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铁乾县的教育先达与小学的创办
民国初年,陕西教育十分落后。学校稀少,文盲遍地,文化教育一片荒芜。民国6年(1917),有一位叫朱纶焕的候补知事在致省长李根源关于陕西教育的呈文中有这样一段记述:号称文化中心的西安“仅设中学两所,中等农业学校、中等师范学校各一所,高等专门学校除政法外他无所见。高等小学校及国民学校亦寥若晨星”[1]。西安尚且如此,外县的情况自然更差。而这个时期,乾县一批饱读诗书又钦慕维新的教育先达在国民政府倡导新学的推动下,率风气之先,纷纷出头创办小学,开启了乾县小学发展的历史。
乾县高等小学校
这个学校的前身是清朝时期的乾阳书院,后为乾州中学堂、乾州高等小学堂,民国开元改为乾县高等小学校。在省立乾县中学成立之前,是乾县的最高学府。出身书香门第、博学能文的前清举人梁守典从乾州高等小学堂堂长成为乾县高等小学校的首任校长。梁守典当为乾县推行新学第一人。他在乾县高等小学校首开中国文学、算术、中国历史、地理、格致(格物致知的略语,为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的总称)、图画、体操等新学课程,引进西方科学技术知识的教育,开启了乾县旧学教育向近代教育过渡的大门。民国11年(1922),梁守典曾任教于私立甘泉高等小学校。民国15年(1926)至民国19年(1930),梁守典继李荣祖之后任乾县女子高等小学校校长。梁氏弟兄倾心桑梓教育事业,延及子孙,不改初衷,堪称“教育世家”。民国21年(1932),梁守典任乾县义生善堂堂长,在亲自监工修缮房舍时被一根椽子砸中,不幸身亡,终年62岁。乾县各界为这位名望桑梓的新学教育先行者举行了隆重的悼念活动。
乾县高等小学校于民国9年(1920)易名为“乾县第一高等小学”,乾人习惯称为“一高”。民国12年(1923)至民国16年(1927),县立初中曾在该校附设。民国21年(1932),该校易名为“黉学门小学”,简称“黉小”。民国30年(1941),改为“在城镇中心国民学校”,直至民国35(1946)年迁校并校改名为“在城镇第一中心国民学校”。
从“一高”到“黉小”,历时30年的乾县最高学府,继梁守典首长该校之后,有赵璧(古琛)、范紫东、何贡琛、吴博山、金德龄、景德益、张辑五、牛方珊、何守之、阎良诚、景秉礼、赵萌堂、傅至善、陈璧、何昌伯、王茂亭、胡孔哲、师国祯、张三益等人先后担任校长。这些人大都既饱读诗书又思想活跃,追求民主进步,坚持去旧立新,使得这个学校制度健全,纪律严明,学风纯正,颇有朝气。民国10年(1921)以后,师资力量更为雄厚,学校相继成立教学研究会、教材研究会、教育研究会、公民训练委员会、村政研究会。校内设有总理纪念堂,还建有剧台排演新剧目。抗战时期该校建立了童子军团等组织。民国28年(1939)为该校最盛时期。学校有教师15人,在校学生8班464名。截至民国35年(1946),该校共毕业30多届2000余名高小毕业生。
在校长和一批教师的影响和带动下,这个学校师生思想活跃,屡起学潮。中共乾县组织的创建及其在乾县的各种活动、乾县的“非基”运动和震惊县内外的“3·26”事件,都发生在这个学校。该校成为乾县政治风云的晴雨表,县政府也颇感棘手,社会上称该校为“多事之校”。
乾县女子小学
李荣祖革除陋俗,倡导天足,更注重女学。他曾感叹道:“女学不兴,仍不获与男子平等耳!”民国11年(1922),李荣祖在县城内柴市巷创办“乾县女子小学”,自任校长。民国13年(1924)增添高级班,易名为“乾县女子高等小学”。乾县女校为陕甘两省县办女校首创,尤其在关中西部诸县引起强烈反响。当时乾地富家女子多是幽居深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上学读书更遭非议。李荣祖先让自己女儿读书,并亲自登门动员女子入学。该校初小仅有20多名学生,增加高级班后有40余名学生。女生上学都是家长接送且时有辍学者,首届高级班20余名学生,毕业时仅有13人。
女子学校成立不久,召开了一次天足会。李荣祖在大会上亲自宣讲自己编写的《天足歌》。会后他和女校教师带领女生们敲锣打鼓,走上街头演说,师生手执歌本,走进百姓人家,宣传女子天足,一时轰动乾城。
民国17年(1928),在国民革命军冯玉祥驻乾部队支持下,女子学校迁至城内考院巷。“驻军师长金凯,以房舍简陋,慨捐洋一千七百元,请从新建筑。乃就考院旧址,创建新校。由吴绅融轩、上官绅均,尽义务监修,并以车马帮助,成此大举”[2]。新建女校占地10亩,修建校舍39间。民国22年(1933),又在校门前建成5亩大的操场。操场大门两侧立石柱,柱上刻有“锻炼身体擎大厦,振奋精神挽狂澜”的楹联。民国23年(1934),全校6个年级学生超过百人。学生统一校服为蓝布衬衫黑裙子,一律剪发,整齐划一。民国30年(1941),徐彦福任校长。女校开始招收男生,校名改为“在城镇中心国民学校考院巷分校”。民国32年(1943)更名为“在城镇第二中心国民学校”,在校学生300余名。李荣祖之后,有梁守典、范宏亮、何贡琛(尔琳)、李应春(阳亭)、吴子衡、胡孔哲、屈应天、王伏仙(飞清)、徐彦福、刘致祥担任校长。在该校担任教师的有张本成、景宝卿、张尊五、黄玉杰、殷书琴、梁瑞蔼等人。乾县开始有了一批受过良好小学教育的女子。
私立务本高级小学
黄金秀,字文轩,姜村镇神坊人,为乾县饱学之士。黄金秀热衷教育事业,尤其推崇孔孟之学。民国3年(1914),黄金秀在神坊创设乾县南区孔教分会,集合同志,以昌明孔教、敦崇人道为宗旨。民国6年(1917),他借本村兴教寺址,创办私立务本高级小学并亲任校长,开乾县私立高小之先河。黄金秀出资1100大洋,置地17.5亩,建造校舍数十间。办学经费由自家地租、铺行收入和孔教分会捐款等项维持,并多方筹措资金补充办学经费。学校却免收贫寒学生学费,并为远道求学的食宿学生给予伙食补助。他延聘景频之、刘开运、景宝清、刘列等有真才实学的教师来校任教,开设国语、算术、史地、自然、体育、美术等新课程。黄金秀治学尤其重视学生的品行教育,且自奉俭约,为学生率先垂范。黄金秀谆谆教导学生说:“学问事业须振作精神,亦步亦趋,几见有巧伪相寻而能有成者?”务本高小开办伊始即很兴盛,慕名负笈而来求学者除乾地外,尚有武功、兴平、礼泉、永寿等邻县的学生。在校学生达200余名。黄金秀热心教育,致力桑梓教育事业,终生办学,勤勉不息,国民政府教育部曾特颁“三等褒状”,并授予“敬教劝学”匾额。黄金秀撰有《文轩东游记》。他的学生们在他逝世后记其《言行录》一册。梁守典撰文《乾县南区孔教分会碑记》、范紫东撰文并书《黄老夫子德教碑》记述黄金秀功绩。黄金秀逝世后,其子黄通礼、黄存礼承继父业,继续办学并任校长。民国17年(1928),学校因战乱灾荒停办。民国26年(1937),在县、乡政府和热心家乡教育的知名人士李正谊、景频之、吴建业、陈运通的支持下,恢复“务本高小”。李正谊两次捐款3000大洋。民国29年(1940),该校更名为“乾县私立建国小学”至民国31年(1942)停办。该校历时17年,毕业15届1000余名学生。其中共产党人杨伯伦,国民革命军七十四师师长李正谊、二十八师师长王克俭,抗日烈士高鹏等人都曾就读于该校,出自黄金秀先生门下。
乾县阳洪镇高级小学
民国9年(1920),牛方珊、范宏亮、秋风宪等人,借阳洪镇关帝庙旧址,筹办区立阳洪镇高等小学校。牛方珊首任校长。(www.daowen.com)
牛方珊
牛方珊,清光绪十九年(1893)出生于阳洪镇东村一个农民家庭,幼年就读于本村私塾,后入乾县高等小学校。民国9年(1920),牛方珊从西安单级师范学校毕业后,即回乡与友人范宏亮、秋风宪等人积极奔走,创办了阳洪镇高等小学校。牛方珊思想激进,颇有胆识。民国15年(1926)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中共乾县工委委员。曾两度担任“一高”校长。在担任“一高”校长期间,因组织学潮被捕入狱,出狱后曾在甄寿山部队任职。民国23年(1934)和民国28年(1939),方珊两度担任乾县教育局长。民国30年(1941)卸任局长后行医为生,1950年逝世,终年58岁。牛方珊在执掌县教育局期间,倡导新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他曾于县城内北大街创设乡村教师训练所,兼任所长。开设当时乡村教师欠缺的教育学、数学、教学法、公民等课程,并且邀请时任县长潘莲舫(师范学院毕业)亲自讲授“教育学概论”。他根据国民政府关于积极整饬地方教育的要求,经常深入乡村学校督查,及时纠正不合宜的教学方法和学校出现的问题。牛方珊深感乡村教师质量问题是发展小学教育的最大障碍,积极建言县政府创办一所县立简易师范学校并为此奔走呼号。民国30年(1941),乾县成立了简易师范学校。这个学校为乾县培养了一批小学教师,为乾县小学的普及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阳洪镇高小开办后,开设新课程,推行新学教育。四方学生慕名而来,在校学生达150余名。地处学校周围的阳洪地区文化顿开,风气也为之丕变。民国15年(1926),学校停办。民国26年(1937)改为县立完小,易名“乾县杨庄乡第一中心国民学校”。至民国38年(1949)共毕业学生600多名。王定五、秋风宪、高凤仁、严秉直历任校长。
乾县东区高等小学
民国11年(1922),乾县西小章村李祖唐联合东南乡大马村、马兰寨、汉马、小章村、西王堡、扶村、党家、小寨、留午村等八村社乡约及群众集资投工,在西小章村火神庙修建校舍30余间,创办东区第一高等小学。李祖唐首任校长。后有何贡琛、李乐亭继任。何贡琛、景秀、胡安卿、陈嘉谋、殷培浩等曾担任教员。招收4个班级80余名学生。该校学风纯正,教学严谨,开有国语、算术、自然、史地等课程,国语课加授“四书五经”、《古文观止》,并要求学生背诵默写,力求融会贯通。同时重视学生品德教育。学校初办时一些大龄学生染有吸烟赌博恶习,学校则严加管教,直至开除,对整饬地方民风也大有裨益。民国18年(1929)大饥馑时停办。办学6年共毕业4届200余名学生,有成就者不乏其人。红军将领杨森、共产党人吕剑人、颇负盛名的中医王象贤等均从该校毕业。
私立敬业小学
民国22年(1933),刘文伯与诸友捐资,将其在西安办的敬业中学搬回乾县,在城内高庙巷原县立第二高小的校址成立“私立敬业小学”。刘文伯将其拥有大型丛书《万有文库》和2万余册藏书的敬业图书馆移交学校。学校设董事会,刘文伯任董事长。刘昌卿任常务校董兼校长。敬业小学以“敬业乐群”为校训。在刘文伯和诸位校长教员的苦心经营下校纪严明,学风纯正,声誉日盛。在校学生6个年级8个班400余名。教职员14名,其中不少年轻有为者如严丕显、严秉直、张光庭、苏延寿、宋时珍、苗遇霖、史启义、朱明等均为该校教员。民国30年(1941),敬业小学因闹学潮而被县政府整治。刘文伯也因不能自主办学而淡漠校事,久居西安,学校处于困境。民国35年(1946),刘文伯将学校移交县教育科管理。当年县府将原黉学门小学(时为在城镇中心国民学校)迁来与该校合并为“在城镇第一中心国民学校”。敬业小学先后有刘昌卿、吴德生、刘郁卿、胡孔哲、马敬、马鸿禧担任校长。共毕业4届800余名学生,在乾县颇有影响。
私立甘泉高级小学
民国12年(1923),在前清拔贡胡文炳(虎臣)、举人赵璧(古琛)、梁守典的倡导下,与张月亭、胡荣斋等泔河沿岸19家油坊联合集资,以泔河北岸龙王山十多孔土窑洞作为校舍,创办“私立甘泉高级小学”。胡虎臣首任校长。赵壁为主任教员,延请梁守典、吴益贵、梁维新、景宝卿等一批学界硕彦为教员。学校因陋就简,惨淡经营,逐渐蔚为大观。慕名负笈前来求学者,不仅有泔河北的学生,还有泔河以南及永寿、礼泉的学生,在校学生达100多人。甘泉高小地处泔河以北,这里沟壑纵横,又有泔河之隔,交通不便,闭塞落后,原来上学读书者寥寥无几。这所学校的兴办,使泔河北一带文化顿开,风俗大变。然而第二年学校因胡虎臣、赵璧二人龃龉不和,赵璧辞校回家,加之经费拮据而停办。
民国27年(1938),苟福堂倡议恢复甘泉高小。他出面拆迁当地龙王庙修建两座教室,并置校田60多亩,重建私立甘泉小学。学校成立董事会,苟福堂任董事长,负责提供学校经费。县财政每月拨30元以作补贴。在苟福堂的支持和影响下,学校不仅修建有教室,还有自习室,每个学生两套桌凳。高年级学生大部分在校食宿,宿舍配有架子床。胡虎臣、屈应天、罗天枢、黄宗等人先后担任校长。甘泉小学办学7年,毕业200多名学生。民国32年(1943),省教育厅长王友直赠送苟福堂“输才育人”金字牌匾。民国35年(1946),学校因苟福堂被杀经费无着而停办。
乾县西区贵德高级小学校
民国12年(1923),乾县王之祯等人,念及临平镇地处乾县西陲,文化闭塞,教育落后,约集临平一带乡绅名士、地方官吏共19人,在本区筹集款项,利用临平天齐庙,创办“西区贵德高级小学”。国民革命军冯玉祥部乾县驻军鲍贵堂团长慷慨捐助。学校先后修建教室3座,学生宿舍、教员室以及灶房数十间。办学人又从临平镇斗捐项下每年抽百元作为学校经费,不足时请由县府给予补贴。民国13年(1924)初学校正式开办,民国17年(1928)因经费拮据停办,共毕业3届学生100余名。殷振亳、杨平臣、朱揆九、吴文轩历任校长。民国29年(1940),县上在该校原址重新办学,校名为“临平乡中心国民学校”,后为“临平乡第一中心国民学校”,首任校长张三益。
民国时期,乾县创办小学的还有:民国7年(1918),乾人张向行(对山)、刘照青(西山)于东乡佛留村龙岩寺创办“私立自强初级小学”;民国12年(1923),李荣祖之子李定志于城内高庙巷创办县立初小,后升格为县立第二高级小学;同年县城内儒林巷吴愚若捐资创办私立乾阳高级小学;民国23年(1934),前清举人梁文典(字蔚园)在本村创办“私立蔚园初级小学”;同年史襄诚、史赞铭在本村创办“私立襄铭初级小学”等等。有这样一批关心桑梓教育的教育先达和乡绅名士,或慷慨捐资舍家兴教或奔走呼号锲而不舍,更有如此众多的学界硕彦,长校则殚精竭虑,教书皆呕心沥血,乾县地面兴学重教蔚然成风,教育事业便有了长足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