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溥仪剪辫子
关键词:溥仪剪辫子辛亥革命
【案例呈现】
清朝起于塞北,满人是马背上的民族。也许是由于骑马的缘故,满人很早就有了结辫的习惯。满族人的祖先金人,就属于剃发蓄辫的民族,其发式是“半剃半留”,于额角引一直线,线前面的头发全部剃光,线后面的头发结辫垂于脑后。清顺治二年(1645年)八月,清廷统治者强令汉族男人剃发梳辫,“遵依者为我朝之民,迟疑者同逆民之寇”,警告于十日之内,男人必剃发留辫,否则格杀勿论。由此,清代中国男人的头后便拖了一条辫子,一直拖了两百多年。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纷纷响应,革命浪潮汹涌澎湃。与清初强迫汉人剃发相比较,辛亥革命也把头发看成是政治分野的象征,独立各省很自然地把标志汉人臣服于清朝的辫子作为革命目标,剪除辫子已经成为去旧图新的标志。一时间,剪辫的浪潮便如风起云涌,浩浩荡荡,迅速席卷大江南北。直至清末及民国成立,人民纷纷剪辫易服,但逊清皇室及旗籍人员,依然如旧。
据溥仪回忆,从1913年起,民国政府曾几次正式给逊清皇室内务府来函,劝导旗人剪去发辫,希望宫内人们也要剪掉辫子;不仅如此,京师警察厅每日还派巡警到各王公府第,催促、强制剪发。辅国公溥葵在向溥仪报告中称,“如不剪者,官长去职,食饷扣免”;更有甚者,溥葵派人上街买物,“突来四五巡警勒令剪剃,现业有二名已被勒剪者”。即便这样,逊清皇室内务府总是千方百计地制造种种借口,阻止剪发,甚至规定,出入禁门,要检查辫子,没辫子的不能进宫。这样在宫中服务的旗籍人员,恐妨碍生计,都不愿剪辫。为此民国政府总统徐世昌还亲自写信给逊清皇室内务府大臣,指出门禁稽查,不一定以辫子为准。然而民国政府一再催促,紫禁城内依然是辫子世界。
后来,居住在紫禁城外的遗老遗少们,即逊帝溥仪的叔侄们以及皇族的其他亲戚,他们随时代潮流,大多剪了辫子,并换了装束。当溥仪看到溥佳也没留辫子,就想把自己的辫子剪掉,但遭到太妃们和师傅们的强烈反对,甚至连已经自己剪了辫子的“皇亲国戚”们也苦苦劝阻,不允许溥仪剪辫子,理由是他要遵守祖先留传下来的辫子传统。
但自从1919年英国庄士敦聘入宫中教习溥仪读英文以来,溥仪的思想脉络发生了变化,庄士敦不仅仅只是教他英文,更多的是教溥仪做一个像英国绅士那样的人。由于庄士敦厌恶中国人脑后的辫子,讥笑说像杀猪尾巴,这无疑对溥仪是个极大的刺激。为此,溥仪曾向庄士敦表示要剪去他背后的那条辫子,他不再和宫内外遗老遗少们争辩。某日,溥仪命剃头太监将他辫子剪去,吓得剃头太监面无血色,哀求“皇上”另请高明。溥仪见他吓得浑身哆嗦,二话没说,拿起一把剪子,走向另一个房间,亲手把辫子剪了下来。
现今,故宫博物院还珍藏着一条黑色长辫,据说就是溥仪剪下来的辫子。
——摘编自战月昌:《漂泊沉浮多少事:溥仪解读》,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年版
【案例讨论】
1.溥仪为什么要剪辫子?(www.daowen.com)
2.辫子的去留反映了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的什么变化?
3.通过分析本案例,谈谈为什么说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
【案例点评】
社会风俗是人类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始终以生活方式的形式表现出来。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社会风俗沿着一定的规律缓慢演变。然而在中国近代百年的时间内,尤其是民国建立之后,由于政府强力推出全方位改革社会的各种政策措施,社会处于极为活跃的发展时期,呈现出转型社会特有的社会风气。社会风俗的演变打破常规,呈现出变化速度快、范围广、程度深等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特点。社会风俗这种打破常规、短时间的迅猛变迁,与政府行政措施紧密相关,充分展示了行政手段引导与风俗急剧变迁的规律。
有学者指出,剃发梳辫,如果说在最初属于民族野蛮征服的标志,那么,在清代便已成为封建专治的重要内容。早在15世纪中叶,人类社会新的社会形态——资本主义,在世界几个古老的封建帝国内同时孕育萌生。那时的中国正值明朝中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也促成了生产领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但在这个新的历史进程的竞赛中,由于种种原因,中国落伍了。在近代世界竞争的环境中,谁落后就必定要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的侵略使得中国民族危机日趋严重,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思潮蓬勃兴起。许多爱国志士为忧国之危、思救国之路而焦心竭虑,他们提出了教育救国、文学救国、实业救国、科学救国的种种主张。每种主张都有人去努力实践,也都碰到了困难和障碍。归结起来,其阻力来自三方面:一是帝国主义的侵略;二是清朝当权者的反对,或不支持;三是“民智”不开,即民众不觉悟。其实第一个方面和第二个方面有密切联系,第二个方面解决彻底了,第一个方面也就不存在了。与此同时,也有人提出要救中国,必须从改革习俗入手,以开民智,发动民众。民众是推翻清朝统治的主要力量,斗争实践使各方面爱国志士共同认识到这一点。于是,在波澜壮阔的革命运动中,同时进行着移风易俗的变革,剪辫子、放足便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重要内容。
辛亥革命的风暴摧垮了清王朝,辛亥革命不仅是一场政治革命,而且是一场风俗革命。辛亥革命之前,革命党人就极力提倡“风俗革命”。孙中山率先断发易服,表示跟清朝彻底决裂。秋瑾穿男装,跨骏马,背刀枪,在绍兴街上往来,给人们一种革新之感。他们是借助移风易俗来推动革命。1912年3月5日,大总统孙中山令内务部晓示人民一律剪辫。当时,革命党人视蓄辫为清王朝的恶政,是满洲贵族奴役汉人的象征。“剪辫文”规定:“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20日一律剪除净尽。有不遵者违法论。”(4)那时候,各地都掀起剪辫风潮。有诗说:“城市少年好事徒,手持快剪伺于途;瞥见豚尾及锋试,道旁观者拍手呼。”失去辫子,人们一时难以适应这种变化,于是,一时兴起戴帽子,名扬四海的盛锡福帽店就创建于1912年。据说,当时盛锡福日夜赶制帽子,仍然供不应求。1912年3月13日,大总统孙中山令内务部通饬全国各省劝禁女子缠足,“劝禁缠足文”指出:“当此除旧布新之际,此等恶俗,尤宜先事革除,以培国本。”(5)从此,女子缠足这一恶俗逐渐废绝。
南京临时政府还采取许多移风易俗的措施,如改变服饰;废除跪拜、请安等礼节,代以鞠躬、握手;取消大人、老爷等称呼,代以先生、君等。这些措施的实行虽不彻底,但在正式场合仍可看到和过去有明显的不同,从而使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多灾多难,所以移风易俗并不是平平静静地进行,而是在斗争中轰轰烈烈地推行。1917年张勋复辟时,北京城内百姓纷纷寻觅假辫就是一个有趣的插曲。提议剪辫子和放足的是维新派人士,而将这些付诸实践的却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们。他们的剪辫子和放足的主张与实践比起维新派更深刻、更实际,更具有推动社会进步的性质。有人说,对于长久被压迫、束缚的中国人来说,剪辫子则是前所未有的民主的实现,是走向世界,走向近代的艰难一步。诚哉斯言!
【教学建议】
本案例介绍了溥仪剪辫子的历史故事。
本案例适用于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二节“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部分的辅助教学,也可以运用此案例来进行分析,或用于该部分课程内容的考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