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朝常 魏 鹏 吕叙杰
摘 要:为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大力培育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育人”氛围,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紧抓机遇,因势利导,积极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大胆探索新规律、新途径、新方法,初步形成了“抓教师队伍,促学术育人;抓班主任队伍,促学风育人;抓辅导员队伍,促管理育人”的基本模式,旨在突出教师在思想政治引领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作用,多管齐下、全面推进、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进步。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教师 班主任 辅导员
中共中央16号文件指出,要“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学校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位置”。培养人才是高校的一项根本任务,而承担人才培养重任的主体就是高校的广大教师。尽管绝大多数高校教师在教书育人工作中是非常尽职尽责的,但目前也存在部分教师只热衷于搞科研、做课题、写论文,忽视了对学生道德教育和思政管理,割裂了“教书”与“育人”的纽带,这样势必给大学生的培养带来不好的影响。为进一步加大教师教书育人的力度,体现高校教师的崇高价值,近几年来,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以下简称资环学院)紧紧围绕着教师教书育人这条主线,狠抓班主任队伍和辅导员队伍建设,卓有成效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抓师资,促课改,占领思政教育主阵地
课堂是思政工作的主阵地和主战场,是学生接受先进思想道德文化的主渠道,是大学生的第一课堂。所以,任课教师对思政工作的开展无疑起到了巨大的引导作用。资源与环境学院通过狠抓教师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高水平教师,着力开展整顿课堂、随机听课、期中教学检查等多种方式加强课堂管理,保证课堂质量,提高课堂效率,尊重学生思政教育的主体地位作用,对学生提出的少数课堂教师存在的教风不正、带情绪上课甚至出现教学事故等现象和问题,加大整改力度。
同时,学院紧紧抓住新生入学教育和老生返校的关键期,开展专家学者进迎新点、进课堂、进宿舍面对面交流的活动,开展专业教育导学,鼓励和支持教授开设新生研讨课,强调大学的学习方法、思想道德培养和学术精神;坚持开展院领导听课制度,院领导、系主任、专业主任带头,不定期深入课堂了解教师教学情况,期中期末考试期间学院领导轮流到场巡考;弥补第一课堂的不足,开设团课、党课、形势教育课、就业政策课、考研动员课、英语四六级考试动员、全国大学生数模竞赛(SRF)讲座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拓宽思政课堂讲台,扩大思政工作的内涵和外延;坚持实践育人,采用学校实践劳动课和社会实践课相结合的方针,加强实践场所的建设,在湖北咸宁、湖南株洲等实习基地大力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针对学生实践课较为薄弱的现状,学院提出,入党之前,积极分子必须做到“三个一”——参加一次社会实践,参观一次革命遗址,参加一次生产实践课——以夯实思政工作基础,提高思政工作效能。
二、爱学生,勤交流,健全关爱学生的长效机制
视学生为己出,真真切切、实实在在地关爱和关心学生是资环学院长期秉持的基本理念和做法。学院通过开展“绿博轩——师生面对面”和领导学者进寝室、进课堂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将学生的事情当作大事、要事、急事来处理。
学院努力建立健全教书育人、关爱学生的长效机制,形成了学院领导、专家教授、骨干教师关心关爱学生成长成才的好传统。在重大时间结点如新生入学、学生开学、毕业离校等时节,院领导及学院各系主任、教工党支部书记、专业主任和班主任等骨干教师集中走访看望学生,深入学生宿舍慰问学生,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积极争取校内外学生奖学金,定期举办奖学金颁奖大会,学院全体领导参加,鼓励学生学习先进,形成“比、赶、超”的良好氛围;结合学校“创先争优”工作部署,创建教师队伍“关爱学生示范岗”;通过教师参与学生集体活动,如大一新生入学教育、大二全国大学生数模竞赛(SRF)宣讲、CET-4模拟考试、大三考研动员、大四毕业教育等,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三、常下寝,多听课,提升班主任的主导作用
班主任是思政工作的最主要抓手之一,班主任的工作是思想教育的重要方面。与学生多交流、常交流是了解学生的主要手段,是开展工作的有力方式。资源与环境学院班主任很重视与学生在一起交流沟通,拓宽与学生交流的渠道,形成了优良的传统。他们经常深入学生宿舍,了解学生生活情况,对一些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补助、鼓励和安慰;他们时常进入课堂听课,针对学生迟到早退的情况提出批评并从专业知识的角度与任课老师进行交流探讨;他们经常参加学生班级的活动,召集班会,共同研究班级事务,并在班级活动中增进与同学们之间的感情,加深与同学们之间的了解与沟通。
为提升班主任的主导作用,资源与环境学院还做到: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班主任激励、问责和淘汰机制,定期考核班主任工作。定期召开班主任培训会、研讨会,将班主任工作经历作为学院教师提职晋升的必要条件;每年从年终分配奖金中拿出相当数额的专项资金作为班主任津贴,提高班主任待遇;严格班主任考核,对不负责任的班主任一律实行淘汰制;安排新进教师和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担任班主任工作。
四、重教务,强学工,两条战线互促互进
教学战线和学工战线紧密合作、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学院长期秉持教务战线与学工战线齐抓共管的共同育人理念,分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和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同室办公,随时研讨学风建设问题;坚持辅导员“专人专事”,确保辅导员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学生工作中;学工、教务战线合力开展大型教育活动,新生入学教育、CET-4动员、考研动员等活动都由学工、教务的同志共同组织、共同负责。
教务战线在期中、期末教学检查过程中,总是将学工战线同志召集在一起,共同探讨学生学风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意见,学工和教务一致努力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纠正。辅导员队伍始终坚持每周听课1至3次,将听课记录、到勤情况、纪律情况和教师备课及课堂效果跟教务老师反映,教务系统通过例行的会议进行通报和整改。针对选课、学分预警、退学休学及学籍异动、学位获取等问题,教务系统会结合学工战线所获取的一手材料进行协商处理,共同为学生做好相关思想政治工作。同时,教务老师还将监考、《大学生手册》讲解等工作交由辅导员老师处理,这不但增进了辅导员老师对教务工作的了解,还从侧面加强了辅导员老师做思想组织工作的理论功底。(www.daowen.com)
五、倡师德,创品牌,树立思政典范与标杆
结合学院专业特色,开创育人活动品牌。为树立思政典范与标杆,学院加强对绿色协会学生社团的指导,充分发挥绿色协会在环境保护领域的作用,进一步提高绿色协会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强对学生学术科研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建模大赛、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国内重大赛事活动,积极开创学院学生第二课堂建设的新品牌。目前,学院绿色协会成果丰硕,先后获得国内“全国十大湿地使者”、“全国高校优秀环保社团”、“全国十佳社团”、“湖北省优秀大学生社团”等荣誉称号,2009年绿色协会还代表中国青年赴韩国参加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工作会。同时,学院借本院学生在2010年国际数学建模中荣获一等奖的契机,进一步打造我院科技创新品牌。
学院密切结合学校思政工作特征和整体部署,推陈出新,在学院党委的直接领导下,近年来学院涌现出大量杰出思政工作榜样和标杆。其中院党委书记冯永平同志获评湖北省优秀党务工作者,院长黄巧云教授获评湖北省师德先进个人,吕国安教授被评为学校首届师德先进个人,赵劲松等一批同志被评为学校优秀班主任,胡红青教授、蔡建波老师被评为学校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冯雄汉教授被评为武汉市洪山区十大杰出青年,乔学琴老师被评为校优秀辅导员。同时,学院还将教学先锋岗、教学管理示范岗应用到创先争优活动之中,号召学院师生向先进看齐、向标杆学习,努力为学院思政工作添砖加瓦。据统计,学院自开始设立创先争优党员示范岗以来,先后产生了15名优秀教职工党员先锋,而直接与大学生思政工作有关的教学示范岗、关爱学生示范岗得到了广大学生的好评。
六、拓思路,立新意,迎接思政网络化挑战
学院思政工作坚持与时俱进,坚持用新手段、新工具、新渠道,拓宽思政工作渠道。借助现有思政平台,在沿用传统交流方法的基础上,广泛采用QQ、微博、手机网络(Twitter等)、飞信、人人网等方式,尝试用留言、网络交流的方式增强思想政治交流的时效性和感染力,并在此基础上高度关注学生的新动向和日常生活学习,促进与学生的交流和管理。
现代网络具有使用面大、受众面广、影响度大的特点,加之当代大学生网络技术和网络语言增强,网络覆盖面广,用这样的新型交流手段和方式展开工作较为简便,易于接受,应该也必须在思政工作的平台上发挥更大效能。我院创立了辅导员博客和微博,采用使用面较广且较易被接受的方式展开思政工作,促进我院思政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辅导员博客不仅仅包括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和条例纪律等生硬的说教,还包括辅导员个人的生活、学习、情感、理想,也包括照片、文字、视频、音乐等载体,通过使用这些较为人性、较为生活化和较为贴切的内容,既丰富了辅导员博客的可读性,又增强了博客的渲染,容易为学生接受,甚至产生共鸣,更增强了思政工作的广度和深度,是贴近大学生心灵的一剂良药。
七、重联合,促交流,搭建家校联合思政平台
学院紧紧围绕“校企联合、家校联合、校社联合”的管理理念,创新家校联合教育举措,以传统家访、书信方式为基础,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沟通渠道,形成一条适合高校的家校联合教育模式,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一是以家庭信息库为基础,坚持家校书信来往。学校建立了完备的学生和家庭信息库,并定期更新。黑龙江一名家长在写给资环学院党委书记冯永平的回信中说:“这封以古朴形式发出的信,映衬了你们育人的真实,踏踏实实工作的一种精神。”二是深入开展家访教育活动。资源与环境学院定期在全院开展“走进学生家庭”家访活动。三是用现代网络“hold住”家长,促进网络平台交流。资源与环境学院建立家长交流QQ群、新浪微博账号、人人网公共主页,四是编撰电子家长简报,定期将学校重大事件、学生工作新闻等信息发布在上述三个沟通平台之上。
为完善工作机制,固化教育模式,学院成立武汉高校首个家长委员会,发挥家长在新生入学适应阶段的重要作用;让家长参与制定学院的学生管理相关制度,如《公寓电脑使用管理规定》;邀请家委会代表进入课堂听课,参与教学评教,为学生实践、实习和就业提供条件。学院所做工作受到《楚天都市报》、新华社、中国教育网等众多媒体的广泛关注。
参考文献:
[1]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梁玲.浅论培养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性的时代必要性[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7).
[3]钟志奇.以创先争优为契机不断增强党在高校知识群体中的影响力[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4).
[4]郭凯.论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2).
[5]谢相勋,彭巧胤.试论新媒体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