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塔
《白云塔》,四十九回。时报馆刊本。封面中栏题“白云塔”,右栏题“写情小说”,左栏题“小说丛书第一集第一编,上海四马路时报馆印行”。
据卷首的“约言”,这部小说又名《新红楼》。约言这样写道:
《白云塔》封面
《白云塔》内封
《白云塔》版权页
《白云塔》“约言”
白云塔(一名《新红楼》)约言
冷译
一 此稿参酌东西译本,而加以自构者,非纯然译文,亦非纯然自作。
一 所谓新红楼者,因篇中有红楼,故名,与名世之《红楼梦》,如风马与风牛。
一 此稿虽非讽世之作,然细寻之,当得言外意。
一 此稿作者本四种善念与四种恶念组合而成者。阅者如能于此稿登完后,发明四种善念为何,四种恶念为何,一一证明而解释之,本馆当择其最精切之前三名,赠以《新新小说》全年一份及《火里罪人》全部(均俟出版后)。
一 是书译以登时报者,故有如以上云云。(www.daowen.com)
从这则约言来看,此书是应该先连载在《时报》上。《时报》向读者征集“四善四恶”,这无疑是一种促销手段,在晚清并不多见。此次征集,最终肯定是兑现的。这则约言的后面,另有三则“白云塔投书”,作者分别是江阴礼延学舍静观、扬州汉精、松江杜任子,这三则“投书”,都是时报馆征集到的“四善四恶”释义文字。例如汉精认为四种善念,一曰忠,二曰孝,三曰节,四曰义;四种恶念,一曰奸,二曰盗,三曰邪,四曰淫。
这几则“投书”的后面,还有一篇作者的“自述”,作者通过自己对“善”、“恶”二字的理解,简单地阐明了创作此书的主旨。
据版权页,此刊本为光绪三十一年(1905)九月二十日初版,译述者为上海时报馆记者,印刷所为时报馆活版部,发行所为时报馆,发售处为有正书局。定价大洋三角半。
“约言”标为“冷译”,其实译述者为陈景韩,号冷血。陈景韩译述此书时,所参考的译本,是日本押川春浪1901年所著,由黄摩西译成中文的《银山女王》。
《白云塔》“自述”
《白云塔》正文
此书讲述的是一个善良少女战胜邪恶、夺回心上人的故事。亚丁埠是一个繁华的港口城市,城中第一富豪乃英国伯爵蒲乔氏,经营矿山,人称“银山王”。其府邸气势非凡,其爱女绿姬所居红楼高耸入云,与城中古迹白云塔遥遥相对。城中第二富豪乃日商秋山六郎。其女枫子与原籍姑苏的石公子一见钟情,时常在白云塔顶倚栏谈心。绿姬倾心于石公子的才貌,施展巧计使石公子逐渐冷淡枫子。伤心的枫子离家出走,绝望中登上了白云塔,欲跳塔自尽,幸为“半仙老人”风伯相救。风伯送枫子去巴黎,并化装成白游先生,以药水为枫子改容。于是,枫子以西班牙红叶公子的身份回到亚丁埠。绿姬见到风流倜傥的红叶公子,不胜之喜,遂弃石公子而百般献媚于红叶。最后,在白云塔上,悔恨的石公子终于和枫子重聚,而绿姬则坠塔身亡,善恶各得其报。
此书作者陈景韩(1877—1965),笔名有冷血、冷、新中国之废物,江苏松江人(今属上海),曾留学日本,晚清担任过《时报》文学栏目的主笔,并曾任《申报》总编辑。晚清陈景韩所著小说,除这部《白云塔》外,尚有《新西游记》、《刺客谈》等多部作品,同时还翻译了大量的外国小说。
寒斋还藏有一部民国年间刊本《白云塔》小说,共20章,由上海广益书局刊行。据版权页,系“民国三十五年(1946)八月新一版”。这部《白云塔》虽然故事情节和时报馆刊行的《白云塔》相同,但文字迥异。该刊本前有一篇江村的序。江村在序中称,“新戏巨子”郑正秋继舞台剧《白云塔》之后,又导演长篇电影《白云塔》,“据说这部《白云塔》,是郑先生从一部外国小说脱胎出来的,编者书读得少,阅历又浅,不知这部外国小说叫什么名字,不敢武断是那一部小说”。江村于是“改编为二十章”。
广益书局刊本《白云塔》封面
广益书局刊本《白云塔》绣像
这篇序文中提到的“新戏巨子”郑正秋,是我国电影事业的开拓者。郑正秋(1889—1935),原名郑芳泽,号伯常,广东潮州人,生于上海。是我国最早的电影编剧和导演之一,1913年涉足影坛,编剧并参与导演了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郑正秋编导的电影《白云塔》拍摄于1928年,阮玲玉、胡蝶等人均参演了这部演片。从这篇序文可知,“白云塔”的故事在当时影响很大。江村显然是根据郑正秋的剧本而编写了这部20章的《白云塔》小说。他压根不知道,早在三四十年前,陈景韩就已经根据日本押川春浪所著《银山女王》,创作了四十九回的《白云塔》小说。时至民国年间,陈景韩的这部小说,或者已是湮没不闻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