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鸠山由纪夫:日本首相评传和政治资金丑闻

鸠山由纪夫:日本首相评传和政治资金丑闻

时间:2024-03-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在自身政治资金丑闻和美军基地问题的困扰下,“风云人物”鸠山宏愿未竟,却沦为政局转换期的牺牲品,执政八个月,挥泪而去,成为日本新世纪第一个“超短命内阁”。鸠山由纪夫1947年2月11日出生于东京都。历史的巧合是,半个世纪后,孙子鸠山由纪夫也成为“新”民主党政权的首任首相。不过,检方以没有证据证明鸠山直接参与献金虚假记录为由,决定不予起诉。

鸠山由纪夫:日本首相评传和政治资金丑闻

鸠山由纪夫

(鳩山由紀夫Hatoyama Yukio 1947.2.11—)

出任第93届(2009.9.16—2010.6.8)内阁首相

鸠山由纪夫(1947年—)日本民主党的主要创建者,是开创民主党政权的第一位首相,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10年“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领导人”。他出生于日本政坛历史最久的政治豪门,与其父和弟弟创造了父子三人同步国会议事堂的政界“奇迹”,与祖父鸠山一郎一道成为日本第一对“爷孙宰相”,被誉为“日本的肯尼迪家族”;其拥有亿万资产,雄踞政治家财富排名榜首。绰号“外星人”的鸠山,奉行“友爱”哲学,带领民主党将祖父创建的“万年执政党”自民党赶下台,实现了日本真正意义上的政权交替。他高举“政治主导”的大旗,推行了民主党新政,在日本当代政治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然而,在自身政治资金丑闻和美军基地问题的困扰下,“风云人物”鸠山宏愿未竟,却沦为政局转换期的牺牲品,执政八个月,挥泪而去,成为日本新世纪第一个“超短命内阁”。

鸠山由纪夫1947年2月11日出生于东京都。鸠山家族是一个历史最为悠久的政治世家,“四代六人”同为政治家,见证了日本整个120年的国会史,堪称日本政坛奇迹。曾祖父鸠山和夫1894年当选众议员,1896年就任众议院议长,还担任过外务次官、东京帝国大学教授、早稻田大学校长等职务。祖父鸠山一郎是日本自由党(1945—1948)、民主党(1954—1955)和自民党的创始人,是日本民主党的首任首相、自民党的首任首相,也是“55年体制”的缔造者。历史的巧合是,半个世纪后,孙子鸠山由纪夫也成为“新”民主党政权的首任首相。叔祖父鸠山秀夫曾先后担任东京大学教授、律师,1932年当选众议员。父亲鸠山威一郎曾担任大藏省事务次官,1974年当选参议员,很快就被提拔为福田赳夫内阁的外相,负责与中国缔结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弟弟鸠山邦夫曾任民主党副党首和自民党政权的文部、劳动、法务、总务大臣等要职。此外,鸠山的外祖父石桥正二郎是全球最大的轮胎制造商普利司通公司的创始人,是鸠山家族维持政治力量和财富基础的重要源泉。还有,鸠山的表妹乡悦子是宫泽喜一首相之子宫泽裕夫的妻子,表舅石桥庆一是池田勇人首相的女婿。

鸠山是日本第一位理工科毕业的首相。1969年鸠山毕业于东京大学工学部,祖孙四代六人均毕业于日本第一学府——东京大学,在日本历史上亦属罕见。其后鸠山赴美国斯坦福大学留学,1976年获得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担任东京工业大学助教、专修大学副教授。他曾打算“技术报国”,改变鸠山家族“长子从政”的传统,然而当他亲眼目睹美国人在1976年纪念建国200周年所表现出的激情时,心底萌生了以政治改变日本的想法。[1]1984年鸠山决定弃教从政,在母亲安子的支持下,从北海道祖父的地盘出马,1986年当选众议员,隶属田中派,时年39岁。兄弟俩扶着有病在身的父亲鸠山威一郎三人拾级而上走进国会议事堂开会的情景被传为佳话。不惑之年当选的鸠山,比弟弟整整晚了十年。在派阀政治盛行、金权丑闻泛滥的时代,鸠山凭借雄厚的财力、豪门出身的名望和祖辈积累的人际关系,加上温文尔雅的学者风范、颇具理想主义色彩而真诚坦率的言行,很快成为日本政界的一颗新星。

鸠山1986年组建跨派系的政治团体“乌托邦政治研究会”,揭批利库路特丑闻。1993年他脱离自民党,与武村正义等建立先驱新党。1993年大选后与其他在野党组建了七党一派联合政权,将自民党一度赶下台,打破了自民党长期一党独大的“55年体制”。1996年9月,鸠山与弟弟邦夫、菅直人等人组建民主党,鸠山与菅直人共同担任党首,即现在民主党的前身。为了组建新政党,鸠山兄弟出资15亿日元,占了建党经费的一半以上,被称为“民主党的大老板”。[2]1998年4月,民主党与其他小党合并成立新的民主党。2003年9月,民主党又与小泽一郎的自由党合并,势力逐渐壮大。2007年参议院选举民主党战胜自民党,成为参议院第一大党。2009年8月,在众议院大选中一举击败自民党,夺得政权。1996年、1999年、2009年鸠山三度担任党首,在民主党成长和夺权的道路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009年8月日本众议院大选,历史性地改变了日本政治的格局。执掌日本政权半个多世纪的自民党黯然下台,“艰苦创业”13年的民主党大获全胜,9月16日鸠山上台组建了民主党、社民党和国民新党联合政权,实现了战后以来首次真正意义上的政权更替。据朝日新闻社9月16—17日的舆论调查,鸠山内阁支持率高达71%,仅低于小泉内阁,与细川内阁并列,在历届内阁中排名第二。[3]

鸠山内阁本着“友爱”的理念,高举“政治主导”的大旗,以“不破不立”的气势,提出以“实现真正的国民主权”和“富有内涵的地区主权”为两大政策支柱,在政治、社会经济外交方面厉行改革,展开一系列别具一格的民主党新政。正当鸠山踌躇满志、准备大显身手、实施其所谓“不流血的平成维新”时,却遇到了棘手的新“三K”难题(日语“献金”Kenkin、“景气”Keiki、“基地”Kichi),特别是政治资金丑闻的困扰。

政治资金问题本是自民党的“软肋”,但民主党上台后,却变成了民主党的“痛处”。早在2009年3月“西松建设非法献金案”中,时任民主党代表小泽被迫引咎辞职。民主党上台后,检查部门再次出击,让小泽深陷“土地门”。与此同时,同年6月,鸠山虚假献金记录问题开始曝光,其政治收支报告书中记录的一些个人捐赠者被发现早已死亡,还有一些否认曾向鸠山捐赠。鸠山当上民主党首任总理大臣后,旧账未了又添新账,新闻界曝出其暗中接受母亲的巨额资金,涉嫌违法献金或偷逃赠与税。2009年12月,东京地方检察厅以违反《政治献金规正法》罪名起诉了鸠山前秘书胜场启二和芳贺大辅。不过,检方以没有证据证明鸠山直接参与献金虚假记录为由,决定不予起诉。对此丑闻,鸠山一直表示不知情,但在前秘书被起诉、真相暴露的情况下,被迫承认了近七年间从母亲那里接受了约12亿日元资金的事实,并补交了约6亿日元的税款,暂时勉强“过关”。

为了打破以往自民党时代“依赖官僚”的政治体制,实现“政治主导”、“官邸主导”和“首相主导”,鸠山在上台后的施政方针演说中明确表示,首先要进行“战后行政大扫除”,为此新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机构改革,践行民主党选举时的承诺。

第一,新设国家战略室、行政改革会议两个行政机构,旨在强化内阁综合决策功能,打破条块分割体制,摆脱官僚主导的局面。2009年9月18日,根据鸠山首相决定,在内阁官房设置了首相的直属机构“国家战略室”,负责财税规划、经济运营基本方针及其他内阁重要政策的策划、方案拟定和综合调整等事务。副首相菅直人兼任国家战略担当大臣。为了进一步强化官邸的作用,制订国家中长期的财税政策规划与经济发展战略,民主党政府欲通过修改法律,将“国家战略室”升格为“国家战略局”。

新设的“行政改革会议”,由行政改革大臣仙谷由人掌管,议长是鸠山首相。2009年11月,“行政改革会议”对各省厅及独立行政法人等提出的预算概算中的447个项目进行了甄别,原计划削减3万亿,实际上削减了6770亿日元。2010年4—5月,针对独立行政法人和公益法人,行政改革会议展开了第二轮“事业甄别”。这一活动最大的亮点在于“公开、透明”。甄别人员不仅吸纳了民间人士参加,还全程通过网络进行直播。以往自民党当政时代一直是“密室”确定的政府预算内容以及有关法人的内部运营首次公开于众,获得了国民的广泛支持,是民主党执政以来少有的政治“卖点”。虽然自民党指责其是政治“闹剧”,但还是获得了国民的积极支持。

第二,建立大臣、副大臣和政务官组成的“政务三方”体制,废止执政党事前审查的惯例,实现决策一元化,防止“族议员”的产生。民主党建政后,在各省厅具体决策过程中,副大臣和大臣政务官等人通过“各省政策会议”,在听取执政党议员意见或提案的基础上,汇报给大臣,召开“政务三方”会议,协调意见、拟定政策。作为官方决策,从始至终不是在执政党方面,而是在政府内进行。

第三,设置阁僚委员会,废除事务次官会议。长期以来,在自民党时代形成的“政官财三位一体”的体制下,最高职位的官僚——事务次官负责辅助大臣并监督所属机构工作,而出身议员的大臣是省厅最高长官,负责决策。然而实际上在内阁大臣频繁更换的情况下,多年以来不少省厅形成了官僚独大、把持政治的局面。在内阁会议前一天召开的事务次官会议成了重要的决策机构。鸠山上任后,废除了有着120余年沿革的事务次官会议,设立阁僚委员会,由鸠山本人亲自挂帅,带领官房长官、相关阁僚和工作人员组成阁僚委员会,让政治家亲自带头进行重大的决策和调整。与此相应,2009年10月6日,新政府决定国会上禁止官僚作为政府参考人进行答辩,改由大臣等政治家回答。

第四,新设“地区主权战略会议”。民主党政府的目的是将“国家与地方自治体关系由上下主从关系改变为对等合作关系”,“从根本上改变自明治维新以来的中央集权体制,以实现‘地区主权国家’”。[4]鸠山在2009年《VOICE》杂志上发表的《我的政治哲学》中指出,废除国家对地方“附设条件的补助金”制度,改为一揽子拨款,将财源、权限大幅度地移交给基层自治体,以激发地方的自主性、责任心。

为了推进地方分权改革,2009年11月政府新设“地区主权战略会议”。鸠山首相亲任议长,于12月主持召开了首次会议。政府方面汇报了“分权改革进程工作方案”和“地方分权改革推进计划方案”,计划将2010年作为“地区主权革命元年”,以2013年夏为目标制订《地区主权推进大纲》。

“国民生活第一”是2009年民主党竞选时打出的口号。因此,如何履行选举承诺,制订有效的政策,促进日本经济发展,切实提高国民生活水平,成为民主党新政权的试金石。

在国民热切的期待中,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鸠山政权倡导“从混凝土到人”的理念,在2010年度所谓“守护生命的预算”中,大幅削减了18.3%的公共事业开支,增加了9.8%的社会保障经费、5.2%的文教科学研究费,[5]育儿教育农业医疗保险、雇用等“民生”领域着手,加大改革力度,通过一些直接补助国民的措施,展开了“守护国民生命、保障国民生活的政治”,力求兑现选举承诺,展现政权更替的现实成果。

第一,育儿和教育方面。育儿补贴是民主党新政的金字招牌。民主党创设了向每位儿童每月发放2.6万日元补贴的新制度,一直到初中毕业。该制度不设收入限制,受到国民欢迎。高中免费教育是民主党新政的又一大亮点。民主党采取发放补助的方式,完全减免公立高中每年约12万日元的学费。私立高中的学生,同样享受等额补助,而对于上私立高中的低收入家庭,则补贴最高达到24万日元。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这有利于减轻普通家庭的负担,避免青少年因经济原因辍学。

第二,养老金和医疗方面。曾经引以为荣的日本养老金制度,在步入“不惑”之年后,不仅由于代际间支付与回报的不公,财政赤字状况严峻,面临制度性危机,而且由于社保厅的违规挪用、养老保险数据遗失,以及滞纳养老金行为等,使日本养老金制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可以说能否重建养老金制度,是民主党新政成败的关键。鸠山首相在2009年10月的参议院大会上表示,要尽最大努力,在四年内创建新的养老金制度。改革思路:一是将国民、厚生、共济三种养老金统一为一种形式;二是创设“收入比例养老金”;三是以消费税为财源设置“最低保障养老金”。[6]根据优先顺序,政府将争取在两年内解决“消失的养老金”问题,恢复国民信任,逐步摸索养老金制度改革的具体方法。

医疗制度改革同样是一个新的挑战。面对政府负担加重、医疗投入比例失衡、医护人员短缺、“医疗体制解体”的形势,鸠山首相提出:“要改变以往仅从财政观点出发一味控制医护费用的方针,着手创建能够提供高效、稳定、高质量医护服务的体制。”具体做法是:一是要废除自民党2006年制订的“高龄老人[7]医疗制度”,创建新的医疗制度。二是将医生人数增加1.5倍,充实急诊、妇产科、儿科和外科,重建地方医疗体制。

第三,增加雇用,刺激经济发展。民主党在世界金融危机重创日本经济的困境中上台,2010年日本经济恢复依然缓慢,失业率居高不下,雇用形势依然严峻。

鸠山认为:“全球化经济已经破坏了日本的国民经济,市场至上主义已经破坏了日本的传统社会。”今后政府“不应盲目乐观于经济指标的数字,而是要在增加家庭实际可支配收入,扩大个人消费的同时,在医疗卫生环境、旅游、文化体育等新领域创造出新的产业和就业机会,实现内需主导型的经济发展。”[8]为此,鸠山内阁相继于2009年12月颁布了两个重要文件:《为了明天的安心与发展的紧急经济对策》(12月8日)和《新发展战略(基本方针)》(12月30日),其中保障就业均是核心问题之一。鸠山政权在推进长期雇用、原则上禁止短期派遣或向制造业派遣员工的同时,强化了失业保险制度的功能;并且扩充雇用调整补助金,预算比上一年增加了十倍以上。

在迎来《日美安全条约》修订50周年之际,新上台的民主党在走向“普通国家”战略未变的情况下,调整了自民党时代“追随美国”或曰“对美一边倒”的外交策略,打出“自立外交”、“自主外交”的口号。其行动集中表现为两个重点,即追求日美“对等”关系的对美外交和倡导“东亚共同体”的重视亚洲的外交。(www.daowen.com)

对美外交方面,鸠山在承认“日美同盟是日本外交基轴”的同时,更加强调要建立“紧密而对等的日美同盟”,开展“自立”、“自主”的外交。民主党上台以来展开了一系列有别于自民党的外交行动。譬如2009年9月9日“三党联合政权协议书”中表明要重新审视美军基地问题。9月16日,外务大臣冈田克也下令成立调查组调查“日美核密约问题”。2010年1月15日,防卫大臣北泽俊美下令撤回在印度洋为美国等提供供油服务的军舰,中止了八年来的供油行动。代表性的是普天间机场搬迁问题,在日美关系中如刺在喉。与其强调其重要性,毋宁说它在日本外交或日美关系的战略调整中更具象征意义。

与此相对照的,是鸠山政权对亚洲及对华关系的“接近”,即提出积极创建“东亚共同体”,加强与中韩等亚洲国家的外交关系。鸠山在2009年8月26日《纽约时报》发表的“日本的新道路”中强调:“我们不能忘记自己是亚洲国家的身份,必须将经济充满活力、联系日益紧密的东亚地区作为我国生存的基本空间,不断努力为该地区创造稳定的经济合作和安全体制。”“我认为,地区一体化和集体安全是我们在实现日本宪法主张的和平主义和多边合作原则方面应该遵循的道路。这也是为保护日本的政治和经济独立、在身处美中之间的情况下追求我们利益应该遵循的适当道路。”[9]2010年新年讲话中,鸠山首相再次强调了推进“重视亚洲的东亚共同体构想”的政策。

重视对华关系的积极姿态,是民主党外交的重要举措。民主党要人在对历史问题有相对比较清醒认识的基础上,表现出更为现实性地“接近”中国。2009年9月22日,鸠山首相与胡锦涛主席在纽约举行了首次中日首脑会谈。鸠山表示,日本政府在历史问题上将坚持“村山谈话”精神,在台湾问题上将继续恪守日中联合声明,并且希望两国克服种种分歧,建立相互信赖,共创东亚共同体。同年12月10日,小泽干事长率领643人的日本民主党代表团暨第16次“长城计划”友好交流使节团访华,其中包括143名民主党议员。这是民主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访华团队,表现出民主党重视对华关系的态度。民主党实质性的对华政策,有待在政权稳固的基础上逐步清晰化。然而,在中国成为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和最大的进口和出口对象国的情况下,如何进一步推进政治安全互信与经济合作,以“充实中日战略互惠关系”,成为民主党政权的重要课题。

鸠山内阁大刀阔斧地推行新政,遇到的问题可谓堆积如山,有些问题难以一蹴而就,实施的政策不免存在一些漏洞而遭到种种非议,加之鸠山本人优柔寡断、摇摆不定,导致内阁支持率一路下跌,2010年2月,支持率由成立之初的71%降至41%,首次低于不支持率45%,5月支持率已跌到21%,不支持率则达到64%。[10]其中关键的几组关系包括“3K”问题如何处理,以及结果如何,都直接影响到了鸠山政权的稳定乃至政治生命。

一是政治资金问题。新政权成立以来,鸠山首相和小泽干事长的政治资金问题相继成为舆论焦点。这一丑闻直接打击了国民对鸠山政权的信任和高支持率,削弱了民主党的执政基础,成为在野党攻击现政权的靶子,严重影响了国会运营,也影响了2010年参议院选举,进而成为鸠山下台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是民主党内部的双重权力即鸠山与小泽的关系问题。在主张“政治主导”、“首相主导”和“党政决策一体化”的情况下,存在着主持政务的鸠山首相与负责党务的干事长小泽权力如何协调、任务如何分工的问题。统领民主党最大派阀“小泽军团”的小泽一郎,被舆论称为“幕后将军”,被认为是真正的实权人物。不容否认,从内阁人事,到党务安排,再到预算制订以及外交运筹等,处处可以看到小泽强大的影响力。因此,鸠山如何发挥领导能力,协调双方关系,灵活运用小泽的影响力,整合内部力量,以推进民主党新政是关键问题之一。

三是鸠山政权内联合政党的关系。推翻自民党上台执政的民主党,在众议院占据多数的情况下,依靠与社民党、国民新党联合,维持着参议院的多数。在可以预见的将来,立足未稳、资历尚浅的民主党,估计还可能联合有关小党,以维持稳定的政局。故而,在一些重大问题上,民主党不得不尊重其他联合执政党的意见,例如,安全问题上社民党的主张和经济对策上国民新党的意见。典型的就是普天间机场问题,除去自己的考虑之外,鸠山首相还夹在美国和社民党、冲绳县等地国民之间,进退两难,考验着联合政权的关系和鸠山本人的能力。最终,2010年5月30日,社民党因不满政府的驻日美军基地搬迁方案而退出联合政权,成为压垮鸠山政权的最后一根稻草。

四是民主党与官僚的关系。“政治主导”不能停留在口号上,也不能是单纯形式上的政治家“主导”。民主党议员普遍缺乏执政经验,有近一半是新当选的议员,能否取代精英官僚进行实质性的有效决策,并领导指挥官僚切实贯彻实施政策是问题的核心。所以,“摆脱依赖官僚”,不是简单地“敲打官僚”,削减官僚权力,而是随着公务员制度改革,如何协调关系,利用官僚,逐步加强政治家的立案、决策能力,走向真正的“政治主导”,否则即使大量议员进入政府,也会变成“依赖官僚的脱官僚”体制。

五是民主党与美国的关系。对美关系成为民主党外交的核心问题,其中以“普天间机场”为焦点的基地问题,也成为一个让鸠山挠头的事情。短期来看,在野的民主党上台后存在一个角色转换,即与美国磨合的技术层面问题,长期来看,则是日本外交理念和战略转换的问题,就是鸠山强调的“自立自主”、“对等”的“有尊严外交”,也是小泽在冷战结束后就曾主张的“使日美关系与时代变化相适应”的“普通国家”之路。需要指出的是,日美同盟关系短时期内难以发生剧变,正如鸠山首相改变上台之初的口气,在2010年1月的施政演说中反复强调了日美同盟的重要性。毋庸讳言,日美关系的调整,极具艰巨性与复杂性。鸠山在5月13日自食其言,放弃此前设定的5月底落实美军基地搬迁问题,造成外交工作的迷局,导致了社民党退出联合政权,引发政坛地震。鸠山内阁支持率直降为17%,不支持率升到70%(《朝日新闻》5月29、30日舆论调查)。

显然,辞职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选举之牌”。鸠山面临的最直接压力,来自于民主党内部。党内一直持续不断要求鸠山和小泽引咎辞职的呼声一举高涨。面对7月中旬即将举行的参议院选举,民主党特别是参议院的干部和议员认为,照此下去,必输无疑,强烈要求首相辞职,因为“民意”不可违。原本想坚持下去、共渡“国难”的鸠山,不得不痛下决断。6月2日,鸠山含泪宣布将与小泽一郎干事长双双辞职。

由此,鸠山被媒体批为“日本宪政史上的愚蠢宰相”,八个月有余的执政,被斥为“罪该万死的失政”,是“日本之恶梦”。[11]然而,鸠山内阁建立的最大意义在于改变了自民党长期一党独大的格局,为日本政坛政党相互竞争、轮流执政的常态化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执政党打破内部既得利益结构,调整外交策略提供了一定条件。鸠山强调的政策理念、决策程序固然存在新意,然而,具体政策内容方面,亦存在着相当的模糊性或不确定性,有待在实践中充实完善。

【注释】

[1]《现代周刊》,2009年9月12日。

[2]佐野真一著:《鸠山家族:金钱来源与血脉传统》,文艺春秋2009年,第196页。

[3]《朝日新闻》,2009年9月18日。

[4]“民主党政权公约”,http://www.dpj.or.jp/special/manifesto2009/pdf/manifesto 2009.pdf

[5]第174届国会鸠山首相的施政方针演说,2010年1月29日。日本首相官邸主页,http://www.kantei.go.jp/jp/hatoyama/statement/201001/29siseihousin.html

[6]“民主党政权公约”,http://www.dpj.or.jp/special/manifesto2009/pdf/manifesto 2009.pdf

[7]高龄老人,指75岁以上的老人。

[8]鸠山政府《基本方针》,2009年9月16日,第6页。http://www.kantei.go.jp/jp/tyokan/hatoyama/2009/0916siryou1.pdf

[9]YKIO HATOYAMA.A New Path for Japan.The New York Times,26 August,2009.

[10]《朝日新闻》,2010年5月17日。

[11]《产经新闻》2010年6月13日、《日本经济新闻》2010年5月30日社论、《每日新闻》2010年7月10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