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加强高校新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有效对策

加强高校新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有效对策

时间:2024-06-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加强高校新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对策探析丁记峰摘要:本文首先介绍加强高校新生党员教育管理的背景,客观地指出高校新生党员身上存在入党动机不纯、党性意识不强等问题,并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主、客观原因。但是,通过深入谈话可以发现,相当部分新生党员的入党动机不够纯,往往显示出一定程度的实用化倾向。

加强高校新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有效对策

加强高校新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对策探析

丁记峰

摘 要:本文首先介绍加强高校新生党员教育管理的背景,客观地指出高校新生党员身上存在入党动机不纯、党性意识不强等问题,并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主、客观原因。在此基础上,结合以往研究成果和笔者工作实践提出开展谈话教育、组织学习培训、强化组织管理、建立联系制度等加强高校新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新生党员 教育管理 对策探讨

一、加强高校新生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意义

随着中学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日益推进,党对中学阶段的党员发展工作也逐渐提出明确的要求。在各个高校的入学新生中,学生党员的数量呈现不断增多的趋势。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2010年新生党员人数为79名,2012年新生党员人数为91名,新生党员比例将近2%。在浙江大学清华大学,新生党员的比例甚至达到5.8%和11.7%。由于新生党员身份的特殊性,加强新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已成为高校党建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高校新生党员现状及存在问题

作为高中阶段发展的党员,高校的新生党员是同龄人中的先进分子,他们在思想觉悟、个人品德、学习成绩、群众基础等方面都有着非常优秀的表现,体现了高中阶段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员培养发展的成效,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学生党员的先进性。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新生党员身上还普遍存在着某些不足,与其新生党员的身份特征和现实期望有较大差距。

1.入党动机不够纯化

绝大部分新生党员入党动机端正,都是“为献身共产主义事业,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但是,通过深入谈话可以发现,相当部分新生党员的入党动机不够纯,往往显示出一定程度的实用化倾向。更有部分新生党员的入党动机存在明显偏差,仅仅是为了实现个人及家庭的某种目的或者表达某种朴素的感情而要求加入党组织,入党动机呈现多元化和复杂化。

2.理论知识不够丰富

大部分新生党员的专业文化知识非常扎实,但政治知识却不够丰富,思想觉悟不够高。这体现在:新生党员对党的发展历程和在各个不同时期的奋斗历程缺乏清楚的了解,对党的事业还没有形成强烈的认同感、责任感和归属感;对党在现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等缺乏关心和掌握,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方向了解不够清楚;对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学习不够,理论水平、思想觉悟水平有待提高。

3.党性意识有待加强

新生党员往往缺乏对党员先进性的深刻理解和科学认知,对学生党员如何发挥党员先进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在想问题、做事情时,没有将党员意识和党性意识从外部的要求内化为自己的习惯。同时,大部分新生党员不能很好地把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

4.成长定位不够清晰

新生党员到校后,面对新的环境,普遍对自己的身份缺乏清楚的定位,部分新生党员甚至产生了迷茫和困惑。同时,因为没有经过大学阶段入党积极分子到学生党员的管理、培养和考察,新生党员身上存在明显的缺点和不足,不知道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不知道如何才能真正在新生中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高校新生党员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1.入党行为不主动

根据近年来对新生党员以及部分中学教师的了解,相当一部分新生党员的入党行为不是自发主动的,往往是在父母、老师等外在因素的主导下开始提出申请入党。他们的入党行为仅仅源于外界的暗示或要求,对党缺乏清醒深刻的认识,对入党行为缺乏来自内心深处的向往和动力,对党员身份缺乏内心深处的敬畏。这一部分新生党员在入党动机上呈现多元化、功利化、复杂化、世俗化等倾向,对入党后个人如何发展也没有充分的认识和思考。

2.入党程序不规范

在新生党员组织关系转接以及新生党员资格审查工作中,普遍出现新生党员发展程序存在不规范的问题,以及发展材料存在纰漏的情况。规范有序的组织发展工作既是保证组织工作合理统一的必备环节,也是严格保证发展党员的质量要求,更是进一步对发展对象进行教育的有效途径。在审查新生党员材料时发现,集中发展的时间段是高三阶段的5月至8月,部分材料中突击发展的迹象很明显。

3.成长环境不理想

高中尤其是高二、高三阶段,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和升学压力,认真地学习文化知识毋庸置疑是所有学生的重心。在这种绝对以文化知识学习为重的宏观环境下,党员发展的机会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与学生的学习表现直接挂钩。因而,新生党员无论是发展前还是发展后都缺乏对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党员权利义务等的学习,也缺少各种接受培训的机会。同时,高中阶段第二课堂建设比较滞后,新生党员缺乏锻炼成长的空间和平台。

四、加强高校新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对策探讨(www.daowen.com)

1.严格审查材料,切实规范发展程序

各高校要严把新生党员材料审查关,对于审查时出现的时间倒错、填写错误、涂改破损、材料缺失等问题,要同新生党员进行谈话了解,仔细询问,必要时可以通过函调等方式同发展单位进行核实;对于出现缺失、虚假的,应要求发展对象及时补齐;对于考察培养不合格的,要重新制订培养考察计划,助其成长,通过完善发展材料、规范培养考核计划,帮助入党对象认识到党员发展的严肃性,做好对高中阶段培养教育工作的补充完善;对于发展中存在违规程序、弄虚作假甚至不符合党员标准的,应酌情予以发回重审甚至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的处理,严把党员入口标准。

2.开展谈话教育,进行入党后再启蒙

在新生党员入校后,各基层党委可以邀请主要党政领导、党建工作专家以及离退休老党员开展专门的谈话活动,对新生党员进行入党后再启蒙和再教育。基层党委可通过谈话对新生党员进行系统深入的入党启蒙教育,助其改变思想误区,深刻理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这一唯一正确入党动机的准确内涵和客观要求,并端正入党动机。

3.组织学习培训,提高理论知识休养

新生党员由于各种原因在理论知识学习、先锋模范意识等方面往往存在各种不足,基层党组织要帮助其客观地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同时要为之组织学习培训的机会,令其尽快成长。工作实践中,一方面,各高校可以要求新生党员再次参加大学党校学习,以了解党的基本理论知识,提升思想觉悟和党性水平;另一方面,可以组织专门针对新生党员的学习活动,明确作为一名学生党员的身份意识,促使其尽快成为一名合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4.强化组织管理,提升党性模范意识

在新生党员入校后,基层党组织应尽快将其编入支部,实现新生党员组织生活的正常化和规范化。这包括:通过学生党支部会议,帮助新生党员了解并熟悉高校组织生活的形式和特点,培养他们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和向心力;通过支部立项活动、主题实践活动等进一步增强其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强化新生党员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通过支部日常管理和考核活动,增强组织观念、纪律观念和先进性意识,进而使他们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学生党员。

5.分配工作任务,搭建锻炼成长平台

在编入支部的同时,基层党组织应分配新生党员适当的工作任务,为新生党员的成长提供平台和机会。基层党组织和党支部应对新生党员从事学生工作进行统一要求,并适当地提供便利,通过给新生党员交任务、压担子,一方面可以检验新生党员从事社会工作和服务工作的能力,检验其服务意识和思想觉悟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在实践和工作中锻炼其意志品质和服务同学的工作水平,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

6.完善联系制度,提供有效个性化指导

在新生党员开始正常的学习生活后,党支部应当为新生党员配备联系人,为其成长提供个性化的有效指导。工作中,党支部可以通过从高年级党员中选派优秀党员作为联系人的方式,为其配备组织联系人,助其解决思想上的困惑和学习、生活上的困难,帮助新生党员向组织反馈意见和建议,为他们提供针对本身个性特点和优势、劣势的指导,使之成为新生中的先进分子,扩大新生党员和党组织在新生中的正面影响。

7.严把转正关口,确保教育培养效果

新生党员在入校时往往都是预备党员身份,高校基层组织没有发展与否的主动权。所以,各基层党组织要牢牢把握新生预备党员转正这一关口,把预备党员转正作为再次培养、再次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严格党员转正标准,确保新生党员在预备考察期的教育培养效果,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

参考文献

[1]宝峰,林道通.大学生新生党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2010(12).

[2]陈涛,陈才烈.重塑大学新生党员的理想与信念[J].新西部,2011(18).

[3]黄成忠,陈飞旋.当前高校新生党员的特点及教育管理探析[J].广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1).

[4]连漪,蒋元春.大学生新生党员继续培养教育途径探析[J].成都大学学报,2007,3(21).

[5]王伯涛.高校新生党员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世纪桥,2010(10).

[6]向波涛.切实加强高校新生党员再教育工作[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2).

[7]赵国年,王智广.大学生新生党员先进性教育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研究[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8).

[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