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五娘
在中国戏曲史上,曾经产生过一部大名鼎鼎的作品,那就是元代高明的《琵琶记》。到了晚清,这部《琵琶记》被改写成了通俗小说,书名题作《赵五娘》。
书名《赵五娘》,取自《琵琶记》女主人公的名字。《琵琶记》的情节大约是这样的:书生蔡伯喈在父亲蔡公的催促下,离家赴试,高中状元。牛丞相有一女,尚未婚配。牛丞相看中蔡伯喈才学,将其强招为婿。入赘相府后,蔡伯喈思念家乡,担心父母,担心妻子赵五娘。在家里,赵五娘侍奉公婆,兢兢业业。当时正逢荒年,食不果腹。赵五娘背地里吃糠,反被公婆错怪为偷吃好食。得知真相后,公婆愧悔而亡。葬了双亲后,赵五娘上京寻夫,最终与蔡伯喈在书馆相会。得知父母双亡,伯喈大恸,毅然辞官,和赵五娘、牛氏一起归守庐墓。朝廷对他们进行了旌奖。
《赵五娘》绣像
根据诸家书目所记,上海文益书局刊本是小说《赵五娘》目前所见的唯一刊本。该刊本无序跋,卷首有四幅绣像。小说不题撰人,共十四回。卷端题“绘图贤孝小说赵五娘全集”。该书故事情节与《琵琶记》几乎一样,而且文字因袭《琵琶记》的痕迹很是明显。
如《琵琶记》第四回最后有四句韵文:
急办行装赴试闱,父亲严命严生违?
一举首登龙虎榜,十年身到凤凰池。
这四句韵文被移到了《赵五娘》第二回《整办行装难违父命,南浦送别托付贤妻》,字句略作改动,作为该回的回前诗:(www.daowen.com)
急理行囊赴春闱,父亲之命岂容违?
但愿首登龙虎榜,自然身到凤凰池。
两相比较,《赵五娘》一书明显改编自《琵琶记》。
其实,高明的《琵琶记》也是另有所本。在宋代,曾有一部被称为“戏文之首”的作品《赵贞女蔡二郎》。不过这部作品在《琵琶记》出现不久,就佚失了。和《琵琶记》的故事结尾迥然不同,《赵贞女蔡二郎》勾勒的是一个负心汉的形象。蔡二郎高中状元后,贪恋荣华富贵,入赘相府。其妻赵贞女葬掉公婆后,上京寻夫。蔡二郎不但不肯相认,还放马将赵贞女踹死。神天震怒,遂雷殛蔡二郎。可以说,《琵琶记》在《赵贞女蔡二郎》的基础上作了大刀阔斧的改动,是一篇“翻案文章”。
戏文、小说里提到的蔡二郎蔡伯喈,历史上实有其人,乃是汉代大文豪蔡邕,创作《胡笳十八拍》的著名才女蔡文姬的父亲。蔡邕,字伯喈,尽管饱学诗书,但他的一生却充满了悲剧。董卓被诛不久,迂腐的他竟然在首义诛卓的司徒王允面前言称董卓也并非一无是处。结果蔡邕被收付廷尉治罪,最终死于狱中,年61岁。不过戏文、小说里的故事情节,却和蔡邕本人毫不相干,甚至连捕风捉影的影子都找不到。真不知道为什么作者要将故事主人公的帽子莫名其妙地戴在蔡邕的头上。
《赵五娘》正文页
在明清小说中,戏文和小说双向融合的情况可谓比比皆是,取材自《琵琶记》的《赵五娘》仅是其中一部。就拿四大名著来说,《三国演义》成书前,有关三国故事的金院本、元杂剧很多,《三国演义》从中汲取了很多素材,才有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这部优秀文学作品。《西游记》小说出版后,对当时的戏曲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清初有部传奇《慈悲愿》,就是根据《西游记》的情节构撰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