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爱上帝
公元1813年3月19日,苏格兰克莱德河畔的布兰第里镇一户贫困家庭里,一个小生命诞生了。父母为他取名戴维·李文斯顿。
因为父亲生意冷清,李文斯顿全家经常处于饥寒交迫的境地。虽然如此,深具修养的父母仍然在尽可能的情况下给予了孩子最好的教育。小李文斯顿就在这种贫寒的生活中,在父母的细心呵护与抚育下度过了自己的童年时光。在这期间,父母的宗教热情深深地影响了李文斯顿,使得他从小就对基督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0岁时,迫于家庭窘迫的生活,李文斯顿含泪离开了学校,进了当地一家纺织厂当童工。他每天早晨6点进厂,除了短暂的两次进餐时间外,一直要工作到晚上8点。小李文斯顿早晨陪着星星进厂,晚上伴着月亮回家,过着两头不见太阳的生活。
◎李文斯顿出生地(www.daowen.com)
虽然生活很辛苦,但李文斯顿仍然没有放弃自己对读书的酷爱。第一次领到工资后,他便忍痛用本来就很少的钞票购买了一本拉丁文语法书。他把书放在纺机的一端,利用来回巡查断线或接线的间隙(这间隙顶多不超过一分钟),瞥上一眼,记住一个单词和短语。为得到老师的指导,李文斯顿还上夜校听课。每天晚上8点下工后,他都会拖着疲乏的身体赶到夜校。听完两个小时的课程回到家时,常常已经是10点多了。这时,他会拨亮油灯,捧书夜读到午夜十一二点。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李文斯顿对大自然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经常利用厂休日在野外漫步,搜集和制作动物、植物和地质标本。有时他一连几个小时做在克莱务河畔,静静地观察河水的涨落变化,探索其中的规律。他的那种如痴如醉的神态常使得路人投来莫名其妙的眼光。许多人怀疑这个男孩是不是脑袋出了毛病。随着年龄的增长,李文斯顿的知识面也日渐扩大。他的学习内容又从拉丁文扩展到希腊文、医学和宗教,并且立下了从事传教事业的愿望。为了实现这个愿望,从1836年起,李文斯顿便利用半年时间拼命工作,积蓄了一些工资,冬季便到安德逊学院学医,后来又转到格拉斯哥医学院,并领到了开业证书。1837年冬季,他正式向伦敦宣教会提出申请。他在信中写道:“传教士的工作会遇到各种艰难困苦,经受种种考验。但我能毫不犹豫地说,我心甘情愿把一生奉献给这个事业。”伦敦宣教会被这个热血青年的诚心感动了,同意了他的要求。1838年9月,李文斯顿应召去伦敦,接受了三个月的训练。次年,他再赴伦敦,完成了医学学业。
◎李文斯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