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贾桂林
贾桂林是一位享誉全国的北路梆子著名表演艺术家,她把北路梆子旦角表演和演唱提到一个相当高的艺术境地,她的一生为北路梆子的复兴和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17年,贾桂林出生在山西大同口泉一个贫寒的家庭,为了谋生,她8岁投师学艺,进入梨园。她的第一个师傅是程泰,学了一年。第二年又拜在名伶杨三娃门下,学北路梆子青衣、小旦。学艺头一宗就是喊嗓,然后是练腰腿功。在师傅的严厉苛教下,贾桂林进步很快。十岁时就能演出《哭殿》、《断桥》、《双吊孝》等青衣戏。三年后,师傅带她出外搭班,在忻州、代州、五台、定襄一带演出,从此声名大振。演《小放牛》时,一出场,二目有神,灼灼放光,随着身段和节奏,顾盼流转,像两盏小电灯,立刻博得满堂彩,因此“小电灯”的艺名由此而来。
贾桂林的好学是出名的,她见谁演得好就拜谁为师。她拜“八八旦”为师,曾一度专攻小旦,学了《游龟山》、《凤仪亭》、《蝴蝶杯》等小旦戏。她还向“金兰红”、“十六红”、“林林丑”等名伶广泛学习,提高技艺。她尤其受到“两股风”、“十六红”演唱风格的影响,为她以后的唱腔打下坚实的基础。不久,她就在代县组班领戏,名震塞外,誉满一方,已经是相当成熟的北路梆子著名旦角演员。正当她越唱越红时,抗日战争爆发。她不给日伪献艺,辗转逃奔张家口,深居简出,开始了长达18年的隐居生活。
1954年,山西省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中,阔别舞台18年的“小电灯”贾桂林再次回归舞台,一出《哭殿》震惊四座,当年的风采依然不减。之后,贾桂林开始为北路梆子的恢复发展四处奔走,联系演员。终于在1955年筹建了忻县专区北路梆子剧团,贾桂林任副团长,使北路梆子又恢复了生机和活力,挽救了这一濒危剧种。自此以后,贾桂林带领全团上下钻研业务,辛勤排练,使北路梆子的演出质量很快提高起来,并且在她的带领下进京做了汇报演出,大获好评,北京各家媒体都纷纷撰文评价,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了全体成员。1957年,贾桂林参加山西省第二届戏曲会演,以她的代表剧目《血手印》荣获演员一等奖,之后又相继排演了现代戏《红色的种子》、《江姐》、《山乡风云》等新剧目,使北路梆子呈现空前的繁荣局面。(www.daowen.com)
进入花甲之年,她仍坚持排练演出,第一次扮“老旦”饰演了《杨门女将》中的佘太君;并再次加工了《王宝钏》、《金水桥》等剧目,使这几个戏在唱腔、表演等方面有了新的突破,艺术上更加成熟,成为精品剧目。1980年,64岁的贾桂林克服种种困难,将北路梆子名剧《金水桥》拍摄成戏曲影片,她成功地塑造了银屏公主的银幕形象,展现了贾桂林表演艺术的隽永魅力。1986年该片获山西省影视“天龙奖”戏曲艺术片一等奖。她还以满腔热情培养年轻演员,给青年演员配戏,甘为人梯,提携后人,培养了一批戏曲人才,特别以贾粉桃出类拔萃。
贾桂林的表演艺术成就表现在她的唱腔上,她的唱腔保持了北路梆子固有的激昂、豪迈之风,刚劲有力,响遏行云。继承发展了北路梆子特有的拖腔“弯调”,婉转抑扬,盘旋曲折,大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感,她能把大段的唱因人物形象不同,唱出不同的情调气氛。她还善于从生活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唱腔,她唱的“滚白”,便是吸收了农村妇女在丧葬仪式上的哭腔而又有所发展,创造了一种哭的艺术。她的代表剧目有《王宝钏》、《金水桥》、《血手印》、《李三娘》、《劈殿》及现代戏《山乡风云》、《江姐》、《红灯记》等。
贾桂林曾于1960年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是第五、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二、三、四届理事,山西分会二届理事、三届副主席、四届名誉主席,山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二、三、四届委员,历任忻县地区北路梆子剧团团长、忻县地区戏曲学校校长、忻州北路梆子剧院名誉院长等职。1992年,因病辞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