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金溪县人大代表黄星辉:山村脱贫致富的引领者

金溪县人大代表黄星辉:山村脱贫致富的引领者

时间:2024-05-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敢教山村换新颜——记金溪县人大代表、陆坊乡葛坊村委会书记黄星辉文/童盛和初冬,驱车前往陆坊乡葛坊村。葛坊村下辖九个村小组,不到1300人口。2001年,时值村“两委”换届,黄星辉被陆坊乡党委任命为葛坊村党支部书记。为解决村民产品销售问题,黄星辉专门买了一辆小货车,帮村民联系销路,贩销木耳、鲜鱼。一心为民,脚踏实地办实事在黄星辉眼里,群众利益无小事,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和村支部书记,就要时刻把村民的冷暖放在心头。

金溪县人大代表黄星辉:山村脱贫致富的引领者

敢教山村换新颜——记金溪县人大代表、陆坊乡葛坊村委会书记黄星辉

文/童盛和

初冬,驱车前往陆坊乡葛坊村。一条崭新的水泥路蜿蜒延伸,过河穿山,直入村落。公路两旁的广袤田野,黄澄澄的稻穗随风起浪,波涛翻滚,在蓝天白云映衬下,形成一幅优美的田园风景画卷。群山掩映下,一个古老的村庄坐落其中,鳞次栉比的青砖黑瓦、白墙绿树,几口碧波荡漾的池塘点缀其间。进入村庄,只觉干净整齐,随处可见村民幸福的笑容。葛坊村下辖九个村小组,不到1300人口。十年前村民穷得丁当响,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村民贫穷落后,思想涣散,一盘散沙人均纯收入在全乡排名中,几乎年年都是倒数垫底。近三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跃居全乡各村前列,2010年更是跃居全乡各村之首,达4000余元,且各项公益事业得到飞速发展,其奥妙何在呢?

创业兴家,科技致富走在前

1993年12月,从海军某部服役的黄星辉退役回到家乡,而家乡的现状让黄星辉默然无语。几年的军旅生涯,铸就了他坚韧的性格,不甘人后和敢为人先的精神深深烙印在心灵深处。黄星辉不甘生活的贫困,紧跟时代的步伐,在心中激起了一股创业的冲动。他东奔西走,对市场进行了摸底调查,看中了建材行业。而建材行业利润高、风险大,投资也大。对一个刚复员的军人来说,在没有任何抵押的情况下,要筹集大量资金,困难无疑是巨大的。为此,黄星辉向亲戚借,向朋友借,向银行贷,好容易筹到了20万元,与朋友合伙创办了一个机制红砖厂。经过几年苦心经营,至2000年底,净赚了20多万元。一时间,他成了全乡的致富名人,也成了葛坊全体村民的偶像

黄星辉富了,可乡亲们还依然处在贫穷之中。房屋破旧,道路泥泞,甚至孩子读书上学都成问题。乡亲们多么渴望有位带头人能带领着大家告别窘迫的生活,走上富裕的道路。面对眼前的一切,黄星辉并没有忘记生养自己的这片土地,没有忘记时时相伴的乡亲父老。2001年,时值村“两委”换届,黄星辉被陆坊乡党委任命为葛坊村党支部书记。一边是组织的信任和乡亲们的热切期盼,一边是年收入颇丰的经营收入,再三权衡之下,他毅然退股回村,开始了“主政”生涯。承载着乡亲们的厚望,肩负着乡党委的信任,虽然在1995年就进村当“干部”,但在委以村支书重任后的连续几个晚上,黄星辉还是难以入睡:如何才能让家乡旧貌换新颜,如何才能让乡亲们生活富裕起来?

“走出去的村民富裕了,留下来的更要过得富裕。”在上任后的第一次“两委”会上,简单的一句话道出了黄星辉内心所想。首先,他从狠抓班子自身建设做起,在班子中形成一种互相尊重、互相支持的气氛,一些重大决策,先由支委会研究,再提交党员、村民小组长大会讨论,最后经村民大会通过才执行。这样一来,决策透明,村务公开,得到全体群众拥护,各方面工作迎刃而解。

常言道:众人拾柴火焰高。有一次开支部扩大会议,黄星辉召集全村党员开了一次研讨会,请大家出谋划策。会上,黄星辉提出了一个议题,本村山多,有山林面积800多公顷,可谓资源丰富。多年来,村民靠山吃山,主要收入来源靠卖杂柴和原木,收入甚微。村民想致富但苦于没有资金、没有项目。可否在山上做文章呢?一语惊醒梦中人,党员及支委们都一致认为:可以利用森林资源种植经济作物。但是,大家又皱起了眉头,我们哪有资金啊?况且是很大的资金。如果支部书记光说不做,不搞示范,群众发家致富就会只有热情而没有行动。为此,黄星辉自己吃起了“螃蟹”,以便积累经验带着村民干。

竭尽全力,当好致富领路人

“作为支部书记,就要做群众的带头人,做给群众看,领着群众干。”黄星辉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为了找出一条适合葛坊村民的富裕之路,黄星辉深入市场,仔细观察,最终了解到枫树种植木耳销路好,发展前景广阔。以前本村也有人种过,但都是小打小闹,没有形成规模,技术也不过关,产量低,赚不了什么钱。为此,黄星辉自费跑浙江、福建等地向当地人悉心请教木耳种植技术,并买回《食用菌栽培》等众多科技书籍潜心钻研,掌握了一整套种植和加工技术。在投资各种项目之前,黄星辉也曾想带领村民一起投资,但考虑到村民资金匮乏,而投资的项目具有一定的风险,为避免发生村民血本无归的事情,遂决定先自己独自投资,等摸清项目经营的一切情况后再带领村民一起做大做强。黄星辉先是投资了20万元兴建了一个木耳种植基地,后又瞄准了鲜鱼市场,花费20多万元承包了邻村的水库及鱼塘共133.33多公顷水面,进行立体养殖。经过一年的经营,黄星辉净赚了30余万元。

随后,黄星辉在村里大力推广科技种植养殖技术,为使村民尽快掌握黑木耳种植及加工技术和养鱼技术,带领更多的村民致富,黄星辉以自己的农业科技示范园为阵地,主动来到农民家里、田间地头、鱼塘水库进行“家教”,指导村民科学种养,让科技转化成看得见的经济效益。黄星辉在自己的养殖场办起了培训班,免费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在他的创业激情带动下,葛坊村村民创业之风悄然兴起,先后有近百户村民加入种植木耳、养鱼行列。为解决村民产品销售问题,黄星辉专门买了一辆小货车,帮村民联系销路,贩销木耳、鲜鱼。葛坊村民黄耀辉初中毕业,在外打拼多年,由于没有一技之长,几年下来还是家徒四壁。后经黄星辉耐心开导,决定回乡发展,黄星辉教会了他养鱼技术,支持他创业。如今,黄耀辉每年收入6万余元,摆脱了家庭困境。李坊源村民李广文,是个纯女户,虽然家底穷,但他总想举家外出打工,同时想在外偷生一胎男孩。黄星辉得知其想法后,多次找到李广文长谈,令他逐渐认识到“越生越穷”的道理,决心好好赚钱,居家过日子,并主动带妻子上县里做了结扎手术。为了使李广文这位“留下来的更要过得富裕”,黄星辉主动找他传授教木耳种植技术,并借给他2万元作为本钱。如今,李广文年收入已在3万元以上,并盖起了两层楼房,过上了舒坦的日子。(www.daowen.com)

一心为民,脚踏实地办实事

在黄星辉眼里,群众利益无小事,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和村支部书记,就要时刻把村民的冷暖放在心头。他经常深入到群众当中,通过多听、多看、多记,深入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的方案,为村民排忧解难。

村民的积蓄增多了,村中的面貌也需要改善。2004年,黄星辉带领村两委干部争取上级资金120万元,自筹资金30余万元修通了近8千米进村村级水泥公路,不仅使全村近1300名村民受益,而且惠及邻村700余名村民。同年,兴建了移动发射塔,解决了村民对外信息的难事,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村小学楼房年久失修,为解决孩子上学的安全隐患,黄星辉多次跑到县各有关单位,磨破嘴皮要来资金重修了小学楼房,解决了学生家长的后顾之忧。2005年,在黄星辉的带领下,葛坊村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村容村貌大为改观,村“两委”班子进一步加强民主法制建,做到财务收支账目实行每季公开,增加了工作透明度,融洽了干群关系,营造了良好的办事环境

2008年,金溪全县遭到百年不遇的冰冻灾害,葛坊村境内有三根高压电线杆倒塌,严重影响到黄通、何源两乡镇6万多人的正常用电。正在鹰潭的黄星辉得知情况后,连夜赶回葛坊,组织民兵抢修。经过两个昼夜的不停工作,三根倒塌的高压电线杆终于重新竖起,并接通了电源,黄通、何源两乡镇民众重新恢复了光明

2010年6月,特大洪涝灾害期间,李坊源水坝决口,水坝外53.33多公顷的农田受到侵害。黄星辉除组织民兵抢险救灾、帮助村民快速恢复生产外,还出资3万元,组织人员加高加固了水坝坝堤,杜绝再次发生决口的隐患。他还积极与县里相关部门协调,筹集资金十多万元,把村中以前办公场所进行了改建。

履职尽责,甘当群众孺子

2007年,黄星辉当选为金溪县人大代表。作为一名最基层的人大代表,如何发挥作用促进当地发展,一直是黄星辉思考的问题。“老百姓选你当,你就得为他们履职尽责。”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不出县。”这是黄星辉解决各类矛盾纠纷所一直坚持的原则。黄星辉已记不清为民办成了多少件事,解决了多少个问题,理顺了多少层关系,唯独记得从没拿过群众一针一线,平时四处为村里筹集资金,协调关系,处理事务,帮助村民办事时的费用也从没向村民要过,而全由自己承担。

“作为人民的代表必须依法依规办事。”这是黄星辉当选为县人大代表后的最大感触。为此,黄星辉在处理好“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繁忙的村务同时,也不忘学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积极组织和参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活动,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在日常工作中,黄星辉积极学习并宣法律法规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建言献策,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密切联系选民,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群众的意见、要求;关心群众的疾苦,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身体力行地带领帮助群众发展经济、共同致富。曾有人对黄星辉退出赚钱的建材企业股份而出任村支书的做法不是很理解,而黄星辉却有自己的幸福观:“当我看到留下来的村民安居乐业时,我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喜悦,我感到了最大的幸福。”他,没有豪言壮语,没有只争私利,更没有辜负众望,而是用切切实实的行动,谱写着自己光辉的人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