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上一项新的发明,常是首先在军事上推广应用。自1844年5月24日,莫尔斯在美国华盛顿国会大厦按动电键,发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份长途有线电报之后,1854年英国军队的劳特兰特司令部,为了同下属各兵营快速联系,便架起了电报线路。
1861至1865年,美国国内战争期间也广泛使用了有线电报,联邦政府为了传递军情,架设了24000千米的电报线路,共拍发了650万份电报。1864年,俄国军队中也广泛建立了电报分队。这说明当时在一些国家的军队中,已形成了一股“有线电报热”。发展到今天,在一些国家的军队中又形成了一股“计算机热”。“计算机”与“电报”有联系吗?
要知道,现代通信的特征就是“计算机”与通信相结合。号称“人类第二大脑”的电子计算机,早已登上了电报通信舞台。它促使电报交换技术,跃入到一个崭新阶段——智能化。
过去,一个电报局只能固定地和一个电报局通报。如此“一对一”的固定通报方式,早已不能满足电报通信事业日益发展的需要了。电报交换技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
电报交换采取两种方法:
一种是像打电话那样,经过中间局的交换设备,把需要通报的两个电路连接起来,让他们彼此直接通报。通报完毕后,再把线路断开。这种通报方法叫“电路转接法”。它使“一对一”的、一个电报局对另一个电报局的固定通报方式大为改观。(www.daowen.com)
另一种方法是“信息转接法”,也叫“接力传送法”。就是由中间局,把发报局发来的电报暂时存储起来。当然,存储时间是很短的,只要通往收报局的电路有空,没有“塞车”情况,就乘机赶忙把电报转发出去。显然,采用这种方式转报,电报的电路利用率就高多了。
不过,“信息转接法”还得靠手工操作。这样,一份电报每经过一次中转,就必须收一次报,发一次报,工作效率低,还难免出差错。后来,又发展到“半自动转报”,但仍需要人工参与。转报员每天这样“穷忙”的状况,能否彻底改变呢?
传电报用的电子计算机
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使这一问题迎刃而解。电子计算机是一种既能存储,又会判断,可按照人们给定的程序高速自动工作的机器。让它担任转报员的工作是十分理想的。只要把转报过程中用人工做的各项工作,事先编好一系列指令,存在电子计算机中,它就能按照人们的意愿,一丝不苟地自动完成收报、分析处理(如识别电报等级、收报局地址等)和发报等繁杂的工作。有了转报程序,电子计算机就会知道先做什么,后做什么,遇到情况如何处理,碰到问题怎样解决。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在转换过程中,把电报发给收报站的同时,还可用磁带记录下来,作为报底保存。如此同时完成两项工作,一般转报人员手脚再快,也难以办到。
据报刊介绍,一台中型的电子计算机,一秒钟就能转许多份电报,用它可以承担一个大城市的全部电报通信业务。美国西联电报公司的一个电报交换中心,早在十几年前就用电子计算机充当转报员,每天可以处理50多万份电报。
我国上海电报局,于1979年7月,与南京、成都、天津、哈尔滨等15个电报局,进行电子计算机自动转换试验,在13天的假报模拟试验中,通过电子计算机转报中心中转的电报共10万多份,无一差错。这样,真报试验便在同年8月开始,取得了良好成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