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铁集市交易和手工作坊
民国之前,乾县全境四乡共设17镇。东乡有阳洪镇、杨庄镇、王乐镇、何家堡、注泔镇、陆陌镇;南乡有薛禄镇、杨汉镇、梁村镇、大王镇、姜村镇;西乡有阡道镇、临平镇;北乡有阳峪镇、冯市镇、关头镇、铁佛镇。所以称镇,是在历史上或当官道之冲,或为四达要衢,或属四野平壤人口密集的地方。后来因历史变迁或兵荒灾害,有消有长。到了民国时期,多数镇已经萧条冷落,既无集市交易,也无商肆门店,四乡民众的买卖交易和集会集中于七个较大的集镇。这些集镇大都有固定的店铺,如花布店、山货店、铁货店,药铺、杂货铺,还有京广洋货铺,更有约定俗成的固定集日,成为乾人买卖交易和集会交流的主要场地。
县城东关:阴历每旬逢“二五八”日集市。因有县城商业,所以最为繁荣。只是逢集日东关有猪羊和大牲畜交易市场,县城周围民众从四面前来赶集,买卖交易很是热闹。
杨庄镇:每旬逢“三六九”日集市。杨庄原本为西安兰州商业通衢的要冲,北通三边,东连三原。是县城以东至西王村出境去泾阳、三原的商贾捷径,商肆挨门接户,曾经十分繁荣。西兰公路改道后虽大不如前,却仍为县东乡阳洪、陆陌、强家、灵源以及泔河以北诸村和礼泉石潭各村民众赶集交易的主要集镇。
王乐镇:每旬逢“一四七”日集市。王乐镇四野平壤,人户密布,往来方便。县东乡、东南乡各村民众多是逢集必会,繁荣程度尚胜杨庄镇一筹。
薛禄镇:每旬逢“二五八”日集市。为县南乡一重要集镇。地处平川之中,四通八达,县东乡、南乡诸村及礼泉新畤、史德各村民众逢集必来。镇上商贾辐辏,店铺林立,逢集日更有猪牛羊交易市场,为县境内最殷富和繁荣的集镇。
临平镇:此镇地处乾县、武功、扶风、永寿四县交界处,西临河,北靠山,东南一马平川,古称出山镇。前清时为最富庶和繁华的地方。民国时期虽街市较前凋敝许多,仍有几家店铺和手工作坊。况且县西乡仅此一镇,逢双日集市,集日仍然十分热闹。
姜村镇:位于乾县南乡40里,与武功接界。地势平坦,村堡密集。每旬“三六九”日集市,除临街商铺摊点外,有猪牛羊及大牲畜交易市场。四周民众逢集必来,也是十分繁荣。
关头镇:地处乾县西北40余里的丘陵沟壑地区。东临漠谷河,西靠漆水,与麟游沟壑相隔,南连永寿仪井、店头两镇,北接永寿甘井,是漆漠两河沟之间唯一的南北通道。街道商铺罗列,每旬逢“一四七”日集市,更有粮食和牲畜交易市场,尤其是粮食市场最为红火。乾县临平、漠西、乾陵等地以及永寿、麟游附近民众多赶集日交易,十分兴盛。(www.daowen.com)
铁佛镇:北乡一镇,每旬逢“一四七”日集市。街面少有商肆。逢集日以柴草和粮食交易为主。
除了集镇交易,各地约定俗成的还有庙会,俗称“过会”。如县城的“四月四”“八月二”“十月一”,梁村的“冬至会”,临平的“四月初十”等等。庙会期间,除善男信女的寺庙活动外,更多的是集市贸易,物资交流,十分繁荣热闹。
星罗棋布的集镇形成和约定俗成的集日,根源于传统农业的自然经济状态。在中国,家庭和村庄是自然的社会单元。由集镇及其周围若干村庄自然形成的区域,以交换和流通为纽带,实际上是农村经济的基本单位。一位研究中国农村的外国学者曾把这种基本单位称为“标准市场区”。他说:“在沿袭历史传统的近代中国广大农村,可被视为约有7万个六边形格子的坐标格,每格以一个标准市场为中心,自成一个经济体系”[2]。这位外国人说得不错,这正是民国时期乾县农业经济的状态。坐落在全境四乡的七个集镇,集日互错,几乎每天都有可赶的集市。这些集镇承担着全县交换和流通的职能。农民生产的粮食和蔬菜、油料、果瓜等农副产品除大部分为自家所用外,还有一少部分要卖出去,买回自己生产生活需要的物品,这种交换一般都在集市进行。其次是猪羊和牛马驴骡等大牲畜的交易。再次是家庭手工作坊加工生产的农具和生活用具的出售以及小吃的叫卖。各个集镇都有大致的场地分工,自然形成长期固定的粮食集市、猪羊集市、大牲口集市和柴草集市,还有各类手工产品和小吃摊点充斥其间。
集镇的坐落和布局是自然形成的。每个集市所涉及的范围,大致限于赶集的人一天内能够来回的距离。早上上集,中午最为红火,午后落市,民众四散回家,商铺关门收摊,极少有过夜的旅店。在长期进行的农村集市交易中,产生了一种中介职业,乾人称之为“经纪”。每逢集日,“经纪”走动于买卖双方之间,压高托低,撮合生意,并取酬于两方。“经纪”中介的方式很有意思。用一只盖过手指的长袖分别和两方在袖内捏手指谈价。买卖方袖内用手指报价,嘴里只说:“是这!”并不言明钱数。“经纪”回说:“不,是这!”便是讲价。几个来回,最后由“经纪”从中敲定成交,却并不说明钱数,雅化了钱财的交易。
民国时期乾县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工业,而家庭手工业却颇多门类,遍布四乡,代代相传,经久不衰。
最为普遍的是家庭手工纺织。《秦疆治略》云:乾境“女事桑麻,勤织纺”。可以说,凡乾地妇女,没有不习织纺者。故家家都有纺线车,户户可闻机杼声。世代相传,蔚为风气。乾县过去不种棉花,民国30年(1941)后才有少量种植。织纺用的棉花从泾阳、三原等产棉区而来。多数家庭用织好的土布换取棉花。这种用于交易的棉布口面较窄,一匹长五丈二尺,称为“查花布”,也叫“五二布”,随织随换,积有余棉,便织成自家穿用的棉布,名曰“穿布”。范紫东先生这样描述乾县妇女的手工织纺:“女,幼者即习织纺,及笄之年,一切嫁衣陪纺,皆出于十指。故嫁妆之盈缺在勤惰不在贫富也。嫁后夫家授棉作本,以一捆(10斤)为最丰,贫家或仅2斤。以此织布换棉,虽子女满床,衣履悉供给焉!惰者或不能给,不特室人交谪,邻里亦窃笑之矣!勤者盈箱累箧,每当岁时抱晒,妇女曳紫拖红,皆家中布缕,无所用京广洋货也。”我们不得不佩服乾县妇女的勤劳和能干,她们养儿育女,平时操持家务,农忙时还要帮助男人在田里收种,稍有空闲便织布纺线,为一家人衣裳鞋袜而辛劳,实为家庭的中坚。而男人力田,回到家中,却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者居多,日子难以为继时,男人们便用妇女织纺的布匹衣物或卖或换以渡难关。“民国18年”历时五年之久的饥馑,乾人若不是用妇女们自纺自织自缝的土布衣物换回些许保命的粮食,则灾荒的景况一定更加凄惨。
然而,家用的旧式纺车和织布机的效率十分低下,即使灵巧勤快的女子每日纺线不过八两,织布不过一丈。绅士刘文伯出资创办了敬业土布改进社,由其弟、纺织专家刘一纯悉心筹办。他购置新式织布机20架、新式纺纱机10架,并拟具简章,延聘技师,招收学徒,这是乾县工业的开端。刘文伯设想把训练纯熟的工徒派回本村,传授新式纺织技能,以期在全县推广普及,但终因战乱频仍、时局不安而未能实施。范紫东也用心钻研改制了一部新式纺车。旧式纺车,左手抽线,右手绞轮,范紫东将其改为两轮两锭,用脚踏转轮,两手抽线,效率增加一倍。后来有能工巧匠又参照新式纺纱机木制一种纺车,双脚踏板转动纺轮,装置线绽若干,双手查线,效率大增。然而这些提高家庭手工纺织效率的改进都未能有效推广,乾县的家庭手工纺织仍然以旧式纺车和织机为主。
在遍及全县的家庭手工纺织之外,便是各类技艺精湛的手工作坊。这些有专长技艺的手工业者多是亦工亦农。家有良田,忙时务农,闲时手工。也有以手工作坊为主兼顾农业的。能工巧匠们把手艺传给后代或招徒授艺,所以各类手工技艺世代相传,邻里因袭,便成就了方圆皆知的某村一品的名声。乾人有谚曰:“纵有万贯家私,不如薄技在身”。手工业者人称“匠人”,务农者人称“笨汉”,以技艺为生不但可养家糊口,甚或可成小康之家。民国时代,全县有名的手工作坊,有铁工、石匠、木匠等。如南乡永生坊的铁工主要从事生铁冶炼。早在清乾隆年间永生坊村民就开始了这一行业。后来有几户村民去冶炼技术较高的地方学习,加之有些会打铁的河南人流落到这里,永生坊的炼铁质量逐步提高,产量增加,日炼熟铁可达300斤左右。销路也不断扩大,周围各县如礼泉、永寿、兴平、武功、岐山以及西安都有销售,甚至远销甘肃、青海。永生坊被称为“炉里”,“炉里”的“毛铁”远近闻名。而南乡的昙子坊、东乡的王铁和城南的铁炉村的铁工则以加工铁器农具家具为主。又如崆头、鹞子村、邀家宫等村的石匠。这几个村地处乾县北乡,靠山临沟,有采不完的青石,于是就有了一村一品的石匠,石匠们练就了精湛的技艺,雕琢出精美的柱石、门墩、石碑、牌楼等器物,供城乡建设使用。还有如南乡留午村的木匠,王居村的竹工,杨善村的篾匠,小留村、北上照、马林村的纸货匠(以纸制物,非造纸业),昙子坊的毛工(以毛发制物)等等,都十分有名。这些手工业者中有技艺十分高超甚至身怀绝技的能工巧匠,以手工制作各种精美耐用的物品而闻名遐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