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商海弄潮人:超前决断,进军汽车销售领域

商海弄潮人:超前决断,进军汽车销售领域

更新时间:2025-01-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工作一年后的李红光却毅然地决定离开单位,开始自己的创业之路。李红光深感新的机遇摆在了眼前,决定放开手脚大干一场。李红光深知,产品的质量、市场的知名度与优良的售后服务是成功的销售商在市场中站稳脚跟的强有力保证。为了进一步扩大企业在市场上的占有份额,李红光在全省范围内选择商家合作。因此李红光又一次果断地决定:进军汽车销售领域。

——记山西华洋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红光

我们经常说“殊途同归”,即通过不同途径或运用不同手段达到同一目标或目的。商人,虽然在他们激烈的市场搏杀里,其最明显的目的是永远追求利润的最大化,都在以不同的“途”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归”,但李红光,一位充满激情,眼光前瞻,拥有大思路的年轻人则运用有别于一般人的“殊途”,靠大智慧成功缔造了华洋工贸,缔造了有着一番异样但卓越的“归”。

1990年,李红光就职于晋城市城区环卫处。他所在的单位是事业单位。在当时,能够在事业单位工作,就意味着端起了铁饭碗,没有了后顾之忧。然而,工作一年后的李红光却毅然地决定离开单位,开始自己的创业之路。那时的李红光刚刚20出头,他深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他不顾家人的反对,从朋友那里东挪西借凑齐了2万块钱,准备从事家电销售行业。可是,当时国家政策还不允许个体户涉足家电行业。于是李红光只能挂靠在一家居委会的集体小厂上。当时,经营范围也相当有限,只是以家用电视机为主兼营录音机等四五种家电产品。但是他并没有因为条件的制约退缩和胆怯,凭着一股年轻人的冲劲与拼搏精神边干边学,在他不懈的努力下,小店的生意越来越红火,有时,一天光电视机就能卖几十台。到1991年底,他的小家电门市部资金已达到近50万元,比起步时翻了20多倍。就这样,李红光成功地掘到了他商海中的第一桶金,迈出了创业第一步。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国家对民营企业的政策明朗化,民营企业的创业潮由此拉开了大幕。李红光深感新的机遇摆在了眼前,决定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几年的商海锤炼,使李红光具有非凡的洞察力和趋势分析能力,以至于在他的创业之路上能够准确的预测变化,规划未来。通过一番深入细致的市场调查,他看到,当时晋城市人已经吃饱了、穿暖了、腰包也鼓了,小日子也过得滋润了,但人们的日常代步工具仍是以自行车为主。于是李红光敏锐地意识到这一市场有潜力,他果断决定:开设一家卖摩托车的销售门市部。他说“这必将是晋城市的朝阳产业。”1993年,李红光的第一家摩托车销售店“晋城市华洋摩托车销售有限公司”开张了,事如所愿,店面一开张便顾客盈门,销售业绩一路飙红。准确的市场定位,火爆的市场,使华洋的业务越做越大,效益逐年提高。

老子言:“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李红光的细体现在他科学决策上,正是因为他的三项科学决策,使企业规模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

第一:品牌战略。李红光深知,产品的质量、市场的知名度与优良的售后服务是成功的销售商在市场中站稳脚跟的强有力保证。因此,他选择国内外知名度高、信誉良好的摩托车生产厂家作为合作对象,用品牌优势来掌握市场的主动权。华洋公司先后成为五羊本田、珠峰光阳、豪爵铃木新大洲钱江、重庆劲隆等知名厂家在晋城市和山西省的区域经销总代理,这成为企业常胜不败的前提保障。

第二:搞联手。为了进一步扩大企业在市场上的占有份额,李红光在全省范围内选择商家合作。那些在省内各地知名度、信誉度较高,规模和实力较好的零售商成为他的合作伙伴。李红光采取全资经营、联营合作等多种手段,以此来扩大华洋公司在市场上的占有份额。从此,华洋公司的摩托车零售业务遍及晋城的五县一区,形成了“三位一体”的零售网络优势,销售份额占到了晋城市摩托车销售的90%以上。

第三:扩规模。企业的规模是企业做强的根本。可是,李红光并没有盲目扩大规模。他选择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县(市)、乡镇开设分公司或专卖店。1996年和1997年,先后组建成立了晋城、太原两大摩托车批发业务部;在晋韩路租用场地,投资20万元建造了一个大规模、高档次的仓储基地;同时,投资开设了一个集八大厂家名牌产品的售后服务中心。1997年年底,华洋公司在太原开设了一个跨地区的摩托车实体晋城华洋驻太原分公司,进一步扩大了业务经营市场。2000年1月18日,华洋公司在沁水县城内开设了五羊本田、钱江摩托车专卖店,同时组建成立了华洋驻沁水分公司。同年2月,华洋公司在阳城县城内开设了五羊本田、钱江摩托车专卖店,并组建成立了华洋驻阳城分公司。同年6月,经考察选址,该公司成功地组建成立了华洋驻运城分公司。从此,华洋公司的批发业务形成了以太原、运城、晋城为重点的“三足鼎立”之势,业务网络辐射全省各地(市)、区(县)。公司的壮大本身就验证了李红光事业的成功。

在摩托车市场大获全胜之后,李红光再一次准确地把握到市场新的发展动向。他看到:随着国民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以其更加方便、快捷、舒适的优势必将代替摩托车成为人们新的代步工具。因此李红光又一次果断地决定:进军汽车销售领域

2002年,李红光开始了他的汽车销售计划。打品牌、搞联手、壮规模,仍然是李红光进一步成功的不二法则。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李红光始终坚持“以诚为本、以信至上”的原则,也正是由于他吸取了这一晋商文化之精髓,公司先后取得了“广州本田”、“东风雪铁龙”、“东风日产汽车”、“一汽丰田汽车”、“哈飞汽车”五个“4S”专卖店和一个汽车城,为企业的再一次发展与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到如今,李红光的汽摩销售产业已经具有相当规模,他也从当初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变成了拥有注册奖金4000万元、下属若干个分公司的大型商品服务企业的成功人士。

李红光的资产多了,企业大了,社会影响力也随之改变。但是他“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做人原则没有变,“勇创一流,提供更好服务”的经营目标没有变,“对社会作贡献,为员工谋利益”的发展理念更不会变。

李红光说:“做企业做到现在,自己做企业的理念已经和很多企业界的朋友不同了。我,包括我的企业副总,从不去吃请,我不喝酒,也没有什么业务爱好。如果是为了我个人的贪图享乐,我早就不做了。这不是空话套话,而是实实在在的实话。我们办企业的目的就是为了给社会做一些事情。虽然企业只有300多人,还没法和那些大企业相比,但我们确实时刻在为职工的利益着想。”

华洋工贸的企业文化做得有声有色。为了使每个工作人员在公司的工作生涯成为一个愉快、幸福的经历,公司还不时地开展外地考察、文艺晚会、拔河比赛、歌咏比赛等活动,丰富职工的学习和业务生活。

企业立志为每一位员工创造一个美好、幸福的工作环境。使他们都能够在快乐中工作,在工作的过程中享受快乐。使每一位员工都能够体验到在舒适环境里工作的幸福感。

多年来,李红光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始终在晋城市保持上游位置,在晋城市的民营企业中名列前茅。而李红光的办公条件却朴实无华,整个房间除了一些简单的装饰品、一套用来招待客人的沙发、茶几和一些花卉外,几乎没有一样称得上名贵的物品。(www.daowen.com)

李红光说:“人生,要想成就一番事业,没有昨天的勤奋和付出是不行的,没有后天的学习和进步更是不行。”在平时,读书是他的最大爱好,上至历史典章,下至中外传奇,特别是一些国内外伟人、历史名人的传记及成功经历纳入他的阅读范畴,“纵横八万里,上下五千年”,从中汲取精华,成就自我。李红光在百忙之中,还抽出时间写论文,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山西省民营经济发展高层论坛上,他发表了一篇名为《新环境新发展》的论文。文中,他以独到的见解,分析了非公有制经济36条颁布后,非公有制经济所处的重要地位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对非公有制企业如何正确把握机会,乘势而上的问题,他提出了要在创新经营上“动脑子”;要在创新管理上“下工夫”;要在创新发展上“花力气”。其中,对“小狗吃大斑马”的“小狗经济”办法、中国现代企业中“纯中药”制度和创新发展并非一“大”就灵的经济,给人的印象尤其深刻。从这些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李红光不仅要创办一流的企业,更希望为山西经济的腾飞、社会的文明富裕和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随着他事业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愈发清楚地看到晋商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在李红光身上的浑厚积淀。

1999年,李红光率先建起了晋城市第一个民营企业党支部,成了晋城市党建工作中的一面旗帜,省委组织部王统治副部长还视察了华洋工贸的支部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紧接着,华洋工贸又建起了自己的工会组织。这在民营企业中都是不多见的。党支部和工会的建立,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李红光说:“我从没认为,我的职工有什么上下级的区别。无论是我们支部书记、副总还是普通职工,我都觉得我们都只是搭班干事。”

对于华洋的成功,李红光总结了四点:社会支持、信誉良好、用户群体广,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团队凝聚力强。

社会支持,从大的方向说是国家政策稳定连贯,为民营企业创造了发展的大环境。从小的方面说是当地党委、政府对企业的发展十分关心和支持,经常主动上门为企业提供信息和服务。

信誉良好和用户群体广大是一体的,正是由于华洋工贸良好的信誉,才吸引众多的客户群体成了公司的回头客。

关于团队,其实就是李红光的人才战略。他总是强调“信仰”。他说:“我们不仅是靠环境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更多的我们靠的是同一个信仰。”靠职工办企业,是李红光的一贯宗旨。他说:“增加团队的凝聚力,关键是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给每一位员工创造发展的空间,让他们的才能在这里得到发挥,使之拥有强烈的成就感。这样每个人身上的动力,就自然而然地多了起来。他们也就愿意在企业继续发展、继续努力。因为这里有他们的事业。”

李红光认为:对于员工,企业要做的是管理、培训和监督。在管理上,李红光既用“中药”又吃“西药”。他挖掘老晋商在管理上的精髓,学习他们的产权管理制度,学习他们的勤奋恭俭,学习他们家庭式管理中的优点。他说:“这样的‘纯中药’非常适合我们吸收。”同时,他也十分注重研究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现代企业制度化”问题。借鉴美国上世纪90年代的企业管理模式,吃“西药”治企业。

李红光非常注重员工的培训和自身学习。他定期组织员工学习业务,搞业务评比,不定期地派员工外出学习取经。同时,他自己也多次去北京等地参观学习,还在中国人民大学进修了研究生,取得了研究生学历

除了“走出去”,李红光还“请进来”。他多次请国内专家,给自己的企业把脉,指出缺点并开出药方。这为他的企业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李红光说:“山西商人的优点是勤奋和节俭。最大的缺点就是保守,走不出去,比较恋家。”而此时,李红光发扬了晋商的优点,革除了晋商的弊病。

李红光认为,监督也是必不可少的,是他管理机制的一环。他说:“我们的监督是在验收成果而非抓毛病,扣钱。”

成功总是有原因的,正如李红光那样:学优革弊、制度化加人性化,一切以人为本。

“向灾区小学献爱心,接山里娃进城观光,华洋广州本田汽车晋城店,不搞店庆搞募捐”这是晋城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撰文,发表在报刊上的一篇报道的题目。报道这样写道:没有锣鼓喧天的热闹场面,也没有歌舞晚会前来助兴,一曲《爱的奉献》打动了在场数千名群众的心。群众,市政府、关工委、红十字会的领导,华洋工贸的员工、老总,纷纷慷慨解囊为阳城县桑林小学现场募捐。桑林小学在一次特大洪水中被完全冲毁了。李红光派大巴将山里的孩子们接了出来,领他们逛市区,组织员工为他们捐款。在自己公司三周年店庆时,没有举办丝毫的庆典活动,而是将省下来的钱全部捐给了学校,还为学校捐赠了大量图书。

当记者问李红光:“做企业这么多年,你感到最幸福的是什么?”时,李红光略微思考了一下,告诉记者:“那年,当我看到阳城桑林小学的校长拿着20 000多元的捐款激动得热泪盈眶时,我觉得我做了一些有益的事,感到很幸福。”

李红光热心公益事业,他用实际行动,履行着自己的诺言:我们办企业的目的,就是为了给社会做一些事情。

多年来,李红光先后为抗洪救灾捐款、捐物达8万余元;为贫困山区修路捐款达16万余元;为城市公园捐款4万余元;资助贫困学生8万余元;扶贫捐款50万余元;支持新农村建设捐款55万元;“5·12”四川发生大地震,捐款近10万元,捐献价值139 800元“东风SUV汽车”一辆……先后安排下岗职工150余人,安排社会就业人员200余人,解决了开发区60多名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

李红光总说:自己的成功是靠党的政策、社会的关爱、用户的信赖、员工的努力、家庭的奉献和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今天的华洋已不是某个人的华洋,正逐步发展成晋城的华洋,社会的华洋。的确,李红光拥有老晋商的勤奋和节俭,也拥有老晋商的捐资乡邻、服务社会的精神。拥有新晋商的执著和坚韧,也拥有新晋商的开放和兼容。他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成功道路。通过他的经历,我们看到了新一代晋商的崛起,看到了晋商文化再一次绽放出璀璨光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