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魏晋南北朝佛教:僧肇学说的地位和影响

魏晋南北朝佛教:僧肇学说的地位和影响

时间:2024-03-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正是自僧肇以来,这种般若空宗思想在中国大地上尤其是在佛教界开始广泛流行起来。僧肇的学说不仅在东晋时期反响巨大,而且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深远的。推崇僧肇学说最为纯正,赞誉僧肇为佛教史上作出划时代贡献的人物。

魏晋南北朝佛教:僧肇学说的地位和影响

五、僧肇学说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僧肇一生是短促的,但他的学说在中国哲学史上却占有重要的地位。僧肇学会了印度般若中观宗的哲学思辨,领会了魏晋玄学的体用学说,加以融会贯通,并以具有感染力的文字阐发了非有非无、即动即静、知即不知、体用一如、我法俱空的大乘空宗的基本思想。他采用和相对主义紧密相连的两面开刀的否定手法,以此方否定彼方,又以彼方否定此方,从而否定双方。他以空(无)否定有,以不迁否定迁,以不知否定知,反过来又以有否定空(无),以迁否定不迁,以知否定无知。在他看来,空和有、不迁和迁、无知和知都是不真的,真正真实的是所谓超出空和有、不迁和迁、无知和知之上的空、不迁、无知——这也就是一种精神性的本体、佛教的最高境界和佛特有的神秘直观。正是自僧肇以来,这种般若空宗思想在中国大地上尤其是在佛教界开始广泛流行起来。

僧肇的活动范围是在北方关中(陕西)一带,但他在自己的著作中也抨击了当时南方佛教的各个学派,从而又间接地批判了魏晋玄学的各个流派。从哲学理论来说,它不仅是对我国佛教般若空宗各学派的批判总结,而且也具有对魏晋玄学各流派的批判总结的意义。他独创了带有中国特点的、一整套的佛教唯心主义哲学体系,达到了佛教般若空宗学说的最精巧的水平,从而把中国佛教哲学理论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僧肇的学说不仅在东晋时期反响巨大,而且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深远的。由于他和鸠摩罗什对般若空宗的三论[118]学的研讨和弘扬,促使了三论学的兴起,到隋唐间形成了以《中论》、《十二门论》和《百论》为主要典据、以“诸法性空”为主要宗旨的三论宗,它的创始人吉藏在《大乘玄论》中就说僧肇“可谓玄宗之始”,这等于把僧肇奉为三论宗的初祖,足见僧肇对三论宗渊源之深,影响之大。此外,禅宗所鼓吹的“教外别传”、“自性真空”、“立处即真(空)”、“见性成佛”等观点也都和僧肇的学说有一定的渊源关系。由于僧肇学说在中国佛教史上的重要地位,所以直至明末蕅益智旭在所著《阅藏知津》的“凡例”中还说:“此土述作,唯肇公及南岳、天台二师[119]醇(纯)乎其醇,真不愧马鸣、龙树、无著、天(世)亲。”推崇僧肇学说最为纯正,赞誉僧肇为佛教史上作出划时代贡献的人物。

《不真空论》、《物不迁论》和《般若无知论》等论文所蕴涵的深邃精巧的唯心主义思辨,所表现的优美洗练的文体和语言,博得当代国内外不少有关学者的倾倒。这也正是我们必须努力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予以研究和批判的理由。

(原载辛冠杰等主编:《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

续编第2卷,济南,齐鲁书社,1982)

【注释】

[1]鸠摩罗什(344—413)生于龟兹(今新疆库车一带)。幼年出家,初学小乘,后习大乘。一生主要是系统地翻译和介绍了大乘空宗的唯心主义学说。鸠摩罗什的四大弟子是僧融、僧叡、僧肇、道生,也有说不是僧叡而是慧观的。

[2]《高僧传·僧肇传》。

[3]《高僧传·僧肇传》。

[4]《方等》:佛教大乘经典的总称。

[5]三藏:佛教经典的总称,因包括经典、戒律、论述或注解三类,故名三藏。

[6]《高僧传·僧肇传》。

[7]《高僧传·僧肇传》。

[8]《大正藏》,第38卷,327页。

[9]《高僧传·僧肇传》。

[10]《高僧传·僧肇传》。

[11]《高僧传·僧肇传》。

[12]参见《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16章,见《汤用彤全集》,第1卷。石峻:《读慧达〈肇论疏〉述所见》,载国立北平图书馆《图书季刊》,新第5卷第1期,1944。

[13]见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研究报告《肇论研究》(法藏馆)。

[14]详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3卷,第10章;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5讲。

[15]参见石峻:《读慧达〈肇论疏〉述所见》,载国立北平图书馆《图书季刊》,新第5卷第1期,1944。

[16]参见《大正藏》,第45卷,143~150页。

[17]参见《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10章,见《汤用彤全集》,第1卷。

[18]《肇论在佛教史上的意义》,见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研究报告《肇论研究》(法藏馆)。

[19]参见《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10章,见《汤用彤全集》,第1卷。

[20]性空:大乘佛教认为一切事物的现象都有它各自的因和缘,即由各种条件凑合而成,并没有实在自体,所以称为“性空”。

[21]《肇论·不真空论》。

[22]《肇论·不真空论》。

[23]《肇论·不真空论》。

[24]《肇论·不真空论》。

[25]《肇论·不真空论》。

[26]《肇论·不真空论》。

[27]《肇论·不真空论》。

[28]《肇论·不真空论》。

[29]《肇论·刘遗民书问附》。

[30]《肇论·答刘遗民书》。

[31]“世尊”:佛教徒对于教主释迦牟尼的尊称。佛教说释迦“于世独尊”,故名。

[32]《肇论·不真空论》。

[33]《肇论·不真空论》。

[34]本文关于《不真空论》、《物不迁论》和《般若无知论》的部分译文,参照了任继愈的今译本,见《汉唐佛教思想论集》和《世界宗教研究》1979年第1期。

[35]《肇论·不真空论》。

[36]《肇论·般若无知论》。

[37]《妙观章》系支遁所编,全文今已不存。

[38]《肇论·不真空论》。

[39]慧达的生平已无从考查,有的学者断为六朝陈时人。

[40]《肇论·不真空论》。

[41]《肇论·不真空论》。

[42]《肇论·不真空论》。

[43]《注维摩诘经》,见《大正藏》,第38卷,376页。

[44]童子:《维摩诘经》中所说的毗耶离城长者子,名叫宝积。

[45]《肇论·不真空论》。

[46]《肇论·不真空论》。

[47]《注维摩诘经》,见《大正藏》,第38卷,415页。

[48]《肇论·答刘遗民书》。

[49]《肇论·不真空论》。

[50]《肇论·不真空论》。

[51]《肇论·不真空论》。

[52]《注维摩诘经》,见《大正藏》,第38卷,373页。

[53]《肇论·答刘遗民书》。

[54]《注维摩诘经》,见《大正藏》,第38卷,372页。

[55]同上书,377页。

[56]同上书,353页。(www.daowen.com)

[57]同上书,377页。

[58]同上书,378页。

[59]《注维摩诘经》,见《大正藏》,第38卷,363页。

[60]印度大乘佛教基本上有两大派别:一是龙树所创立的大乘空宗;另一是由无著、世亲两兄弟创立的大乘有宗,宣扬“实无外境,唯有内识”(《成唯识论》,第1卷)的唯心主义。

[61]《注维摩诘经》,见《大正藏》,第38卷,411页。

[62]《注维摩诘经》,见《大正藏》,第38卷,409页。

[63]声闻:佛教指小器根人,这种人只有亲自听到佛的教导才能理解和接受佛的教义,所以称为“声闻”。

[64]缘觉:佛教指中器根人,理解能力比声闻高一些,可以通过分析事物的关系认识到世界不过是许多条件的集合体,并不真正存在,并由此而领悟了佛教的教义。

[65]《续藏经》,第1辑第2编乙,第23套,第4册,442页。

[66]《肇论·物不迁论》。

[67]《肇论·物不迁论》。

[68]菩萨:佛教所谓“发大心的人”。佛经说,菩萨是释迦牟尼未成佛时的称号,后来也泛指宣扬并实行大乘佛教的人。

[69]《肇论·物不迁论》。

[70]《肇论·物不迁论》。

[71]住:据元康《肇论疏》应作“往”。

[72]《肇论·物不迁论》。

[73]《肇论·物不迁论》。

[74]《肇论·物不迁论》。

[75]《肇论·物不迁论》。

[76]《肇论·物不迁论》。

[77]《肇论·物不迁论》。

[78]藏山:《庄子·大宗师》:“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

[79]临川:《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80]《肇论·物不迁论》。

[81]《肇论·物不迁论》。

[82]《肇论·物不迁论》。

[83]《肇论·物不迁论》。

[84]《肇论·物不迁论》。

[85]《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一书摘要》,见《列宁全集》,中文2版,第55卷,217页。

[86]《肇论·物不迁论》。

[87]《中论·观时品》。

[88]《庄子·天道》注。

[89]《庄子·养生主》注。

[90]《庄子·大宗师》注。

[91]《肇论·般若无知论》。

[92]《肇论·般若无知论》。

[93]《肇论·般若无知论》。

[94]《肇论·般若无知论》。

[95]《注维摩诘经》,见《大正藏》,第38卷,373页。

[96]《注维摩诘经》,见《大正藏》,第38卷,373页。

[97]《肇论·般若无知论》。

[98]《肇论·般若无知论》。

[99]昙无谶译《优婆塞戒经》第1卷说:“如恒河水,三兽俱渡,兔、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尽底。恒河水即是十二因缘也。声闻渡时,犹如彼兔。缘觉渡时,犹如彼马。如来渡时,犹如香象。”(参照《大般涅槃经》)这里的意思是,佛教真谛十全十美,无所不包,没有遗漏。

[100]《肇论·般若无知论》。

[101]五阴:后译为“五蕴”。

[102]相与:相互对待,相互交接,相互依存,相互交渗。

[103]《肇论·般若无知论》。

[104]用:作用。寂:寂灭,即所谓本体的状态。寂用就是体用。

[105]《肇论·般若无知论》。

[106]《肇论·般若无知论》。

[107]《肇论·般若无知论》。

[108]定慧:定指禅定,慧指教义。

[109]《肇论·答刘遗民书》。

[110]《肇论·答刘遗民书》。

[111]名相:一切事物,因耳可闻,谓之名;因眼可见,谓之相。佛教认为名相是虚假不真的。

[112]《老子》二十五章注。

[113]《魏志·钟会传》注引何劭《王弼传》。

[114]《庄子·大宗师》注。

[115]《庄子·齐物论》注。

[116]《庄子·大宗师》注。

[117]《肇论·答刘遗民书》。

[118]三论: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的《百论》。

[119]南岳师:指天台宗的祖师之一慧思。“天台”师:指天台宗创始人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