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木材密度、木材含水率、木材的湿胀与干缩三个方面。
⑴ 木材密度
木材密度是指单位体积木材的重量,其取决于它的含水率,即不同的含水率对应不同的密度。通常,木材的重量和体积都受含水率影响。一般,人们把木材试样的烘干重量与它饱和水分时的体积、烘干后的体积及烘干时的体积之比,分别称为基本密度、绝干密度和炉干密度。此外,木材在气干后的重量与气干后的体积之比为木材的气干密度。
木材的平均密度为1.55克/立方厘米。一般,木材的表观密度与木材的孔隙率、含水率以及其他一些因素的变化有关,可分为气干表观密度、绝干表观密度和饱水表观密度等。
通常来说,木材的表观密度愈大,其湿胀干缩率也愈大,此外,木材的表观密度因树种不同差异也很大,树种不同,表观密度也不同。如我国台湾的二色轻木为0.186克/立方厘米,东北的水曲柳为0.686克/立方厘米,河南的泡桐为0.283克/立方厘米,广西的蚬木为1.128克/立方厘米。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同一树种,木材的表观密度也会因产地、生长条件、树龄等不同而不同,如外层的密度大于内层的密度,树干部分的密度大于树尾部的密度。如绝干的马尾松木密度为0.42~0.45克/立方厘米,比水还轻;而新砍的马尾松木能沉入水中,密度相差很大。此外,还有密度接近钢铁的铁木、岘木等等。一般情况下, 大多数木材的气干密度约为0.3~0.9克/立方厘米。通常,密度大的木材,其力学强度较高。
⑵ 木材含水率
木材含水率是指木材中水重占烘干木材重的百分数。由于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的分子均具有较强的亲水力,所以木材很容易从周围环境中吸收水分。通常,人们根据木材中所含水的存在形式可分为三类:吸附水、自由水、化合水。
木材潮湿后膨胀
干木
①吸附水存在于木材细胞胞壁内,它的含量是影响木材强度和胀缩变形的主要原因。(www.daowen.com)
②自由水存在于木材的细胞腔和细胞间隙之间,它的含量影响木材的表观密度、燃烧性和抗腐蚀性。
③化合水是一类由木材化学组成的结合水,它在常温下不变化,对木材的性质一般无影响。
当木材中无自由水,而细胞壁内吸附水达到饱和时,这时的木材含水率称为“纤维饱和点”。一般情况下,木材的纤维饱和点随树种而各不相同,介于25%~35%,通常取其平均值,约为30%。我们知道,纤维饱和点是木材物理力学性质发生变化的转折点。当含水率大于纤维饱和点时,水分对木材性质的影响很小。当含水率自纤维饱和点降低时,木材的物理和力学性质随之而变化。
通常,木材中所含的水分是随着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而改变的。其中,我们把木材在大气中能吸收或蒸发水分,与周围空气的相对湿度和温度相适应而达到恒定的含水率,称为平衡含水率。一般,木材平衡含水率随地区、季节及气候等因素而变化,约在10%~18%之间。可以说,它是木材干燥时的重要指标。
⑶ 木材的湿胀与干缩
所谓湿胀干缩效应是指,当木材由潮湿状态干燥到纤维饱和点时,尺寸不变;继续干燥时,吸附水开始蒸发,木材发生体积收缩。也就是说,木材从潮湿状态干燥至纤维饱和点时,木材的尺寸基本不变,仅容重减小。当干燥至纤维饱和点以下时,细胞壁中吸附水开始蒸发,木材发生收缩;反之呢,干燥的木材吸湿发生体积膨胀,直至含水率达到纤维饱和点为止,此后木材含水量继续增加,体积基本上不再发生变化。
木材的湿胀与干缩是木材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即木材吸收水分后体积膨胀,丧失水分就会收缩。可以说,这一性质会对木材大小、尺寸的不稳定带来不利影响,可使木材产生裂缝或翘曲变形,以致引起木结构的接合松弛或突起、装修部件的破坏等。因此,了解木材这一性质,对于保证木材制品的质量相当重要,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为避免木材这一效应所带来的裂缝或翘曲变形等现象,通常都会在木材制作加工前将其进行干燥处理,使木材干燥至平衡含水率。
知识小百科
世界上所有的植物都有根吗
据相关数字统计,世界上的50万种植物中,大约只有20万种高等植物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根。而其余近30万种低等植物却是都没有根的,这主要是因为它们还没有进化到具有根这个器官的水平。生活中,有些低等植物看起来好像有根的“外形”,不过,事实上,它们却并不具有真实意义上的“根”,因而,充其量人们将其称之为“假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