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我国人造太阳冲击波引发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我国人造太阳冲击波引发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时间:2024-05-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六、我国“人造太阳”引发的冲击波最近几年,世界各国能源界都在关心一件事,就是中国造出了一个“人造太阳”。托卡马克装置内部我国这个全超导核聚变实验装置从内到外由5层部件构成,最内层的环行磁容器像一只巨大的游泳圈;进入实验状态后,“游泳圈”内部将达到上亿摄氏度高温,这是模拟太阳聚变反应的关键部位。到目前为止,人类在重水堆中制造氚,用的就是将锂部件植入反应堆的方法。

我国人造太阳冲击波引发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六、我国“人造太阳”引发的冲击波

最近几年,世界各国能源界都在关心一件事,就是中国造出了一个“人造太阳”。其性能世界领先,为世界未来的清洁能源发展提供基础。这就是中科院等离子物理研究所经过8年艰苦奋斗建造成的全超导的托卡马克试验装置。所谓试验装置,就是说它还不是真正的可发电的核聚变电站,它的重大意义在于为未来可实用的真正“人造太阳”提供物理原理和技术工艺方面的可行性。

亿万年来,地球上万物靠着太阳源源不断的能量维持自身发展。在太阳的中心,温度高达1500万摄氏度,气压达到3000多亿个大气压。在这种高温高压条件下,氢原子核聚变成氦原子核,并放出大量能量。几十亿年来,太阳犹如一个巨大的核聚变反应装置,无休止地辐射着能量。“二战”以后,科学家模拟太阳中的核爆炸反应,研制出氢弹。其巨大的能量,足以把城市从地球上抹去。正因为这种魔鬼般的力量,才扼制了氢弹的使用。

此后,科学家又想方设法控制这种反应,让它的巨大能量能安全平稳地为人类服务,于是就有了托卡马克装置。近60多年来,世界上研制成各种各样的托卡马克装置100多台,都因为技术难题太多,离实用型样机太远。苏联科学家在20世纪50年代初率先提出磁约束概念,并在1954年建成第一个磁约束装置——形如中空面包圈的环形容器“托卡马克”,又称环流器。

人造太阳示意图

中国托卡马克装置世界领先

2006年8月28日,中科院合肥物理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所自行设计、研制的世界上第一个“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在进行的首轮物理放电实验过程中成功获得电流超过200千安、时间接近3秒的高温等离子体放电。这标志着世界上新一代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正式投入运行,它的综合性能比国外先进,使我国核聚变研究迈出了一大步。国际聚变顾问委员会给出的评价是:“EAST是世界聚变核能开发的杰出成就和重要里程碑。”

中科院合肥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承担的EAST全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是国家“九五大科学工程”,2000年10月正式获准开工建设,于2005年底完成主机总装以及各分系统研制和安装工作。

托卡马克装置

EAST的科学目标是通过实验研究,为未来建造稳态、高效、安全的实用化托卡马克类型的聚变反应堆提供工程技术和物理基础。该装置集全超导和非圆截面两大特点于一身,且具有主动冷却结构。它能产生稳态的、具有先进运行模式的等离子体,国际上尚无成功建造的先例。

科技人员自主研发、加工、制造、组装、调试的EAST装置的关键部件——超导磁体,以及国内最大的2千瓦液氦低温制冷系统,总功率达到数十兆瓦的直流整流电源,国内最大的超导磁体测试设备等重要子系统,全部达到或超过设计要求。与国际同类装置相比,EAST使用资金最少,建设速度最快,投入运行最早,投入运行后最快获得首次等离子体。

托卡马克装置内部(www.daowen.com)

我国这个全超导核聚变实验装置从内到外由5层部件构成,最内层的环行磁容器像一只巨大的游泳圈;进入实验状态后,“游泳圈”内部将达到上亿摄氏度高温,这是模拟太阳聚变反应的关键部位。

太阳上的聚变反应是不可控的,为了让这种能量为人类所用,需要将能量释放过程变成一个稳定、持续并且可控制的过程。EAST正是起着这一作用。通过磁力线的作用,氢的同位素等离子体被约束在“游泳圈”式磁场中,发生高密度的碰撞,形成核聚变反应,产生巨大的能量。EAST为人们寻找更洁净、更可靠、更长久的能源带来希望。

核聚变燃料能保证供应吗

核聚变消耗的燃料是世界上十分常见的东西——氘,也就是重氢。仅仅有氘还是不够的,尽管用两个氘可以产生氘—氘反应,它也是氢核聚变的主要形式,但在人类现有条件下根本无法控制氘—氘反应。它太猛烈了,所需要的温度要高得多,除了在实验室条件下一次性实验外,很难让它链式反应下去——那是氢弹一样的威力。还好,人们发现氘—氚反应的烈度要小得多,它的反应速度仅仅是氘—氘反应的1/100,点火温度反倒低得多,适合人类现有条件下利用。

地球上几乎没有氚,怎么聚变

难题出现了,氚不同于氘,地球上几乎没有,现在人类拥有的氚都是人工制造而非天然提取的。人们通常是用重水反应堆在发电之余人工制造少量的氚——它是地球上最贵的东西之一。1克氚价值超过30万美元。这么贵的原料,显然是无法接受的。幸好,上帝又给人类提供了一种好东西——锂,锂的2种同位素在被中子轰击之后,就会裂变,其产物都是氚和氦。到目前为止,人类在重水堆中制造氚,用的就是将锂部件植入反应堆的方法。

其实在核聚变时,氚和氘反应后,除了形成一个氦原子核之外,还有一个多余的中子,并且能量很高,正好可以用来轰击锂靶,产生氚,使反应继续进行。

这下好了,我们只需要在核聚变的反应体内保持一定比例的锂原子核浓度,那么,核聚变产生的中子就会轰击锂核,促使锂核裂变,产生一个新的氚,这个氚则继续参与氘—氚反应,继而产生新的中子,链式反应形成了。所以,理论上我们只需要给反应堆提供两种原料——氘和锂,就能实现氘—氚反应,并且维持进行。

碳酸锂

氘和锂两种原料比较容易取得。氘在海水中的含量比较高,通过精馏法取得重水,然后再电解重水就能得到氘。锂的资源总量虽然不如氘多,但是更容易取得。一方面,海水中含有足够的氯化锂,分离出来即可;另一方面,碳酸锂矿不是稀有资源,更容易获得。

可以想象,到那时,人类所需要的一次性替代能源——核能将是无穷尽的,不会为可持续发展而操心,不会为能源短缺发生军事等冲突,最重要的是不会因为使用化石燃料及其他燃料污染环境。人类将永远解决能源供应问题了。这个美好的梦估计在2050年前后将会实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