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晋城市鸿生淀粉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立华
这是一个勇于向传统农业挑战,敢吃“螃蟹”的新型农民。
这是一个有着远大理想抱负,志在傲击长空的“超级农民”!
他的名字叫李立华。人们把他称为“太行雄鹰”。
从1998年协助父亲创建晋城市鸿生淀粉实业有限公司(2002年执掌帅印)近10年来,他凭着杰出的领导才能,独特的人格魅力,超人的胆略,带领全体员工铲除了前进路上一个个明障暗礁,破解了制约发展的一道道难题,使企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步发展成一个资产达到两亿元,员工达到1000人,惠及晋城万千农民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李立华相继夺得了陵川县“十大杰出青年产业带头人”、“小康建设标兵”、“新陵川建设功臣”、“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被评为“晋城市优秀民营企业家”;2003年被授予“山西省优秀企业经营者”称号;2005年荣获“山西省青年实业家”称号;2006年被评为“山西省中小企业创业新星”。他所领导的公司也先后被评为山西省“质量管理先进企业”、省农行“AA+级信用度企业”、晋城市“十佳私营企业”、“先进企业”,2005年被评为“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全国新农村建设百强示范企业”、“山西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公元2002年元月,32岁的李立华面临着人生的重大抉择。晋城市鸿生淀粉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他敬爱的父亲李鸿生因过度操劳,走完他61岁的人生溘然去世。谁来执掌这一拥有600万元资产、近80名职工“龙头企业”的帅印,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健康发展。经过一番短暂的权衡比较,两个哥哥和一个弟弟把目光一致投向了李立华。看着弟兄们那信任的目光和殷切的期望,李立华泪洒衣襟,百感交集,一腔思绪止不住回到了跟随父亲10年的艰苦创业中。
李立华于1970年5月18日出生在陵川县礼义镇北街村。1991年他读完高中后,就跟随经商的父亲跑开了生意。在经营柴油、农机配件、汽车配件以及土产、五金交电的商海中,他所学到的课本知识与父亲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互补,加上自己的奋力进取与生活的艰苦磨砺,使他逐步成为父亲的得力助手,协助父亲艰难地积累起百万元资产,成为陵川县小有名气的“暴发户”。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流通领域市场渐趋饱和,铁的事实令父子俩警醒:如果依然局限在流通领域,不管付出多大的心血,也很难再有大的突破,于是他们决定实现战略转移,把奋斗目标投向了生产领域。
从事什么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事业的成败。这期间,有人劝他们搞铁厂,也有人劝他们搞煤炭,但他们没有被这些思潮所左右,而是结合当地实际,把目光投向玉米深加工。在他们心中,煤炭、生铁资源都是有限的,而玉米生产是再生资源,永远不会枯竭;且礼义是陵川县的玉米主产区,有丰富的资源优势;更重要的一个原因:陵川要实现农业产业化,必须有“龙头企业”作支撑。
然而,搞玉米深加工谈何容易,这实际上是在农业生产领域吃“螃蟹”。搞不好,连本带利都会搭进去,可他父子俩偏要冒这个险。
1997年农历正月十六,经过到山东省菏泽淀粉厂考察,每斤玉米收购价格比陵川高0.10元,也就是说,每吨淀粉成本价格竟然相差300元,通过这一组数字对比,他对这一项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虽是高中毕业生,但对玉米淀粉的印象非常模糊,只知道能水解成葡萄糖,再分解成乙醇,对工艺更是一窍不通。为了把握市场行情,掌握工艺流程,他和父亲投身到对产品、市场的全面考察中。
从山东菏泽到山西省农科院,从山西定襄到河南郑州粮食学院,从山东滨州地区西王淀粉机械厂到河北石家庄中国淀粉工业协会……南来北往,东奔西走,要资料,看设备,问市场,白天忙碌找人,晚上爷俩切磋。为了赶时间,抢速度,他和父亲常常是起早贪黑,废寝忘食。
搞企业不可能成为专家,但必须成为行家,如果只知道皮毛,很难引导企业走上健康之路。正是恪守这样的信念,他和父亲整整跑了近一年时间考察市场。对于相关资料,他有空就看,自己看懂了,再给父亲讲一讲,进而逐步缩小了与淀粉行家沟通时的隔阂。方方面面的考察,理论与实际的印照,坚定了他和父亲办淀粉厂的信念,也使他成为父亲最得力的助手。
经过近一年的奔波忙碌,1998年,他协助父亲开始筹办淀粉公司,到2000年元月10日,投资近400万元、年产淀粉5000吨,转化玉米8000吨的鸿生淀粉公司竣工剪彩,从流通领域向生产领域的转产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但就在事业刚刚迈开脚步时,父亲却因积劳成疾,在事业发展的关键时刻溘然去世。
那段时间,李立华心里好痛呀!在他的人生里程上,父亲是一个楷模,是一个榜样,是一个很好的向导,是他巨大的精神支柱,他的成长离不开父亲的言传身教。尤其在创办企业的过程中,他和父亲无话不谈,从父亲身上汲取到无限的养分,他能眼看着父亲创办的事业就此夭折吗?人们说小孝是孝敬父母,大孝是沿着父亲的事业走下去,他擦干了泪水,掩埋了父亲的遗体,默默地接受了弟兄们的期盼,毅然执掌起了“鸿生”的帅印,成为拥有600万元资产的“掌门人”。
从来困难显英雄。2002年是李立华人生道路上非常艰难的一年。
父亲的丧事一办完,他立马召开家庭会统一思想。他说,父亲的人生非常坎坷,但非常圆满,我们只有发展壮大父亲的事业,才能对得起父亲的英魂,否则5年-10年很难走出父亲逝去的阴影。他的一席话使弟兄们产生了共鸣。然而,尽管他作了种种思想准备,但现实远比他想象得残酷得多,艰难得多。可为了鸿生的事业,他愿付出自己的一切,就是搭上性命也在所不惜,他已把发展企业当作自己的毕生事业。(www.daowen.com)
“世上无难事,只要有心人。”“除了死法,都是活法。”他暗暗用这些至理名言来鞭策自己,来激励自己。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近一年的奔波,到2003年,企业出现了转机,规模由年产5000吨淀粉扩展到15 000吨,相当于原来的3倍。
但是,李立华没有因此而满足现状,他奋进的脚步越来越大,为了带动更多的农民致富,为了把鸿生淀粉公司真正办成陵川县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他把目标锁定在年消化10万吨玉米,年生产能力6万吨淀粉的新厂建设上。
从5000吨到15 000吨,再到6万吨,这等于说,新厂的规模和投资要相当于原来的10多倍。这对于一个自立自强的民营企业来说难度可想而知。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李立华是一个非常喜欢琢磨,爱动脑筋的人,又是一个非常执著,非常有毅力的人,他认准了的事,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也要办成。
为了运作资金,他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关系。求“神”拜“佛”,攀高结贵,访亲问友,硬是靠自己的赤诚,感化了一个个神灵,攻克了一个个堡垒,确保了资金到位。2005年12月,总投资5300万元、年生产淀粉6万吨、年转化玉米10万吨的新厂终于落成,晋城市鸿生淀粉实业有限公司实现了大步跨越。
该项目的顺利实施,解决了400人的就业问题,带动了全县发展玉米定单生产20万亩,累计带动农户40 000户,帮助农民实现增收8700万元,既稳定了当地玉米价格,又使农民有了稳定的玉米销售渠道,促进了本地区经济繁荣。
与此同时,本着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原则,他又在礼义、杨村两镇10余个村建立了高淀粉玉米基地,直接与农户签订了高淀粉专用玉米种植合同。公司和市种子公司联合成立“玉米研究所”,对农户实行全方位技术指导,及时解决农户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其中和公司签订合同种植高淀粉玉米的农户达到5642户,按每公斤高淀粉玉米收购价格比普通玉米高0.04元计算,种植高淀粉玉米将比种植普通玉米每亩增收60元,按每户5亩地计算,5642农户增收170万元,当地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
是雄鹰就要搏击长空。作为鸿生集团的“掌门人”,李立华有着远大的志向,有着崇高的追求。他始终想着公司的未来,始终想着员工的未来,带领更多的农民兄弟致富,是他矢志不渝的理想。
他深知要想带领企业不断超越,不断发展,必须首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出奇制胜”“高人一筹”。因此,他在创业的过程中,边创业边学习,不断收集与事业有关的书籍、资料来逐步充实自己,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经过自学,取得山西大学的大专文凭,还报名参加了清华大学的研究生班进行深造。
为了提高广大员工的整体素质,开阔大家的视野,他每年都要带大家走出去,到山东、河南、江苏、浙江等地“取经盗宝”学习海尔、富士康等现代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自己则几乎跑遍了中国各大城市,从中感受先进企业的气息,培养大家的团队精神,使广大员工紧紧团结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拳头。
质量是企业的信誉,是企业的生命。为了打造企业的形象,打造企业的品牌,他十分注重产品的质量,跳出家族框框,不惜重金从外省聘请了两个行家里手,担任企业的重要职务。与此同时,引进了一系列现代化的管理体系,建立起一整套比较完善的考核制度,并且率先垂范,躬身践行。
正是由于狠抓了质量管理,促使产品质量十分过硬,2005年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论证,2006年通过QS食品质量体系认证,“鸿生”的产品真正成为用户的放心产品。
企业从2005年扩产后,靠着过硬的质量和真诚的信誉。产品市场十分看好,企业效益逐年增加。但是,李立华没有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而是始终想着公司的未来,员工的未来,悉心构筑他的宏伟蓝图,为了把企业进一步做强做大,真正建成全县乃至全市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他放长目光,高瞻远瞩,绘就了一张张令人刮目的时代画卷。
2006年9月,公司开始进一步实施下游产品开发,计划用3年时间在10万吨玉米深加工项目的基础上,再扩建一条10万吨淀粉深加工项目,该项目已申报并被确定为山西省“两区”开发产业项目,总投资1.452亿元,通过分年度分步实施,全部达产达效后年新增销售收入3.8亿元,新增利税8281万元。到2010年,将建成一个集种植、加工于一体的——围绕淀粉生产,进行淀粉深加工,生产口服葡萄糖2万吨,沼气发电工程为配套项目同期进行的大型生态园区。在为陵川县农业产业化示范引路的同时。带动更多的农户进行规模化种植,使更多的农民走上富裕之路,使鸿生的事业日臻完美,真正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李立华的思想逐步升华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他的事业概念放宽到一个更大的领域。2006年,他紧扣陵川的发展,站在时代的高度,以超人的胆略,以一个现代企业家的战略眼光,多方筹资购买了陵川县化肥厂、化工厂两个最大的国有企业,并接收了500余名需要安置的工人,组合成晋城市鸿生化工公司。经过近一年的经营,化工公司已完全理顺。对因政策性关闭的化肥厂,正在想方设法拓宽就业渠道,一个是通过化工公司技改,一个是通过鸿生淀粉公司产品开发,预计两年内把符合条件的所有员工全部安置。这一重大举措既为政府分担了忧愁,也使企业发展壮大,2006年企业上缴税收近400万元。
在大力发展企业、带动农民增收的同时,李立华始终没有忘记一个共产党员的伟大使命,没有忘记一个人大代表的神圣职责,而是想方设法回报这块生他养他的厚土。2004年,为礼义镇北街村的道路硬化捐款3万元;同年,为礼义镇办中学危房改造工程捐资4万元;同时还竭尽全力支援道路“村村通”建设。近几年来,仅为社会捐资捐物折款近20万元,他的善举受到了社会各界及广大父老乡亲的一致好评。随着企业的发展,事业的升腾,他对社会的贡献将越来越大,他的路子将越走越宽。
李立华,这只“太行雄鹰”必将会在祖国的蓝天翱翔千里,愈飞愈高,直上云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