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科幻小片:《战争游戏》审视电子游戏的危害

科幻小片:《战争游戏》审视电子游戏的危害

时间:2024-04-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他们只看到大投入、高科技的商业巨片,没有看到那许许多多小成本科幻片。于是,笔者专门撰写出这一章,希望用“科幻小片”的魅力澄清那个普遍的误解——科幻片绝不仅是大成本的视觉魔术。至于世界其他各国的科幻片,相对于美国科幻片来说基本都是“小片”,另辟专章介绍。先说说预言类的科幻小片。《战争游戏》剧照一九八三年,美国科幻片《战争游戏》讨论了电子游戏的危害性。

科幻小片:《战争游戏》审视电子游戏的危害

一、预言类小片

中国人要拍科幻片?哪来的钱啊?

这种论点你一定听得耳朵都磨出茧子了。其实它包含着两个根本错误。第一是中国人搞电影越来越不差钱,这个问题笔者放到本书最后再讨论。第二就是误解了科幻片这一类型的基本资金状况。

其实,科幻片和其他任何类型片一样呈金字塔形——大部分是小制作,少部分是大制作。公众和媒体之所以不清楚这个事实,主要是因为他们并未系统关注科幻片,于是便只记得那些花大钱做营销的巨片。

成本多少,特技水平如何,在其他类型片里似乎不影响到艺术规律本身,但在科幻片里,它却导致了人们的普遍误解——似乎科幻片只能是大片,用金钱制造银幕奇观才是科幻片的本质。这样不仅使得人们难以从艺术角度来欣赏它,也导致许多中国电影人对科幻片望而却步。

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邵智愚曾经与美方合作拍摄儿童科幻片《太空劫持》。他认为,“国产科幻片长期断档的原因是现在观众和导演的眼界都宽了:盗版很发达,大片与美国基本同步。对创作者而言,看到差距如此明显,比不过还不如不比,基本放弃这一块,而专拍感情戏文艺片。”(原载《新闻晨报》,2002年8月13日,第1321期,文化新闻版)这段话或许能代表国内电影人在科幻片上的普遍态度。

不过笔者以为,“现在观众和导演的眼界”至少在科幻片这个领域还不够宽阔。他们只看到大投入、高科技商业巨片,没有看到那许许多多小成本科幻片。为什么会这样呢?一部高投资的电影,那些金钱不仅投入在制作上,也投放到宣传上,以地毯式轰炸为手段,以确保家喻户晓为目标。一九九七年《哥斯拉》的宣传费开始突破一亿美元,二〇〇九年《阿凡达》的宣传费更是达到两亿美元,这笔钱足够拍一部《二〇一二》。

于是,如果一个人并不关注科幻,只是偶尔从大众新闻里看几眼科幻片的消息,那么他能够知道的就只是每年那几部经过充分炒作的科幻大片。

不管哪种类型片,作为一种商业电影制作机制,好莱坞电影界很少会把大投资放到一个完全新颖的创意上。更为惯常的做法是从已经拍摄的影视片中寻找受到观众好评的苗子进行翻拍。所以,许多科幻大片的前身都是小成本科幻片。但要找到这些前身,研究它们,却要花费专门的时间和精力才行。

于是,笔者专门撰写出这一章,希望用“科幻小片”的魅力澄清那个普遍的误解——科幻片绝不仅是大成本的视觉魔术。由于这种误解基本是从对美国科幻大片的印象中得来的,所以笔者在本章介绍的科幻片也完全来自美国。以便告诉大家,美国也有好多构思精妙的科幻小制作。至于世界其他各国的科幻片,相对于美国科幻片来说基本都是“小片”,另辟专章介绍。

从艺术角度讲,大制作都趋向于保守的叙述策略,追求让更多观众能看明白。想从大制作里找到奇思妙想和艺术创新是很困难的。所以,如果我们把视线离开科幻大制作,去看看层出不穷的科幻小片,反而会发现更普遍的科幻艺术规律。

先说说预言类的科幻小片。这类电影的主题就是某个与科学技术有关的话题,它是科幻艺术的核心。许多的科技问题虽然从长远角度会引发重大影响,但一时还难以获得公众关注。所以,拿它们作题材的科幻片也很难获得大投资。

战争游戏》剧照

一九八三年,美国科幻片《战争游戏》讨论了电子游戏的危害性。二〇〇八年,这部电影的续集又与观众见面了。它只是一部小成本的电视电影。影片中,美国情报部门开发一款战争题游戏,给玩家设计的任务就是用恐怖手段袭击美国各城市。每通一关,游戏所要求的恐怖袭击技术就向真实逼近一步。设计者认为如果有人能打通第五关,他就可能是潜在的恐怖分子。结果一个叫法莫的中学生成为被怀疑的对象。

影片揭示了过于逼真的暴力游戏给玩家带来的精神损害。法莫和朋友操纵无人机在虚拟城市上空投弹、喷洒化学毒药、追求杀人数量的攀升,以此为乐。影片的名字已经提示了它的主题——把战争当成游戏是危险的娱乐。可怕的是,二〇一一年一月二十四日,莫斯科多莫杰多沃机场发生自杀式爆炸事件。有媒体称,恐怖分子使用的手段便来自一款美国网络游戏!

灾难片《二〇一二》以宏大场景著称,而它的地质学内涵却不值一提。相反,灾难科幻片《地陷危机》成本很小,讲的却是一个很现实的地质问题——地陷。影片里,新奥尔良市地面下的泥炭出现闷烧,雨水将它们带走后形成巨大空洞,将会把一整幢购物中心陷入地下。主人公马特和同事的使命就是查清此事,并阻止灾难的发生。(www.daowen.com)

与把整个洛杉矶都陷入地下相比,一幢楼沉不沉显然是小事一桩。不过真实的地陷危机却随着人类地下工程的增加而大量出现。如今你用“天坑”作关键词,可以搜到许许多多城市、矿山地陷的新闻。

英国BBC电视台曾经和美国Discovery频道合作过一部科幻片,名字叫《超级火山》。它揭示了美国黄石火山一旦爆发所产生的巨大危害,甚至可以毁灭整个美国。由于投资不足,这部电影没什么精彩特技可以看。但它的卖点显然不是特技,而是对黄石火山危机的真实探索。

小成本科幻片《纽约火山爆发》让我们看到了人类运用地热的前景。虽然为了产生戏剧矛盾,编导让这部电影的后半部分变成灾难片。但如何提取这种不竭之能源,仍然令世人期待。影片中的科学家将地热井打到地幔层,深度超过现实中地热井的数倍。在这个深度上,全世界任何一座城市都可以找到无穷的热量,而不再需要从海湾国家运石油。这会引发世界能源格局,甚至政治格局的根本变化。一部小影片自然无法表现这么多内容,然而至少在它的台词里,上述问题都谈到了。

同样属于能源题材的小成本电影还有《人世下游》,它甚至连一部电影的完整结构都没有拍好,从艺术角度乏善可陈。但它却是极罕见的直接描写石油危机的电影。在这部影片中,世界石油迅速进入枯竭期,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文明在一代人之内便崩溃了,剩下的人为了抢夺能源,像野兽一样在荒原上行动着。

《人世下游》剧照

《生化危机》剧照

《变异异煞》剧照

二〇一〇年,第四集《生化危机》上演了,并且跻身大制作行列。但这个系列(包括其前身电子游戏),构思来自七十年代由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拍摄的一部小成本电影《细菌浩劫》。在那部小制作中,一种流行于东欧马匹身上的病毒可以令马匹互殴致死。美国军方秘密将它们进行基因工程改造,使之可以传染到人类,令敌方士兵疯狂互殴,在战场上造成恐怖效果。但伪装成“农业科技公司”的秘密武器基地发生细菌泄漏,主管科学家等人沾染病菌,成为杀人怪物。

这个情节核心一直保留在以后各集《生化危机》中,但这部原始作品只是一部小制作,大部分情节发生在实验大楼,可以在摄影棚里搞定。除了化妆以外,题材本身也不要求多少特技。《细菌浩劫》主要以情节丝丝入扣取胜,并切中了当时的反战情绪。

一九九七年出品的《变异异煞》为我们描写了一个受基因工程控制的未来世界,社会完全按照人的基因来安排他的前途。为了防止冒名顶替,密探经常要收集人们的皮屑、头发进行DNA鉴定。主人公文森特尽管各方面都很优秀,但由于受到基因歧视,无法成为宇航员。他不得不去购买残疾人杰罗姆的基因冒名顶替,并要用杰罗姆的DNA与密探们周旋

整个影片都围绕着文森特的命运而展示。最后时刻,文森特顺利升空,而杰罗姆则望着升空的火箭自焚而死,场面催人泪下。

出于某些先天生理原因而歧视某些人,这种恐惧正一步步向我们走来。有的保险公司已经在寻找从DNA中检验遗传疾病倾向的方法,以便让那些有基因隐患的投保人付更多的钱。在中国,“乙肝歧视”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它虽然并不是DNA歧视,但与其相比也只是程度的不同。

除了科技预言,社会、政治、经济预言也间接地属于科幻题材。八十年代,仍处在冷战高潮之中的美国上演了一部战争幻想片《红色黎明》。它虚构了苏联军队侵入美国后,一批美国城镇青年进行游击战的故事。这部影片因意识形态色彩十分浓厚而引起轰动。虽然此前有许多直接描写核大战的科幻片上演,但描写苏军登上美国本土的电影还非常少见。

这部属于“重大题材”的科幻片也是一部典型的小成本电影,全部故事都发生在一个小镇上。除了几十个苏联官兵走走队列,或者呈散兵阵形冲锋外,没有什么大兵团作战的场面。甚至,它用天空中杂乱无章的飞机尾迹来表现苏美空军飞机格斗的情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