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华中农业大学学生工作理论与实践探究

华中农业大学学生工作理论与实践探究

时间:2024-06-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大学新生学习动机初探——以教育部某直属高校某理科专业新生为例林宏伟摘要:本文运用自我决定理论分析大学新生的学习动机问题,认为学习动机的内化可以有效帮助大学新生提高学习兴趣,树立积极的学习心态。笔者对教育部某直属高校某学院理科大一新生共356人进行了测试,其中,选择接受动机的学生约占总人数的50%,选择认同动机的学生约占总人数的80%,选择内部动机的学生只有5人,没有人选择外部动机。

华中农业大学学生工作理论与实践探究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大学新生学习动机初探——以教育部某直属高校某理科专业新生为例

林宏伟

摘 要:本文运用自我决定理论分析大学新生的学习动机问题,认为学习动机的内化可以有效帮助大学新生提高学习兴趣,树立积极的学习心态。

关键词:自我决定理论 大学新生 学习动机

大学阶段是人生的重要转折期,甚至被称为“第三次断乳期”。在此期间,大学生不但要经历生理上的最终成熟,而且要在心理上逐步走向成熟,成为一个准社会成员。如果说,高中阶段以考上理想的大学作为自己的学习动力和目标,那么,当初的莘莘学子走进大学校门之后,他们的学习动机又将发生怎样的变化,他们该如何为自己设置新的学习目标呢?笔者试图运用自我决定理论帮助新生分析大学阶段的学习动机,树立积极的学习心态。

一、学习动机的概念及分类

心理学对动机的概念描述是:“动机是指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使活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学习动机,就是学习的主要条件和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简而言之,动机就是人们行为的原因,而学习动机就是学习这一行为的原因。

根据相关研究显示,Collins &Amabile(1999)指出内部动机能促使个体产生更高水平的创造性劳动。具有学习目标定向的学生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更具有坚持性,能够在新颖的任务上表现更好,能够运用更深层和更有效的学习策略,并且喜欢中等难度的任务。DeBacker &Nelson(2000)发现高成就的学生比低成就的学生更喜欢有学习目标。内部动机对学习结果和学习策略的使用有积极的作用。越自治的动机,个体的参与性更强,成就更好,更少放弃,学习质量更高,并且有更多的幸福感(Sheldon&Kasser,1995)。更多的内化会产生许多适应优势(Ryan,Kuhl &Deci,1997),包括行为更有效(由于较少冲突)和更多的幸福感。高的外在目标会使个体:①有更少的心理幸福感(以活力、自我实现和自尊为指标);②更多的心理不幸福感(以沮丧、焦虑和自恋为指标);③有可能有更多的高风险的行为,如吸烟成瘾;④和朋友和爱人有更冲突的关系(Kasser &Ryan,2001;McHoskey,1999;Williams,et al.,2000)。

按照自我决定理论,根据自我决定程度可以把学习分为四种类型:即出于外部动机的学习,接受动机的学习,认同动机的学习和内部动机的学习。举例来说:①外部动机的学习——为了爸爸妈妈的奖励而学;②接受动机的学习——为了爸爸妈妈的期望而学,家人对我越好,我不认真学习,就越内疚;③认同动机的学习——为了学习的价值而学习,认识到学习对自己的重要意义,如为了将来考上好大学而学习、为了过上好生活而学习;④内部动机的学习——认识到学习本身的兴趣,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和自我满足。

笔者对教育部某直属高校某学院理科大一新生共356人进行了测试,其中,选择接受动机的学生约占总人数的50%,选择认同动机的学生约占总人数的80%,选择内部动机的学生只有5人,没有人选择外部动机。同时研究表明,出于家长奖励、惩罚和家长的期望而学习的个体有更低的生活满意度和更高的焦虑,学习坚持性更差,运用的学习策略较少,取得的学习成绩较差。出于认识到学习的价值和作用而学习的个体及出于学习的兴趣和其中的快乐而学习的个体有更高的生活满意度和更低的焦虑,而且学习坚持性更强,并且能运用更多的学习策略(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取得的学习成绩更好。因此,内在动机和认同动机对学习成绩有积极的影响,外部动机对学习成绩有消极的影响。

二、学习动机的内化

内化(Internalization)的概念最早由杜克海姆(E Dukheim)等人为代表的法国社会学家提出,是指社会意识向个体意识的转变。他认为所谓内化,实际上是一种心理过程,就是把外部的东西转化为内部的东西,客体的东西转化为主体的东西。

Ryan &Deci(2000)的研究认为,内化是指一个外部调节(如努力学习课程)吸收更多自我决定和内部认可的调节过程。当试图激发个体从事一种无趣的但是却有潜在价值的活动时,人们总要面对动机激发问题。因为控制外部相倚经常导致个体相当微弱的作用或结果,研究者关注一种支持自我决定的外部动机类型的外部动机策略能力,也就是认同调节。这里把“认同”定义为马上接受的,能被个体吸收的,以及在追求无趣活动时的价值的经验。这种认同经历是对于个人的相当多的忍耐和对活动持续的认同调节的基石(Deci,et al.,2002)。伴随着认同,个人自愿地追求努力,因为过去的外部调节过程已经成为更完整的自我的一部分。

鉴于前面的分析,笔者认为应该帮助大一新生纠正外部学习动机,使之内化,可以有效地引导大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从而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

1.激发学习兴趣(www.daowen.com)

兴趣是内在动机的一个关键促进因素,以往的大多数研究都是通过考察个体的兴趣来考察个体的内在动机。虽然内在动机有不同的来源,如兴趣、好奇心、挑战和控制,但是在操作定义水平上内在动机是等同于兴趣的。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培养学习的兴趣。一是引导学生关注学习活动有意义的方面;二是尽量少用外在的奖励和惩罚,研究表明,一定的、适度的奖励和惩罚可以产生一定的效果,但是过于频繁的奖励和惩罚会产生相反的激励效果,同时,极容易转移学生对学习本身有意义方面的注意力,丧失对学习本身的兴趣;三是引导学生设计合理的挑战任务,任务的难度与学生的能力相匹配;四是引导学生把困难的学习任务划分为多个不需要太多努力就能达到的小单元;五是引导学生主动参加各种活动,从不同的活动中获得成就感

2.提高学习策略

提高学习的策略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是构成学习策略的知识和技能基础。如果把策略比作高楼,方法就是地基。要想优化学生的学习策略,首先应教会学生学习的基本方法。其次是对学生进行元认知训练,培养学生应用策略的能力。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通过元认知活动的作用调节和控制学习方法,解决学习问题的一种机制。学习策略是学习能力的核心成分。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它是学习策略的核心成分。“在思维结构的各要素中,监控系统(即元认知)起着整体控制、协调的作用。它的发展水平直接制约着其他方面的发展,同时也集中反映了一个人思维、智力水平的高低。”因此,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是优化学习策略水平的关键。最后是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并进行自我评价、适时调整。

3.引导积极归因

归因即人们对行为的结果寻找原因的过程。对行为的不同归因会对个体行为的动机产生不同的影响。行为原因有两个纬度。一是内外因维度。内因指存在于个体内部的原因,如人格、品质、动机、态度、情绪、心境及努力程度等个人特征;外因是指行为或事件发生的外部条件,包括背景、机遇、他人影响、工作任务难度。二是可控性维度,即个体能否控制其行为的动因。可控的原因是指个体通过主观努力可以改变的,如努力、外部环境等;不可控的原因如智力因素、工作难度等,不是个人能够改变的。在内外维度上,如果将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会产生自豪感,从而动机提高;归因于外部因素,则会产生侥幸心理。将失败归因于内部因素,则会产生羞愧的感觉;归因于外部因素,则会生气。在控制性维度上,如果将成功归因于可控因素,则会积极的去争取成功;归因于不可控因素,则不会产生多大的动力。将失败归因于可控因素,则会继续努力;归因于不可控因素,则会绝望。将失败归因于内部、稳定、不可控是最大的问题,会产生习得性无助感。

根据以上分析,引导学生在成功时向内归因,向可控因素归因,可以保持满意和自豪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在失败时向外归因,向不可控因素归因,可以保持行为的积极性,提高自信心

参考文献

[1]张荣华,陈会昌.4~7岁儿童内在动机的追踪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2).

[2]刘电芝等.学习策略研究概述[J].教育研究,2002(2).

[3]暴占光,张向葵.自我决定认知动机理论研究概述[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18(6).

[],“”“":Needs and the Self-Determination of Behavior[J].Psychological Inquiry,2000(11).

[5]Oestner R,Losier G.F.,Vallerand R.J.,et al.Identified and introjected forms of political internalization:Extending self determination theory[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6(70).

[6]Johnmarshall Reeve,Hyungshim Jang,Pat Hardre,et al.Rationale in an Autonomy-Supportive Way as a Strategy to Motivate Others During an Uninteresting Activity[J],Motivation and Emotion,2002,26(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