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华中农业大学学生工作新探索:理论与实践探究

华中农业大学学生工作新探索:理论与实践探究

时间:2024-06-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高校精英人才培养学生工作平台建设新探索唐尚书摘要: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社会对人才的多功能与复合型标准要求日渐提升。本文努力探索高校学生工作平台建设新思路,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增强学生工作针对性,提高学生工作实效性,最终实现人才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研型人才“本硕博”贯通培养计划是“创一流学科,建科研型大学”的创新性实践。

华中农业大学学生工作新探索:理论与实践探究

高校精英人才培养学生工作平台建设新探索

尚书

摘 要: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社会对人才的多功能与复合型标准要求日渐提升。高校学生工作始终要把促进学生成才放在高等教育的中心位置,坚持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观。本文努力探索高校学生工作平台建设新思路,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增强学生工作针对性,提高学生工作实效性,最终实现人才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校 人才培养 学生工作 平台 新探索

一、学生工作平台建设意义

大众化教育背景下,高等教育更加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而要实现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则要求高校育人模式向多元化、集成化、精品化纵深发展。但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式仍需树立和保持精英教育文化自觉。学生工作始终要把促进学生成才放在高等教育的中心位置,通过提高学生工作实效性、增强学生工作针对性、推进学生工作平台化建设等途径,实现高校育人工作科学发展。

1.提高学生工作实效性是实现高等教育全面发展的出发点

学生成才在高等教育中的中心位置,需要学生工作及时、高效的运行,并落到实处。从高等教育全局来看,学生成长无论是从思想、学习还是生活等各个层面均环环相扣,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提高学生工作实效性,能够维持高等教育其他环节有序进行,保证高校育人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应有效能,最终实现高校育人的全面发展。

2.增强学生工作针对性是实现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着力点

高校育人工作理论上要坚持“重点论”和“两点论”的对立统一。高校要具体分析不同阶段学生成长的不同价值取向,以及同一阶段不同学生成长对高等教育的不同诉求。从学生成长的根本利益出发,增强学生工作针对性,才能准确有效解决学生养成教育中的困境和难题,促进学生不断成长成才,最终实现高等教育协调发展。

3.推进学生工作平台化是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切入点

多功能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成长平台,用来服务和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诉求,推进学生工作平台化建设,不仅是建构精英人才的学识储备体系的“学识需要”,也是提升精英人才的思想素质层次的“文化需要”,更是增强精英人才的操作管理水平的“能力需要”。推进学生工作平台化,健全和完善学生工作制度建设,能够保证学生成才有章法可循、有空间可展、有样板可依,最终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二、学生工作平台体系构成

在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下,学生工作应该结合自身实际,“背靠学院、面向社会、走出学校”,通过整合学科与学院教研场地、学校政策等优势资源,搭建“学术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三大工作平台:建构精英人才的学识储备体系,让学生“有知识”,实现学术育人功能;提升精英人才的思想素质层次,让学生“有文化”,实现文化育人功能;还要增强精英人才的操作管理水平,让学生“有能力”,实现实践育人功能。只有积极推进学生工作平台化建设,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才能最终实现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1.建设学术育人平台,完善学生知识积累体系

围绕“崇尚学术,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学生工作坚持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作为办学目标,积极探索并革新人才培养模式,建成了“本硕博”贯通培养计划、师生面对面交流等学术育人平台,通过平台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从而引领学风建设向良好方向发展。

(1)人才“本硕博”贯通培养,优质培育促学建。

科研型人才“本硕博”贯通培养计划是“创一流学科,建科研型大学”的创新性实践。高校应建设和完善“初期选拔—中期考核—后期结项”的有效培养管理体系,每年从全日制二年级本科生中选拔60名学生,通过培养模式的创新改革,切实让优秀本科生提前享用优质的师资和科研资源,优化提升了学院办学资源的育人效能。

(2)师生面对面互动交流,教学相长促学建。

高校应大力开展师生面对面互动交流,突出“问学”与“导学”,丰富第二课堂建设。同时,高校还应倡导师生平等对话,自由畅谈,共同探讨关注和感兴趣的话题,以教授特有的学识和人格魅力,让学生了解相关学科学术前沿动态,帮助青年大学生启迪心智、澄清观念、广博知识,在轻松愉悦处收获师者的快乐和实现育人,推动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2.打造文化育人平台,提升学生文化品位层次(www.daowen.com)

高校应重视现代多媒体在文化育人中的积极作用,广泛借助现代网络通讯平台,利用微博互动、移动手机等,改变传统师生“面对面、背靠背”的交流方式,形成“键对键、心连线”的新模式;同时,要把辅导员的专业与学生工作管理服务育人相结合,按照不同学科背景,将文化育人活动分成文学哲学艺术历史体育社会学、生物学七大板块,让学生广泛吸收不同学科知识,提升综合技能素养,也让辅导员在交流互动中实现并完善教育和管理的融合提升。

3.打造实践育人平台,提高学生操作管理水平

高校要打造学企联合育人模式精品,构建从专业到行业再到产业的综合实践育人平台。根据学生多元化个性特点以及市场实际需求情况,高校应建立层次分明、渠道广泛多元的学生实践发展平台,提高实践育人工作的针对性;依托和开发学校、社会等各方资源,促进“产学研”相结合,努力达成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的意向,设立综合校外实习基地;利用假期,遴选优秀学生组团,进驻有关企业进行封闭实习,全程参与企业的研发、管理、销售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宏观意识和战略意识;丰富实习内容,不仅要包括专业知识的实践,还应包括行业的认知、产业的发展战略等,开阔学生的视野,锻炼和提升学生实践动手和操作管理能力。

三、学生工作平台提升思考

1.工作平台化建设,育人起点要高,视野要大

高校应将学生工作平台化建设上升到学院事业壮大的角度和人才培养的高度,积极拓展育人工作渠道,除了依靠学工口能完成的育人任务,有的还要借助社会资源

2.工作平台化建设,育人领域要广,内涵要深

学生工作要背靠学院,面向社会。高校应从学院实际情况出发,把学生工作落到实处,挖掘并丰富学院优秀传统内涵,积极思考并革新育人方式,展开有针对性的工作;把学院优势学科资源与学生工作相结合,密切联系“管”、“学”、“研”,充当师生良好互动关系的坚韧纽带;始终围绕学院中长期发展规划目标,为建设特色鲜明的研究性学院做好服务工作,让学院教学、管理和科研事业安定有序地相互促进。

3.工作平台化建设,育人思路要清,制度要明

学生工作要把公益性与竞争性相结合。学生工作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除了教学科研以外的几乎所有教育职能任务,包括学生生活技能、思想素养、道德情操、价值观念等成长范畴。学生工作天然具备公益性,是一项光荣而神圣的人民公益事业,一方面育人思路要清晰,要明确把思政教育作为学生工作重点的育人主旋律;另一方面,学生工作要持续有效运行,彰显学生工作的学生主体性,必须完备合理的育人工作制度,尊重学生主体性,依靠育人平台,对学生实施多元化的引导。

4.工作平台化建设,育人观念要正,方法要活

学生工作要正确处理设计师与工程师的关系。学生工作既是学生健康成长顶层设计师,也是学生茁壮成才重要工程师,一方面学生工作要培养学生立正气、行正道、做正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审美情趣和标准,使学生净化内心、提升道德修养,当好学生“德育工程师”;另一方面,要主动思考并设计育人途径,搭建规范育人平台,针对不同学生的各种诉求,开展各类平台育人活动,逐步实现平台—平台群—平台场的升级,做好学生成才“顶层设计师”。

5.工作平台化建设,育人内容要实,体系要稳

学生工作要有系统性,突出双主两化,弘扬以思政教育为重点的育人主旋律,彰显学生工作的学生主体性,尊重学生主体性,需要利用平台化这一途径实现对大学生多元化的引导。

参考文献

[1]曾荣.加强第二课堂建设,努力构建和谐校园[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6).

[2]许玉芬.学风建设:存无形、观有形[J].高教高职研究,2008(8).

[3]吴亚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4]卢彩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动力模式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