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案例:马嘎尔尼眼中的康乾盛世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案例:马嘎尔尼眼中的康乾盛世

时间:2024-06-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马嘎尔尼来中国的名义是庆贺乾隆皇帝80寿辰。马嘎尔尼是一个标志性的人物,他来到大清国时,正逢所谓的“康乾盛世”;而他离开时,却预示着中国将走向充满屈辱与奋进的近代。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案例:马嘎尔尼眼中的康乾盛世

一、马嘎尔尼眼中的“康乾盛世”

关键词:马嘎尔尼康乾盛世近代中国

【案例呈现】

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大英帝国向中国派出了马嘎尔尼勋爵率领的庞大使团,分乘五艘船只,经过10个月的航行,于7月底到达天津大沽口外,9月14日在承德避暑山庄觐见了乾隆皇帝。马嘎尔尼是英国著名的外交官,曾先后任驻俄国公使、英国印度殖民地的马德拉斯总督

马嘎尔尼来中国的名义是庆贺乾隆皇帝80寿辰。而实际上,马嘎尔尼是希望绕过保守的广东地方官,直接与中国皇帝谈判,要求开放通商口岸,扩大中英贸易。他带来了英国国王给大清国皇帝的正式外交信件。

中国当时对世界还是茫然地一无所知,自以为是地认为英国人跨洋远道而来,只是为了观光上国,向大清表示臣服,因而视马嘎尔尼们为“四夷”之外的“英夷”,居高临下地以对待藩国之礼来接待。乾隆断然拒绝了马嘎尔尼的全部要求,理由据说是因为“红毛外夷”不肯行双膝下跪叩头大礼。乾隆皇帝的“圣眷隆恩”,只是特别地施惠于马嘎尔尼使团中年龄最小的一个成员,即当年只有12岁的托马斯·斯当东。当乾隆听到这个小小的英国人居然会说汉语时,不禁十分惊奇。他大感兴趣地把这个生着一头金黄卷发、高鼻梁蓝眼珠的西洋小帅哥叫过来,让他靠在“龙膝”上抚摸,心中大感惊异,世界上居然有这样的“人”。小斯当东虽然天资聪颖,但是他对能够靠在“龙膝”旁的“皇恩浩荡”毫无兴趣。48年后,斯当东成为下院议员,在英国议会讨论有关与中国开战的议案时,他毫不犹豫地投了赞成票。他的理由是:中国听不懂自由贸易的语言,只听得懂炮舰的语言。

英国人在严密的监视下离开北京前往天津,从那里登上舰船前往杭州。马嘎尔尼离开北京时,心中异常气愤:“我们像要饭的一样进入北京,像囚犯一样被监禁在那里,而离开时简直像是盗贼。”而乾隆皇帝这时才松了一口气,但随即派出专使日夜兼程去各地传达他的命令:不准任何中国人接触英夷,违者严惩。马嘎尔尼失望地走了。在这次旅行中,对中国人从满腔的热情转到极端的蔑视。回到英国以后,他同斯当东爵士一起,用充分的时间来冷静地考虑他的中国之旅。在1808年发表的纪实中,马嘎尔尼对中国做出了评价和预言,他毫不留情地戳穿了“盛世”的神话,看出“盛世”背面的败亡之兆。

马嘎尔尼说,“他们恒久不变的体制并不能证明他们的优越”,“中华帝国是一个神权专制的帝国……它翻来覆去只是一座雄伟的废墟”。“任何进步在那里都无法实现”,人们“生活在最为卑鄙的暴政之下,生活在怕挨竹板的恐惧之中”,“他们给妇女裹脚,残杀婴儿”,“他们胆怯,肮脏而且残酷”,所以无可避免地“最终将重新堕落到野蛮和贫困的状态”。“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只是幸运地有了几位谨慎的船长才使它在近150年期间没有沉没。它那巨大的躯壳使周围的邻国见了害怕。假如来了个无能之辈掌舵,那船上的纪律与安全就都完了。”但是这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将不会立刻沉没。它将像一个残骸那样到处漂流,然后在海岸上撞得粉碎”,而且“它将永远不能修复”。从而,亚洲及世界各地的贸易将受到“扰乱……各国的冒险家都将来到中国”,企图利用中国人的衰败来建立自己的威望。而“在他们之间将展开无情的斗争”。在这种对抗中,富的愈富,穷的愈穷。“英国靠着它的创业精神已成为世界上航海、贸易和政治的第一强国;从这样的急剧变革中,它将获得最大的利益,并将加强它的霸权地位。”

——摘编自《马嘎尔尼眼中的“康乾盛世”》,载《历史教学》,2004年第2期

【案例讨论】

1.马嘎尔尼使团访华为什么会失败?

2.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的主要表现是什么?(www.daowen.com)

3.结合本案例谈谈近代东西方的历史走向为何会出现巨大的反差?

【案例点评】

回顾一百多年来中国被列强任意宰割的屈辱历史,必然会涉及马嘎尔尼这个人物。作为大英帝国的使节,马嘎尔尼首次率团来华。马嘎尔尼是一个标志性的人物,他来到大清国时,正逢所谓的“康乾盛世”;而他离开时,却预示着中国将走向充满屈辱与奋进的近代。当清政府还在为这些大鼻子、蓝眼睛的洋人必须在皇帝面前行三跪九叩之礼而较劲的时候,马嘎尔尼已经洞察到了大清国的不堪一击。马嘎尔尼使团访华及其失败充分体现了近代资本主义文明与古老中国的封建主义文明在世界观、外交观及经济贸易观上巨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对两国近代历史的发展又起着重要的,但却是截然相反的作用。马嘎尔尼的使团就像一根线把东西方两个帝国串联起来,不同的文明由此交会。

中国自古以来,因地理和历史的原因,产生相应的“华夏中心论”和“夷夏大防”文化价值观。它认为中国是世界一切文明的唯一中心,是唯一的天朝上国,它所有的制度与文化都已尽善尽美。而中国的四周皆为夷狄蛮戎之邦,它们只有向天朝称臣纳贡的资格,并最终将为华夏文明所同化。而凡是不愿称臣纳贡者,则“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对之必得怀有警惕的戒惧之心。这种只能以夏变夷,不能以夷变夏的传统观念,在经历了历史上屡次外来落后民族入主中原而被先进华夏文明所征服的历史后,被强化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优越论,表现在处理与外来国家和民族的关系上,即将皇帝与臣子的关系进一步衍化,视一切外来民族与国家为中原王朝的臣属,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种传统的“华夏”中心论和“夷夏大防”的世界观及君臣式的“内政外交观”在大清皇帝身上表现得十分明显。大清王朝是当时世界上地域最广阔、国力最强盛的政治实体。大清的皇帝们希望通过文化上的影响来确立统治等级和体系。正因如此,乾隆才将英使来华的目的理所当然地视为祝寿朝贡、输诚向化兼及买卖,才一再坚持维护天朝百余年法度及三跪九叩的觐见礼节,而置英国建立平等外交关系的要求于不顾。当世界继续向前发展的时候,天朝的皇帝与绝大多数臣民仍在紧闭的国门中编织着天朝无所不有的美梦

英国是当时西方国家中的头号强国,但它并不认为自己是唯一的大国,所以对自己并不了解但却声名远播的大清帝国的态度并不敢轻视,而是审时度势,欲以外交途径解决两国间的贸易问题,并欲按近代外交的观念与准则与清政府建立外交关系。因此,它派遣了以马嘎尔尼为首的包括政治、军事法律商业、航海、工艺、翻译等各方面人员组成的使团访华,并将此次出访作为了解中国、取得第一手资料的绝好机会。所以使团尽管未达预期目的,然在乾隆俯允其“向化之诚”破例大开国门之幸遇中,其收获依然颇丰。这无疑有助于英国对中国的进一步了解及日后对中国的军事进攻。

对中国而言,“华夏中心论”、“夷夏大防”的世界观最终阻碍了自身与外部世界的沟通、交流,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这已为后来的史实所验证。马嘎尔尼在访华之时已经洞察到了大清帝国的脆弱。

马嘎尔尼访华的失败预示着近代中国失去与西方正常交流文化、科技,吸收其先进的生产技术,发展中国经济的有利时机,从而导致了中西经济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使中国在鸦片战争后长期处于落后挨打的被动而屈辱的地位。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西方帝国主义国家侵略和掠夺的对象。鸦片战争的失败当然不是马嘎尔尼访华受挫直接导致的,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先进的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制度与落后腐朽的封建经济社会制度的差异,也可以看出不同社会制度的不同文化的较量。中国近百年的屈辱史正是毛泽东所说的“落后就要挨打”的真实印证。尽管马嘎尔尼使华距今已有两个世纪之久,然而当我们透过历史的尘埃再次考察它时,我们仍不难发现这一事件本身对我们今天改革开放的事业不无启迪,对于我们发展经济,繁荣国家,处理国际事务及观念的更新等方面仍有借鉴之处。

【教学建议】

本案例介绍了马嘎尔尼使团访华的过程及其对近代中国的评价。

本案例适用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编综述中“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部分的辅助教学,或用于该部分课程内容的考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