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铁改良运动的影响和革命风云的波及
清末的中国,改良运动和革命风云是同时发生分途发展的。由于改良运动不断受挫,革命的势力便不断增加。康梁的改革虽遭失败,维新的风气却影响全国。在乾县,少数几位接受维新思想的教育先达,兴办新学倡导天足,一股革新之风吹进古老封闭的乾县。
科举制度在中国延续了1000多年,县试、乡试、会试、殿试,开科设考,选拔人才。乾县县试每年年初开科,在城内考院设立考场,录取者称生员或秀才。案首(第一名)又叫岁贡。生员中有廪膳生员30名,称廪生,由国家供给膳食。另有增广生30名,称增生,其地位略低于廪生。县试中,每试选入文生16名,再下延1名,只发顶子不配长衫,俗称“半个秀才”。所以在乾县乡间有“十六个半秀才”之说。又选武生16名。乡试、会试每三年轮开一科,时乾州设乡试考院。开科之年,礼泉、旬邑、邠州、乾州、永寿、周至、武功等七州县考生,南来北上赴乾州应试。乡试由省府考官在考院主持考务,考取者正额称举人,副额叫副榜。清代乾县累计中文举75人、武举51人。会试于乡试后次年春在京城贡院举行,由礼部主持,取贡士300名,第一名称会元。殿试又叫廷试,在太和殿由皇帝亲自主持,取得贡士资格的人参加。殿试仅列名次,榜分三甲:一甲三名,按名次分别叫状元、榜眼、探花。二甲均赐进士出身,三甲同进士出身。除科甲出身外,还有捐功名者叫监生,也叫捐贡或贡生,俗称捐班出身。清代乾县中进士71人、武进士4人。
梁守典
光绪二十七年(1901),慈禧太后下诏实行“新政”,废除科举制度,一直到光绪三十二年(1906)才正式停止了科举考试,实行从学堂选拔人才。光绪三十三年(1907),乾州最高学府乾阳书院改为中学堂,不久又改名高等小学堂。梁守典首任堂长。梁守典,字成甫,号石坞。清同治九年(1870)出生于乾县东乡上陆陌村。光绪二十九年(1903)癸卯科举人。曾代理宁陕教育厅训导,又被推为省资政院议员。梁守典出身书香门第,父梁式亦为清朝举人。梁守典兄弟四人受父亲教诲和家庭熏陶,皆治学勤勉,学业有成。守典与弟文典同科中举,另外一人秀才,一人拔贡,世代传为佳话。梁守典博学能文,鼎力推行新学,倡导妇女天足。他曾任县教育经费处处长、女校校长。主掌慈善机构义生善堂。办理教务、财务、赈务,恪尽职守,清正廉洁。他担任高等小学堂堂长直到民国初年的高等小学校长,力主废除讲经读经,学堂开设格致、数学等新学课程,令学校和学生耳目一新。在梁守典等人和高等小学堂的带动下,县城内原有四处乡塾也改办为初等小学堂,乡下私塾也仿照兴办,但大都仍讲旧学,新学难以推行。
李荣祖
李荣祖是在乾县倡导天足第一人。李荣祖,字守先,号六吉,同治十一年(1872)出生于乾县城内高庙巷一书香之家。李荣祖从小喜读儒书,研习易理,不悖程朱。他思想开明,坚决反对女子缠足。女子缠足约始于南唐而大盛于宋。满人并不缠足。清康熙嘉庆都曾禁止缠足,但效果甚微。戊戌变法时期维新志士宣传倡导天足,梁启超曾作《戒缠足会序言》。陕西维新志士咸阳刘古愚作《劝不缠足会后序》,在陕西大力宣传并在自己女儿、媳妇及门人妻妹中首先推行。李荣祖在乾县为放天足、兴女学奔走呼号,不遗余力,率风气之先。他曾感叹道:“我中华虽有四万万生灵,然一半妇女愚昧无知,缠足戕体,等于废人。欲要强国,先要强种。”他组织成立乾县天足会,亲任会长,亲自编写了一首《天足会讲劝歌》(简称《放足歌》)并附放足法。《放足歌》开头唱道:
我中国,缠足事,贻害不浅。
非天然,硬戕成,小小金莲。
不但是,残骨肉,遇难不便。
失妇职,堕生业,罪苦万千。
劝大家,再莫说,小脚好看。
须要念,小脚妇,受尽磨难。(www.daowen.com)
最后歌曰:
望同人,持此卷,到处讲劝。
使乡间,愚夫妇,仔细思参。
但愿得,妇女们,一齐改变。
也不枉,我苦口,演说一番。
这首长歌共100句1200余字,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便于传播。李荣祖组织人员手持歌本在县城内和乡下演说宣传,劝说民众为女孩放足和不缠足。为倡导天足,李荣祖身体力行,先从自己家庭做起。他的妻子坚持为女儿缠足,两人争持不下,李荣祖愤然说:“女儿是你我两人的女儿,两足也应你我各有一只,那就把属我这一只放为天足!”妻子只好退让,大女儿成为乾县第一位天足女性,三个女儿均为天足。同时李荣祖顶着重重压力,力排众议,于民国初年创办乾县女子高等学校,开省西诸县兴办女学之先河。
清王朝自嘉庆、道光以来,已进入“日之将夕,悲风骤至”[3]的衰世,政治黑暗,吏治腐败,武备废弛,不满和反抗之声四起。在气数将尽的最后几年里,清政权已是风雨飘摇。推翻这个最末王朝的即是由孙中山领导的具有现代意义的国民革命。这场革命的推动者和响应者大多是留学日本的学生。陕西的革命先行者井勿幕,早在1905年就同孙中山在日本创立同盟会。而孙中山、井勿幕在陕西倚重的人物之一是同盟会的早期会员乾人吴希真。
吴希真,原名聘儒,字席珍,辛亥革命后改名希真。光绪十一年(1885)出生在乾县城内南大街一大户人家。吴希真少时聪颖旷达,倜傥有大志且秉性豪爽,轻财任侠。他在三原宏道学堂读书期间就关心国事,向往革命。他曾愤慨地说:“国家糜烂不堪,革命形势澎湃,岂能静坐书斋,而等毕业证耶?”所以他没有毕业就从事革命活动。他东渡日本,得识孙中山,加入同盟会。光绪三十二年(1906)秋,在日本加入同盟会的陕西留日学生在日本成立陕西分会,之后井勿幕回到陕西,正式在西安组建同盟会,并联合陕西新军会党和刀客等武装力量,推动陕西革命。光绪三十三年(1907),同盟会在西安大雁塔召开会议,决定以同盟会名义于重阳节祭扫黄帝陵,在始祖陵前宣誓表示革命的决心。吴希真参加了这次秘密会议。会后他同井勿幕、李仲特、郭希仁等革命党人以及会党首领吴虚白等人,扮做商人、和尚等各种身份先后到达黄陵。参加这次祭陵的有来自四川、山西、甘肃、广东和陕西的革命党人共30余人,其中陕西16人。这些革命志士跪伏在祖陵前,上香奠酒,恭读祭文。祭文中明确提出:“驱除鞑虏,光复故物;扫除专制政权,建立共和国体。”恭读祭文时慷慨悲壮,人人泪下,有的呜咽流涕,有的放声大哭。吴希真年龄最小,竟激动得两三天吃不下饭。同盟会祭罢黄陵,与祭者相约到泾阳县柏氏花园开会,决定今后每年农历二月初二祭扫黄陵一次,而且必须恭读《誓墓文》,向始祖奉告一年的革命活动并立誓完成未来任务。辛亥革命前夕,和吴希真等革命党人一起从事革命活动的有乾县范紫东、陈安礼等人。吴希真为革命四处奔走,不遗余力。他为了资助革命变卖家产引起家庭纠纷,遂脱离家庭,寓居在三原和西安。偶尔回县,则布衣秃头,像个和尚模样(吴希真在民国初期从事的革命活动将在以后有关章节记述)。民国13年(1924),吴希真在为革命奔波旅途中突发痢疾,急赴北京德国人开的协和医院诊治,但终因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时年39岁。吴希真在京期间,由旅京乾县同乡范伯特等人关照。逝世后,范伯特主持治丧,在京召开追悼会。陕西旅京同乡均到会哀悼。吴希真的灵柩由范伯特等同乡周旋运回乾县故土安葬。吴希真短暂一生,为革命毁家纾难,不置产业。后期精研佛经、广通释意,身后唯留佛经数箱。吴希真逝世后,国民政府曾拨款抚恤。其家人用此款在县城内东大街为其修建祠堂。后改做他用。民国30年(1941),于右任途经乾县,曾临墓凭吊。共产党人马明方与吴希真原为故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马明方任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席期间也曾来乾县亲趋墓地怀悼,以存情谊。
【注释】
[1]范紫东:《乾县新志》。
[2]范紫东:《乾县新志》。
[3]《陕西通史》(民国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