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做不到供应本地化,所以,它们的成本居高不下。abb是瑞士/瑞典工程集团。abb(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说:“在中国当地购买部件,企业可以节省20%至30%的部件开支。”从英国人的介绍里,可以了解到跨国公司一般是不和中国公司发展配套关系的,跨国公司的做法是:首先,假如没有中国供应商,那么在中国设厂的企业就大量进口零部件。其次,假如外国部件供应商在技术上领先,那么,就用外国部件供应商的东西,不管价钱多贵。第三,把西方部件制造商引进中国来。英国汽车部件制造商gkngkn是世界领先的“等速万向节”制造商,这是汽车转向系统中的关键部件。gkn为大众汽车、福特和通用汽车这样的汽车制造商供货。gkn持有合资企业50%的股份,其余股份由两家中国公司持有。虽然gkn在90年代早期就已在中国开展业务,但该公司采购的部件中,仍有30%来自进口,远远超出该公司5%的长期目标,欧洲的数家供应商却从中得利。gkn向外国采购的部件中国公司是完全可以替代的,比如用于铸造车间的高科技模具、小型橡胶密封件、润滑油脂,等等。gkn在中国混了十几年,还没有和中国公司发展好配套关系,这说明它还没有受到中国公司的严重冲突,压力还不够。尼吉康日本电子企业尼吉康在中国的生产成本与在日本生产相差无几,尽管中国工人的薪酬水平要低得多。原因是尼吉康要从日本进口零部件。三年前,这家来自京都的电子集团投资2000万美元,在无锡建立其首家中国工厂。中国工人的工资水平比日本至少低90%,在尼吉康无锡工厂的营运开支中,部件成本所占的比重高达70%至80%。尼吉康在无锡生产铝电解电容器和电源产品,本地采购的部件比例一直保持在10%至20%之间,远低于其50%至60%的目标。通过这两个案例,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一)优质的零部件供应是“中国制造”最重要的成本因素。
(二)外国企业或中外合资企业中的外方,解决零部件供应问题往往采取最简单办法:向外国采购。这样,成本就上去了。
(三)外国零部件供应商在能获取超额利润的情况下,无意在中国投资,这不是在中国的产量和销量不足,而是因为没有必要这样做,所增加的成本可以轻松转嫁给中国消费者,投资是一笔多余的资本支出。
(四)中国供应商只要有机会,经过努力完全可以提供优质的配套。
(五)中国供应商要获得配套机会,主要应该依靠中国本地制造商或中外合资企业中有控制权的中方,如奇瑞汽车和比亚迪电池的本地配套,就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六)本地配套是一个巨大的商业机会。(www.daowen.com)
(七)一旦本地配套得到完善,中国企业在成本上的优势就会更加强劲。
(八)放远一步,最有前途的中国制造企业,就是和中国公司实行紧密配套的企业。低效率英国记者还谈到了中外合资双方勾心斗角的关系,这种关系实际上是中外双方的利益之争。南京依维柯是由意大利菲亚特集团重型车辆子公司依维柯和国有的南京汽车集团公司合资成立的企业,双方各持50%的股份,在南京制造公共汽车和卡车。“我们每天都要打一场小仗,”依维柯的主管运营的外方副总经理这样描述与中方合资伙伴的关系。双方的争执往往围绕部件质量之类的问题:中方希望采用中国公司提供的部件,而意方希望采用意大利公司提供的部件。比如,意方坚持认为,在南京生产的新型公共汽车系列,应采用意大利brembo公司原装的刹车系统,而不是由brembo在中国的合资企业生产的同型号产品。合资厂的产品更便宜,但意方称更有可能存在质量缺陷。但采用原装刹车系统将使南京依维柯的年度供应开支增加1000万欧元。英国部件供应商gkn公司英方副总经理说,他常常看到,汽车制造企业的中外合资双方经常为产量之类的问题进行激烈的谈判。其结果是,部件订单的下达比欧洲及美国晚得多,给gkn这样的供应商制订生产计划带来了困难。在这种利益之争下,合资公司就会出现运作效率低的问题,诸如产品老化、客户响应速度慢等问题也会随之出现。应该说,合资公司是不可怕的,因为外国人没有政治智慧在利益方面兼容并包,外国人在书本上写的那些跨文化整合什么的都是空话。一见利益,外国人是没有合作精神的。外国人通过合资公司都不能利用好“中国制造”的优势,他们单打独斗的时候固有的问题更不会自动消失,这就给中国公司提供了反击的机会。
轻敌在英国记者的报道里还可以发现跨国公司傲慢轻敌(也可以说是麻痹轻敌)的毛病。德国大型机床制造商通快集团已决定,不在中国设厂。通快中国业务董事总经理说:“中国的质量和劳动生产率环境尚未发展完善,我们不想贸然开始制造机器,以免因为产品制造工艺不如我们在其他地方达到的那么精湛,而损害本公司的声誉。”目前,通快在中国的主要业务是销售该公司在中国以外制造的机器,并在中国生产配套部件。德国工业集团林德在厦门有一家大型叉车制造厂,去年产量达到1万辆,一半用于出口。虽然林德的产品也在中国销售,但对于许多本地客户来说,这些产品体积太大,价格又太贵了。这些客户偏爱更廉价、复杂度更低的机械产品。林德厦门叉车有限公司总经理说:“我们正在研究怎样在不损害自身品牌的前提下,进入这一低端市场。这也许要借助一家合资企业。”这两家德国公司如此傲慢无知,中国公司击败它们是迟早的事,我下这个结论是有理由的。
一、蔑视客户需求。象林德公司会尝到以自我中心的苦果,客户要什么是不重要的,只有自己卖什么才是重要的,这种心态不被客户抛弃才怪。
二、“不可挑战的产品”心态。首先,全世界都在利用“中国制造”的威力,通快集团却认为“中国制造”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以为它的客户、包括中国客户永远能接受通快集团在中国以外制造的昂贵机器。通快集团的竞争对手一旦利用好了“中国制造”的威力,通快集团就没有竞争力了。其次,中国的市场很大,如今中国的机床销量已位居世界第一,就凭这一点,中国的客户可以选择性能价格比更好的产品,中国的机车企业搞产品替代也能发展起来。还是一句老话,不可挑战的产品实质上就是一种危险的产品,客户偏爱竞争对手产品才是真正的挑战。
三、合资搞低端行不通。中国机车公司的制造能力进步的非常快,搞低端产品是不需要和别人合资的,中低端技术是可以通过分包或技术转让得到,没有必要和跨国公司分享市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