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大学生环境意识培养模式:新时代的探索与实践

大学生环境意识培养模式:新时代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4-06-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高等农林院校可把环保课题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相结合,使学生通过调查研究来认识环境问题的现状,进而寻找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和技术。

大学生环境意识培养模式:新时代的探索与实践

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环境意识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张瑞雪

摘 要:当代高等院校的环境教育工作取得明显进步,但大学生环境意识的总体水平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高等农林院校的专业设置、学生自身的特点以及社会对“农林”的偏见,使得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呈现出独有特色。环境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由后天养成。本文探讨通过建立“教”、“结”、“导”、“放”四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引导学生“知”、“行”、“意”的综合发展,旨在为我国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源源不断地提供优秀的环保型人才。

关键词:高等农林院校 环境意识 培养模式

近年来,“绿色GDP”、“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和谐社会”等凸显环保意识的概念和口号逐渐成为举国强音。时至今日,人们已经认识到环境问题的紧迫性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环境意识这一概念至今还未形成共识,目前使用较多的是指人类对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反映和认识,包括人类对生态环境及相关问题的认识、判断、态度以及行为取向。环境意识是多层次、全方位对人与环境反映的内容体系,它既是一种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又是一种行为指导。美国环境教育专家Davidw曾评论说:“人们普遍认为环境问题可以通过某种技术解决。先进的技术固然有用,但现在的危机不仅仅是技术的问题。环境危机是一种教育的危机,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形成和发展人们的思维能力的手段。”因此,要解决环境问题,当务之急是通过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具备良好的环境意识,推动全社会环境保护的步伐。

一、当代大学生环境意识现状

在我国,环境意识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高校环境教育工作取得明显的进步,当代大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有显著增强。但是,目前我国大学生环境意识的总体水平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分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学校环保教育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高校非环境类专业的课程中,对生态环保等内容有所涉及,但深度不够。其二,环保活动不够深入。大学生环境保护类活动日益增多,但形式比较单一,活动的范围也有限。其三,与专业结合力度不够强。高等教育是以培养为社会经济生产服务的第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教育目标,但是行为上却不知如何正确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术来保护环境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环保意识一旦形成,对其一生的社会行为乃至对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无疑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环境意识的特点

目前由于高等农林院校专业的特色、农林院校大学生自身特点以及社会对“农林”的偏见,使得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的环保意识亦呈现出独特之处。一方面,大学生专业设置的特点决定他们在探索采用现代生物科技技术提升传统农学、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学习到解决环境问题的前沿技术手段,建立起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和信心。而另一方面,由于社会上对农林院校的偏见,导致高等农林院校发展空间狭窄,学校办学资源和办学条件紧张,与研究型大学所需条件有差距。这些特点反映出目前高等农林院校学生的环保要求和办学条件间的矛盾,对高等农林院校开展大学生环境意识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三、完善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环境意识的培养模式

环境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养成的。大学生环境意识的形成与所在的培养环境密切相关。高等农林院校应结合农林院校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对大学生的环境教育需要从具体问题出发,密切联系本专业特色,调动学生实际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环境意识,使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不是仅仅靠技术的治理,而是需要学习和掌握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的知识,重在预防和保护。

1.培养目标

通过“教”、“结”、“导”、“放”四位一体,激发学生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环保能力,增强学生环保信心,引导学生成为专业素质过硬、环保意识够强、意识与能力全面发展的综合人才。

2.具体实施方案

“教”,即通过创新教学手段,开辟社会实践第二课堂,提升大学生环保能力。环境意识在本质上是一种综合能力,且最终体现在保护环境的行动上。这就要求我们在大学生环境教育中要努力做到使学生能够“知”、“行”统一。“知”是指对环境问题的认知,“行”是指与环境保护相关的行为取向。目前,许多大学生尤其是农林院校的大学生“知”的方面比较片面,这也导致了“行”的片面性。因此,要将大学生环境知识的课内教育与课外实践相结合,使学生直面环境问题。比如通过环保实践等活动,使学生亲身考察环境情况,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发现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大学生环境保护能力,促进大学生环境意识水平的巩固和提升。

“结”,即与专业课程建设相结合,强化环境教育的应用性。目前高等农林院校课程中都设有环境保护的公共选修课程,这些课程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关注的环境和生态问题、环境与发展战略以及环境治理对策等基本知识,使大学生对环境保护有一定的认识,但是这种教育毕竟是短暂的、阶段性的,其持久力不够。环保教育只有与专业课程相结合,才能对学生的环境意识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环境教育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个体或集体在环境知识技能、意识和能力方面的培养,形成自觉保护环境的素质,积极参与协调人、自然、社会关系的活动,从而使我们赖以生存的整个环境不断改善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www.daowen.com)

“导”,即塑造校园文化,激发学生环境意识,产生持久导向作用。环境意识形成往往是潜移默化的,因此,环境教育的形式和渠道也应该是多样的,美好的校园氛围对学生的熏陶和感染力是巨大的,结合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渗透环保意识教育就是一条十分有效的途径。高等农林院校可通过丰富的校园活动,扩展大学生环保视野,普及环保知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产生持久的影响力。

“放”,即鼓励大学生亲自动手参加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增强其环保信心。高等农林院校在水土保持、资源环境、农田水利、水污染治理、农学、林学、动植物保护等方面有自己的特色,且某些方面更是比较权威。高等农林院校可把环保课题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相结合,使学生通过调查研究来认识环境问题的现状,进而寻找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和技术。这不仅使农林院校的大学生深入了解本专业的研究,更能加深他们对环保现状的思考并增强其环保信心。

四、结语

从茹毛饮血的原始部落到刀耕火种的农业文明,从机器轰鸣的工业社会到以信息、电子为标志的信息时代,每一次跃进都使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深。人类想要维持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就不得不加强环境意识的培养和环保行为的塑造。“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环境教育是全社会的事业,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系统工程。在高等农林院校开展环境教育,使环保意识深入学生生活中,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而是要在一种强烈的环境教育氛围中通过情景的熏陶而形成。高等农林院校更要结合自身特点,发挥优势,加强交流,取长补短,共享资源,为我国环境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源源不断地提供优秀的环保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珊珊.环境意识与可持续发展[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

[2]王民.环境意识概念的产生与定义[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0,22(4).

[3]郭彬.大学生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关系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8.

[4]周志家.环境意识研究:现状、困境与出路[J].厦门大学学报,2008(4).

[5]万佳选,喻荣春.论当代大学生环境意识的培养[J].科技广场,2008(6).

[6]钱德洲,张剑仲,倪浩.重点农林院校研究型大学转型期节约型校园建设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7(12).

[7]梁礼明,陈云嫩.论加强高校环境教育的必要性及有效途径[J].高教论坛,2008(4).

[8]陈旭.建立新的机制实现产学研合作的可持续发展[J].中国大学教学,2005(3).

[9]刘正远,呼汉卫,王洪来.高等农林院校实习教学存在问题及其解决方案[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8,10(3).

【注释】

[1]这是一个关于《高校本科生党支部建设及其作用发挥研究》的问卷调查统计,本文未特别说明的所有数据均来源此项调查的统计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