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深情付桑梓——记县人大代表、左坊镇江坊村民黄长和
文/郑小文
提起黄长和,左坊镇江坊村的老百姓没有不竖起大拇指交口称赞的。这是个身材精瘦、憨实本分的中年汉子,在农村这样的庄稼人随处可见,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然而熟识他的人对他却是由衷钦佩,尤其是当地群众,更是敬重有加,视为楷模。一位普通的村民缘何能受到身边百姓如此的敬重?这还得从他当选为县人大代表说起。
黄长和1963年出生,今年48岁。人勤快而实在,手艺多,耕田扶耙、干修理活、开收割机、驾驶农用车,样样都是一把好手,是村民公认的能人。黄长兴擅长多种经营,每年种1.07公顷双季稻,开辟橘园2公顷多,自购小型挖土机一台、收割机两部、农用车一辆以及其他农机,仅这些设备投入就超过15万元。黄长兴农忙季节忙耕种、收割;闲暇时候拉杂货跑运输,每年纯收入超过10万,一家人的小日子过得红火滋润,着实让一些村民羡慕。他被村民称之为“致富能手”是实至名归,一点不虚。2006年,精明能干的黄长和经村民推举,当选为一名光荣的县人大代表,成为该镇五个县人大代表之一,这令他深感肩负的责任重大。怎样才能不辜负家乡父老的信任?如何为村民多干实事、干好事,帮助村民排忧解困,带领大伙发家致富?这成了他日夜寻思的头等大事。
自当选人大代表以来,黄长和时刻提醒自己,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一定要为群众说实话、办实事。他一直坚持关注社情民意,在群众中不管大事小事都认真观察、思考,每年的人大会议期间,他都要认真审议大会的相关报告,就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同与会代表交换看法,帮助相关部门改进工作,解决民生问题,履行心系群众、为民服务的代表职责。在日常的生产劳动中,他积极发挥党员的“双带”与示范作用,聚民智、挖潜力,积极探索,建设家园,引领家乡群众走上一条通畅的致富路。
群众致富的“领航者”
黄长和常说:“农村天地,大有可为!”他爱看《新闻联播》和中央七套农业节目,对国家政策非常敏感。本世纪初,粮食市场萎靡不振,粮价贱,农民种粮积极性受挫,许多农民抛荒外出务工。可黄长和坚信,市场的低迷只是暂时的,种粮一定会成为兴盛的行业。近些年世界自然灾害频发,催生粮食紧俏,党的惠农政策又一年比一年好,特别是每0.067公顷近130元的粮食与良种补贴,暖民心、顺民意、聚民心,令他敏锐而真切地感受到农业致富的大好契机已经来临。
于是,黄长和抢占先机,筹集15万多添置购买小型挖土机、收割机、农用车及耕田机等农用设备。黄长和农忙季节忙耕种、收割挣钱,良好的粮食行情每年给他带来1.5万元的纯收入;收获季节替村民收割稻子,工价高达每0.067公顷70元,而且工作应接不暇,令他一家赚得盆满钵满。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一些村民见后纷纷效仿,加入到购买耕田机、收割机等经营行列,如今已经形成规模效应,催生了许多农业种植和经营大户,带动了当地群众致富。
随着国家特色种养和山地经济开发政策的不断推进,黄长和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大力种植南丰蜜橘,走上创业致富新路。
早些年,黄长和找到与自己合伙贩卖过橘子的南丰县经纪人曾建平,拜他为师,学习并掌握了南丰蜜橘栽培技术。随后,他承包了一片荒山,栽种了2公顷多的蜜橘,第三年就喜获丰收。种橘子出了名,常有农户上门请教,黄长和毫无保留地传授经验,耐心地讲解技术。另外在资金、销售等方面,黄长和对其他村民进行大力帮扶,先后有几十户农民栽种南丰蜜橘,发展了近66.67公顷蜜橘园。黄长和一方面认真研究市场,掌握供求信息,另一方面根据市场积极组织农民进行统一供苗、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全力扶持农户致富。在他的带领下,栽种南丰蜜橘收入在1.5万元以上的农户就有20多户。
2008年,橘子市场行情低迷,农资成本高涨,有些经营户惨遭赔本,种植信心大为动摇。但黄长和丝毫不慌乱,他组织橘农积极应对,在技术、管理上不松懈,还常常用“逢俏莫赶,逢疲莫懒”的古训鼓励种植户。在他的坚守下,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橘子市场迅速扭转,销售行情一路看涨,橘农喜笑颜开。经过了这次风浪,他的一举一动简直成了村民生产劳作的风向标。
对家境贫困而渴望致富的村民,黄长和总是先垫付资金、橘苗、农资等,并教他们技术,等蜜橘销售获利后,再回收生产成本。村民黄文龙,常常得到他垫付苗木、农药的帮助。村民饶国全,生活困顿,儿子因小时候高烧救治不及时,患上小儿麻痹症成为残疾,如今已十岁,政策允许再生一胎,但凑不齐给其妻接输卵管的手术费,生产资金也不足,发家受阻。黄长和得知后,以个人名义替他担保5000元,并给他提供生产资金扶助。(www.daowen.com)
作为一名致富能人,黄长和的可贵之处在于不仅自己凭着勤奋、执著、胆识和闯劲踏上了致富之路,还热情帮助其他村民致富。他不仅将自己的经验、技术等资源无偿提供给需要帮助人,而且在资金、销售等方面对其他村民进行扶助,真正起到了致富领头雁的作用。
情系沃野的“守望者”
黄长和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几年来,他走遍了全村所有角落旮旯,把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群众的呼声,及时反馈给上级,在人民群众中间架起了一道桥梁,密切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实现了“人大代表人民选,选好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他积极履行人大代表的神圣职责,为民请命,大声疾呼,赢得了广大村民的信任和好评。
静谧的芦河,是流经左坊镇境内的一条古老河流,千百年来它一直静静的流淌着,滋润着两岸的千顷稻田,百亩桑蔗。与芦河并行的还有一条芦河渠,这是一条为方便引芦河之水灌溉两岸农田而挖成的人工渠道。灌渠的左干渠,惠及江坊村200多公顷良田;右干渠灌溉梧桐村1333.33多公顷。然而,由于年久失修,该渠经常出现渗漏、管涌和淤塞等,严重威胁到两岸广袤的稻田。多年来,该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妥善处理。黄长和被选为人大代表伊始,就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而在县乡两级部门之间奔走、呼吁,向有关领导反映实情与民意,并在当年的人大会议上提交了建议。
终于建议被采纳。2008年,县水利局专家一行赴该村调研了解情况,并向黄长和作出答复,将实情上报县政府。县委高度重视,当即立项、部署,安排专项资金予以清修。最终,芦河渠这个棘手的问题得以彻底解决。如今,该渠有专人负责巡查、维修,每年有专款用于灌渠清淤,确保了渠道贯通,保障了农民增产增收,村民人均农业纯收入可达1600元以上。更为重要的是,以前因为灌渠没有维修好,导致水资源紧缺,沿线村民为稻田灌溉争水得厉害,矛盾重重,常常起争执,甚至引发过宗族大械斗;如今农作物旱涝保收,再也没有了农田灌溉用水的纠纷,无一例为争水而械斗的事件发生,有效维护了一方土地安宁与和谐。
故土家园的“保卫者”
有位哲人说过:在名誉与利益面前,人最容易迷失自己;在危难与生死之间,最容易验证一个人的品性。今年的一场特大洪涝灾害,让乡亲们充分见证了黄长和无愧于一个基层人大代表的真正风采。
2010年春夏之交,我国南方普降暴雨,很多地方成为泽国。6月19~21日,左坊镇境内持续多日特大暴雨,一时间,山洪暴发,房屋倒塌,农田淹没,桥梁摧毁。江坊村一片汪洋,马路上洪水湮没1米多深。危急关头,黄长和迅速参与到广大党员、干部抢险大军中,全力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江坊村洪水滔天,整个村庄被淹,几千名群众受围困,必须在第一时间全部转移。然而村里有些老人眷恋屋舍家财,待在房里不肯走。形势危急,黄长和扯着嗓子、耐着性子做通群众思想工作,动员他们赶紧转移。他把自家的农用车开出来,装上大人小孩,连续往返接送了几十趟,把所有群众都转移到几千米之外的安全地带。在清点户头和人数时,发现子女都在外,孤身一人、行动不便的67岁老人郑友仔还被困在自家二楼不得出来时,他顾不上劳累,与三名村干部一道蹚着近1米深的积水,硬是把老大爷背了出来,送到安全的地方。
洪水退却后,黄长和立即投身于群众灾后生产自救。看到公路、桥梁被严重毁坏,他把自家的挖土机和农用车全部开出来,与救援人员一道马不停蹄地补修桥梁、道路,使得村民们得以及时通路、通行、通车。而他自己家的房屋、农田、橘园全都被淹,却没有时间去料理,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原先与人谈妥的一笔挖土方生意也无暇顾及,损失了几千元收入。村支书黄顺平看着他奔波操劳的身影,不无愧疚地说:“长和,辛苦你了!等忙过这阵,村委会给你发酬金,弥补你的损失。”他一听急了,慌忙摇手道:“千万莫提,都是小事。乡里乡亲的,外人尚且互帮一把,何况我还是咱村一分子。”
在面对重大自然灾害时,冲锋在前的模范表率;不计个人得失,舍小家顾大家的赤子情怀;心系乡民、保一方平安的责任意识……毋庸赘言,黄长和具备着一个人大代表应有的素质。他把真情抛洒于挚爱的故园乡土,他用行动诠释着自己心中最美的夙愿:为了家乡更美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