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晋城市恒光热电有限公司董事长杜兰池
他以军人般的刚毅与顽强,凭借“勤、巧、灵”三字经,创造着小火电业一个又一个奇迹,晋城市恒光热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光公司)先后荣获“山西省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山西省环境保护先进企业、山西省资源综合利用示范企业、山西省管理先进民营企业、AAA级信用企业、晋城市庭院绿化进行单位、晋城市环境保护先进单位、十佳纳税企业、晋城市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晋城市四星级职代会、晋城市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等殊荣。他本人也获得了“中国青年优秀环保企业家、中国优秀环境科技工作者、山西省优秀民营企业家、山西省优秀环保卫士、山西省青年乡村科技实业家、山西绿色经营企业家、山西省中小企业创业新星、晋城市劳动模范、晋城市2007年度十大和谐家园建设者”等诸多荣誉。他就是市人大代表、晋城市恒光热力有限公司董事长杜兰池。
1980年,从海军北海舰队某部退伍回来的他,分配到了当时的晋城县城关公社西关村水利队当了一名普普通通工人。当时的水利队对于西关村来说,可谓举足轻重,因为它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村里的蔬菜灌溉和全体村民的日常用水。凭借在部队的工作经验,杜兰池用自己的一套工作方法,把队员们紧紧团结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解决了老百姓用水难的问题,他本人也当上了队长。如今,西关村的百姓每每提起水利队那几年的工作,仍然是赞誉有加,对他怀有感激之情。
1984年,村里决定筹建一个年产4.4万吨的水泥厂,把这个任务交给了他。当时他心理压力非常大,一是没有资金,拿什么去建厂?二是没有人才,靠谁去建厂?三是社会上议论纷纷,谁敢去建厂?搞砸了怎么办?当时又恰逢钢材、木材等建材资源极为紧缺。为了解决这些困难,他每天早出晚归,跑上跑下,批材料,办手续,为建厂的事情忙活着。1986年水泥厂终于建成并生产出了第一袋水泥一景德桥牌水泥。1989年,他又组织筹建了晋城市城区西关发电厂,很快解决了村办企业用电紧张的燃眉之急,电厂从拥有1 ×3MW机组一直发展到1995年拥有5×3MW机组。2002年,通过改制,创建了晋城市恒光热电有限公司。改制出活力,他深知没有危机感就没有发展的动力,企业要快速发展,就得抓住有利时机做强做大。在他的战略决策和带领下,投资1亿元新建了1 ×25MW煤矸石资源综合利用机组,创建了晋城市恒光矸石热电有限公司。该项目于2004年12月投产达效,达效后当年对原有5×3MW机组主动实施了关停,顺利实现了“以新代老”更新发展。恒光公司新的生命力从此得到了延续。
在谈到所取得的成绩时,他归纳成“成绩与部队对我的培养和锻炼以及军队的文化熏陶是分不开的,勤、巧、灵这三个字是我20年的工作重点”。勤就是勤奋好学,勤学苦练,靠的就是勤奋二字;巧就是巧妙运用战略战术,采用各种方法,规避企业风险,学会在夹缝中求生存,把企业做大做强;灵就是灵活排兵布阵,在企业集团化运作和多种经营为目标的经营方式下,使企业做得更强大、更完善。“长点志气争口气,自己起来救自己”是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渗透着一个军人坚定的信念,彰显着一个军人不屈的品格。这也是他艰辛创业,一路走来的原动力。
2005年以后,全国用电又处于比较缓和的状态,他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信息,立即决定由单一供电转向热电联供,把发电和供热联合起来一起做。
2006年的春天,他果断决定,投资2500万元对市区北片100万平方米区域居民实施集中供热,解决了市区北片居民的取暖问题,完成了“以热定电、热电联供”的顺利转型。使城区北片2万余居民冬季用上了暖气,生活环境和质量有了进一步改善和提高,改写了过去老城区冬季没有暖气的历史。
涉足城市供热公益事业领域是他一直埋藏在心里的一个愿望。作为晋城市民营企业的领头雁,他深知肩负的社会责任。只有更好地回报社会,改善人居环境,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更好地促进地方经济的健康与稳定。
2007年3月,晋城市为了缓解市区集中供热紧张状况,把城市集中供热五期工程热源厂建设工程作为市政府管理改革的一项措施,首次面向社会公开招商。当得知这一商机后,他忙前忙后,又一次举团队力量赢得了本次竞标,赢得了20年供热特许经营权。该项目实际总投资1亿元,全部由晋城市恒光热力有限公司出资筹建,为当地政府节约投资1亿元。当时有媒体评价称:“该项目总投资约8437万元,项目设计安装5台29MW高温热水锅炉,供热能力达200万平方米。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城市供热能力可基本满足要求。而对该工程实行招商,改变了以往市政公益事业由政府唱‘独角戏’的局面,可使政府节省投资8000余万元”。
该项目中标后,他及时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了方案设计,选择了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同时他积极筹措资金,采用公司积累投一部分、职工集资一部分、银行贷款一部分的办法,很快落实了项目资金8000余万元。方案和资金的落实,使他有充裕的时间组织精兵强将投入到工程建设中。经过6个月的艰苦奋战,当年就实现了集中供热。该项目的实施,保证了市区红星西街、景西路、凤台西街及市政府住宅区等城中村改造新建高层住宅区的居民的冬季用热。恒光公司像一个展翅的凤凰,越飞越高,越飞越远,而杜兰池本人也成为进入政府公共服务领域的民企第一人。
企业发展到此时,资产规模达2.1亿元,员工400人,拥有29MW高温供热锅炉5台,25MW热电联供机组1台,年发电量2亿度,年供热能力为250万平方米,年创产值1.2亿元,创利税1000余万元,已成为地方中小企业的主力军。拥有下属企业:恒光矸石热电有限公司、恒光五期热源厂、恒光粉煤灰综合利用有限公司等多个子公司,主要从事供电、集中供热、城市热水供应、粉煤灰综合利用等业务,形成了一业为主,多业并举的良好发展格局,企业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公司已成为全省小火电行业的一面旗帜。
在企业发展成长的历程中,他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和科技创新,并且把“保护环境”作为企业理念,写在墙上,更写在他的心里。他不断利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也使他跨越了一个又一个障碍,使“恒光”在创新中不断前进。(www.daowen.com)
面对电厂的排污问题,他自始至终就有着清醒的认识,那就是一定不能靠牺牲环境来搞企业。所以在环保设备投资上,特别是25MW机组建设上,一开始就着眼长远。项目采用全国先进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洁净燃烧技术,配套高效的四电场静电除尘和炉内石灰石脱硫加炉外湿式旋流组合式脱硫技术,使除尘效率达到了99.98%以上,脱硫效率达到了91%以上,有效提高了对煤矸石的利用效率,同时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环保达标排放达到了政府规定的二类地区标准,超过了国家一类地区的排放要求,大大降低了粉尘污染,实现了清洁生产。企业得到了周边居民的高度赞扬和欢迎。这么多年来,他和他的企业始终是环保系统表彰的先进,树立的一面旗帜。
恒光公司以节能降耗、挖潜增效为目标,坚持自主创新。投巨资进军发电行业,彻底解决了由燃煤发电转为燃煤矸石和炉渣发电的关键性难题,而且进军城市集中供热领域,解决了余热蒸汽回收利用的问题,使有限的资源充分得到了利用。不仅使企业生产成本平均标煤耗由1000克煤/度电下降为680克煤/度电,同时实施了循环水利用系统改造,使水耗量大大降低。
他注重发展循环经济,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早在1998年,企业就投资200万元兴建了自己的煤粉灰综合利用基地——恒光煤粉灰开发利用有限公司,引进当时德国海斯粉煤炭制砖先进技术和生产工艺,年生产炉渣空心砖60万块、煤粉灰免烧砖100万块,初步形成了以煤矸石资源为主的有序循环利用生产格局,实现了环保利益与经济利益的双赢。直到2005年,与晋城市绿营环保建材有限公司的精诚合作,公司的粉煤灰、炉渣全部得到了综合利用,真正实现了自己的循环经济体系。恒光的粉煤灰系列产品也进入了城市建筑领域,产品也逐渐被地方所认可。
回馈社会,彰显新时期人大代表风采
“自强不息、奉献社会”是恒光公司的企业精神,更是他的社会责任和个人理想。
“当人大代表就是要为老百姓办实事”,这是他常说的一句话。面对村里卫生所的简陋状况,看到村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一直解决不了,他急在心里:无论如何也得为老百姓做点什么。他多方调研,召集论证,最终恒光公司投资200余万元建成了城区红十字博爱医院,以优质低价服务群众,解决了周边地区群众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针对“城中村”中私搭乱建现象严重,大量建筑垃圾、生活垃圾肆意排放,造成环境污染的情况,他实地调研,听取群众意见,在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了“加快旧城区改造步伐,治理环境污染的建议”,建议政府加快旧城改造,加大城市闲置土地的开发利用率,加快未硬化道路的管理力度。此建议引起城建部门的重视,加快了改造步伐,尤其在治理垃圾无序排放的问题上,环卫处采取“桶装式上门收集法”,使垃圾污染问题在源头上得到控制。
面对群众的损失,他仗义执言。景德桥居民耕种的菜地经常被小后河淹没,群众意见很大。对此,他深入实地察看,走访企业、群众,搞清了主要原因,在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了治理意见,呼吁政府加大治理力度,保障资金投人,保护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不受损失。
在向社会弱势群体以及灾区援助方面,他以一个共产党员的社会责任感,累计捐款捐物达150余万元。
他当选城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市人大代表几年来,共提出建议、议案15件,积极参加人大组织的各种视察、调研、检查活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着“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承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