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胜利之路:少胜多的管理法则

胜利之路:少胜多的管理法则

时间:2024-04-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低端包围——按客户的要求定价,打败不可挑战的产品案例:杂牌军打败了中央军——奇瑞在自主开发上为什么出类拔萃?前提是中国的汽车市场要达到1000万辆的保有量,市场稳定,产业基础完备。2001年 6月 16日 ,奇瑞万辆轿车下线。

胜利之路:少胜多的管理法则

低端包围——按客户的要求定价,打败不可挑战的产品案例:杂牌军打败了中央军——奇瑞在自主开发上为什么出类拔萃?一家地方小汽车公司打破了三大汽车骨干企业散布的神话当年,外国汽车企业要进入中国必须寻找中国合作伙伴,而且持股不得超过50%,要合作就必须和国内所谓的汽车骨干企业(“三大”等等)合作,“三大”坐吃外国人的技术,长达十八年,从未开发出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够投入批量生产的新车型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的 路风 教授在一份研究报告中对此进行了揭露:为了推卸责任,中国汽车产业散布过几个著名神话,除了上面提到的规模神话和产业集中度外,还有另一个已经变成陈词滥调的重要神话,即进行自主产品开发必须以相当大的生产规模为前提条件。例如,某中国汽车企业的一位高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一定程度也要有自己的独立发展。独立到什么程度要看市场。搞到50万辆,必然有开发能力。自己只有10万辆能力,就只配做小改进和国产化,根本开发不了新车型。”另一家中国汽车企业的领导人也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汽车工业是一个规模化产业,只有到一定规模才能搞研发,做8万辆10万辆肯定和做100万辆是不一样的。现在国内企业之所以不能自主开发,关键还是一个规模问题,因为汽车工业需要规模来支撑。

中国汽车工业的开发现在只是用吸收方式来解决国产化的问题,这就是中国目前的现实状况。”在2004年的两会上,一位汽车集团的领导又把门槛进一步抬高:借鉴国际汽车业品牌发展经验,一个成熟的汽车自主品牌的研发,一般要求企业达到200万辆的生产规模,10亿美元的固定资产投入,10亿美元的运转费用,同时还需要80001万人的技术研发队伍,约30个实验室等。他强调,目前国内最大的汽车企业生产规模不超过100万辆,资本投入和研发队伍就更无法与国际汽车巨头相比。据此,中国汽车业自主品牌之路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没有几代人、几十年的时间是很难实现的。另一位总经理说得更悬乎:种种迹象表明,我们中国人控股并起主导地位的汽车企业一定会出现。前提是中国的汽车市场要达到1000万辆的保有量,市场稳定,产业基础完备。三大汽车骨干企业散布的神话最终被一家地方小汽车公司打破了。这家公司就是奇瑞汽车公司。奇瑞汽车公司的经历是个传奇。九十年代初,芜湖一家村办工厂一年就能造出几百台车,一个多亿的产值。(www.daowen.com)

这个现象引发了地方政府干汽车的念头。1995年,安徽芜湖地方政府花了2980万美元,买下了英国福特的一条二手发动机生产线,自己动手干了起来,后来为了给发动机拓宽销售途径开始做车身厂、做整车,奇瑞就是这样起的家。合资轿车厂花100多亿元才能建设的生产线,奇瑞总投入17.5亿元就建成了。后来就变得一发不可收拾,用了七年的时间走过了别人几十年的过程。 19991218,首辆奇瑞轿车下线。 2001616,奇瑞万辆轿车下线。从1万到10万,奇瑞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从10万到20万,奇瑞用了一年零一个月的时间。奇瑞是完全由中国人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国产化程度最高的家用轿车,它创造了一连串的第一:占据中国轿车出口的80%以上,名列第一;第一个到国外去建合资轿车厂的企业;第一家通过了由独立的第三方机构进行的iso/ts16949国际标准认证的整车制造企业;第一辆成功进行侧面碰撞试验的轿车;第一例通过国家验收的混合动力轿车;第一例通过国家验收的纯动力轿车;第一家走向海外建轿车工厂;第一家被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为“全国专利试点企业的”的汽车厂家;第一个投资建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国内最先进的国家级汽车研究院;发动机方面在国内创造了十几个第一,有的可能是世界第一;底盘技术在国内创造了多项第一;奇瑞公司还拥有包括车身在内的100多项专利技术。更重要的是,奇瑞完整的底盘平台战略已经形成,它们包括一个微型车平台(qq)它会不断改型演进;一个经济车型平台(风云系列);一个中级大型轿车平台(东方之子)和一个越野车suv平台。在国内的自立品牌和合资厂商中,奇瑞的平台都是最全面无缺憾的,很多平台又可以演化出一个四门版、一个旅行车单厢版、一个双门版运动版,每个平台每年又会出新车型,加上十多种发动机和多组变速箱的配套,可谓变化无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