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槐市遗风 创教育新业——在华山中学杨震塑像落成揭幕仪式上的讲话
(2001年9月9日)
同志们:
在这秋高气爽的金秋九月,在华山中学今年高考取得优异成绩和新校门落成之际,在第17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在这历史悠久、桃李满天下的华山中学欢聚一堂,庆祝历史名人、著名教育家杨震先生塑像的落成,由此缅怀这位出自华阴而名垂青史的历史名人和他的懿德美行,我们不禁感慨系之。
杨震,字伯起,东汉弘农华阴人。50岁前,穷究典籍,设馆授学,曾先后在华山牛心峪、双泉学馆、客居于湖讲学30余载,学生多达3000人,被当时人们称为“关西孔子杨伯起”(后人亦称“关西夫子”)。仅在华山牛心峪,学生多达2000余人,由于他教学有方,名气很大,学生很多,学馆如市,书声琅琅,规模很大,当时牛心峪槐树很多,故当时人称牛心峪为“杨震槐市”,他教书育人以清白正直为要,其严谨的治学精神和高尚的师德情操被人们誉为“槐市遗风”。50岁后为官,官至太尉,以清正廉洁、疾恶如仇、刚直不阿而著名,曾“暮夜却金”,被称为“四知先生”。杨震的一生是光明磊落的一生,是勤政廉洁的一生,史称“清白吏”,这在封建社会是难能可贵的,也是极为少见的,他是中国历史的骄傲,更是我们华阴人民的骄傲。(www.daowen.com)
在杨震先生逝世1877年后的今天,我们缅怀这位历史名人和著名教育家,并为其塑像,立于华山中学,有着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广泛的现实意义。我相信,华山中学的师生乃至全市的师生必将以杨震先生为楷模,为师则与时俱进,勇于教改,勤于治学,因材施教,诲人不倦,秉承槐市遗风,再创教育新业,为华阴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为把华山中学建成省级一流中学而尽心竭力;为生则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有让华阴人名垂青史,为华阴增光添彩的远大理想,勤奋好学,不甘落后,孜孜不倦,学而不厌,学有所专,学有所成,学有所用;为政则清正廉洁,勤政为民,无私奉献。使来谒者睹尊容而自励,思前辈而振奋。达到启迪吾辈,匡诲后人的目的。
当前,我们的教育事业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国家把“科教兴国”确定为发展经济的战略决策,省、市都确定了“科教兴省”、“科教兴市”战略,各级领导都充分认识到教育和科技在发展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不断加大,教师的待遇不断提高,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逐日增浓。
同时,我们的教育事业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由于我们的教育事业欠账较多,底子较薄,人口素质较差,导致我们的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与迅猛发展的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不相称。与西部大开发和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不相称。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历史赋予我们的机遇与挑战同在。希望同志们和全体师生能认清形势,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认真开展“科研兴教,质量立校”活动,以杨震先生为镜子,继承创新,团结鼓劲,求真务实,以干克难,努力推动华山中学的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为把华山中学建成省级一流中学,为华阴教育振兴和经济腾飞而努力奋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