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华中农业大学学生工作理论与实践探究2020成果

华中农业大学学生工作理论与实践探究2020成果

时间:2024-06-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从辅导员队伍结构、“三化”发展和适应学生新特点三方面出发,归纳、分析了在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困境,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策略,以期对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有所助益。

华中农业大学学生工作理论与实践探究2020成果

浅议如何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兰涵旗 张珠峰

摘 要:辅导员队伍是高校教师队伍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本文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从辅导员队伍结构、“三化”发展和适应学生新特点三方面出发,归纳、分析了在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困境,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策略,以期对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有所助益。

关键词:辅导员队伍 建设 结构设置 “三化”发展

辅导员队伍是高校从事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党政管理干部的主要来源,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辅导员队伍的工作状态、工作效果,直接决定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影响着学校各项事业的长远发展。

一、现状与问题

长期以来,各高校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问题,逐步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但与学生的全面成长需要、辅导员的个人发展需要和学校的事业发展需要相比,辅导员队伍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以下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进行剖析。

1.队伍结构优化方面——存在老问题,引发新问题

(1)辅导员队伍学源结构得到了优化,但也引发出新问题。目前,辅导员队伍基本实现了毕业学校本校、外校的比例相当,专业背景文科、理科的比例相当,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本校为主、理工农科专业为主的现象。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外校毕业的辅导员如何尽快熟悉华农学生工作特点、如何尽快融入华农校园文化氛围的问题,还产生了文科专业毕业的辅导员如何更有针对性地在大学生涯规划、专业学习等方面指导自然科学专业学生的问题。

(2)辅导员队伍学历结构得到了优化,但也引发出新问题。目前在岗专职辅导员均为硕士研究生学历,近年来新进辅导员的招聘要求更明确规定必须硕士及其以上学历。辅导员队伍的学历结构整体得到优化。但硕士毕业后年龄一般处于25~30岁之间,正是处于个人成家立业的关键期,决定了辅导员参加工作之初就面临较大的婚恋、成家、生育、购房压力,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年轻辅导员的工作精力,影响了年轻辅导员的工作状态。

(3)辅导员队伍年龄结构仍有待优化,属于一个老问题。学校2009年时曾作统计,我校“工作3年以下”的辅导员比例为84.09%,“工作3~5年”的占6.82%,“工作5年以上”的占9.09%。目前,这一比例与2009年大致相当,绝大部分辅导员工作年限在5年以下,工作3年以上的就属于“老辅导员”。辅导员队伍流动性大,整体工作年限偏低是制约辅导员队伍专门化、职业化、专家化发展的“瓶颈”问题。

2.队伍“三化”发展方面——取得大进步,还需再努力

专门化、职业化、专家化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发展方向。近年来学校围绕这三个方面在辅导员队伍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仍需进一步努力。

体现在专门化方面的主要有以下两点。①培训的深度和高度还需加强,学习型队伍建设还需加强。学习培训是提升辅导员专门技能、获取专门知识的有效途径。学校近年对辅导员进行了多渠道、全方位的业务培训和心理辅导、就业指导等方面的专题技能培训。但培训活动大部分是在本校开展的,校外的、省级的、全国性的乃至境外的辅导员培训较少。②辅导员的核心职责还需进一步明确,履行核心职责的时间还需进一步保障。辅导员队伍年轻、有活力、有战斗力。基于这一优势,个别职能部门和学院给辅导员多压了一些核心职责以外的担子,虽然起到了锻炼辅导员队伍的作用,但同时也占用了辅导员的工作时间和精力,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度,淡化了辅导员队伍的专门化发展。

体现在职业化方面的主要有以下两点。①职业发展空间不明朗。辅导员职业发展本来是“两条腿”走路。但近年来,在辅导员职业发展上,一方面,虽然规定辅导员可以评聘副教授辅导员和副处级辅导员,但大多数辅导员很难满足评聘条件;另一方面,近年每年新进辅导员人数均在20人左右,相比以前人数大增,同一批次进校的辅导员之间竞争激烈。两方面原因交织在一起,使得辅导员职业发展形势较为严峻,发展空间较不明朗。②社会认可度还需提高。学校仍有部分教师乃至专家教授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辅导员岗位作用的认同感不强,认为辅导员是“什么人都可以干、什么事都要干,有没有一个样”,导致辅导员队伍工作成就感不强,地位和受人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困扰了辅导员追求职业化发展。

体现在专家化方面的主要是研究型辅导员队伍建设任重道远。加强研究型辅导员队伍建设,推动辅导员积极开展思政课题研究是推动辅导员队伍专家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我校近年来虽有个别辅导员申请到了省级、国家级的思政课题资助,2013年,学校也启动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立项申报,迈开了校级层面专项大批资助辅导员开展思政课题研究的第一步,但就整体而言,辅导员队伍的科研氛围还需要进一步营造,主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的辅导员比例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资助力度还需进一步巩固和加大。

3.适应学生特点方面——面对新特点,需要新办法

当前,大学生群体所处年龄段是“90~95年”这一群体,这一群体成长于物质条件相对富足、国家地位日益上升、社会氛围更加开放、现实问题不断呈现、信息时代悄然而至、网络生活蔚然成风的背景下,他们既具有较强的国家认同与群体观念、突出的个性色彩与表达欲望、理性的人生态度与目标设计、鲜明的平等意识与快乐取向等特点,又具有人际交往更加封闭化、个人发展更加功利化、责任意识更加淡化、抗挫能力更加弱化等特点。这一群体的成长背景、个性特点与“80初”的辅导员们差别较大,对学校传统的“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同实践”的“五同工作方法”提出了新挑战,对辅导员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当前辅导员队伍并不能完全正确把握这一特点,从工作方法、工作技能等方面作出相应调整,进而产生了个别学生对辅导员情感上不信任、生活上不接触、思想上不接受、行动上不听从等现象,影响了思政工作效果。

二、对策与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学校要从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一高度出发,坚持“高进、严管、优育、精出”的原则,从优化队伍结构、提高队伍素质、增强队伍稳定性、激发队伍活力等方面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www.daowen.com)

1.进一步优化队伍结构

(1)科学选留。坚持标准、明确要求,努力把德才兼备、乐于奉献、潜心育人、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人员选聘到辅导员队伍中来。同时,考虑到辅导员身在学生工作一线的特殊性,学校要严格设置辅导员招聘的年龄要求,原则上要求应聘人员年龄在26周岁以下。

(2)合理配岗。新进辅导员分配时应尽量依据辅导员的教育背景和专业特长确定他们的工作岗位,尽可能将他们分配到与其专业相对口的院(系)。同时,在进行辅导员岗位分配时努力实现每个学院辅导员的梯度分布,即每个学院的辅导员中不同工作年限、不同性别、不同学校来源都有涵盖。

2.进一步提高队伍素质

(1)继续抓好学习型队伍和研究型队伍建设。学校应巩固创新辅导员“围绕一个问题,举办一次研讨,建立一套机制,打造一个品牌”的“四个一”工作模式,促进辅导员向专业化发展。学校要鼓励辅导员积极攻读相关专业博士学位,激励有一定工作经验的辅导员申报主持校级及以上思政课题立项,促使辅导员队伍尽快从经验型向学习研究型转变;建立科学、全面的辅导员培训体系,为辅导员提供不同层次、不同主题、不同形式的培训机会,特别是加大对辅导员赴外校交流参观、赴学生家中进行家校沟通等的支持力度。

(2)大力做好新背景下辅导员能力素质提升工程。学校要围绕当代大学生群体的特点,加强对当代大学生性格特点、成长规律的研究,进而提炼归纳出当代辅导员应具有的新型能力素质,应掌握的新型技能方法,实施辅导员能力素质提升工程,提升辅导员在新背景下做好学生工作的本领。

3.进一步增强队伍稳定性

(1)稳定队伍。学校应继续按照合适比例配齐配足本科生和研究生专职辅导员,与此同时,建立辅导员良性流通和发展机制,稳定辅导员队伍,保障辅导员队伍有序流动。

(2)稳定思想。学校应以辅导员队伍“五个优先”激励机制为基础,在政治上进一步明确身份、提高地位,优化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相关政策,切实解决辅导员职务、职称晋升的现实问题,在个人发展上进一步创造平台,拓展空间。

4.进一步激发队伍活力

(1)人文关怀。学校各级管理干部需要积极了解辅导员的内心所需,不仅在物质上予以激励,同时在精神上给予足够关注,增强辅导员对职业的认同感和工作的成就感,通过人文关怀更有效地激励辅导员开展工作。

(2)严格考评。学校应探索建立健全符合学校实际情况和辅导员工作特点的考核评价制度,通过科学的考评体系对辅导员工作给予比较公正的评估,起到鼓励、鞭策、督促的作用,并根据考评结果,完善奖惩分配等配套体系,实现严格考评。

参考文献

[1]张彦.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问题再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6).

[2]申小蓉,张泽宝.以科学发展观引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J].思想教育研究,2009(1).

[3]费爱心,刘志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问题和对策研究[OL].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08.

[4]马秀华,王从烈.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应当厘清的几个认识问题[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28(5).

[5]杜秀宗.基于心理契约的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2,10(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