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小核糖核酸病毒科及其关联疾病研究

小核糖核酸病毒科及其关联疾病研究

时间:2024-05-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小核糖核酸病毒科脊髓灰质炎病毒脊髓灰质炎是急性传染病,由病毒侵入血液循环系统引起,部分病毒可侵入神经系统。对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和丁型肝炎病毒目前正在研究之中。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甲型肝炎,这种肝炎的传染源主要是病人。肝炎病毒的分类甲型肝炎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属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是直径约27纳米的球形颗粒,由32个壳微粒组成对称廿面体核衣壳,内含线型单股RNA。

小核糖核酸病毒科及其关联疾病研究

小核糖核酸病毒科

脊髓灰质炎病毒

脊髓灰质炎是急性传染病,由病毒侵入血液循环系统引起,部分病毒可侵入神经系统。患者多为1~6岁儿童,主要症状是发热,全身不适,严重时肢体疼痛,发生瘫痪。俗称小儿麻痹症

脊髓灰质炎是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包括程度很轻的非特异性病变,无菌性脑膜炎(非瘫痪性脊髓灰质炎)和各种肌群的弛缓性无力(瘫痪性脊髓灰质炎)。脊髓灰质炎病人,由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受损,与之有关的肌肉失去了神经的调节作用而发生萎缩,同时皮下脂肪、肌腱及骨骼也萎缩,使整个机体变细。

脊髓灰质炎病毒是一种体积小(22~30纳米),单链RNA基因组,缺少外膜的肠道病毒。按免疫性可分为3种血清型,其中Ⅰ型最容易导致瘫痪,也最容易引起流行。

人是脊髓灰质炎病毒唯一的自然宿主,本病通过直接接触传染,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接触性传染病。隐性感染(最主要的传染源)在无免疫力的人群中常见,而明显发病者少见;即使在流行时,隐性感染与临床病例的比例仍然超过100∶1。一般认为,瘫痪性病变在发展中国家(主要是热带地区)少见,但近来对跛行残疾的调查发现这些地区的发病率达到美国接种疫苗以前的高峰发病年份。这些地区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都很差,病毒传播广泛,终年发病,因而小儿在出生后几年内就获得感染和免疫,而不发生大流行。瘫痪病例中,90%以上发生于5岁以前。相比之下,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好的经济发达国家,感染的年龄往往推迟,许多年长儿和青年人仍然是易感者,夏季流行在年长小儿中越来越多。在工业化国家,由于疫苗的广泛使用,脊髓灰质炎目前已基本消灭。在全世界范围内,消灭脊髓灰质炎已经为时不远。

脊髓灰质炎病毒

临床表型差异很大,有2种基本类型:轻型(顿挫型)和重型(瘫痪型或非瘫痪型)。

轻型脊髓灰质炎占临床感染的80%~90%,主要发生于小儿。临床表现轻,中枢神经系统不受侵犯。在接触病原后3~5天出现轻度发热,不适,头痛,咽喉痛及呕吐等症状,一般在24~72小时之内恢复。

重型常在轻型的过程后平稳几天,然后突然发病,更常见的是发病无前驱症状,特别在年长儿和成人。潜伏期一般为7~14日,偶尔可较长。发病后发热,严重的头痛,颈背僵硬,深部肌肉疼痛,有时有感觉过敏和感觉异常,在急性期出现尿潴留和肌肉痉挛,深腱反射消失,可不再进一步进展,但也可能出现深腱反射消失,不对称性肌群无力或瘫痪,这主要取决于脊髓或延髓损害的部位。呼吸衰弱可能由于脊髓受累使呼吸肌麻痹,也可能是由于呼吸中枢本身受病毒损伤所致。吞咽困难,鼻反流,发声时带鼻音是延髓受侵犯的早期体征。脑病体征偶尔比较突出。脑脊液糖正常,蛋白轻度升高,细胞计数10~300个/微升(淋巴细胞占优势)。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

治疗是对症性的。顿挫型或轻型非瘫痪型脊髓灰质炎仅需卧床几日,用解热镇痛药对症处理。

当急性脊髓灰质炎时,可睡在硬板床上(用足填板,有助于防止足下垂)。如果发生感染应给予适当抗生素治疗,并大量饮水以防在泌尿道内形成磷酸钙结石。在瘫痪型脊髓灰质炎恢复期,理疗是最重要的治疗手段。

脊髓病变引起呼吸肌麻痹,或者病毒直接损害延髓的呼吸中枢引起颅神经所支配的肌肉麻痹时,都可能导致呼吸衰竭。此时需要进行人工呼吸。对咽部肌肉无力,吞咽困难,不能咳嗽,气管支气管分泌物积聚的病人,应进行体位引流和吸引。常需要气管切开或插管,以保证气道通畅。在呼吸衰竭时常发生肺不张,故常需作支气管镜检查及吸引。若无感染不主张用抗菌药。

肝炎病毒

引起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体。人类肝炎病毒有甲型、乙型、非甲非乙型和丁型病毒之分。甲型肝炎病毒(HAV)呈球形,无包膜,核酸为单链RNA。乙型肝炎病毒呈球形,具有双层外壳结构,外层相当一般病毒的包膜,核酸为双链DNA。对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和丁型肝炎病毒目前正在研究之中。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甲型肝炎,这种肝炎的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其病毒通常由病人粪便排出体外,通过被污染的手、水、食物、食具等传染,严重时会引起甲型肝炎流行。如1988年1月,上海市出现了较大规模的流行性甲型肝炎,主要原因是人们食用了被甲肝病毒污染的毛蚶。乙型肝炎主要通过注射、输血等方式进行传播。

为防止甲型肝炎的发生和流行,应重视保护水源,管理好粪便,加强饮食卫生管理,讲究个人卫生,病人排泄物、食具、床单衣物等应认真消毒。为防止乙型肝炎的传播,在输血时应严格筛除乙型肝炎抗原阳性献血者,血液和血液制品应防止乙型肝炎抗原的污染,注射品及针头在使用之前应严格消毒。

肝炎病毒的分类

(1)甲型肝炎病毒(HAV)是一种RNA病毒,属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是直径约27纳米的球形颗粒,由32个壳微粒组成对称廿面体核衣壳,内含线型单股RNA。HAV具有4个主要多肽,即VP1、VP2、VP3、VP4。其中VP1与VP3为构成病毒壳蛋白的主要抗原多肽,诱生中和抗体。HAV在体外抵抗力较强,在-20℃条件下保存数年,其传染性不变,能耐受56℃作用30分钟及pH值为3的酸度。

肝炎病毒

(2)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DNA病毒,属嗜肝DNA病毒科,是直径42纳米的球形颗粒。又名Dane颗粒,有外壳和核心2部分。外壳厚7~8纳米,有表面抗原,核心直径27纳米,含有部分双链,部分单链的环状DNA,DNA聚合酶,核心抗原及e抗原。HBVDNA的基因组约含3200个碱基对。长链的长度固定,有一缺口,此处为DAN聚合酶;短链的长度不定。当HVB复制时,内源性DNA聚合酶修补短链,使之成为完整的双链结构,然后进行转录。HBVDNA的长链有4个开放性读框,即S区、C区、P区和X区。S区包括前S1、前S2和S区基因,编码前S1、前S2和S三种外壳蛋白;C区包括前C区、C区基因,编码HBcAg蛋白,前C区编码1个信号肽,在组装和分泌病毒颗粒以及在HBeAg的分泌中起重要作用;P基因编码DNA聚合酶;X基因的产物是X蛋白,其功能尚不清楚。HBV DNA的短链不含开放读框,因此不能编码蛋白。

(3)丙型肝炎病毒(HCV)是一种具有脂质外壳的RNA病毒,直径50~60纳米,其基因组为10kb单链RNA分子。HCV的基因编码区可分为结构区与非结构区2部分,其非结构区易发生变异。HCV与HBV及HDV无同源性,可能是黄病毒属中分化出来的一种新病毒。本病毒经加热100℃作用10分钟或60℃作用10小时或甲醛1∶1000液37℃作用96小时可灭活。HCV细胞培养尚未成功,但HCV克隆已获成功。HCV感染者血中的HCV浓度极低,抗体反应弱而晚,血清抗-HCV在感染后平均18周阳转,至肝功能恢复正常时消退,而慢性患者抗-HCV可持续多年。

(4)丁型肝炎病毒(HDV)是一种缺陷的嗜肝单链RNA病毒,需要HBV的辅助才能进行复制,因此HDV现HBV同时或重叠感染。HDV是直径35~37纳米的小圆球状颗粒,其外壳为HBsAg,内部由HDAg和1个1.7kb的RNA分子组成。HDAg具有较好的抗原特异性。感染HDV后,血液中可出现抗-HD。急性患者中抗-HDIgM一过性升高,以19S型占优势,仅持续10~20天,无继发性抗-HDIgG产生;而在慢性患者中抗-HDIgM升高多为持续性,以7~8型占优势,并有高滴度的抗-HDIgG。急性患者若抗-HDIgM持续存在预示丁型肝炎的慢性化,且表明HDAg仍在肝内合成。目前已知HDV只有1个血清型。HDV有高度的传染性及很强的致病力。HDV感染可直接造成肝细胞损害,实验动物黑猩猩和美洲旱獭可受染,我国已建立东方旱獭HDV感染实验动物模型。

(5)戊型肝炎病毒(HEV)为直径27~34纳米的小RNA病毒。在氯化铯中不稳定,在蔗糖梯度中的沉降系数为183S。HDV对氯仿敏感,在4℃或-20℃下易被破坏,在镁或锰离子存在下可保持其完整性,在碱性环境中较稳定。HDV存在于潜伏末期及发病初期的患者粪便中。实验动物中恒河猴易感,国产猕猴感染实验已获成功。

单纯疱疹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a病毒亚科,病毒质粒大小约180纳米。根据抗原性的差别目前把该病毒分为1型和2型。1型主要由口唇病灶获得,2型可从生殖器病灶分离到。感染是由于人与人的接触。从发生后4个月到数年被感染的人数可达人口总数的50%~90%,是最易侵犯人的一种病毒,但在临床仅有部分发病。此病可分为口唇性疱疹、疱疹性角膜炎、疱疹性皮肤炎、阴部疱疹、卡波西病等,有时也是脑膜炎、脑炎的病因。口唇部疱疹一般较易诊断,同时因日晒、发热等种种的刺激因素而引起复发。该病毒可在鸡胚绒毛尿囊膜上及人、猴、鸡等的动物培养细胞中大量地增殖。另外,2型病毒对田鼠细胞等有转化作用。还怀疑疱疹病毒与人类的宫颈癌有关。

单纯疱疹病毒

EB病毒

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又称人类疱疹病毒。是艾伯斯坦和巴尔于1964年首次成功地将Burkitt非洲儿童淋巴瘤细胞通过体外悬浮培养而建株,并在建株细胞涂片中用电镜观察到疱疹病毒颗粒,故名。EB病毒的形态与其他疱疹病毒相似,圆形、直径180纳米,基本结构含核样物、衣壳和囊膜3部分。核样物为直径45纳米的致密物,主要含双股线性DNA,其长度随不同毒株而异,平均为17.5×104bp,分子量108。衣壳为廿面体立体对称,由162个壳微粒组成。囊膜由感染细胞的核膜组成,其上有病毒编码的膜糖蛋白,有识别淋巴细胞上的EB病毒受体及与细胞融合等功能。此外,在囊膜与衣壳之间还有一层蛋白被膜。(www.daowen.com)

EB病毒

EB病毒仅能在B淋巴细胞中增殖,可使其转化,能长期传代。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具有EBv的基因组,并可产生各种抗原,已确定的有EBv核抗原、早期抗原、膜抗原、衣壳抗原、淋巴细胞识别膜抗原。除Lydma外,鼻咽癌患者EBna、ma、vca、ea均产生相应的Lgg和Lga抗体,研究这些抗原及其抗体,对阐明EBv与鼻咽癌关系及早期诊断均有重要意义。EB病毒长期潜伏在淋巴细胞内,以环状DNA形式游离在胞浆中,并整合天然染色体内。EB病毒在人群中广泛感染。根据血清学调查,我国3~5岁儿童EB病毒vca-Lgg抗体阳性率达90%以上,幼儿感染后多数无明显症状,或引起轻症咽炎和上呼吸道感染。青年期发生原发感染,约有50%出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主要通过唾液传播,也可经输血传染。EB病毒在口咽部上皮细胞内增殖,然后感染B淋巴细胞,这些细胞大量进入血液循环而造成全身性感染,并可长期潜伏在人体淋巴组织中。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潜伏的EB病毒活化形成复发感染。人体感染EBv后能诱生抗EBna抗体、抗ea抗体、抗vca抗体及抗ma抗体。已证明抗ma抗原的抗体能中和EBv。上述体液免疫系统能阻止外源性病毒感染,却不能消灭病毒的潜伏感染。一般认为细胞免疫(如T淋巴细胞的细胞毒反应)对病毒活化的“监视”和清除转化的B淋细胞起关键作用。由EBv感染引起或与EBv感染有关疾病主要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非洲儿童淋巴瘤(即Burkitt淋巴瘤)、鼻咽癌。

巨细胞病毒

巨细胞病毒(CMV)是一种疱疹病毒组DNA病毒。分布广泛,人与其他动物皆可遭受感染,引起以生殖泌尿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肝脏疾患为主的各系统感染,从轻微无症状感染直到严重缺陷或死亡。

巨细胞病毒

巨细胞病毒亦称细胞包涵体病毒,由于感染的细胞肿大,并具有巨大的核内包涵体,故名。

生物学性状

CMV具有典型的疱疹病毒形态,其DNA结构也与HSV相似,但比HSV大5%。本病毒对宿主或培养细胞有高度的种特异性,人巨细胞病毒(HCMV)只能感染人及在人纤维细胞中增殖。病毒在细胞培养中增殖缓慢,复制周期长,初次分离培养需30~40天才出现细胞病变,其特点是细胞肿大变圆,核变大,核内出现周围绕有一轮“晕”的大型嗜酸性包涵体。

致病性

CMV在人群中感染非常广泛,我国成人感染率达95%以上,通常呈隐性感染,多数感染者无临床症状,但在一定条件下侵袭多个器官和系统后可产生严重疾病。病毒可侵入肺、肝、肾、唾液腺、乳腺其他腺体以及多核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可长期或间隙地自唾液、乳汗、血液、尿液、精液、子宫分泌物多处排出病毒。通常口腔、生殖道、胎盘、输血或器官移植等多途径传播。

(1)先天性感染

妊娠母体CMV感染可通过胎盘侵袭胎儿引起先天性感染,少数造成早产、流产、死产或生后死亡。患儿可发生黄疸、肝脾肿大、血小板减少性紫斑及溶血性贫血。丰存儿童常遗留永久性智力低下、神经肌内运动障碍、耳聋和脉络视网膜炎等。

(2)围产期感染

产妇泌尿道和宫颈排出CMV,则分娩时婴儿经产道可被感染,多数和症状轻微或无临床症状的亚临床感染,有的有轻微呼吸道障碍或肝功能损伤。

(3)儿童及成人感染

通过吸乳、接吻、性接触、输血等感染,通常为亚临床型,有的也能导致嗜异性抗体阴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由于妊娠、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器官移植、肿瘤等因素,激活潜伏在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中病毒,引起单核细胞增多症、肝炎、间质性肺炎、视网膜炎、脑炎等。

(4)细胞转化和可能致癌作用

紫外线灭活的CMV可转化啮齿类动物胚胎纤维母细胞。在某些肿瘤如宫颈癌、结肠癌、前列腺癌、Kaposis肉瘤中CMVDNA检出率高,CMV抗体滴度亦高于正常人,在上述肿瘤建立的细胞株中还发现病毒颗粒,提示CMV与其他疱疹病毒一样,具有潜在致癌的可能性。

免疫性

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对CMV感染的发生和发展起重要作用。细胞免疫缺陷者,可导致严重的和长期的CMV感染,并使机体的细胞免疫进一步受到抑制,如杀伤性T细胞活力下降、NK细胞功能减低等。

机体原发感染CMV后能产生特异性抗体和杀伤性T淋巴细胞,激活NM细胞。抗体有限的CMV复制能力,对相同毒株再感染有一定抵抗力,但不能抵抗内源性潜伏病毒的活化及CMV其他不同毒株的外源性感染。而通过特异性杀性T淋巴细胞和抗体依赖细胞毒性细胞能发挥最大的抗病毒作用。

鼻病毒

鼻病毒是人类普通感冒的主要病原,属于小RNA病毒科鼻病毒属。过去曾有过Salisbury普通感冒病毒、伤风病毒、ECHO鼻伤风病毒、肠道样病毒等的名称。它有100个以上的血清型,其中经过详细鉴定的有89个型别。鼻病毒的形态和理化性质与肠道病毒相似,但鼻病毒在pH值为3的溶液中不稳定。它对人、鸡、小鼠或豚鼠红细胞,不论在4℃、120℃或37℃均无血凝作用。鼻病毒可以在人或猴组织细胞上生长,如果在33℃、略酸的旋转培养条件下,可以引起明显的细胞病变,并形成蚀斑。在鸡胚内不能增殖。可感染猩猩,对其他动物不敏感。

鼻病毒可以引起轻的呼吸道疾病(普通感冒),特别在成人是如此。潜伏期一般为1~3天。最常见的症状是伤风、咽疼、咳嗽。在儿童,鼻病毒有时可以引起较为严重的呼吸道疾病,如支气管炎或支气管肺炎。在慢性气管炎患者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时,鼻病毒分离的阳性率高达15%,而缓解期与正常的分离率相一致,仅2%左右。

在世界范围内都有鼻病毒的流行。在同一人群往往同时可以流行多种血清型。成人普通感冒患者的鼻病毒分离阳性率为14%~24%,儿童普通感冒患者却为6%;而健康成人或儿童仅为1%~2%。

鼻病毒

鼻病毒感染后,有75%~80%的人产生型特异性血清中和抗体,其滴度的高低和保护力成正比关系。但鼻分泌物中的抗体维持时间较短。抗体中和病毒的能力主要来自IgG,其次是IgA,感染后早期出现IgM。鼻分泌液中,抗体的中和能力完全来自IgA。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