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光影两万里:科幻电影探索初期

光影两万里:科幻电影探索初期

时间:2024-04-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九五八年,由于政治原因,许多优秀的故事片挨批挨整,电影界人士噤若寒蝉。当时周恩来提出一个折中方法,建议多拍“纪实性文艺片”,这些电影类似于纪录片,但允许有一定的虚构,甚至虚构人物、虚构情节。笔者仅指明这个现象,就是主流艺术界和科幻迷对这部作品的反应完全不同。一九八〇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推出了《珊瑚岛上的死光》。

光影两万里:科幻电影探索初期

一、早期探索

一九〇五年,中国人拍摄了最早的电影定军山》,从此正式进入电影时代。一九三八年,新华影业公司便拍摄出了中国第一部科幻片《六十年后上海滩》。该片由杨小仲自编自导,喜剧明星韩兰根主演。影片拍摄于已经沦为孤岛的上海租界。

《六十年后上海滩》描写公司职员韩某和刘某被催眠,于六十年后被科学家复活。他们逃出实验室,在科技发达的未来世界里遭遇了许多奇闻妙事,最终一梦醒来,返回自己的时代。

本片堪称中国最早的穿越剧。影片以菜单的形式幻想未来世界多种先进技术,如飞车、自动家电、人工控制天气等,直到四十年后,这种菜单式的全面未来幻想才在《小灵通漫游未来》中复现。

本片编导杨小仲是中国第一代导演里的高产者,被人称为“百部导演”。在推出《六十年后上海滩》的第二年,他还自编自导了科幻片《化身人猿》。在这部电影里,科学家胡祥林发明可以让人退化成猿猴的药物,并出发去热带,进一步研究能把猿变成人的药物。胡祥林的助手白剑平自卑轻生,偷偷服药将自己变成猿人,并且兽性大发。

和《六十年后上海滩》一样,这也是一部纯粹科幻题材的电影。身为编导的杨小仲完全控制着影片,它们都是他的个人作品。可惜主流电影界虽然尊重杨小仲的成就,但将这两部电影划为格调不高的商业片,未予重视。

杨小仲对幻想类题材情有独钟。除了这两部科幻片外,新中国成立前他曾经拍摄了奇幻电影《地狱探艳记》,新中国成立后拍摄了《宝葫芦的秘密》和《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可见他对幻想类电影有自己的理解和追求。可惜当时的大环境不利于他发挥这方面的才能。

一九五八年,由于政治原因,许多优秀的故事片挨批挨整,电影界人士噤若寒蝉。当时周恩来提出一个折中方法,建议多拍“纪实性文艺片”,这些电影类似于纪录片,但允许有一定的虚构,甚至虚构人物、虚构情节。和如今有“场景复现”的记录电视片相比,它们更像电影,但仍然不同于纯粹的故事片。

这种折中方案形成了“纪实性文艺片”这种世界电影史上少有的影片类型。当时又赶上大跨进,文艺工作者拍摄了不少歌颂“大跃进”的电影。后来被贬为“跃进片”、“卫星片”。“一九五八年产生了一批‘跃进片’,粗制滥造,各方面对此都很不满。”(参考资料七,94页)而就在这批“粗制滥造的片子”里,诞生了新中国第一部科幻片《十三陵水库畅销曲》。

对于此片,同一本书里有这样的表述:就是完全不成功的影片,也有意无意地表现出一些现实生活,体现出一些时代感,如《十三陵水库畅销曲》,整部影片并不成功,但其中用了一大段新闻纪录片,记录了几位中央领导同志在三十陵水库工地劳动的真实场面,十分真实、生动、感人。(参考资料七,121页)

如果单看这样的描述,你完全想象不同这和科幻片有什么关系。对于这部在半个世纪前都显得相当另类的电影,或者说,对于其中科幻风格的后三分之一情节,主流艺术家或者视而不见,或者讽刺挖苦。

由于并不是要拍科幻片,《十三陵水库畅销曲》首先是政治幻想片,而不是科学幻想片。这部电影采用了十分奇怪的结构,从开头到五十七分钟完全在当代背景下展开。五十七分钟以后一下子进入“二十年后”,也就是一九七八年。按照制作者的原意,这是为了展示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

然而共产主义是一种抽象的社会制度,在银幕上怎么展示呢?远不如展示一些具体的科技成果为好。于是我们看到了未来的中国人乘坐微型飞行器垂直起降。在电视都还没有普及的时代,这部电影中的人们就用电视电话沟通。中国人已经登上了月球,而前半部分出现的政委则代表中国人,正准备出发去登陆火星。如果仅看这最后的三分之一情节,这部电影完全是纯粹的科幻片。

实际上,这部电影刚上映,文艺界便有一种批评,认为影片中的共产主义只是停留在物质生活享受层面上,没有着眼于人们崇高的精神境界。然而,要在银幕上表现未来时代,表现科技之发达是最容易的,表现“崇高的精神境界”反而难上加难。好莱坞制作了那么多以未来时代为背景的科幻片,似乎也没有一部能够表现未来人类的“崇高的精神境界”。

不过,影片的矛盾冲突集中在前三分之二的现实背景中,最后那段科幻情节里没有冲突。能够改造的人差不多都改造了,仅有一个顽固不化的老知识分子仍然坚持己见,但也兴不起风浪。共产主义社会不能有冲突,在这个大原则的约束下,在十三陵水库这个具体的农村背景里,这段科幻情节拍得宛如田园牧歌。

即使有这些缺陷,但影片选择了工程技术题材,就无法不与“科”沾上边。影片一开始便讲述元代科学家郭守敬治水的故事,把人与自然的斗争引入了情节。影片的第一段现代戏是“旧科学家”与“新革命家”之间围绕修水库的争论,内容涉及不少水利专业知识。

而在共产主义背景的情节中,女社长讲了这样的一段话:“如今是科学时代,人们活动少了,要增加活动才有利于健康。”对于当时远没有感受到科技成果,甚至温饱尚未满足的中国人来说,这是典型的科学幻想,而不是政治幻想。

这部电影的制作者并非无名之辈。它改编自田汉的同名话剧,后者收录于《田汉文集》中。电影改编和导演金山也是当时的精英艺术家。于是这部电影的制作按当时的标准来看已经十分精良。特别是最后出现单人飞行器、电视电话,那是中国银幕上第一次出现“假机器”形象,而且作为道具都完成得不错。

与主流艺术界对这部作品(含原作)的恶评相比,科幻迷对这部作品的评价完全相反。他们倾向于忽视原作里歌颂“大跃进”的主题——那个时代嘛,有这样的主题难免。然后,他们高度赞扬影片里那三分之一的科幻情节——天啊,那时候中国人就能幻想这些了!

这是许多中国科幻迷发出的感叹。甚至他们会为片中角色所表现的热情真实可敬,而非主流评论界(如《田汉传》)中所描述的那样,认为那是“似有情而乏真情”。谁的评价更准确,笔者不予置评。笔者仅指明这个现象,就是主流艺术界和科幻迷对这部作品的反应完全不同。

到了一九六三年,出现了由著名笑星陈佩斯父亲陈强参演的少儿科幻电影《小太阳》。电影描写到,为了增加农作物产量,中国人在太空轨道上建造反射镜,提高阳光利用率。这也是一个纯粹的科技话题。

一九八〇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推出了《珊瑚岛上的死光》。该片由原小说作者童恩正亲自改编,女导演张鸿眉执导,当时已经崭露头角的配音演员乔榛出演主人公陈天虹。由于童恩正亲自操刀,这部作品的情节和风格与小说原著相去不远。整部电影无论是风格、叙事手法,还是特技之严谨,都可以说那个时代中国科幻片的代表作。

用今人的眼光回过头来看这部电影,似乎不应该评论它的艺术水平,而应该评论它的“努力水平”。当时不仅中国电影科技水平非常落后,整个社会的科技氛围也十分低下。影片中有一个今天看来十分平常的自动开启的铁栅式院门,当时却不得不安排人隐蔽起来,用手工去推拉。《珊瑚岛上的死光》的故事背景完全发生在国外,由于中国电影当时还没有开放,只能生造异域风光,并且不得不用汉族演员化装出演其中的白人角色。

在这样的条件下制作必须有科技含量的科幻影片,体现更多的恐怕是制作者们的勇气。制作者们使用了许多土办法,尽可能为影片制造富于科技色彩的背景。用今天的眼光看,这部电影的模式化、脸谱化比较严重,善恶忠奸一望便知。这是当时中国电影普遍存在的现象。

《珊瑚岛上的死光》还有一件事值得记录:配音演员乔榛和邱岳峰竟然在这部电影里走到前台,出演主要角色。在电视尚未普及的时代里,这两个人的声音曾经给许多中国人留下深刻印象。而《珊瑚岛上的死光》似乎是他们唯一露过面的电影。

必须说明的是,尽管《珊瑚岛上的死光》曾经家喻户晓,并且几乎与“童恩正”这个名字画等号,但它并不能代表童恩正科幻小说的风格。通读他的全部作品后你会发现,他对于历史考古题材更为驾轻就熟。实际上,童恩正几乎没再创作过与《珊瑚岛上的死光》类似的作品。这只是他的一个孤立的探索。

童恩正就读于四川大学历史系。然而他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不是考古,而是调到峨嵋电影制片厂,亲自改编他自己的科幻小说《古峡迷雾》。可惜这一项目没有投拍。直到前几年,国内某主力民营影视公司还购买了该小说的版权。我们期待着童恩正半个世纪前的夙愿能够早日实现。

一九八一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了科幻片《潜影》。现在人们提到迟志强,只记得他的“铁窗泪”,不知道他还主演过一部科幻片,那便是在这部《潜影》里主演公安人员。该片改编自科幻小说《王府怪影》。“潜影”一词是摄影专业术语,指已经拍摄到底片上,尚未洗印出来的影像。大自然是否能够录音或录像,一直是某些科幻片的题材。香港倪匡的《古声》、法国热拉尔·克莱因的《空谷回音》等都描写了大自然记录声音的奇迹。而《潜影》描写的则是大自然记录了图像。

二十世纪,宁王府已经改造成为博物馆,某夜,雷电交加,讲解员卢亦华在厅堂的墙壁上发现了一个清代王妃的影像和一个穿风雨衣人的黑影。公安人员罗捷深入调查,决心揭开这个“鬼”谜。而管理员肖凌则早就发现了这个怪影,认为它是几百年前,一次雷电将古人的身影记录下来所致,于是致力于开发一种仪器,把墙上的潜影“呼唤”出来。不料,与肖凌一起进行实验的常文虎被暗杀了。原来常文虎的舅舅冯杰一直支持肖凌实验,为的是寻找某处财宝的确切位置。

比起《珊瑚岛上的死光》,这部影片在人性的挖掘上更深入一步。主人公肖凌是个“沟通不良”的管理员,他身为地位低下的管理员,而却坚持进行科学实验。影片大部分时间里,他或者被怀疑为杀人凶手,或者被怀疑为精神不正常。这是许多科幻作品里主人公的共同命运。不过,这种特殊命运能够展示在当时的中国银幕上,仍殊为不易,值得记录一笔。

影片里的特技只有两处蓝幕摄影。导演用黑夜、阴雨、诡异的画面和音乐构筑悬念气氛,获得不错的效果。

如今,不少人炒作他们拍摄了“中国第一部科幻片”,或者“第一部科幻电视剧”,几乎不屑于翻史料。其实,无论中国第一部科幻片,还是中国第一部科幻电视剧都早已留名史册。不过,好在没发现谁来争抢“中国第一部科幻动画片”的名号。当然,这未必是由于人们知道准确的答案,而是这些年已经出品了不少科幻卡通片,“第一部”已经构不成炒作要素。

《我的兄弟小海豚》,又名《阿波的兄弟小海豚》就是“中国第一部科幻卡通片”。原作刘兴诗,并且也是他自己亲自改编成剧本。本片曾于一九八二年获得过意大利第十二届吉福尼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荣誉奖,共和国总统银质奖章。在七八十年代中国科幻的黄金时代里,不少科幻作家都触过电,他们的科幻作品都有很好的画面感,直到今天仍然是优秀的改编素材

一九八三年,中国科幻文学受到不公正批判,从此跌入低谷。然而科幻电影却与此无关,几乎未受影响。许多科幻片都拍摄于这个年份以后。比如《异想天开》便拍摄于一九八六年,由珠江电影制片公司和香港天湖电影制片公司联合制作。

主人公徐立国沉迷于武侠小说,上班的时候做梦,将小说情节交织起来,开始了一段历险。《异想天开》里面不仅借用了外星人、特异功能和机器人的科幻设置,而且还体现了对当时科技动态的一定理解。片中被称为“干妈”的香港女富翁非常了解科技情报的价值。她认为黄金和毒品有价,但科技情报无价。并且它的时效性非常强,偷到手后必须马上找到买家。能够引入科技话题,尽管只是影片中一小部分情节,这也使得影片离科幻片更近一步。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编剧是当时主流文学代表性作家张贤亮。《牧马人》的作者能创作这样一种风格与题材的电影,说明其视野的开阔。

这是一部“准科幻片”。电影里那些科幻式情节均发生于主人公的梦境,从这个角度来看它不是科幻片。但这个梦对剧情的推动并无实际意义,似乎只是为了规避外界对剧情的质疑。如果拿掉梦境的假设,情节也完全可以成立。梦中的故事与其说是荒诞的,不如说是科幻的,甚至是现实的(如梦到领导和亲朋好友来强索奖金),其广度和深度都超过了做梦人徐立国的见识。可以说,将整个幻想情节定位于梦境,只是考虑到当时电影制作的特殊条件。

一九八六年,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摄了故事片《错位》,这是一部具有科幻色彩的荒诞电影。它是讽刺电影《黑炮事件》的续集,不仅故事承接《黑炮事件》,而且完全由《黑炮事件》的导演黄建新率原班人马制作。

在这部续集里,《黑炮事件》中的工程师刘子枫在《错位》里升任局长,被大量会议搞得烦恼不堪,便设计了一个和自己外貌一样“类人机器人”,专门代替他开会应酬。后来,这个替身局长开会上了瘾,干扰起主人的私生活来,最后被刘子枫毁掉了事。

《错位》对“文山会海”的讽刺,延续了《黑》对官僚主义加以讽喻的主旨。但由于并非自觉意义的科幻片,在机器人题材上没有更多挖掘。

一九八八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推出了科幻片《合成人》,由王亚彪导演。影片中,华夏贸易公司总经理吴浩身患重病,大脑形将死亡。同时,农民王家培因车祸丧生,然而大脑却完整地保留下来。庞教授将王家培的大脑移植到了吴浩的头颅中。从此,一个拥有王家培的全部记忆和性格,然而却拥有企业家外形的合成人诞生,并演绎出一连串闹剧。

和当时《凶宅美人头》之类的科幻片一样,似乎是为了回避某些政策风险,影片里的角色虽然都是华人,主人公也身处“华夏贸易公司”,背景里经常出现模糊的简体汉字,但制作者刻意设置一个异域背景。警察、法官的着装都不是当时中国的,货币也不知道是哪一国的。影片里庞教授和商界人物的着装模仿当时中国人心目中“海外华人”的着装特点。电影里城市建筑的外形专门选择一些十分前卫的造型。那些建筑在今天已经很常见,在当时却能体现某种未来感觉、异域感觉。

不过,这种背景的转移和整个故事却没有关系,仅是权宜之计,并且影响了观众对影片的理解。在科幻片中制造一种异域色彩,所需要进行的工作远超人们想象。所以我们会看到,影片里的室内景总是很空旷,桌上没有杂物、文件,墙上没有文字、图片和装饰,仅有简单的几何图形。除了与剧情直接有关的道具,如电话、床、手术台等,其他都是纤尘不染,仿佛影片里所有人都有洁癖。

笔者曾经参与一部科幻片的策划。原创策划人最初把故事背景设置在“下一个世纪”,而我力主把它放在当代,或者几年后的近未来。因为在笔上描写“一百年后”是简单的,在银幕上表现“一百年后”,工作量大得不可思议。你可以抬头看看你住的这间屋子,想象一下把室内属于当代的东西都清理掉,再填补上一百年后可能存在的东西,你就知道其中的工作量了。一间屋子是这样,电影里的每间屋子,以及每处街景都要如此。事实上,即使美工师、道具师投入这么大工作量以后,其结果也只能是尽可能不穿帮。

这就是在银幕上表现未来,和在纸面上表现未来的不同。即使经典科幻片如《星球大战》,当年也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影片里的室内场景总是很空旷,街景中也没有文字和装饰。《合成人》自觉不自觉地踏入到这个麻烦当中。不过,时至今日,如果没有特殊需要,中国电影人已经完全可以把一部科幻片的背景放在中国,放在当代。这是《合成人》问世当年不具备的外部条件。

这部影片采用了某些表现主义的手法。如医院、公司的内景并不写实,很像《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中的梦境。片头出现两个坐在巨大棋子里的对局人。他们与情节无关,但在影片中经常穿插出现,似乎在隐喻主人公已经成为别人手里的棋子。

科幻片要从一个不可能的事件开头,通过大量写实手段让观众认为它可能,然后再展现这种事件一旦可能会产生什么奇异的结果。《合成人》只完成了第一步。当“合成人”意识到自己的真实处境后,他追求荣华富贵,甘愿放弃以前的身份,冒充总经理,这是可以理解的。编导不仅直接表现了合成人的手术过程,还用一群实验室里的动物向观众介绍“换头术”完成后产生的效果。这都说明,制作者有意识将故事放在合理化,而不是荒诞的基调上。(www.daowen.com)

然而接下来“合成人”的许多行为细节都不合理。比如他从农村招来老乡,并说“大家都是一个村子里长大的”。他和总经理夫人分居,并说“我的老婆叫春姑”。这些明显暴露自己身份的行为举止,编导不仅没有删除,反而故意夸大,希望以此制造戏剧效果。实际上应该从“合成人”刻意掩饰,但却掩饰不住旧习惯这个角度入手叙述故事。合成人帮助老乡、发妻、女儿,都不应该面对面公开进行,这才具有合理性。

影片里最为失败的是表演,这也是中国科幻片常常不为人注意的一个缺陷——演员对这类科幻式的角色并不入戏。本来饰演一个双重身份的主人公,对演技是个重大挑战。然而外形很像冯巩的主演却僵硬地演绎这个角色,减少了影片的喜剧色彩。影片里其他人面对“合成人”的表现,无论是将错就错的张总,还是不知底细的吴妻、春姑和老乡,都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惊讶反应,安之若素,习以为常。

在早期的科幻片探索中,中国内地电影工作者缺乏借鉴,再加上整个中国电影当时的制作水平就不高,出现一些问题情有可原。科幻故事本身就是超现实的,如何表现这些不可能发生,但又必须叙述合理的故事,不仅是编剧、导演的功夫。演员们也要从心里接受这个故事,这个角度,从感情上投入才行。

今天再制作中国科幻片,可以翻拍一些不错的旧片子,用新的水准在故事、画面、技术等方面加以包装。像《合成人》这样不大需要特技,然而更需要演技的片子,应该是翻拍的重要对象。

一九八八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了《霹雳贝贝》。这是给一代儿童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电影。前几年网络上流传一张照片,是《霹雳贝贝》主演张京的婚礼场面,令已经长大的同代观众唏嘘不已。足见它当时的影响力。

这部影片描写了宇宙人的儿子小贝贝摆脱孤独寻求友爱的一个故事。因为贝贝手上带电,在普通人群里生活时出现了许多曲折、荒诞、幽默的情节,从而展现了今天具有现代意识的孩子的生活风貌。该片不仅受到青少年观众的喜爱,也曾多次获奖。

同一时期拍摄的《魔表》也是一部儿童题材科幻片。九岁的小男孩康博思很弱小,他渴望早日长大不再受人欺侮。一次偶遇,实现了他的愿望。原来不明飞行物的残片被装进了一只电子表的机心,使之成了变化无穷的“魔表”。在“魔表”的作用下,康博思一瞬间长大变成了一个小伙子。他怀着一颗幼稚的童心冒冒失失地闯进了成人世界,由此引发出一系列有趣又发人深省的故事。

一九八九年,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凶宅美人头》与观众见面。由雷鸣、徐萍、王艳梅主演。影片情节改编自前苏联科幻作家别利亚耶夫的名著《陶威尔教授的头颅》,编导将其换成纯粹的中国故事。医学教授柯克恩和他老师一起从事人头复活和人体移植的实验。老师病故,柯克恩复活了老师的头颅,并利用老师的智慧,把死者罗美娜的头植到死者周曼丽的身体上获得成功。“合成人”逃出实验室跑到社会上,引起了一场曲折的侦破。最后,柯克恩的助手尚华勇敢地揭穿了柯克恩剽窃老师科研成果的丑恶行径。

《凶宅美人头》一片不仅有如此一个科幻构思,它还安排了不少商业元素,包括凶杀、色情暗示,等等。这在那个年代也是一种进步。《凶宅美人头》电影保留了原小说中反角柯科恩的名字,将其他角色都换成了中国人的姓氏。除此之外,影片高度忠实于原著的情节,并体现了原著中的科学要素——单独一个头颅生存难度很大,连化妆品都不能用,因为将不同的头和身体缝合会导致排异反应。由于无法解决这一难题,柯科恩只好再次去掉周曼丽的身体,让罗美娜仅剩一头存活。

一九九〇年,冯小宁导演了儿童科幻片《大气层消失》。影片里,一起意外事故使三节装载化学原料的列车发生了泄漏,烧穿了某地区上空的大气臭氧层,使全球的生命危在旦夕,一个男孩忽然在这天早晨能听懂动物的语言,他发现了污染源。人与动物为了生存共同与死亡搏斗,终于炸毁了毒气车,而他们也付出了最高代价——生命。影片中有动物对话的情节。不过那不是童话情节,而是主人公产生了特异功能,能听懂动物的语言。

一九九二年,西安电影制片厂还拍摄了一部科幻片《隐身博士》。由张子恩导演,白兰妹、常蓝天等人出演。该片描写犯罪分子盗窃科学家的隐身药的故事。

一九九二年到一九九三年,中国电影票房达到上一个波峰,掉头急转直下。科幻片本来就属于小类型,在大市场崩盘的情况下,生存条件更为恶劣。

一九九二年,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毒吻》得以在全国上映。这是中国第一部环保题材的科幻片,标志着中国科幻片在思想取向上开始与国际接轨。故事讲的是,某化工厂一对夫妻喜得贵子。不料母亲在亲吻孩子后死亡,父亲也紧随其后故去。市长的女儿林医生收养了这个婴儿,并取名为三三。然而他却是一个受污染而变异的孩子。《毒吻》的情节便从此发展起来。

《毒吻》以“献给世界环境日”的字幕和污浊的尘烟开始,鲜明地点出它要叙述的主题。影片经常通过主要人物的台词,争论“要经济发展还是要环境保护”。虽然显得直白,但这个主题在当时却足够先进。

为了体现国际化,影片里甚至安排几个外国科学家讨论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不少台词张口“人类”如何,闭口“人类”怎样,这已经很接近科幻片的思维方式了。“人类”是许多科幻片里隐蔽的角色,具体角色往往只是“人类”的代表而已。

一个迅速成长的变异孩子,拥有负面的超能力,且被关在科研基地里生活。《毒吻》里的这些情节与一九八九年出品的美国科幻片《变蝇人Ⅱ》很类似。遇到雷电身体便会暴涨,这个科幻设定在知识基础上很弱,但与一生气就变身的“绿巨人”相比,也弱不到哪去。所以说,除了没有标明是科幻片外,《毒吻》从各种角度来看都是典型的科幻片。

《毒吻》在一定程度上采用了恐怖片的手法。幽暗的超现实的蓝光,噩梦与现实穿插,大量使用特写、音效来制造恐怖效果。虽然现在看来都属于小儿科,但一些观众回忆起这部电影时,承认当时被吓得不轻。

电影把两种发展倾向的代表人物设定为一对夫妻,市长丈夫要大上企业,环保局局长妻子要阻止丈夫的决策,以保护环境。将对待环保、对待三三的不同态度安排在一家人身上,制造了足够的戏剧冲突。所以这部电影从头到尾都不冷场,环环相扣。当林市长必须决定特警是否可以击毙三三时,矛盾激化到了极点。

当然,作为科幻片的早期尝试,《毒吻》肯定比较粗糙。电影把三三变异的原因解释为“污染”、“剧毒物质”,而说不出具体是什么物质,这与“瘴气”一样是前科学概念。只不过对于当时,甚至今天的电影观众来讲,说到这里已经足够让他们看明白。

三三的变异肯定是影片重要的科幻点,编导没有避重就轻,对三三的几次变异进行了重点描写。限于当时的特技水平,很难用画面表现这些变异,唯一的手段就是不停地切换镜头。不过,对于三三这个角色来说,应该选择外形特殊的小演员,并且要经过一定的化装,让他带一些古怪,有点“邪气”。而《毒吻》的导演恰恰选择了三个外形普通的孩子来扮演不同体型的三三,尽管后来将三三化妆得近似吸血鬼,但丑陋有余,邪气不足。

特技不够动作补,导演知道要给三三设计一些特殊动作,以表现他的不正常。然而影片里出现的诸如“仰天狂叫”、“面目狰狞”、“缓缓逼近”等动作都很幼稚,只是为怪异而怪异。

三三被发现有剧毒后成为监控对象,然而其监控程度时松时紧,似乎完全看导演要怎么发展故事,显得过于随意。影片为了表现市长一家对三三的关爱,常常人为放松监控尺度,让市长一家能随意接触到三三,或者让三三来去自由。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情节的可信性。

电影里面还有一个有趣的细节。三三逃离市区后被农民康大炮收留。康大炮是个武侠迷,看到电视上有关三三的通缉令毫不在意,反而问他“一身毒功是怎么练的?”想拜师学艺。从七十年代末开始,武侠文化作为最早的通俗艺术席卷中国内地,科幻文化要晚到二十一世纪初才拥有同样的势头。《毒吻》这个细节侧面体现了当时的流行文化趋势。

这部电影改编自哲夫的同名小说。哲夫是中国内地最早一批关注环保问题的作家,小说《毒吻》也是最早的环境文学代表作之一。有小说的基础,这使得影片故事饱满,矛盾线索丰富。哲夫不仅是原创,而且亲自改编,保证了原作的内容尽可能不走样。

一九九五年,科幻片《再生勇士》与观众见面。主人公宋大卫是公安干警,一九九六年(影片拍摄的次年,一个假定的时代背景),他在追捕国际犯罪分子元安的过程中身负重伤,成为植物人,在昏迷中度过了八年时间。遗传基因专家李明研制成功基因治疗技术,可以使细胞恢复活力。她的儿子偷来这种药剂,令宋大卫复活。

由于有八年的时间差,宋大卫不适应现代化的侦查技术,成为编余人员。元安此时以外商身份潜入中国,秘密用电脑芯片植入人体,控制他人的思维和行动。他为了提高技术水平,绑架李明为自己服务。宋大卫再次出击,成为“再生勇士”。

此片的科幻含量很高。而其动作水平达到了同期国产电影的一流。可惜由于时值九十年代中期,国产电影市场整体滑坡,人们纷纷转去看电视剧。《再生勇士》的影响力远远无法与萌芽时代的《珊瑚岛上的死光》相比。

如果你看过《再生勇士》,你会发现,它可以分成两部电影。一部是动作片。那些打斗、飞车、枪战等镜头,已经达到了同期国产电影的一流水准。另一部是科幻片,则刚刚处在萌芽状态。片中的科幻元素并不少:基因工程、人体改造、时代差异,等等。但它们都没有得到充分表现。惊险动作方面水平高,而科幻方面水平低的原因,并不是钱的问题。怎么把钱怎么花在“科幻”上,或者说,怎么作电影语言来表述科幻构思,这正是科幻导演缺乏的专业知识。

二〇〇〇年,北京英事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上海永乐电影(电视)制作公司联合制作了科幻电影《拯救爱情》,于次年完成并上演。该片导演刘新,主演是谢雨欣和赵阳。著名影星张丰毅客串出演“外星长老”。这也是电影市场低谷中为数不多的科幻片之一。

在离地球不远的T星上,生活着没有性别的T星人,他们不知道什么是爱情,彼此之间只存在友爱。一个年轻的T星人无意间发现能穿梭到地球的飞行器,不顾长老劝说,穿越太空来到地球,按照歌星艾米的形象塑成一个地球女人,并爱上了她遇到的第一个男人。这就是《拯救爱情》的故事。

总的来说,《拯救爱情》是一部言情片。不看这个背景设置,那么它前半部分讲的是两个涉世之初的男女青年如何结伴闯荡,后半部分则是陈世美和秦香莲的老套路。片中外星人寻找到的所谓“爱情”只是一个女人如何对男人百依百顺,甚至听到男人有了外遇,“为了他的幸福”而退让。故事的进步性还不如中世纪的秦香莲。

当然,电影的技巧性远远超过八十年代的作品。不仅画面漂亮了许多,有大量运动镜头,还经常使用“跳切”等技巧,制造灵动的画面效果。电影最后一段聚散离合的情节拍得很煽情,从调动观众情绪的角度来说是成功的。

然而这些优点都与科幻无关。纵观整部影片,其外星人的情节类似于人体盲肠,毫无用途。把它全部删除丝毫不影响剧情发展。将外星人冰儿替换成七仙女,整个电影也讲得通。张丰毅也在这部电影里出演了可能是他最不出彩的角色。那个外星长老从头到尾甚至没有更换场景,只是干巴巴地念台词,表演上极不投入。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不少一流的专业演员都出演过科幻片,但往往由于剧情不合理,他们难以体会角色并发挥其演技。

和前面提到的中国内地科幻片不同,《拯救爱情》是一部原创电影。它给我们提供了反面教材——如果制片人要在某部电影的名字前面打上“科幻片”这个定语,一定要想好有没有必要这么做。

从《珊瑚岛上的死光》开始,直到《拯救爱情》结束。这一波断断续续的科幻电影制作史,大体相当于二三十年代的美国科幻片。它还没有形成规模,夹在武侠片这样的大类型中间。甚至当时大部分科幻片都不叫“科幻片”,因为并不存在稳定的科幻迷群体。你必须一部部去挑选,看其中有没有科幻情节才能确定。《珊瑚岛上的死光》后来被认为是那个时代最正宗的科幻片,但却被称为“反特片”与观众见面。《毒吻》也是典型的科幻片,却一直被标注为“环保片”。

不过,由于当时电影市场红火,资金流充裕,电影人愿意尝试新题材,间接推动了科幻片的尝试。另外,和二三十年代美国科幻片最大不同是,八九十年代中国观众已经能够看到国外精彩的科幻片,省去了一个培养科幻片观众的漫长过程。

了解当时的中国科幻电影,不仅要记住这些影片,还要记住一些重要机构和重要人物。西安电影制片厂是首先应该被记住的。它先后拍摄了《错位》、《隐身博士》、《凶宅美人头》等多部科幻片,经筹备过但没有投入拍摄的还有一些。

有一些人也在这个时期留下了自己的足迹。首先是儿童作家张之路。他于一九四五年生于北京,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一九八一年进入刚刚成立的中国电影制片厂,担任过编辑、文学部主任、创作办公室主任等职务。

和美国的迈克尔·克莱顿一样,张之路是跨越影视和文学两界,并且都作出较高成就的作家。他创作的儿童科幻小说《霹雳贝贝》、《魔表》都被改编成科幻电影。《非法智慧》和《第三军团》被改编成电视剧。这是中国科幻作家里独一无二的纪录。尽管除了《霹雳贝贝》,其他改编后的作品影响不大。但那并非作家本人的原因,而是影视业大环境和制作人营销能力的问题。

说到张之路,必须提到儿童科幻作品的价值。许多人轻视儿童科幻小说和儿童科幻片。其实它们给科幻艺术的贡献不可小视。像《铁臂阿童木》、《机器猫》等都为科幻艺术培养了新一代爱好者。而许多著名科幻片,如《回到未来》、《E.T.》,实际上也是拍给青少年看的电影。

另一位重要人物是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张建亚。张建亚并未亲自执导过科幻片,仅仅于《再生勇士》中担任“艺术指导”。但他堪称中国电脑动画特技的创始人,是最熟谙此道的导演。

九十年代中期,珠达影视公司以电脑动画为号召,试图将《大闹天宫》搬上银幕,拍成一部特技巨片。该片由科幻作家叶永烈编剧,张建亚导演。为了制作片中的电脑动画,制片人投资数千万元,从美国进口了当时最先进的计算机设备和软件。但由于投资人在房地产领域失败,这部片子拍到中途,无疾而终。

后来,这些设备保留下来,拍摄了特技大片《紧急迫降》。这也使得该片导演张建亚成为国内最擅特效的导演。二〇〇二年,他又制作了特技大片《紧急营救》。在第五代导演里,张建亚以特技大片独树一帜。

再有一位是冯小宁。他只拍摄过科幻片《大气层消失》。由于当时只有四十万投资,片子效果可想而知。但冯小宁对科幻片情有独钟:“我希望有机会把我很多年前的一个科幻题材的构思写出来,拍出来,但现在就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很粗糙地仅有四十万就拍了,我希望能够有四千万,用高科技的电脑做,这个构思是一九九〇年就想好了的,是一个环保、科幻的故事,将来我会把它拍出来,这是我的一个夙愿。”(参考资料二十,416页)

让我们期待着这些前辈重新发力,带领中国科幻片走向辉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