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新时期华中农业大学学生工作:德育教育的道德要求探究

新时期华中农业大学学生工作:德育教育的道德要求探究

时间:2024-06-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现行的学校道德教育基本上只是一种教会顺从的道德教育。爱工作、爱学生、爱自己是辅导员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素质。

新时期华中农业大学学生工作:德育教育的道德要求探究

浅析高校辅导员开展德育教育道德要求

孙倩茹

摘 要:德育是我国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新时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大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对青年人的成长成才不利,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和发扬。作为高校德育教师的重要生力军,高校辅导员对开展德育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根据德育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辅导员在德育工作中应遵循的道德要求作了探讨。

关键词:德育 辅导员 道德 要求

道德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的有效推行对受教育者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大学生思想工作的引路人,辅导员对高校大学生的德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新时期我国高校德育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德育实效性的发挥,使高校德育一度陷入困境。因此,新时期的高校德育要找出一个新的切入点,以破解这种困境,从而开拓高校德育的新局面。

一、高校德育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德育目标的社会价值,轻主体性价值

德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要把一定的社会思想观念、政治权威价值和道德观念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因此,德育目标的社会性是客观存在的。现行的德育目标明显地注重受教育者对外在要求的适应,而忽略了受教育者个体自身的享用性功能。社会性的德育轻视受教育者的道德需要和道德情感体验,致使学生难以体味到主体的道德精神需求及道德情绪体验,从而精神动力缺乏,德性难以养成,使现行的德育陷入被动,最终形成困境。

我国现行的学校道德教育基本上只是一种教会顺从的道德教育。这种“顺从”是全方位的、绝对化的。德育政治化的后果就是人们对政治问题过分敏感而对道德问题却麻木不仁,整个社会形成一种对于道德问题普遍失衡的现象。如果德育忘记了受教育者本身,与受教育者的生活世界相疏离,它就与德育育人的初衷相背离。修身、齐家然后才能治国和平天下,脱离了学生生活的德育如同阻断了学生德性发展的源泉和渠道,致使他们中许多人没有因为拥有如此丰富的知识世界而深感满足与幸福,相反却深感疲倦或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充满了迷惘,由于价值失落宁愿选择过庸庸碌碌、麻木不仁的生活,这样就更谈不上对社会和国家的贡献了。

2.德育与现实社会的过度分离

德育原本是生活世界的一部分,是与人们的生产、生活过程融为一体的,一个人是通过共同生活的过程来教育自己,而不是被别人所教育。人类进入现代工业社会以后,德育越来越从生活世界中分离出来,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越来越强化德育的工具价值。而德育应该达到的目的在于培养有生活能力、主体精神、积极个性、良好德性和健全人格的人,德育要植根于火热的现实生活和学生特殊的生活世界。须知学生既是学校教育的主体,也是其日常生活的主体,其特殊的生活世界是社会现实生活的一部分。同时,德育还必须积极干预并超越社会生活,引领人过有意义的生活,这不仅对社会发展有益,而且也会最大限度地促进个体的发展。

3.言传重于身教

德育本身是需要教育者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使受教育者感受到一种价值需求和精神追求取向,而高校德育工作者在日常教育中常常只重视道理的说教,一味的灌输,试图让受教育者接受所有已被加工好的信息从而影响其道德形成和行为举止,而忽略了自身价值观及行为对受教育者的影响。

二、高校辅导员开展德育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肩负着培养大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的重要使命,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辅导员自身应体现如下的基本素质。

1.道德素质

辅导员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所以辅导员必须自觉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敬业爱业,关心学生,服务于学生,服务于高校的教育事业,把“爱”贯穿于工作的始终。我国教育家夏口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辅导员,首先要有一颗赤诚的爱心,用爱的甘露滋润学生的心田,用爱心点燃一颗颗纯洁的灵魂。爱工作、爱学生、爱自己是辅导员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素质。

2.文化素质

有学者认为,“辅导员既要有理论家的分析、综合、雄辩之才。又要有艺术家的想象、概括、表现之才”。我国近代思想家黄宗羲也曾经说过:“闻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辅导员作为学生大学生活的“导师”,面对的是生机勃勃的青年人,他们思想活跃,感情丰富,接受新事物快,自我意识强。辅导员要使教育对象尊敬、佩服、信任,必须具有敏锐的思维和广博的知识,具备多方面的才能与修养,要阅读大量有关管理、人生哲理、修养方面的文章和书籍,以出众的才能去征服学生的心灵。只有具备多方面才能的辅导员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才能树立起威信。根据辅导员的角色定位,辅导员的知识结构应包括三方面,即思想政治工作知识、教育与心理科学知识及广泛的社会文化知识和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总之,辅导员应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逐渐把自己培养成“一专多能”的教育和管理人才。

3.业务素质

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是辅导员的立志之本、工作之源。辅导员应该懂得大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一般规律、方法和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能力以及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辅导员必须具备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专业知识。但是只有知识而无能力不行,知识只有转化为能力才有力量。过去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先得准备一桶水。教师与学生的区别不能只停留在知识的量上,更重要的应体现在能力方面。辅导员的工作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要比拥有的知识更重要。我们教育学生、感化学生、引导学生,主要是靠我们平时对学生一件件事情、一项项工作都处理得当的能力和艺术水平。辅导员要多观察、勤思考,逐渐掌握新形势下学生工作的规律,使工作更具前瞻性、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除此以外,辅导员还要有创新精神,要不断树立新目标,研究新问题,提出新举措,树立新理念,总结新规律,摸索新方法,为学生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开创学生工作新局面,不断向成为学生管理和教育的专家型人才的方向努力。(www.daowen.com)

4.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的发展是人整体素质形成与提高的基础和核心。高校的辅导员多是青年教师,他们有较高的成就动机、良好的文化素养,但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和实际锻炼,面对复杂的学生工作倍感压力和困难。并且辅导员在工作中还常常充当学生心理问题的疏导者,学生心理素质的塑造者。因此,辅导员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显得尤为重要。辅导员应加强心理知识的学习,强化心理训练,掌握心理发展的规律,如:完善自我意识,正确认识辅导员角色定位;学会心理调控的手段和方法,保持乐观的心态、沉着的情绪;掌握心理疾病的常见表现、成因及处理方法的一般知识,加强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在为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的同时及时排解自身的输入性心理“垃圾”,保持心理健康

三、高校辅导员开展德育教育的道德要求的实现途径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上的引导者,是大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是大学生生活中的知心者,是大学生心灵的守护者,是大学生灵魂的工程师。辅导员从事的是以人格感染人,以真心催化真情的心灵培育工作。所以,如何在这种心灵培养过程中处理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通过言传身教真正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品质是每个高校辅导员应该思考的问题。

1.尊重学生,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创造良好的环境基础

德育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应予以及时的引导和必要的启示。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是人的一种普遍需求,在青年时期这种需要尤为突出,他们特别希望教师、家长尊重其人格和意见。如果这种自尊心得不到保护,渴望得到别人尊重的愿望得不到满足,他们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所以,高校辅导员要十分注意这一点,使学生能够体味到主体的道德精神需求及道德情绪体验,从而精神动力充足,养成良好的德行,这也是德育过程取得成功的“秘诀”之一。

2.了解学生,回归生活,实现角色自我和个性自我的统一

高校辅导员在德育过程中,要了解学生特定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了解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思想发展状况,了解学生思想中最关心、最敏感的事物。当教师以热情的爱去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时,就能转化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驱动力。一切美都来自对生活的点滴发现。德育来自生活,是生活的一部分。不管道德在何种价值观点下演变为何种手段,它都不应该脱离母体——生活,多种多样的生活为德育的创新、发展、生存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原材料。德育要走出工具理性的困境,重返原汁原味的生活,寻找生活的意义与价值。作为德育工作者的辅导员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使每个受教育者珍视自己的精神追求,体会生活的美,生活得有意义、有价值。大学生可以在这种德育生活中熟悉自己的生存状态,享受着生命的意义,既可获得生理的温暖,又可获得精神的安慰。这样就既培养了大学生的角色自我,又可以充分发展大学生的个性自我。

3.身体力行,发挥德育教师主体作用,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

辅导员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因而首先就要在各方面以身作则。学生具有很强的“向师性”,他们往往会从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身上寻找自己的行为规范。严于律己、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是对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职业的要求,辅导员希望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是什么样的—个人;要求学生做到的,辅导员自己首先就要做到。因此,辅导员应该在各方面都成为学生的表率。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正身示范,辅导员须先遵守。我国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辅导员与学生接触的时间长,因而辅导员的服饰、发型、言谈举止、为人处事等方面往往都很易被学生视为楷模,其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及心理素质等也会成为学生心中的基本标准,影响其心智的发展和道德水平的提高。

综上,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的作用至关重要,高校辅导员对学生的影响是德育工作中最重要、最直观的一方面。只要辅导员能严格遵守师生关系及育人过程中的道德要求,就能更好地促进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大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参考文献

[1]王兰芝.社会主义荣辱观下高校辅导员的职业道德规范[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2]谢洁茹.师德——生命的体验与关怀[J].教书育人,2006(2).

[3]彭海兵.新形势下加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之我见[J].新西部,2009(6).

[4]罗启宝.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道德之维[J].科技风,2010(23).

[5]丁素华.给予人文关怀视角下的高校师德建设[J].教书育人,2009(11).

[6]贺彩艳,温艳玲.论高校德育教师处理好师生关系的道德要求[J].教育与职业,2006(35).

[7]李京桦.高校德育中的幸福化路径选择[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