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文教、科学、卫生支出在财政学中的作用

文教、科学、卫生支出在财政学中的作用

时间:2024-03-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我国,文教、科学、卫生支出是目前财政支出中规模最大的支出项目。需要指出的是,将文教、科学、卫生支出划为非生产性支出,并不意味着它与社会生产没有任何关系。另外,文教、科学、卫生支出绝大部分用于支付这些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和公用经费。

文教、科学、卫生支出在财政学中的作用

第二节 文教、科学、卫生支出

文教、科学、卫生支出简称科教文卫支出,是指国家财政用于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事业单位的经费支出。由于文化、教育、科学、卫生事业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各国政府无不投入大量资金,而且支出规模越来越大。在我国,文教、科学、卫生支出是目前财政支出中规模最大的支出项目。2005年,我国文教、科学、卫生支出决算数为6 104.18亿元,占当年财政总支出的17.99%。

一、文教、科学、卫生支出的内容和性质

(一)文教、科学、卫生支出的内容

文教、科学、卫生支出内容多,范围广。为了便于了解,可以对其作如下分类。

1.按支出的部门划分

文教、科学、卫生支出按部门划分,主要包括:

(1)文化事业费:指文化部和地方文化部门的事业费,包括艺术表演团体经费、艺术表演场所经费、图书馆经费、群众文化经费、其他文化事业费。

(2)教育事业费:主要指各级教育部门的事业费,包括教育部门举办的各类中小学及幼儿教育经费、国家批准设立的各类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经费、教育部门举办的成人高等教育以及广播电视教育经费等。

(3)科学事业费:指各级科委、科协和社会科学院及其归口管理部门的事业费,包括自然科学事业费、科协事业费、社会科学事业费、高技术研究专项经费。

(4)医疗卫生事业费:包括卫生事业费、中医事业费、药品监督管理事业费、行政事业单位医疗经费。其中,卫生事业费指卫生部及地方卫生部门的事业费,包括医院经费、防病防疫事业费、妇幼保健费、合作医疗补助费等。

(5)体育事业费:指国家体委及地方体委系统的事业费。包括体育竞赛费、优秀运动队经费、业余训练费、体育场馆补助费、其他体育事业费。

(6)通讯事业费:指新华通讯社及专业通讯社的事业费。

(7)文物事业费:包括博物馆经费、文物事业机构经费、文物保护费、干部训练费、其他文物事业费。

(8)广播电视事业费:指广播电视部及地方广播电视部门的事业费,包括广播电台经费、电视台经费、县广播站经费、其他广播电影电视事业费等。

此外,科教文卫事业费还包括出版、档案地震海洋、计划生育等项事业的事业费支出。

2.按支出用途划分

文教、科学、卫生支出按用途不同可以分为人员经费支出和公用经费支出。它们分别用于科教文卫等单位的人员经费开支和公用经费开支。

(1)人员经费支出。人员经费支出主要用于文教、科学、卫生等事业单位的工资、补助工资、职工福利费离退休人员费用、奖金等开支项目。其中,工资是人员经费开支中最主要的内容。它包括文教、科学、卫生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固定工资和国家规定比例的津贴。

(2)公用经费支出。公用经费支出用于解决文教、科学、卫生等事业单位为完成事业计划所需要的各项公共费用开支。公用经费主要包括以下项目:

①公务费:指文教、科学、卫生等单位进行日常业务工作所发生的费用,包括办公费、邮电费、水电费、工作人员差旅费、会议费、机动车船用油和燃料费等。

②设备购置费:指文教、科学、卫生等单位购置不够基本建设投资额度、按固定资产管理的设备所发生的费用,包括办公用一般设备及车辆购置费、教学及科研等单位的专业设备购置费、图书购置费等。

③修缮费:指文教、科学、卫生等单位因维修房屋、设备等固定资产所开支的费用以及零星土建工程费用等。

④业务费:指文教、科学、卫生等单位为完成某项专业而开支的消耗性费用以及购置低值易耗品所支付的费用,包括为进行防病防疫而使用的消耗性医药卫生材料费、科学考察研究费、学校的教学实验费及生产实习费等。

(二)文教、科学、卫生支出的性质

文教、科学、卫生支出究竟是生产性的还是非生产性的,我国理论界至今仍有争论。本书不想对这个复杂的理论问题费太多的笔墨。在这里,我们沿用目前国内各种统计文件普遍采用的做法,将文教、科学、卫生支出归入非生产性范畴

文教、科学、卫生等部门是非物质生产部门,它们不生产物质产品,也不提供生产性劳务。从这个意义上划分,文教、科学、卫生支出属于非生产性支出。需要指出的是,将文教、科学、卫生支出划为非生产性支出,并不意味着它与社会生产没有任何关系。实际上,文教、科学、卫生事业的发展与物质财富的生产有着密切关系,而且其贡献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文教、科学、卫生支出也属于社会消费性支出。从内容上看,文教、科学、卫生支出仅指财政用于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部门的经常性支出,不包括财政向这些部门拨付的基本建设支出等投资性支出。另外,文教、科学、卫生支出绝大部分用于支付这些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和公用经费。所以,从总体上说,文教、科学、卫生支出属于社会消费性支出。

二、我国文教、科学、卫生支出现状

在我国现行政府预算支出科目中,文教、科学、卫生支出通常划分为教育事业费支出、科学事业费支出、医疗卫生事业费支出和文体广播事业费支出。近年来,我国财政预算内文教、科学、卫生支出逐年增长(见表4-4)。财政文教、科学、卫生支出无疑是保证和提高我国教育、科学、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广播电影电视等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财力,它对于大力开发人才资源,促进科技进步,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表4-4 近年来我国财政文教、科学、卫生支出情况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中国财政年鉴(1999~2006)》。

(一)我国财政教育支出

我国财政教育支出包括财政预算内教育支出、农村教育费附加支出。其中,财政预算内教育支出包括财政教育事业费、教育基建投资、各部门事业费中用于教育的支出、城市教育费附加支出和支援不发达地区资金用于教育的支出。我国财政教育支出构成情况见表4-5。

表4-5 近年来我国财政教育支出构成情况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中国财政年鉴2006》。

1.我国财政教育支出总量近年来虽逐年稳定增长,但占财政支出和GDP的比重并未达到应有的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有了一定的发展,政府财政性教育支出总量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年稳定增长(见表4-6)。表4-6资料显示,我国财政性教育支出总量已由1980年的114.15亿元增加到1995年的1 196.65亿元,进而增加到2005年的4 531.30亿元;财政用于教育支出的增长速度,1980年到2002年,除1997年和2003年以外始终在两位数以上,其中有的年份超过20%。

按1993年通过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1995年通过的《教育法》规定:到20世纪末,财政性教育支出应达到GDP的4%、当年财政支出的15%。按此标准来观察,我国目前财政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并未达标。财政教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不含债务)的比例,从1996年开始逐年下降,2005年为13.35%;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政府教育经费占其全部政府支出的比例大体上在15%以上。政府财政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近年来也呈逐年下降的态势,1980年为2.53%,1990年为2.49%,1995年则进一步下降为2.05%,随后略有回升,但增速偏慢,到2002年虽上升为2.96%,2003年又出现下降。目前这一比重不仅低于经济发达国家(5.3%)和世界平均水平(5.1%),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的水平(4.1%),与4%的要求仍相距甚远。由于财政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年生均财政性教育投入数额小且增长缓慢,教育水平较低。

表4-6 近年来我国财政教育支出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财政年鉴2006》或据此计算。

2.我国财政教育支出在不同教育层次中的配置结构虽有所改善,但义务教育基础教育仍然处于薄弱环节。

1998年以来,政府在加大财政教育支出总量的同时也调整了财政教育支出结构,在增长的财政教育支出中动用了相当一部分财力用于解决基础教育发展中存在的紧迫问题,如中小学危房改造和保障教师工资发放中的资金短缺问题,使基础教育中的突出矛盾得到初步缓解。从国家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的构成来看,在近两年中,对义务教育的预算内拨款数及其年增长率均大于非义务教育。但是这一增长尚未能够真正扭转义务教育的弱势地位。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投入的比重为26.18%,不仅高于一般的发展中国家,而且高于一些发达国家;而我国对初等、中等教育的投入合计为70.2%,低于美国(75.6%)、日本(71.5%)、英国(73.6%)、韩国(78.5%)泰国(73.6%)等发达和发展中国家。(www.daowen.com)

在政府对义务教育收费加强管理,严格禁止乱收费的情况下,预算内教育拨款是义务教育总投入增长的主要支持力量,义务教育总投入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是对义务教育的预算内拨款尚未达到应有的力度。义务教育投入的不足影响着我国义务教育的普及和进一步发展。从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来看,尽管我国的义务教育入学率已达到较高水平,但义务教育的完成率仍然较低。特别是在近几年公共教育资源投入总量增长较快的情况下,初中学生的完成率出现下降。就许多地方的实际观察,农村学生的流失辍学率比统计数字要高得多,有关辍学事件的报道并不鲜见。这种现象在某种程度上与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入不足有关。由于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入不足,必然促使各学校通过各种手段来弥补经费缺口,如提高学杂费,变相乱收费等,导致农村的一些贫困家庭的子女失学,影响国家普及义务教育任务的完成。因此,需要调整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结构,将资源配置重点向义务教育倾斜。

3.我国财政教育支出在城乡之间差距巨大。

我国财政教育支出在城乡义务教育之间的悬殊差异是我国公共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最为突出的表现。近年来,随着我国财政教育支出总量的增长,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加大了对农村地方教育和支持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对缩小教育事业的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并没有能使差距扩大的趋势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我国农村普通初中、普通小学生均教育经费均低于城市的相应数值,也远远低于全国城乡的平均水平,而且农村生均教育经费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额在逐步扩大。可见我国目前财政教育支出仍然是较多地向城市倾斜。

近年来,为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在财政的支持下,我国基本形成了“奖、贷、助、补、免、勤工俭学”的较为完整的教育资助政策体系。这些措施无疑有利于帮助低收入家庭的学生获得公平的学习机会,但是从预算内教育支出收益者的总体分布情况来看,农村居民获益程度要低于城市居民,低收入家庭获益程度要低于高收入家庭。在义务教育方面,不仅城市中小学生生均预算内教育拨款水平大大高于农村,而且城市中小学校办产业较为发达,享受的税收优惠也比农村多,这意味着城市中小学生在享受间接公共资源方面也要优于农村。在高等教育方面,目前我国虽然实行了收费制度,但政府的预算内拨款仍占到总投入的50%左右,意味着高等学校的学生仍享受着高额的政府补贴。由于农村经济的不发达和农村基础教育水平的低下,在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学生中,城市家庭子女的比例远远高于农村家庭子女。在高等教育中,公共教育资源的大部分为中高收入的人口所享受。

(二)我国财政科技支出

事实上,上述文教、科学、卫生支出中的科学事业费支出只是我国财政科技支出最主要的部分。财政科技支出是指财政预算中用于科学研究方面的支出。它包括财政预算安排的科技三项费用、科学事业费、科研基建费和其他科研事业费等(见表4-7)。

表4-7 近年我国财政科技支出情况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财政年鉴2006》。

科技三项费用,原指新产品试制费、中间试验费和重大科研项目补助费。是为解决国有企业的技术问题而设立的专项科技经费。近年来,科技三项费用在投向上已有相当一部分用于解决国家需要的共性、关键性技术攻关项目;另有一部分仍用于企业一般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如火炬计划、新产品计划和科技兴贸计划等专项经费。

科学事业费是国家财政安排用于科学研究机构的经费和科技专项经费。包括自然科学事业费、科协事业费、社会科学事业费。

科研基建费是国家安排的基本建设支出中用于科技工作的基本建设的资金。目前,科研基建资金除少量用于高新技术产业化外,主要投向基础研究机构和应用研究机构方面,对技术开发研究机构的投入较少。

其他财政科技投入经费,是指国家财政分列在不同预算科目中的属于科技投入性质的经费。这部分经费构成比较复杂,目前主要有教育、卫生、海洋、气象等部门事业费中用于科研的经费。此外,还有农业综合开发经费中的高新技术示范项目支出、农林水利等部门事业费中的技术推广费、良种推广费、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经费、大型、建设工程前期预研费、国家财政负责偿还的世界银行贷款中用于科研单位的款项等。

综观近十几年,即1994~2005年我国财政科技支出情况(见表4-8),我们不难发现以下特征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财政科技投入的绝对量逐年增长,但总量不足,比重偏低。(1)近十几年来,我国财政科技投入的绝对量逐年增长(见表4-8),1994年我国财政科技投入为268.25亿元,2005年已增长到1 334.91亿元,十年增长了4.98倍。(2)财政科技投入的增长幅度不仅波动较大(1999年为23.99%,2000年为4.80%),而且有7个年份的增长幅度低于同期财政总支出的增长幅度。(3)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降,1994年财政科技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为4.63%,2002年这一比重下降到3.62%,2003年开始才又回升。(4)我国财政科技支出占GDP的比重总的来看尽管有所增加,但近年来则一直在0.7%左右,不仅与发达国家1%以上的水平相比明显偏低,而且也没有达到发展中国家0.8%~1%的平均水平。

表4-8 1994~2005年我国财政科技投入情况

注:财政总支出是指不含债务的财政总支出。

数据来源:《中国财政年鉴2006》或据此计算。

2.财政科技投入范围不仅过于宽泛,而且经费运用结构也不合理。根据我国现行预算科目,财政科技支出项目包括科技三项费用、科学事业费、科研基建费和其他部门科研事业费,共4款25项。(1)科技三项费用的资金投向中存在部分“越位”。科技三项费用原指新产品试制费、中间试验费和重大科研项目补助费,是为解决国有企业的技术问题而设立的专项科技经费。近年来,科技三项费用在投向上一部分用于解决国家需要的共性、关键性技术攻关项目;另一部分仍用于企业一般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其中,企业一般技术创新的部分显然属于企业的科技活动,具有非公共产品的性质,完全可以通过市场运作,由企业独立承担这部分科研经费投入,政府财政的直接资金支持与之相比较存在低效率。因为在这种方式下,实质上是变相给予企业补助,使得企业自身对于这项研究不承担风险,缺乏成本约束,从而不会谨慎、节约地加以运用。(2)财政科技投入中基础研究经费虽然增长较快,但所占的比重仍然较低。如在科技事业费项目中,自然科学事业费共12项,其中用于基础性研究方面的经费只有“基础研究经费”、“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公益和农业研究经费”3项。在我国,研究与发展机构是政府资金的最主要获得者与使用者,这就意味着财政科技投入的大部分实际上投到了应用研究和实验发展活动上,而财政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明显偏低。(3)财政科技投入以中央拨款为主,地区之间财政科技投入水平差距较大。首先,近十年来,我国财政科技投入中,中央财政科技投入的比重一直在60%以上,财政科技投入以中央拨款为主,地方财政投入规模较小的格局得以维持;与此同时,由于中央与地方财政科技投入范围的划分尚不明确,没有形成中央和地方科技投入各有侧重、相互补充的结构。其次,由于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各地财政科技投入规模和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从2005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各自财政科技投入情况来看,投入额前5位的依次是广东、上海、浙江、北京和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投入额后5位的依次是西藏、海南、青海、宁夏和甘肃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再从2005年各自财政科技投入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来看,只有上海、广东、北京和浙江四个地区在3%以上;这一比重不到1%的地区有西藏、海南、青海、安徽、江西、甘肃和山西等七个地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区域间财政科技投入的较大差距势必进一步拉大各地的经济差距。

3.财政科技投入经费管理制度不完善,财政科技投入方式有待进一步创新。从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为提高科技资金的使用效率,都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科技经费管理制度。近年来,我国按照建立公共财政和财政支出改革的要求,财政部门和科技行政部门对财政科技投入经费管理制度改革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体现在科学基金和科技计划专项经费管理方面,采用了国际通行的“基金制”和“课题制”管理方式。“基金制”的核心是采用“自由申请、公平竞争、专家评议、择优支持”的原则对科学基金项目及经费进行管理。“课题制”是按公平竞争、择优支持的原则和规定的立项程序确定科研课题,并以课题为中心、以课题组为基本活动单元来进行课题的组织、管理和开展研究活动的一种科研项目管理模式。实行“基金制”和“课题制”管理,有利于营造公平竞争的科研环境,提高科研课题立项质量和科研水平;有利于打破部门、单位界限,促进科研人才流动和优化组合;有利于明晰各方责任,强化科研课题经费的管理和监督,对提高财政科技投入经费的使用效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当前的财政科技投入经费管理仍有一些需要继续完善的地方:一是科技项目管理与资金管理协调不够。按照现行科技管理体制,很大一部分科技项目的评审、评估、实地考察和可行性论证等工作都由科技部门承担,财政部门对项目的了解和把握程度与资金管理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资金管理与项目管理脱节,财政资金监督流于形式。二是财政科技投入资金来源渠道分散、多头管理。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多部门管理,科技部门、经贸部门、财政部门内部又多头管理。在具体管理使用过程中,客观上存在着各相关部门在项目安排上缺乏沟通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项目经费安排重复交叉问题。三是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上、中、下游,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开发基本上独立运作,融通较少,既无法最大限度地实现优势互补,又难以围绕经济发展中的共性、关键性技术和战略性高新技术协作攻关。四是在科研项目经费的绩效考评方面尚没有可操作性的办法,财政科技投入经费绩效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三、文教、科学、卫生支出的管理

文教、科学、卫生支出的管理有两大任务:一是保证文教、科学、卫生等事业部门的经费供应;二是在供应经费的同时努力提高文教、科学、卫生支出的使用效果,做到“少花钱,多办事”。基于这两项任务,财政部门形成了一整套对文教、科学、卫生支出进行管理的制度和方法。

(一)定员定额管理

定员定额管理是指通过制定文教、科学、卫生等事业单位的人员编制和财务收支限额来安排和控制文教、科学、卫生支出的管理制度。它在内容上分为定员管理和定额管理两部分。

1.定员管理

定员即确定人员编制,是国家机构编制主管部门根据单位的性质、业务范围和工作任务所下达的人员配备标准或定员比例。事业单位的人员编制,由国家劳动人事部门具体制定,财政部门应积极参与编制管理,并按国家核定的人员编制设计预算。

文教、科学、卫生等事业单位定员的规定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根据事业单位机构的等级、工作任务的繁简、机构规模大小规定人员编制,如文化馆按所属行政区的等级和该区人口被分为甲、乙、丙三等,国家对不同等级的文化馆分别规定不同的人员编制数量;另一种是按照比例定员,如学校的教职工定员,就是按照规定的教职工与学生或班数的定员比例和基本数字——学生人数或班数确定的,医院的定员则是按照规定的医务人员与病床数和门诊工作量的定员比例及基本数字——病床数、门诊人次数确定的。

定员管理的经济目的在于加强工资管理,工资支出在人员经费中占很大比重,是人员经费管理的重点。定员管理不仅使财政向这些单位供应人员经费有据可依,而且也有利于国家控制文教、科学、卫生支出的规模,对文教、科学、卫生支出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2.定额管理

定额主要是指确定收入和经费开支定额。它是根据各单位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对其财力、物力的消耗、补偿、配备、利用等方面所规定的经济指标额度。文教、科学、卫生等单位的定额有收入定额和支出定额两大类。

收入定额主要包括:(1)补偿性收入定额,是指文教、科学、卫生等事业单位为补偿业务活动中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而取得收入的定额,如文艺单位平均每场演出收入多少元。(2)生产性收入定额,是指文教单位因提供实物产品而取得收入的定额,如平均出售一种文物复制品收入多少元。(3)代办性收入定额,是指文教单位为其他单位或个人代办业务而取得收入的定额,如平均提供一次科技情报收入多少元。

支出定额有不同的分类方法:(1)按支出的用途划分,支出定额可以分为人员经费定额和公用经费定额。人员经费定额是指人员经费中的各项定额,例如平均每一工作人员年标准工资多少元。公用经费定额是指公用经费中的各项定额,例如平均每一工作人员年公务费多少元。(2)按定额的范围划分,支出定额可分为单项定额、综合定额和扩大综合定额。其中,单项定额是具体开支项目的定额,如办公费、邮电费、水电费等定额;综合定额是若干单项定额的汇总,例如公务费定额为综合定额,它是由办公费、邮电费等单项定额汇总而成的;扩大综合定额是若干个综合定额的汇总,例如将公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业务费等综合定额汇总成为公用经费定额。

在文教、科学、卫生支出的管理工作中,定额与定员一样,也是财政安排和控制文教、科学、卫生经费支出的重要依据。对于经费全部依靠财政拨款的单位而言,财政根据单位的定员和各项支出定额,就可以确定向其供应经费的数额。对于需要财政定额补助的事业单位而言,财政要依据单位的定员和支出定额以及其收入定额来确定其定额补助的数额。

(二)预算管理

为了发展我国的文教、科学、卫生事业,除了运用市场经济的原则来动员社会资金以外,政府应对出资兴办的文教、科学、卫生事业加强预算管理。

过去一个时期以来,我国根据各事业单位性质和收支情况,分别采取全额预算管理、差额预算管理和经济核算三种预算管理办法。由于我国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目前各个事业单位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收入,以上三种预算管理形式已不能科学、合理地反映各类事业单位的客观实际。1996年10月财政部颁布了《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取消了上述三种预算管理形式的划分,规定事业单位从1997年1月1日起统一实行“核定收支、定额或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预算管理办法。

1.核定收支。即事业单位要将全部收入(包括财政补助收入和各项非财政补助收入)与各项支出统一编列预算,报经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核定;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根据事业特点、事业发展计划、事业单位财务收支状况以及国家财政政策和财力可能,核定事业单位年度预算收支规模,其中包括财政补助具体数额。

2.定额或者定项补助。这是对非财政补助收入不能满足支出的事业单位实行的办法。所谓定额补助,就是根据事业单位收支情况,并按相应标准确定一个总的补助数额,如对高等院校实行生均定额补助等。定项补助则是根据事业单位收支情况,确定对事业单位的某些支出项目进行补助,如对某些事业单位工资支出项目进行补助,或是补助大型修缮和设备购置等,具体项目因各事业单位情况不同而有所区别。无论实行定额或者定项补助办法,其补助标准均要根据事业特点、事业发展计划、国家财政政策和财力可能,并结合单位财务收支状况确定。不同的事业单位,补助的程度也各有不同。对非财政补助收入可以满足经常性支出的事业单位,定额或者定项补助可以为零。

3.超支不补,结余留用。这是指事业单位预算在经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核定以后,事业单位预算由单位自求平衡。除特殊因素外,其增加的支出,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不再追加经费,因增收节支形成的结余,可留归单位继续使用。

4.收入上缴。一般情况下,事业单位收入数量有限,而且很不稳定,可全部用于本单位事业发展,不实行收入上缴办法。但对于少数事业单位,因其占有较多国家资源或国有资产,得到国家特殊政策,以及收支归集配比不清等原因而取得较多收入,超出其正常支出较多的,可以实行收入上缴办法。收入上缴主要有定额上缴和比例上缴两种形式;收入上缴时间也可以采取按月或按季上缴和在年终一次性上缴两种办法。

上述预算管理办法,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上的一项重大改革,它符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保持并发扬了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制的基本特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有利于全面加强事业单位收支管理,掌握和控制事业单位收支的总体规模,保证事业单位各项资金合理有效使用;进一步明确了国家与事业单位的关系,有利于改变国家包办事业的传统观念;强化了预算的约束性,进一步增强了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责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