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春荣
历史上宋元时代的佛寺和道观在建制风格上没有什么差别,妈祖庙也是如此。
小直沽天妃宫,即今天津天后宫,建于元泰定三年(1326),距今已近700年历史。建庙后身经历代战火、兵燹以及天灾人祸的洗礼,原布局却基本不变地保存下来。历史上,天后宫的大殿重建、重修、大修、小修八九次之多,至今在大木做的斗拱、额枋等方面存有某些明代建筑特征。但更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大殿至今保持了元代初建时的基址未变,它坐落于天后宫中心台基之上。台基宽19.45米,深25.67米,即宽5丈8尺有余,深7丈7尺有余。台基于道光年间更换部分条石,并有刻石“道光二十七年五月重建”。几百年来随路面不断增高,现台基高1米。这是目前保持至今规模较大的妈祖庙大殿台基。
天后宫前殿为穿堂殿,是天后宫初建时的山门,也称山门殿,面阔三间(11.28米),进深两间(6.95米)。北京著名卧佛寺,建于唐贞观年间,元代重建,设有山门殿,与天后宫前殿兼山门的建筑相似。可见天后宫前殿虽有重修重建,如康熙十三年天津副使加六级关中薛柱斗原址重修,1985年原址重建,但都保持了元代原有的山门殿建筑特点。
天后宫大殿后面现有两座建筑,一座是藏经阁,两层砖木结构楼阁,长19.2米,宽10.2米,为明成化十九年(1483)增建,作为贮藏5000余卷《正统道藏》之所。这部《正统道藏》为明宪宗朱见深(成化)之父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十年(1445)礼部所赠,天津天后宫也是唯一获此殊荣的妈祖庙。这部《正统道藏》残卷2541卷,一直收藏至1957年,现由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为全国仅有的几部残卷之一,十分珍贵。藏经楼建筑标志着明代罢海运走漕运,益显朝廷对天津天后宫的重视。但这座建筑并没有破坏原有的布局,藏经阁后即是后殿,又名启圣殿,面阔三间(11.8米),进深两间(6.1米),一度为祭祀妈祖父母之所。后殿建筑年代记录不详,但元时因为皇帝十分重视,当属“国家级”的敕建妈祖庙,没有理由违背“前殿后寝”的既有建庙规制。后殿建于元时是肯定的。但现有的后殿并非原址所建,多年的重修重建,尤其明代增建藏经阁,加之后面的住房用地,前压后挤,后殿早已或前或后移位,甚至“瘦身”。尽管如此,现今后殿与大殿之间距离稍小于前殿与大殿的距离,但三殿仍处在同一条中轴线上,基本保持了大殿与前后两殿对称的空间格局。
首届『中国·天津妈祖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上在会表演舞龙
天津天后宫“大殿中峙”,明显区别于明清寺庙“四合院”建筑,显露了宋元寺庙建筑空间布局特征。元代承续宋代,更加重视“大殿中峙”的建筑布局,它的宫城核心建筑即大殿,居于建筑群的最高处。新发掘的元中都遗址,有外城、中城、内城,三城环环相套,成“回”字形,宫城大殿处在“回”字形中轴线、三城中心点上,形成对称布局,地基残高3—4米,以示唯我独尊,皇权至上威严。它的大殿成“工”字形,前殿后寝,中间有长廊相连,这是宋元时特有的宫殿建筑形制,现在很难找到实例。(www.daowen.com)
大殿几百年来始终保持单檐庑殿顶不变,是天津天后宫具有的又一宋元庙宇建筑特征。古代庙宇包括天后宫在内,大殿建筑不但重视高大台基、空间布局、架构形制,屋顶形式更是重要组成部分。屋顶占殿堂的一半空间,高大醒目,可以根据不同的屋顶形式,标明殿堂的等级高低。在封建社会,建筑选择何种屋顶是有等级规定的,不可随意取舍。屋顶形式级别最高的是庑殿顶,依次为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
歇山顶,九脊前后四面坡。一正脊,四垂脊,山墙斜出四戗脊。天后宫前殿顶即为歇山顶。悬山顶,五脊前后两面坡。一正脊,四垂脊。屋顶伸出山墙之外,便于防雨,南方民居常用。天后宫大殿前卷棚抱厦和后卷棚抱厦凤尾殿为悬山顶。硬山顶,五脊前后两面坡。一正脊四垂脊。屋顶不出山墙,山墙封住檩头。便于防风,北方民居常用。天后宫藏经阁即硬山顶。
庑殿顶是五脊前后左右四面坡,一条正脊,四条垂脊。两山与屋顶相交成45度斜角。屋顶坡面平缓开阔,端庄大气。大殿中峙,益显壮观。主要用于皇城宫殿、宗庙和皇陵的殿堂上。古代寺庙庑殿顶规制最高,南宋宫廷画家马和之的《鲁颂三篇图》中的皇家寺庙就是单檐庑殿顶。
天后宫大殿单檐庑殿顶,正脊有螭吻,有脊饰物双龙戏珠。垂脊饰物多少按等级分别为三、五、七、九,饰物越多,等级越高。天后宫大殿垂脊各有七个饰物,规格很高。故宫太和殿垂脊各有十个饰物,规格最高。天后宫大殿庑殿顶能保持至今,一个重要原因是,历代重建重修均照原样复制,也即“修旧如旧”,甚至檐头也不走样。
另外,天后宫的戏楼面临海河坐东朝西,与坐西朝东的大殿相对,这也是元朝以来正对着大殿建造戏台的祠祀建筑的特有形式。
天津天后宫是研究宋元寺庙,尤其是研究宋元时期妈祖庙建筑特征的活化石,是现存唯一实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