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者素质建设探究

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者素质建设探究

时间:2024-06-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说,提高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已势在必行,它是迎接挑战、面向未来,实现德育目标的迫切要求。德育教师要注重在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同时使之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以创造出新时代所需要的道德规范和道德精神。

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者素质建设探究

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者的素质建设

范玢瑶

摘 要: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加强高校德育工作者的素质建设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者应具备正确的教育理念、科学研究能力、德育移情换位能力和优良传统与时代精神结合的能力四个主要方面的素质。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高校德育工作者素质建设的四条途径:立足现实,认识自我;主动学习,勇于创断;重在实践,不断探索;优化环境,创造条件。

关键词:新时期 高校德育工作者 素质建设

德育工作者的素质,是指在人的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学习、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而发展形成的主体性品质、道德、智商、体魄、心理、风度、审美等方面及其表现能力的系统整合。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仍然是学校教育的首位和灵魂,德育工作者的素质如何,直接决定着高校德育工作的功效和成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建设已经成为高校一项非常紧迫而又艰巨的战略任务。

一、新时期加强高校德育工作者素质建设的重要性

从新时期高校面临的挑战来看,高校德育面临着市场经济知识经济、改革开放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挑战,其实质是人才素质之争。这种挑战,给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无疑也给高校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注入了新的内涵。所以说,提高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已势在必行,它是迎接挑战、面向未来,实现德育目标的迫切要求。

现代教育看,新时期实施的是创造教育,其落脚点是培养创新人才,这个重担必然落在广大德育工作者肩上。因为他们主要是从事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是青年学生思想政治上的向导和引路人,是实施德育目标的重要推动力,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关键。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因此,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已十分紧迫,这是实施现代教育、振兴中华、培育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

从学生的特点看,新时期大学生与任何时期的学生都不能相比,在他们身上具备时代的特征,即思想活跃、头脑敏捷、分析问题多角度,且具有超前意识、经济意识,独立性强。他们有自己的志趣爱好和观点,所以给他们做导向工作难度大、困难较多。这种新态势,要求我们德育工作必须具有较高的自身素质,并且能够把这些综合素质转化为学生的广博知识和综合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时期学生特点变化的新情况和新要求,才能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

二、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者素质的主要内容

高校德育工作者担负着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人才素质培养的任务,必须具备以下基本素质。

1.正确的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从头追求的教育理想,是在对教育活动本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高层次心理需要的反映,它能直接影响教师的社会知觉、判断等心理过程,从而引发相应的教育行为,成为其基本的理性支点。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产生一种强大的内驱力,激励教师以全身心地投入去实现自己的教学追求。新时期高校德育教师的教育理念包括如下内容。

(1)现代教师观。现代教师观是指教师要培养全新的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角度,以及探索、研究、创新的能力,形成开放、发展的知识观,保持对新事物和信息的敏锐感、好奇心。时代要求德育教师创造性地应用新知识、新技术,探索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要求德育教师进行有效的科学研究,自觉掌握教育规律,探讨和发现新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保证教育的顺利进行。

(2)新型学生观。教师将把学生作为中心,围绕学生的特点和需要,以帮助学生不断进步为目的,与学生商讨问题、解决问题。

(3)平等师生观。平等师生观是指教师要重新把握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重新思考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培养自己公平公正的心理。素质教育是一种主体性的教育,主体是学生,教师应该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体现主体精神的现代教育理念。在教育中强化学生责权主体的观念,不仅是重塑师生关系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它将直接影响一个国家民主法制意识、道德伦理意识的健康发展。

(4)全面质量观。全面质量观是指教师要树立“人人成才”的教育质量观念,培养学生兴趣与专长,保护学生求知的好奇心,给他们创造条件,满足他们的表现欲望,引导他们的个性与身心的健康成长。因此,改革传统的质量观,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使全民族的整体素质有所提高,是目前的当务之急。

2.科学研究能力

科学研究能力是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的能力。科学研究对高校来说比任何层次的教育工作更为重要,它能使高校德育教师更好地完成教育任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层次全方位的人才。对国家发展科学技术、提高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德育移情换位能力(www.daowen.com)

德育教师的移情换位能力体现为对他人的理解、同情、接纳、信赖。教师能接纳学生,并理解学生的感情,是师生互动的前提。德育教师对学生群体的移情和换位有助于及时掌握班级德育气氛,获得德育信息,对德育的舆论导向、群体心理健康会起到积极作用。德育教师之间的移情换位对加强彼此的团结合作,形成德育合力意义重大。

4.优良传统与时代精神结合的能力

中华民族具有光辉的优秀传统文化,它包括中华民族的道德价值观念、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良好的民族礼仪等。这一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精神文明的源泉。德育教师要注重在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同时使之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以创造出新时代所需要的道德规范和道德精神。

三、新时期加强高校德育工作者素质建设的途径

1.立足现实,认识自我

这是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途径的基础和前提。要提高其自身素质,首先要正视现实,这是认识自我的外在动力。当今德育工作者面临着不适应新时期知识经济发展需要紧迫解决的问题,面临着社会及自身对提高自身素质认识不足的实际。对上述现实,德育工作者要重新审视,正确对待。在此基础上,德育工作者要正确认识自我;要看到自己在高校德育工作中所处角色的地位和作用;要明确自己所担任的责任,把强烈的事业心放在重要位置;要立足当前,面向未来,正确评价自身价值,重新认识自我,从深层上理解和把握提高自身素质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2.主动学习,勇于创断

这是德育工作者提高自身素质的根本途径。德育工作是高校德育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和组织者,必须有广博而精湛的知识。加上知识媒体的进步和信息传递的迅速,受教育者的知识也在成倍地不断增长。如果自己的知识储备还不如教育对象多,那么施教目的将难以实现。因此,德育工作者只有寻找最佳的学习方法,勤奋学习,做到学而不厌、勇于创新、精益求精,才能提高自己的知识素质。在学习方法上可采用向书本学、在实践中学习和向他人学习等形式。只有持之以恒,学而不厌,勇于创新,才能使自己的知识素质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和丰富。

3.重在实践,不断探索

这是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重在实践是“志于学,见于行”的具体写照。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促进知和行的转化,在实践中增加才干,形成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良性循环过程;二是学以致用,在实际工作中锻炼提高和完善自我,努力锻炼和培养高尚的人格,要做到全身投人、忠于职守、无私奉献。不断探索,就是寻求、探索、体验新形势下如何提高自身素质的途径和方法。一是认真探索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教育环境、教育对象发生变化的新形势对德育者提出的新的素质要求;二是认真探索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以及改进和加强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三是加强德育科学研究,不断探求和总结改革开放条件下德育工作的新经验、新办法。

4.优化环境,创造条件

这是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的外部条件。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绝不可以脱离环境而存在,必须依赖于外部环境的和谐,依赖于外部条件创造的优厚。因此,优化环境,创造条件,对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起到了很重要的外围作用。一是领导重视,加大投入,包括书籍资料、经费投入、设备配备、校园环境等;二是政策到位,排忧解难,如解决学历、职称、工资、住房、津贴等问题,与其他教师一视同仁,应有完善的政策机制等,帮助解决后顾之忧;三是建立激励机制,对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提高快的、工作业绩突出的要予以奖励,对自身素质差或工作不称职的要采取果断措施,予以调离或惩罚,弘扬正气,树立典型;四是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培训或送外进修。

参考文献

[1]李英林.高校德育教师价值取向的矛盾及其文化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

[2]薛晶.浅析高校德育教师的人文关怀素质[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12).

[3]李香善.高校德育教师人格魅力对人才培养的影响[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9).

[4]王瑛.论新时期高校德育教师角色的转换[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3).

[5]王娟.论高校德育教师角色的时代转换[J].理论月刊,2006(11).

[6]刘春雁.浅议新时期高校德育教师的素质[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