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晚清稀见小说《七侠五义》续书详细介绍

晚清稀见小说《七侠五义》续书详细介绍

时间:2024-05-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七侠五义系列续书治逸最为人所熟知的,要算是“七侠五义”的系列续书了。据郑振铎先生《西谛书目》,治逸所撰“七侠五义”续书,从二续以至十五续,计有14部之多。《三续七侠五义》是《小五义》的续书《续小五义》的缩写本。这套“七侠五义”系列续书,除开始的几部外,后出的续书,与《七侠五义》故事已是毫无干涉。治逸的“七侠五义”系列续书,在当时影响较大。

晚清稀见小说《七侠五义》续书详细介绍

七侠五义系列续书

治逸最为人所熟知的,要算是“七侠五义”的系列续书了。据郑振铎先生《西谛书目》,治逸所撰“七侠五义”续书,从二续以至十五续,计有14部之多。

《四续七侠五义》叙言

郑振铎先生所记,亦有不确之处。民国初年上海大成书局出版过全套“七侠五义”续书,直至“十六续”,每续均为四十回,分订四册,均有多幅绣像。这套续书笔者基本购齐,其中独缺“二续”。细细翻阅,《续七侠五义》其实是《七侠五义》续书《小五义》的缩写本。《三续七侠五义》是《小五义》的续书《续小五义》的缩写本。而且《续七侠五义》在书末这样写道:“要知智爷生死如何,俱在三续书中分解。”《续七侠五义》和《三续七侠五义》故事首尾相连,而且《四续七侠五义》内封又标书名《再续小五义》,也明白无误地告诉读者,这是《续小五义》的续书。由此基本可以断定,大成书局刊印这套续书时,标错了书名,在《续七侠五义》刊行后,直接跳过了《二续七侠五义》,而刊刻了《三续七侠五义》。后来又沿袭了错误,从四续、五续一直刊刻下去。治逸所著续书,其实应该从“四续”开始。不过治逸的确续至“十五续”,因为“十六续”的作者署名,已经变成了“半痴”。

《四续七侠五义》绣像之一

《四续七侠五义》绣像之二

作为中国古典侠义小说的代表作品,《七侠五义》对后世影响很大。其实此书原名《三侠五义》,因为俞樾认为原书首回涉及“狸猫换太子”故事,颇为荒诞,于是进行了改写,改题书名《七侠五义》印行。

这套“七侠五义”系列续书,除开始的几部外,后出的续书,与《七侠五义》故事已是毫无干涉。如《十二续七侠五义》,讲述了宋江鲁智深武松等梁山好汉的故事。《十六续七侠五义》,所叙乃岳飞平定杨幺叛乱诸事。其中有必要特别提一下《四续七侠五义》,此书内封上标有两个书名,一为《四续七侠五义》,一为《再续小五义》。题“冶逸编述”(编者注:误,当为治逸。此书卷一即标“治逸初编”)。卷首有一篇西湖乐命居士的叙言:

《五续七侠五义》序

《五续七侠五义》广告

《七续七侠五义》函套

《七续七侠五义》内封

《七续七侠五义》序

叙言

说部曷贵乎!贵夫立言纯正,造语透彻,能令阅者如梦中清磬,以龢音警人,而无凡响叫嚣之习,其庶乎宝贵。

曲阿治逸君,著说部甚多,新旧两家,均能合度,是非微亩,执一类也。兹蒙掷来《二续小五义忠烈传》,嘱仆为序。仆展过一通,多令人有拔剑砍柱之概,其于英雄义士间之高生手概可见矣。呜呼!英雄三尺剑,以利为贵,吾人一枝笔,以秃为贵。卒读是篇,当为治逸君一声长叹。

民国元年端阳前十日 西湖乐命居士题赠于春浦困斋

作为古地名,曲阿指的是丹阳。照这篇叙言,这位著说部甚多的治逸先生,当是丹阳人。这篇叙言写于民国元年(1912)前并不能代表此书的成书年代。《五续七侠五义》前亦有一篇序言,此序则写于宣统二年(1910):

《七续七侠五义》广告页

《八续七侠五义》内封(www.daowen.com)

《八续七侠五义》序

《十续七侠五义》目录

三国题词曰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吾三复斯言,而窃叹长江之水不绝流,即英雄之辈出无穷止也。

治逸君所继曲园居士续《小五义》一书,英姿卓荦,层出不穷,尤其奇者,卜婚姻于戎马之场,出生命于剑刃之下,白骨尚存天侠之灵,黄口即具忠义之胆,风云变色,落墨而龙虎精神。刑赏咸宜,下笔则鬼神泪泣,此固天造奇人,而尤赖治逸以天造之笔,故能使纸上之兵,行间起舞,而喑呜辟易之概,足令读者钩魂摄魄,而气势并举矣。

仆幼好游侠而眼□于汹汹人类中,不免唾弃,上下千古,知己何人?乃不谓世界上无知己者人,而有知己者笔,即其前后所续小五义书也夫。是为序。

宣统二载葭月上浣阳湖饮剑生写于春浦

《四续七侠五义》卷首之序写于民国元年,《五续七侠五义》卷首之序,怎么反而会写于宣统二年呢?这其实也是很正常不过的事。这套《七侠五义》续书在清末曾多次重印过,这些卷首的序言,都很难说是初版之序。从序言的题署时间,往往很难判断小说的具体成书年代。既然《五续七侠五义》卷首之序写于宣统二年,那么至少断定《四续七侠五义》、《五续七侠五义》成书于晚清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治逸的“七侠五义”系列续书,在当时影响较大。《七续七侠五义》卷首歙县唐畴序这样写道:

七续七侠五义序

侠义之书,写侠不难,写义难,写侠义而必令侠自为侠,义自为义,则尤难。夫侠非不义也,义亦非不侠也,故侠亦轻财仗义,义亦技术胜人。惟必写侠之义,而厥归义于侠,写义之侠,而厥归侠于义,则更觉难乎其难。侠义之书,至《七侠五义》至矣。治逸君从而读之,妙能仰体前书,于“侠义”二字中极能体会入微,于形迹之中而写侠,于心性之中而写义。初自入手,即写韩招讨一梦,欧阳春挂图之现,黑妖狐智化说贴之词,盖义者虽死,而不忘家国之心性,侠者虽死,而相制贼人之能力,若凛凛有生气焉,是谓白描圣手,庶非狗尾续貂。余读此篇,余深叹治逸盖亦义而且侠矣。是为序。

民国八年上元节歙县唐畴谨识

《十续七侠五义》绣像

《十二续七侠五义》绣像

《八续七侠五义》卷首亦有唐畴之序。这些序言对于这套“七侠五义”系列续书虽然有过誉之处,但这一系列续书自清末至民初一再出版,看来还是颇受读者欢迎的。近年出版的各种通俗小说书目,均仅仅著录了治逸的《五续七侠五义》一书,而置其他续书于不顾,这真是一件令人殊不可解的事情。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七续七侠五义》内封“编者治逸书”下有两枚印章,阴文印为“唐畴字在田印”,阳文印为“听泉居士”。《八续七侠五义》以及《九续七侠五义》、《十续七侠五义》这几部小说,内封在作者治逸的题署下,均有阴文印章“唐畴字在田印”一枚。

唐畴作为序言的作者,从常理推断,只可能将印章印于序文之后,怎么可能盖在内封的作者署名之下呢?这一重要线索,无疑为我们考证治逸其人提供了极大帮助。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位治逸先生应该名叫唐畴,即是序文的作者。治逸,号听泉居士、脱凡子,字在田,原籍安徽歙县,后徙居于江苏丹阳。

《十四续七侠五义》封面

留意唐畴其人之后,笔者还在寒斋所藏的两部清末民初小说刊本上发现了“古歙在田氏”的题署,一部是上海广益书局刊行的《蓝公案奇闻》,卷端题署为“漳浦蓝鼎元玉霖著,古歙唐在田氏评”;另一部是晚清刊本《李公案奇闻》,卷端题“古歙在田氏编纂”。由此来看,唐畴在晚清参与了大量的小说创作、评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