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案例-重庆谈判60周年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案例-重庆谈判60周年记

时间:2024-06-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8月25日,中央政治局鉴于形势的发展,紧急决定派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为代表,立即赴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重庆谈判从8月29日开始到10月10日结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案例-重庆谈判60周年记

一、重庆谈判六十周年记

关键词:重庆谈判毛泽东蒋介石

【案例呈现】

在毛泽东的一生中,恐怕要以在重庆的那段时间,参加的宴席最多,也恐怕要数那段时间吃得最好了。历经60年后,国人蓦然发现,那一次次宴席,那些早已作古的主角们,那些挥手、微笑、合影、握别,那些智慧的交锋、意志的较量、信仰的坚守,那些对中国道路和中国命运的承诺和领受都如在昨日,如在目前……

1945年8月28日上午11时,毛泽东坐飞机离开延安,三个半小时后,飞机出现在重庆。毛泽东开始了他的重庆之行。此后,从30日起到9月21日,毛泽东几乎宴会不断。国民党的达官贵人、民主党派和爱国人士,以及在重庆的外国大使馆纷纷以请到毛泽东为乐。这些宴会给了毛泽东两个机会,一个是探讨国民党内部的真实想法,发现其内部的矛盾;另一个机会就是以他的个人魅力、才华、眼光,为当时中国的精英阶层,提供一种选择的可能。

10月10日上午,史称《双十协定》的会谈纪要在张治中的桂园客厅签字;下午4时,蒋介石到桂园回访毛泽东,两人谈了10分钟后,一起乘车去国民政府礼堂参加双十国庆招待会。这一天,双方进行了最激烈的交锋,蒋介石说:“中共管辖地区和领导的军队必须统一归属中央政府的领导,决不能像过去的军阀那样,搞地方割据。”毛泽东幽默地答道:“这十几年来,我是一直被蒋主席挤在陕北那个不毛之地动弹不得,哪里去割据吆!至于现在的地方扩大了一些,那都是人民用鲜血和生命从日本侵略者手中夺回来的。我们怎么能轻易地又失去呢?”“这怎么能说失去呢?中央政府就是人民政府,交给中央政府管理不就是交给人民管理么?”蒋介石反问道。“蒋主席说的固然对,不过,解放区由人民自己管理,中央又有什么不放心的呢?解放区的政府都是民选政府,它已经在按照人民的意志办事了,中央为什么非得插一杆子呢?”毛泽东答道。“不管你怎么说,如果中共不把军队交出来,就是对和平缺乏诚意,就是想打内战。”蒋介石提高了嗓门道。

毛泽东从座位上站起来,严肃地说:“我可以保证决不向中央军开一枪,也不抢占中央军驻扎的每一寸土地。但是如果中央军向解放区发动进攻,我的军队还是要还击的。我留着军队并不是为了别的,就是为了不让从峨眉山上下来的中央军采摘解放区军民的抗战果实。”蒋介石甩手道:“好,好,你今天不就回延安去了吗,明天就带军队来打吧!”说罢扬长而去。

晚上,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赴林园蒋介石官邸辞行,又应蒋介石之请,毛泽东在重庆的最后一夜又住进了蒋介石的家。第二天清早,蒋介石、毛泽东进行最后一次直接对话。蒋介石说:“解放区的问题,我不能再作让步了。”毛泽东道:“恩来留在重庆,可以继续商量嘛。”几个小时后,毛泽东回到延安。

但这并不是结局,结局是仅仅4年后,蒋介石败走台湾

——摘编自凤凰网,2005年10月24日

【案例讨论】

1.重庆谈判有何历史意义?

2.为什么柳亚子赋诗称颂毛泽东亲临重庆的行动是“弥天大勇”?(www.daowen.com)

【案例点评】

本案例记录了毛泽东在重庆谈判期间的史实。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要求和平,反对内战。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利益,提出了“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蒋介石虽然打内战的决心已定,但他要放手发动全面内战还有许多困难,特别是他的精锐主力仍远在西南、西北地区,运送这些部队到内战前线需要时间。为了调兵遣将,争取时间,部署内战,蒋介石于1945年8月14日、20日、23日,三次致电毛泽东,邀请毛泽东速到重庆“共定大计”。蒋介石并不是真的想通过谈判来实现国内和平。他的如意算盘是想利用这一着达到两个目的:一是如果毛泽东拒绝到重庆谈判,就给共产党安上拒绝谈判、蓄意内战的罪名,把战争的责任推到共产党身上,使他自己在政治上处于有利地位,而蒋介石估计毛泽东是不敢冒险来重庆的;二是利用谈判争取时间,调兵遣将,部署内战。

8月23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同国民党进行谈判的问题。8月25日,中央政治局鉴于形势的发展,紧急决定派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为代表,立即赴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同日,中共中央根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讨论,发表《对目前时局的宣言》。26日,中共中央向党内发出《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

8月28日上午11时许,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在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国民党政府代表张治中的陪同下,乘飞机离开延安,下午3时许,到达重庆。毛泽东在机场向记者发表书面谈话:“现在抗日战争已经胜利结束,中国即将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当前时机极为重要。目前最迫切者,为保证国内和平,实施民主政治,巩固国内团结。”(1)

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亲赴重庆这一行动,向国内外宣告:中国共产党是真诚地谋求和平的,是真正代表全国人民的利益和愿望的。毛泽东等人到达重庆,受到各阶层民众的热烈欢迎,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民主人士柳亚子赋诗称颂毛泽东亲临重庆的行动是“弥天大勇”。重庆《大公报》发表社评说:“毛先生能够惠然肯来,其本身就是一件大喜事。”抗战胜利后,“我们再能做到和平、民主与团结,这岂不是国家喜上加喜的大喜事”!《新华日报》发表四位读者来信说:“毛泽东先生毅然来渝,使我们过去所听到的对中国共产党的一切诬词和误解,完全粉碎了。毛先生来渝,证明了中共为和平、团结与民主而奋斗的诚意和决心,这的确反映和代表了我们老百姓的要求。”

重庆谈判从8月29日开始到10月10日结束。这期间,毛泽东或单独,或在周恩来、王若飞的陪同下,或在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参加下,就国共两党关系的重大问题直接与蒋介石进行了多次会谈。

在谈判中,为了迫使蒋介石兑现其民主的承诺,为了争取全国人民所需要的和平民主,为了揭穿所谓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中国共产党在谈判中有步骤地作出了让步,以推动谈判取得进展。尽管在解放区的人民军队和人民政权这两个最为重要的问题上,共产党方面也作出了重大让步。然而,国民党方面按照蒋介石确定的方针,在所谓“政令军令统一”的借口下,执意要共产党“交出解放区”、“交出军队”。周恩来、王若飞根据事实给予有力驳斥,指出解放区和人民抗日武装力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同日本侵略者长期浴血奋战的结果,完全是属于人民和保护人民的。鉴于国民党方面不作任何松动,谈判在艰苦曲折的道路上缓慢前进,斗争十分激烈。

毛泽东在重庆的43天中,除主持谈判外,还同各界朋友进行了广泛接触。反复说明中国共产党的基本主张。这些活动,使中国共产党的立场得到各民主党派和各界民主人士的普遍同情和支持。这种同情和支持,是促进这次国共谈判取得某些积极成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经过43天的艰苦谈判,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签订《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并公开发表。重庆谈判的举行和双十协定的签订,使中国共产党关于和平建设新中国的政治主张被全国人民所了解,从而推动了全国和平民主运动的发展。

【教学建议】

本案例介绍了毛泽东1945年8月28日赴重庆谈判以及双十协定签订的过程。

本案例适用于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第一节“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部分的教学,说明中国共产党曾经希望通过和平的途径对中国进行政治社会改革,逐步向新中国这个目标迈进所做的努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