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逻辑思维训练教程:直言命题的逻辑对当关系解析

逻辑思维训练教程:直言命题的逻辑对当关系解析

时间:2024-04-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直言命题逻辑对当关系中的逻辑真假值关系根据概念外延间的关系和直言命题间的逻辑对当关系,我们可知:当A命题真时,即,SAP真,S和P概念外延间具有图3—9、图3—11所示两种关系。

逻辑思维训练教程:直言命题的逻辑对当关系解析

第三节 直言命题的逻辑对当关系

一、直言命题的逻辑对当关系

1.直言命题的逻辑对当关系

直言命题的逻辑对当关系,是指直言命题中相同的主项S和相同的谓项P在直言命题A、E、I、O四种命题之间的逻辑真假值关系。

直言命题的上述四种关系可以用一个正方形图来表示,传统逻辑把这种图形称作“逻辑方阵”如图3—8:

图3—8

由图3—8可知,其关系有四种:

(1)上反对关系:A与E;

(2)从属关系:A与I、E与O;

(3)矛盾关系:A与O、E与I;

(4)下反对关系:I与O。

2.直言命题主、谓项外延间的关系

我们可以通过下列图形来说明直言命题的主、谓项外延的逻辑关系:

表示主项的外延

表示谓项的外延

主项和谓项外延的关系可以有以下五种关系,用图形表示如下:

图3—9(全同关系)

图3—10(包含关系)

图3—11(反包含关系)

图3—12(交叉关系)

图3—13(全异关系)

(1)全同关系:表示主项S的外延与谓项P的外延完全相同;

(2)包含关系:表示主项S的外延包含谓项P的外延;

(3)反包含关系:表示主项S的全部外延被谓项P的外延反包含;

(4)交叉关系:表示主项S的部分外延同时也是谓项P的部分外延;

(5)全异关系:表示主项S的所有外延与谓项P的所有外延全都不同。

二、直言命题逻辑对当关系中的逻辑真假值关系

根据概念外延间的关系和直言命题间的逻辑对当关系,我们可知:

当A命题真时,即,SAP真,S和P概念外延间具有图3—9、图3—11所示两种关系。

当E命题真时,即,SEP真,S和P概念外延间具有图3—13所示的关系。

当I命题真时,即,SIP真,S和P概念外延间具有图3—9、图3—10、图3—11、图3—12所示的四种关系。

当O命题真时,即,SOP真,S和P概念外延间具有图3—10、图3—12、图3—13所示的三种关系。

我们可以把上述情况列出,如表3—2所示:

表3—2(www.daowen.com)

通过表3—2,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A、E、I、O四种命题之间的逻辑真假关系,有如下四种:

反对关系(A与E之间的关系):不能同真,但可同假。

  当A命题真时,E命题必假;

  当E命题真时,A命题必假;

  当A命题假时,E命题可真可假;

  当E命题假时,A命题可真可假。

下反对关系(I与O之间的关系):不能同假,但可同真。

  当I命题真时,O命题可真可假;

  当O命题真时,I命题可真可假;

  当I命题假时,O命题必真;

  当O命题假时,I命题必真。

矛盾关系(A与O、E与I之间的关系):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

  当A命题真时,O命题必假;

  当A命题假时,O命题必真;

  当O命题真时,A命题必假;

  当O命题假时,A命题必真。

同理:

  当E命题真时,I命题必假;

  当E命题假时,I命题必真;

  当I命题真时,E命题必假;

  当I命题假时,E命题必真。

从属关系(A与I、E与O之间的关系):全称命题为真,特称命题必真,特称命题为假,全称命题必假;反之,特称命题为真,全称命题真假不定,全称命题为假,特称命题真假不定。

  当A命题真时,I命题必真;

  当A命题假时,I命题可真可假;

  当I命题真时,A命题可真可假;

  当I命题假时,A命题必假。

同理:

  当E命题真时,O命题必真;

  当E命题假时,O命题可真可假;

  当O命题真时,E命题可真可假;

  当O命题假时,E命题必假。

为了便于记忆和运用,相同素材的四种命题之间的真假关系还可以通过表3—3予以表示:

表3—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