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达全球副总裁叶莺
关于叶莺:
1970年加入美国政府,先后出任美国驻缅甸大使馆和美国驻香港总领事馆政治处官员;
1978年加入新闻界,任职新加坡海峡时报集团和美国全国广播公司;
1980年在华盛顿为跨国公司提供咨询服务;
1982年加入美国商务部,先后在广州和香港任商务领事;
1995年美国驻中国大使馆公使衔商务参赞;
1997年加盟柯达,出任大中华区副总裁兼对外事务部总经理;
1999年升任柯达亚太区副总裁兼对外事务部总经理;
2001年升任柯达大中华区副主席、亚太区副总裁兼对外事务部总经理;
2002年升任柯达全球副总裁、亚太区副总裁兼对外事务部总经理。
“叶莺是一个有智慧的女人。”一位以苛刻闻名的记者同行在一个高层企业家论坛上由衷地感叹说。其时叶莺正坐在台上侃侃而谈,妙语连珠。这个处处都散发着魅力的女人,似乎总能很轻易地赢得更多的喝彩与掌声。
叶莺的商业生涯和人生经历充满传奇色彩。她曾经是美国新闻界的名记者;也是美国政府中第一位、至今为止也是唯一一位被任命为公使衔商务参赞的女性。作为柯达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主席和亚太区对外事务部总经理,叶莺也是第一位出现在世界500强企业高级领导岗位上的华裔女性。
梦想与选择
叶莺生于北京,长在台湾,父亲是满族人,母亲是杭州人,她身上流淌着满汉两族的血液,既有游牧民族的豪爽个性,又有农耕民族细腻丰厚的情感。(www.daowen.com)
叶莺说她一生有三个梦想,一是跳芭蕾舞;二是做记者;三是做外交官。因为训练太辛苦,第一个梦想没能实现。“我相信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追梦的过程,其实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寻梦园,只是每一个人可能在周遭的这个环境的变化当中,你的梦变了。那么也可以这么说,我从来没有说是定一个目标,说有一天我要从商,而由于后来的环境的改变,而使你走上了这条路。”
念初中的时候,叶莺就立志做记者。后来因为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她在台湾的一家广播公司得到了一份很好的工作,采访政治新闻和要闻。那个时候,跑政治和要闻是没有女记者的,而她却一帆风顺,所有的大人物,美国的、台湾地区的,都采访过了。
1978年,叶莺先后供职于新加坡的海峡时报集团和美国全国广播公司,采访过很多政治家和外交界人士,对政治和外交产生了兴趣,觉得这个工作自己也能做。这样,叶莺走出了人生的第二步:加入美国政府做外交官。这一做就是17年。
当叶莺在美国政府外交官的道路上顺风顺水时,商界却向她伸来了橄榄枝。1987年,摩托罗拉公司总裁裴学德邀请叶莺加入摩托罗拉。叶莺谢绝了邀约,因为她知道自己将会被调到北京,做美国政府驻中国大使馆的公使衔商务参赞。当时她意识到,在美国政府中,这是第一次由女性接受公使衔商务参赞的位置,“我自己觉得有一种使命感,必须为今后的东方女性开出一条路。”
1995年叶莺被调到美国驻华使馆任职,从广州历经香港、台北,再到北京,在长达十五年的外交官生涯中,叶莺见证了中国经济的整体崛起,形成了对中国事务真实深刻的见解,同时她在工作中的沟通与桥梁作用,都使她在后来的从商道路上获益匪浅。
在美国大使馆工作的叶莺同时有机会了解到柯达跟中国合作的想法。而正是柯达在中国的全行业合作模式吸引了叶莺,激发了她的创业激情,“在那时候绝对是空前的,而且我当时也相信是绝后的。你在什么情况下才有机会踩上这样的浪潮?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我就是那个时候加入柯达的。”
做事之前,一定要做人
叶莺离开外交界加盟柯达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她对柯达这个百年品牌的认可和对柯达价值观的认同。“你看世界著名的品牌,你经过调查之后,差不多一个著名品牌的寿命不会超过五十年,有很多过去很著名的品牌,现在都已经不再存在了,而柯达能够持续了一百多年,当然这个当中它的企业文化、它的价值观对我很有吸引力。”
叶莺到柯达的第一天是元旦,而第三天,她就以大中华区副总裁身份从香港飞到汕头,加入柯达已经持续了3年、正陷入僵局的谈判。
当时的中国感光行业,正值水深火热之中。一方面是海外大鳄富士、柯达的汹涌而入,“吃人不吐骨头”;另一方面是被称为中国感光行业支柱的辽阳辽源、保定乐凯、汕头公元等7家企业在一股“引进热潮”中无一例外地陷入崩溃边缘——为寻求战略突围,他们纷纷引进柯达、富士的生产线甚至全套设备,最后由于汇率的变动和核心配方被他人掌控,负债和亏损累计近百亿元。中央政府下决心对整个感光行业进行整合——破产已在所难免,如果有人收购,显然再好不过。1994年底,上任不过两周的柯达全球总裁裴学德访问中国,表达了与中国感光行业全面合作的愿望;几个月后达成初步的原则意向。
然而,柯达与各企业之间的谈判并非一帆风顺。由于各方利益分歧过大,并且缺乏必要的沟通,谈判常常陷入僵局,这一谈就是三年多,直到叶莺出现在谈判桌前。
作为柯达谈判小组的三个核心人物之一,在外交官生涯多年的叶莺善于沟通,谈判自然得心应手。正是叶莺靠她深厚的东方文化底蕴以及对西方文化的熟悉,在参加谈判的双方之间架起了一道沟通的桥梁,促成双方之间建立了互相的信任,并最终达成著名的“98协议”。
柯达在这个协议的基础上,成功地获准在华投资12亿美元建立感光材料生产基地,创造了轰动一时的“柯达模式”。此后,柯达成功收购乐凯公司20%的股份。从此,柯达在中国市场打下了深深的基础,将竞争对手甩在后面或根本踢出局。
叶莺在纸上画了两个圆圈说,“‘98协议’的谈判很简单,你要的在这里,他要的在那里,中间有这么长的距离,我必须想办法让距离缩短,只要两个圆圈有接触点,那么大家再求同存异。”
“从小我父亲就教我,与别人一起做事之前,一定要做人。人做正了,做直了,做事就差不到哪里去。所以,我每次做事前,绝不可能只从单方面思考,不可能只考虑到自己利益,把别人当傻瓜。我会将自己放在别人的位置想问题,由于环境、文化、价值观、地域的不同,可能我做不到100%,但至少能做到50%,这总比做10%好,更比0%要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