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农民女孩苏红平:创业商海,一年赚4万元

农民女孩苏红平:创业商海,一年赚4万元

时间:2024-06-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苏红平出生在高平市神农镇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一年下来,又获利润4万元,并被她所在的大厦评为先进工作者。火灾发生半个月后的一天晚上,苏红平守在电话机旁,焦急地等待着到太原拉货的丈夫返回的消息。为此,她多次到上海、武汉、杭州、广州、北京、大连等地了解情况,进行市场调查。几经周折,她选定了上海亚特服饰公司并计划与其联营,为了搞成这次联合,她一而再,再而三地赶赴上海。

农民女孩苏红平:创业商海,一年赚4万元

——记高平市红萍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苏红平

她是山西省九届、十届、十一届人大代表,晋城市五届人大常委委员,省工商联常务理事,晋城市工商联副主席,2002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先进女职工”称号,2005年荣获“山西省十大杰出女企业家”称号,2006年被评为“全国双学能手”、“全国三八红旗手”和“山西省十大时代女性”,2007年被评为“全国杰出创业女性”。她就是高平市红萍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苏红平。

苏红平出生在高平市神农镇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982年高考以2分之差名落孙山。落榜后的她没有气馁,而是勇敢地走出了自己的人生之路。她当过保姆,当过煤矿协议工,后来用97元积蓄,干起了卖针线、袜子的小买卖。她骑着从朋友处借来的一辆旧自行车,在酷热的夏天沿街叫卖,在寒冬的大雪中摔倒再爬起。为了赶一个个村庄的集市,经常天不亮就出发,到了傍晚才拖着瘦弱的身躯走在回家的路上……

1990年,新修建的高平星球大厦对外承租柜台,她第一个报了名,用4200元租了3米柜台,开始经营服装。炎热的夏天,当同行成群结队地在石家庄、郑州等地的服装市场选择货物时,她却只身坐上了南下广州的列车。为了省20元的路费,她买了无座票,在火车上站了三天三夜,等到下火车的时候腿脚都站肿了。去趟广州不容易,为了多带点货,她一个人背着几乎超过自己体重一倍的大包艰难地走在广州的大街上,上车下车,沉重的包袱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她只好逢人便师傅、大姐地叫,求人家帮自己一把。功夫不负苦心人,从广州进回来的货不到一个礼拜全部销完,初战告捷让她欣喜异常。此后,她总是到人们不常去的福州、石狮、常熟等地购货。第一年下来,她净赚3.8万元,销售额名列全商厦第一。

1991年,高平又建起了宏宇、北方等几座商厦,使高平的服装市场基本趋于饱和。为了开辟新战场,苏红平前往河北邯郸租赁柜台。为了站稳脚跟,她早到迟退,抹柜台,拖地板,几乎承包了商厦所有的脏活儿,很快便取得了商场同行的信任。一年下来,又获利润4万元,并被她所在的大厦评为先进工作者。

就这样,小打小闹,孤军奋战,从1989年的97元到1993年的10万元的存款。望着在当时犹如天文数字般的10万元钱,苏红平决心用这些辛苦积攒的钱干上一番大事业。

上世纪90年代初,一曲《春天的故事》唱遍了大江南北,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各地。这个时期正逢高平撤县建市,苏红平决定抓住这一大好时机建一个木材厂。建木材厂需要一大笔资金,怎么办?她几乎跑遍了所有同学和朋友家里,东家出,西家进,终于筹集了16.7万元启动资金。

1993年秋天,苏红平与丈夫一起去了吉林省的小兴安岭,运回来四节车皮的木材。此后,东北林区的领导来晋东南一带考察木材市场,苏红平实实在在的工作赢得了他们的信任,木材源源不断地从小兴安岭运来,高峰时期一个月就能发15节车皮的货。然而,市场变幻莫测,一向红火的木材生意突然变得冷清,木材严重积压,她虽然多方奔走,却仍然赔了5万多元。

苏红平没有在困难面前退缩,她开始琢磨如何将木材销售出去。一天,街边那一排排拔地而起的住宅楼让她的心情豁然开朗:住宅条件的改善必然带动居住条件的更新,为什么不建个家具厂,把成堆的木材换个方式推销出去?1995年春节刚过,苏红平就和丈夫忙碌开了,选择厂址,了解行情。经过90多个日夜奋战,60多间厂房终于建成了,富豪家具厂正式挂牌营业。正当苏红平的家具厂轰轰烈烈开始运转时,谁也没有料到,灾难会悄然而至。1996年夏,瓢泼大雨持续不断,由于家具厂的位置偏低,积水无法及时排除,木材、家具几乎全部浸湿,数天后又全部变形,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万多元。

俗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到了初秋,一场罕见的冰雹又使人猝不及防,屋顶油毡被打得支离破碎,库房、展厅的成品千疮百孔,伤痕累累。紧接着,烤窑内又着起了火,又损失了一大笔钱。上天似乎有意考验这位女子的毅力。火灾发生半个月后的一天晚上,苏红平守在电话机旁,焦急地等待着到太原拉货的丈夫返回的消息。这时,电话铃响了,一个陌生人用焦急的声音告诉她运高密度板卡车在半路上翻了车。她赶到出事地点一看,车翻进了深沟,丈夫与另外两位师傅摔得头破血流,好在性命无碍。

接二连三的打击,让苏红平病倒了。当她躺在床上想休息一下疲乏的身心时,她却怎么也睡不着:明知厂房偏低,为什么不早点预防?油毡怎么能抵挡得住冰雹的打击……这一切看似偶然的灾难,很大一部分都是由人为的因素造成的啊。想到这里,苏红平再也躺不住了,她立即从床上爬起来决定重整旗鼓。

她先请人修缮了破烂不堪的厂房,从外地请来一流的家具设计师,又招聘了39名技术人才,对家具的款式、油漆涂刷技术进行改进。同时,她还到沿海各地学习取经,回来后制订了一整套严格科学的管理制度。1997年,富豪家具风靡晋东南地区,苏红平不仅还清了全部贷款,还向国家上交利税53万元,拥有固定资产300万元。

1999年,凭着对市场的敏锐感觉和多年的创业经验,苏红平开始思量另一个问题:一直以来,咱山西的父老乡亲穿的都是外来的品牌服装,我们为什么不能有自己的品牌?经过反复研究,她确立了自己的发展思路,决定从事服装生产。

从最初的摆地摊,到办家具厂,最后选择了服装行业。当时,不少同学、亲友都反对,说选哪一行不行,非选择在山西没有竞争优势的微利行业?她说:一是要让更多的妇女就业,二是要让世界了解山西,让全国认识高平。(www.daowen.com)

为了让自己的产品在全国打响,她对雅戈尔等一批全国知名服饰公司进行了详细的市场调查,经过几个月的奔波、考察,她掌握了大量的市场信息,这更加坚定了她创办红萍服饰公司的决心和信心。

2002年,红萍服饰公司的牌子挂起来了,“红萍”商标也在国家商标局注册了,如何使这个企业创出名牌,走出太行山,打出娘子关,这又是摆在她面前的一个大难题。

“借船出海”。多年的经验告诉她,创名牌产品,必须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为此,她多次到上海、武汉、杭州、广州、北京、大连等地了解情况,进行市场调查。几经周折,她选定了上海亚特服饰公司并计划与其联营,为了搞成这次联合,她一而再,再而三地赶赴上海。她的诚心终于打动了亚特公司,他们同意她出资167万包揽两条流水线。如今,红萍服饰公司总资产已达2500万元,拥有现代化服装车间4个,研发生产出“红萍”牌男女西服、衬衫、休闲服、职业装、领带等十几个品种20余种产品。2001年和2003年,“红萍”牌男女西服、衬衫连续两次荣获山西省服装“名牌产品”,“红萍”商标获省著名商标,先后成为山西省校服定点生产厂家和山西省劳动防护用品生产厂家,成为晋城地区著名的民营骨干企业,成为省同行业中的佼佼者。

为扩大品牌效应,再造发展优势,苏红平又将目光盯到了国外。2004年元月,“红萍”服饰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取得了外贸自营进出口权,开辟了俄罗斯、韩国、日本等欧亚市场。2004年,公司又完成了第三次技术改造,新建了一条年产6万件真丝系列生产线,使公司形成更加完善、配套的多条流水线体系,尽可能满足国内外各个层面、各种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

2005年,苏红平又投资850万元创办了高平市锦上丝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生产锦上蚕丝家纺和真丝手工绣品两大系列产品,以提高产品的档次,使产品变成精品。

回报社会,奉献爱心,是苏红平最大的心愿。随着事业的迅速发展,苏红平凭着自己的业绩和贡献,得到了党和政府以及社会的肯定。但荣耀和花环并没有让苏红平感到满足和骄傲,她深深懂得,事业上的成功全靠党的富民政策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她经常说:“政府给我一滴水,我献社会一桶油。”

苏红平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创办红萍服饰公司的时候,不少同学和亲友劝她说:“在山西,靠着得天独厚的资源完全可以迅速致富,而服装产业却没有先例可以借鉴,也没有良好的环境和资源优势,前景渺茫,你为什么偏偏要选择生产服装这个费力不少、挣钱不多的行业?”而她却说:“每当我看到那么多的下岗女工生活无着,那么多的农村姐妹无处就业,我心里就像油锅一样翻滚难受。我办服装厂就是让更多的女性走上致富路,就是为多吸纳一名女工,多成就一个幸福的家庭。”她安排了400余名女工在公司就业,其中有80%是下岗女工和农村的剩余劳力。

除了一门心思做企业外,苏红平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和慈善事业,以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1998年冬天,苏红平随市人大的领导到云泉乡下乡,当她看到寒冬腊月孩子们还在没有玻璃的教室里上课,手冻得红肿,冻得破裂,她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可当时厂里的情况也举步维艰,工人的工资,银行利息,当月的税收还没有着落,拿什么安装玻璃?她思虑再三,把孩子积攒了十几年的4500元压岁钱捐给了云泉小学。虽然她知道那是女儿连一根雪糕都舍不得买攒下来准备上大学的学费,但她宁愿得罪女儿也不愿看到其他孩子在寒风中上课。

多年来,她先后为光彩事业和社会福利事业累计捐款达120余万元,其中2003年为抗击“非典”捐赠了3万元的医疗防护服;2004年为家乡捐款11万元铺路,2008年为汶川大地震捐款2万元,等等。

苏红平还是12个孩子的母亲。这其中除了她的独生女儿外,11名是她多年来一直供养生活的孤儿,有两个干脆收养在家。苏红平给予他们的是比母爱更加博大和深厚的亲情

回首往事,风雨沧桑,苏红平美好的青春已在商海沉浮中度过,但看到“红萍服饰”的蓬勃发展,她感到十分欣慰满足。展望未来,浮想联翩,她决心创办一流的企业,为高平作出更大贡献。未来的路还很长很远,但凭苏红平脚踏实地、拼搏进取、无私奉献的精神,路会在她的脚下不断向前延伸。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愿丹河河畔这枝红梅香飘万里,红遍天下;愿“红萍”巨舰扬帆四海,誉满五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