本导向的流程简化。这是一种最基本的流程简化方法,它旨在通过对特定流程进行的成本分析,来识别并减少那些诱使资源投入增加或成本上升的因素,该方法适用于对产品的价格或成本影响较大的那些活动。操作前提是不能以损害那些必要的或关键的能够确保满足顾客需要的流程或活动为代价。
第二,时间导向的流程简化。这是一种旨在缩短产品生产周期的流程简化方法。其特点是注重对产品生产的整个流程各环节占用时间,以及各环节间的转换时间进行深入的量化分析。
第三,重组性的流程简化。这是一种立足长期流程能力大幅改进,而对整个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设计的方法。该方法强调在企业组织的现有业务流程绩效及其战略发展需要之间寻找差距与改进空间。实施这种方法要求组织自上而下,制定跨部门、跨企业的执行计划,相应的资源投入也是非常可观的。
企业流程再造通过将非增值性步骤从业务流程中剔除出去或尽可能地简化,能有针对性地提高为顾客提供产品与服务的效率,提高对质量管理环节的监控能力。流程简化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点:
第一,提高响应能力。这主要表现在为顾客提供支持性服务的产品配送环节。由于每个子环节的周期速度加快了,就促使紧随其后的环节跟进性动态改变,最终提高了顾客的满意度。
第二,降低成本。彻底消除无效预算。
第三,降低次/废品率。随着那些容易导致次/废品出现的无效低能环节的减少,次/废品率也将出现明显的下降。
第四,提高员工满意度。降低流程的无效性和复杂性,意味着员工将被授予更多的权力对自身工作进行具体决策,这无疑会大大提高员工参与工作的热情和干劲。
(四)学习型组织理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的到来,使信息与知识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相应诞生了学习型组织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彼得·圣吉(Peter M.Senge)在其著作《第五项修炼》(1990年)中提出来的。
学习型组织理论认为未来真正出色的企业,将是能够设法使各阶层人员全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学习型组织不存在单一的模型,它是关于组织的概念和雇员作用的一种态度或理念,是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对组织的思考。在学习型组织中,每个人都要参与识别和解决问题,使组织能够进行不断的尝试,改善和提高它的能力。
在学习型组织中,有五项新的技能正在逐渐汇集起来,这五项技能被称为“五项修炼”,分别是:
第一,建立共同愿景(Building Shared Vision):愿景可以凝聚公司上下的意志力,通过组织共识,大家努力的方向一致,个人也乐于奉献,为组织目标奋斗。
第二,团队学习(TeamLearning):团队智慧应大于个人智慧的平均值,以做出正确的组织决策,透过集体思考和分析,找出个人弱点,强化团队向心力。
第三,改变心智模式(Improve Mental Models):组织的障碍,多来自于个人的旧思维,例如固执己见、本位主义,唯有透过团队学习,以及标杆学习,才能改变心智模式,有所创新。
第四,自我超越(Personal Mastery):个人有意愿投入工作,专精工作技巧的专业,个人与愿景之间有种创造性的张力,正是自我超越的来源。
第五,系统思考(SystemThinking):应通过资讯搜集,掌握事件的全貌,以避免见树不见林,培养综观全局的思考能力,看清楚问题的本质,有助于清楚了解因果关系。
本章小结
1.管理实践、管理工作、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自古有之,但直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管理的出现才标志着人类系统的管理理论的诞生。
2.一百多年来,管理理论以极快的速度得到发展,主要经历了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以及近现代管理丛林理论三个阶段,不同管理理论侧重于不同的视角,无对错之分。
3.泰罗的科学管理从如何改进作业人员生产率角度看待管理,寻求在工人和管理者当局双方掀起一场思想革命,其方式是通过明确规定提高生产率的指导方针。
4.法约尔则把办公桌前的总经理作为研究对象,将管理活动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五大管理职能,并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讨论。
5.韦伯发展了一种权威结构理论,并依据权威关系来描述组织活动。他描述了一种他称为官僚行政组织的理想组织模式。这是一种体现劳动人工原则的、有着明确定义的等级和详细的规则与制度,以及非个人关系的组织模式。他的理论成为设计许多今天的大型组织的原型。
6.霍桑实验的结论是:群体的社会准则或标准是决定工人个人行为的关键要素。行为和情绪是密切相关的;群体对个人的行为有巨大影响;群体工作标准规定了单个工人的产量;在决定产量方面,金钱因素比群体标准、群体情绪和安全感的作用要小。这些结论导致在组织如何发挥功能和获取目标方面对人的因素的新的重视。
7.“二战”后,近代管理理论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哈维德.孔茨称之为“管理的丛林”,1980年概括出11个主要学派,这些学派分别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来研究管理理论,都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8.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信息化、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的到来,管理出现了深刻的变化与全新的格局,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企业文化理论、战略管理理论、企业流程再造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等新的管理理念发挥着重大作用。
关键术语
科学管理 管理 劳动分 工差别计件工资制
一般管理理论 行政组织理论 霍桑实验 企业文化
Z理论 战略管理 企业流程再造 学习型组织理论
复习思考题
1.泰罗的科学管理的主要管理思想是什么?
2.如何理解法约尔所提出的十四点原则?
3.简单说明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4.霍桑实验中最重要的发现是什么?
5.管理理论丛林中的11个学派的管理思想有何异同?
6.企业文化理论、战略管理理论、企业流程再造理论及学习型组织理论的主要管理思路是什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