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慧远信仰及佛教在魏晋南北朝的影响

慧远信仰及佛教在魏晋南北朝的影响

时间:2024-03-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六章慧远的弥陀净土信仰往生弥陀净土是慧远人生理想的最高目标,是他信仰佛教的最后目的,也是所谓解脱生死痛苦的最终归宿。前面提到过的慧远和其门徒一百二十多人建斋立誓,祈求死后往生弥陀净土的活动,就是这种理想、信仰、愿望的集中表现。一弥陀净土是什么意思呢?通过这种虚构的强烈对比以突出弥陀净土的无限欢乐。二弥陀净土的主张,思想简单,理论贫乏。

慧远信仰及佛教在魏晋南北朝的影响

第六章 慧远的弥陀净土信仰

往生弥陀净土是慧远人生理想的最高目标,是他信仰佛教的最后目的,也是所谓解脱生死痛苦的最终归宿。前面提到过的慧远和其门徒一百二十多人建斋立誓,祈求死后往生弥陀净土的活动,就是这种理想、信仰、愿望的集中表现。

弥陀净土是什么意思呢?它的信仰特征是什么呢?

弥陀是阿弥陀佛的省称,意思是“无量寿”、“无量光”,也就是说,寿命无限长远,光明无限广阔。《无量寿经》说,过去有个国王出家为僧,号法藏,发四十八愿,称“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后来果然成为佛,名“无量寿”,国土在西方,名“安乐”(“极乐”)。西方极乐世界和众生居住的世间即所谓“秽土”相对,又称“净土”。因为无量寿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能接引念佛人往生“西方净土”,所以又称“接引佛”。佛教宣扬,阿弥陀佛在诸佛中誓愿特别宏大,无论怎样罪大恶极的众生,只要诚心称其名号,都可被接引迎入其国。这种宗教宣传,对于苦难的人们具有特别大的吸引力。

关于阐发弥陀净土的佛教经典,慧远时已译出的有《无量清净平等觉经》(《无量寿经》的异译,后汉支娄迦谶译[1])、《无量寿经》(曹魏康僧铠译[2])和《佛说阿弥陀经》(后秦鸠摩罗什译)等。经文叙述无量寿佛因地修行和果满成佛的功德;描绘阿弥陀佛所在的所谓“西方极乐世界”的景象;宣扬只要专念阿弥陀佛的名号,一心不乱,就能灭无数劫业,消除一切苦恼,往生净土,目见阿弥陀佛。

为了引导人们产生求佛的兴趣和信念,有关佛教经典突出地宣扬弥陀极乐净土的两大特色:

一是所谓阿弥陀佛的威神功德,是无量寿、无量光,同样,往生到弥陀净土的一切众生也是无量寿、无量光。《佛说阿弥陀经》说:

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3]劫,故名阿弥陀。

《无量寿经》卷上说:“无量寿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同经卷下说:“诸佛如来皆共赞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

二是所谓阿弥陀佛世界的尽善尽美、庄严极乐的景象。《无量寿经》说阿弥陀佛世界“名曰安乐”,“安乐”就是“清净安隐微妙快乐”。《佛说阿弥陀经》说阿弥陀佛世界“名曰极乐”,并列举所以称为极乐国土的六个方面。首先,最重要的是“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众生只有安乐没有痛苦。其次,在极乐世界里,国土以黄金为地,万物以无量杂宝百千种香而共同合成,到处莲花香洁,鸟鸣雅音。总之,极端庄严辉煌,非常清净美妙。《无量寿经》卷下还详细论述世间是充满恶行和万分痛苦的,如“尊卑上下,贫富贵贱。勤苦忽务,各怀杀毒”,“强者伏弱,转相溇贼。残害杀戮,迭相吞噬”。广大众生在世犹如大火焚烧人身。通过这种虚构的强烈对比以突出弥陀净土的无限欢乐。再次,给众生以无限慷慨的允诺和虚幻的满足。例如,该经不仅反复宣扬阿弥陀佛如何大慈大悲,普度众生,众生如何凭借阿弥陀佛的外力就可进入佛国,而且说:“国中天人[4]寿命无能限量,除其本愿修短自在。”“若欲食时,七宝钵器自然在前……百味饮食,自然盈满。”“衣服饮食,花香璎珞,缯盖幢幡,微妙音声,所居舍宅,宫殿楼阁,称其形色高下大小,或一宝二宝,乃至无量众宝,随意所欲,应念即至。”[5]在那个冥冥高空上面的西方极乐世界里,一切人间的痛苦都顿然消失了,人们可以得到在世间所企求而得不到的快乐和幸福。在那个极乐世界里,生命的树是常青的,时间的长河停止了流逝,一切对立的、不和谐的东西都趋于统一,一切丑和恶的现象都转化为美和善。这些超级的、廉价的、虚幻的美好描绘,对于那些生活优裕而又追求来世幸福的人,具有神奇的吸引力;对于那些生活穷困而又找不到出路的人,则是莫大的精神安慰。

佛教弥陀净土说十分注重他力,宣传一切众生只要信仰阿弥陀佛,就都可往生极乐世界,为众生设想了一条进入净土的极其容易而方便的途径——他力往生净土法门。《无量寿经》说:

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常修梵行,至成佛道。[6]

闻阿弥陀佛的名字就可成就佛道。

其有众生遇斯光者,三垢消灭。……寿终之后,皆蒙解脱。[7]

“光”即“无量光”的光明,众生只要遇到阿弥陀佛的光明,不仅灭除污垢,而且死后还可获得解脱。

若有众生,闻其光明威神功德,日夜称说,至心不断,随意所愿,得生其国。[8]

这些说法的共同点是,十分强调阿弥陀佛的威神功德对于众生进入佛国的作用,而众生只要专心称说阿弥陀佛的威神功德,就可进入以阿弥陀佛为教主的西方极乐世界。

《无量寿经》卷下还具体地论述了三辈(三等)人进入佛国的情况:

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此等众生临寿终时,无量寿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彼佛往生其国。

其中辈者……其有至心愿生彼国,虽不能行作沙门,大修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其人临终,无量寿佛化现其身,光明相好具如真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化佛往生其国。

其下辈者……其有至心欲生彼国,假使不能作诸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意,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愿生其国。若闻深法,欢喜信乐,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于彼国,以至诚心愿生其国。此人临终,梦见彼佛,亦得往生。

这三种人功德有差别,往生佛国的具体情况也不同,而其共同点是:第一,发无上菩提之心;第二,一向专念无量寿佛;第三,都能往生净土。《无量寿经》卷下还说:“……东方恒河沙佛国,无量无数诸菩萨众皆悉往诣无量寿佛所。”这对地处东方的中国僧人看来,又别有一番亲切可及的引诱力,更易激起向往净土的特殊信念和强烈兴趣。

《佛说阿弥陀经》还说得更为简明省事: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强调只要连续七天口念阿弥陀佛,就可以见到阿弥陀佛,死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非常廉价地出售进入佛国天堂的门票。

弥陀净土的主张,思想简单,理论贫乏。根据现存史料,慧远对于净土佛国也没有作专文论述,我们只得从他给刘遗民的信和刘遗民代表慧远等人在阿弥陀佛像前共同立誓的发愿文来研究其思想之大略。

慧远在《答桓南郡书》中曾援引庄周对人生的悲慨,说:“人生天地之间,如白驹之过郤[9]。以此而寻,孰得久停,岂可不为将来作资?”[10]人的生命短促,应为来世及早作准备。他在《与隐士刘遗民等书》中说:

君与诸人,并为如来贤弟子也。策名[11]神府,为日已久。徒积怀远之兴,而乏因籍之资,以此永年,岂所以励其宿心哉?意谓六斋日[12],宜简绝常务,专心空门,然后津寄之情笃,来生之计深矣。[13]

意思是说,刘遗民等都是佛的弟子,属于佛国的人。如果光是怀想身后遥远的幸福,而缺乏借以达到目的的措施,并不是尽力去实现成佛的宿愿。慧远主张,每逢六个斋日,应专心于佛事,勤于修持,这样信念功深,来生进入佛国的理想就确有把握实现了。这里慧远表露了与刘遗民等人共同往生西方佛国的愿望。后来在刘遗民撰写的发愿文中,更是明确地表述了往生西方净土的思想。全文录于《释慧远传》中,其重要思想是:

(一)直接推动了慧远等人祈求往生净土的佛教教义是因果报应说。“夫缘化之理既明,则三世之传显矣。迁感之数既符,则善恶之报必矣。推交臂之潜沦,悟无常之期切。审三报之相催,知险趣之难拔。此其同志诸贤所以夕惕宵勤,仰思攸济者也。”[14]意思是,对佛教道理的无知等因缘引起了众生的一系列的生死流转,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中受尽苦难。正是悟解了人生的无常,深知生死报应的威慑力,因此发愿者惕惕勤勤,思愿期生净土。由此看来,笃信佛教因果报应,深惧生死轮回的痛苦,是慧远信仰弥陀净土的根本原因。这也说明慧远等人内心确实充满了超脱世间痛苦、追求来世幸福的紧迫感,急切地期待着死后尽速转生佛国。

(二)深信神不灭说是慧远等人祈求往生净土的思想基础。“盖神者可以感涉,而不可以迹求,必感之有物,则幽路咫尺。苟求之无主,则渺茫何津。今幸以不谋而佥心西境,叩篇开信,亮情天发。乃机象通于寝梦,欣欢百于子来。于是云图表晖,影侔神造,功由理谐,事非人运。”[15]神明不灭,深惧死后灵魂受苦,盼望超脱累劫轮转的苦难,求得死后灵魂的解脱,是慧远弥陀净土信仰的理论根源。这也说明,有神论是宗教的理论基石。

(三)祈求往生弥陀净土的修持方法是坐禅。发愿文说,“胥命整襟法堂,等施一心”,“可不溇心重精叠思以凝其虑哉?”[16]就是说,要在法堂坐禅,一心一意,凝息思虑,专注于念佛。这种坐禅和那种一心口念阿弥陀佛名号是不同的。这一点因涉及慧远和净土宗的关系问题,下面还将详加辨证。

(四)表述了共同进入弥陀净土的强烈愿望。发愿文强调说,虽然发愿人“景绩参差,功德不一”,但是“誓兹同人,俱游绝域”,“先进之与后升,勉思汇征之道”[17]。这说明慧远携同门徒共入佛国的坚定愿望,也反映了慧远团结门徒的高超手段。

弥陀净土信仰是晋代佛教的一种思潮,它是在信奉弥勒净土的思潮之后发展起来的。自慧远的师父道安开始,奉行的是弥勒净土的思想。所谓弥勒净土,即佛教讲的欲界六天[18]中的第四天,也叫兜率天。兜率天有内外二院,其内院为补处菩萨的住处,因弥勒生于此,故又名弥勒净土,也叫兜率内院。所谓补处菩萨是在释迦如来灭后补其空处,将来要继承释迦佛位为未来佛的菩萨。弥勒经四千岁(据称相当于人间五十六亿七千万岁)下生人间成佛,广传佛法。经云,弥勒净土就在欲界本身,比其他诸佛的净土都要切近。道安专修此法,经常念诵《弥勒下生经》和《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等,并和一些弟子在弥勒像前立誓,发愿上生兜率内院。随后又出现祈求死后往生弥陀净土(西方极乐世界)的信仰。以名士风采著称、醉心于《庄子·逍遥游》的名僧支遁(314—366)的逍遥,最后归结为进入极乐世界。他在《阿弥陀佛赞》的序文中描绘了一个远离中国的西方净土,极其庄严美妙。竺法旷(327—402)也“每以《法华》为会三之旨,《无量寿》为净土之因,常吟咏二部,有众则讲,独处则诵”[19]。慧远则更是大弘弥陀净土法门,并得到僧众的响应,这说明弥陀净土比弥勒净土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弥勒净土只是菩萨的住处,而弥陀净土则是阿弥陀佛的住处。慧远和他的师父道安不同,不以死后往生菩萨住处为满足,而是以期生佛国为目标,他对彼岸世界的要求更高了。

佛教构建清净美妙的弥陀净土世界,可谓想象力非常丰富、奔放,从某种特定的意义来说,它有助于开拓人们对时间、空间无限性的猜测。不过重要的是,这个所谓的理想天国,实际上是地上帝王的庄严宏伟、瑰丽豪华的王宫的夸张描绘,是人民苦难境遇的反面写照。虽然这种幻想也反映了人们摆脱世间地狱的心声,追求幸福境界的憧憬,但是这种宗教思想的出现,正是反映了人类科学知识的极度贫乏,惊人的愚昧无知。这种令人惊讶的非分之想,子虚乌有的空中楼阁,只能是自我安慰,自我陶醉。(www.daowen.com)

在中国历史上,儒家宣扬的“王道乐土”,道家鼓吹的“至德之世”,道教幻想的“神仙妙境”,以及佛教道安向往的“弥勒净土”和慧远祈求的“弥陀净土”,企图这样那样地为人生、为社会虚构各种理想的图景,为人类指点不同的出路,这表现了人们的愿望,一种难以实现、满足的愿望。

慧远信仰弥陀净土思想,曾和刘遗民等人立誓,共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为期。传说慧远还在庐山邀集僧俗十八人,即十八高贤[20]立“莲社”(“白莲社”),入社者一百二十三人,外有不入社者三人。据著名哲学史专家汤用彤考证,这个传说是不可信的[21]。汤先生的考证是缜密可靠的。下面以汤先生的论据为基础,补充个别论据,从三方面再重新审视这个问题。

(一)从《十八贤传》(《十八高贤传》)的成书来看,所谓十八高贤立“白莲社”首见于《十八贤传》一文,而该文在宋代陈舜俞的《庐山记》中始有完整的记载。值得注意的是,陈氏在《十八贤传》的开头就交代说:

东林寺旧有《十八贤传》,不知何人所作。文字浅近,以事验诸前史,往往乖谬,读者陋之。……予既作《山记》,乃因旧本,参质晋宋史及《高僧传》,粗加刊正。[22]

宋代志磐《佛祖统记》第26卷也载《十八贤传》,末尾附注说:

《十八贤传》始不著作者名,疑自昔出于庐山耳。熙宁间嘉禾贤良陈令举舜俞粗加刊正。大观初沙门怀悟(志磐师父)以事迹疏略,复为详补。今历考《庐山集》、《高僧传》及晋宋史,依悟本再为补治,一事不遗,自兹可为定本矣。

陈舜俞和志磐的话足以证明,所谓《十八贤传》系后人杂取旧本采摭不可靠的传说而成。

(二)从莲社的名称和十八高贤的说法来看,在中唐以前根本没有莲社和十八高贤的记载,如隋朝费长房的《历代三宝记》和唐朝法琳的《辩正论》都没有记载十八高贤结莲社事。在中唐以后,有关记载间有所见,但十分混乱。如对莲社名称的解释就分歧很大。宋朝戒珠的《净土往生传序》说,生无量寿国者,宝幢为前导。金莲为之受质,故名为莲社。宋朝道诚所辑《释氏要览》第1卷则记载莲社名称的含义有四种不同说法:或以庐山东林院中多种植白莲而名;或以弥陀佛国以莲花九品次第接人为名;或以嘉奖此中社人不为名利所污而名;或以慧远弟子法要木刻莲花十二叶植水中,使用机关,凡折一莲是一时,与刻漏无遗,俾礼念不失时而得名。再如,十八高贤的说法,在法琳的《辩正论》第3卷中仅列刘遗民、雷次宗、周续之、毕颖之、宗炳,称为五贤。又,《十八高贤传》说十八人中的昙诜曾为《维摩经》做注,著《穷通论》和《莲社录》,但是《高僧传》仅说他为《维摩诘经》做注和著《穷通论》,而独不载撰有《莲社录》。而且《莲社录》也从未见征引。这都足以证明,所谓莲社和十八高贤的说法是后人杜撰的。

(三)从莲社成员的有关情况来看,传说元兴元年(402年)结莲社,但是,慧持早已在四年前辞别慧远去四川而并不在庐山,佛陀跋陀罗则在义熙六年(410年)才到庐山,结社时宗炳年仅二十六岁,都是不可能入莲社成高贤的。此外,佛陀耶舍是律师,有关僧传也从未说他曾到过南方,道生、慧永、慧叡、昙诜、昙顺、昙恒、道敬、道昺在六朝时也都没有关于他们以信奉无量寿佛而著称的记载。相反,如道生曾著文辩明佛无净土之义。由此可见,十八高贤之说是不足信的。

附带指出,《佛祖统纪》的一百二十三人录中,有著名道士陆修静。不入社的三人中有大诗人陶渊明。但是,陆氏生于东晋义熙二年(406年),在慧远死时年仅十余岁,很可能还没有见过慧远。与此相联系,僧传为了突出慧远的超俗、神奇,谓慧远送客从不过虎溪,过虎溪虎就鸣号。佛教也有送君不过虎溪的话。《庐山记》说:“远法师居庐阜三十余年,影不出山,迹不入俗。送客过虎溪,虎辄鸣号。昔陶元亮(渊明)居栗里山南,陆修静亦有道之士,远师尝送此二人,与语道合,不觉过之,因相与大笑,今世传三笑图。”这一段我国历史上长期流传的、富于浪漫色彩的佳话,其实也是不符合事实的。原来“三笑图”,苏东坡在作赞时并没有指明三人是谁,后来,他的门下、诗人、书法家黄庭坚才指为慧远、陶渊明和陆修静。这实际上是宋代以来调和儒、道、佛的思潮在绘画中的反映。

综上所述足以证明,所谓十八高贤结莲社的事,是完全不可靠的。由此也说明,净土宗奉慧远为初祖,又以慧远曾立莲社而名莲宗、白莲宗,都是不合事实的。这一点在下一章中,还要从修持方法的角度再作论证。

【注释】

[1]一说西晋竺法护译。

[2]一说南朝宋宝云译。

[3]阿僧祇:梵文Asakhya的音译,意思是“无数”,即非常久远的时间。佛教称一阿僧祇有一千万万万万万万万万兆(百万为兆)。

[4]天人:“天”,天界。印度佛教说的“天”相当于中国所说的“神”和仙境。“人”,人类,人间。按照《无量寿经》的说法,“天人”具有非凡容貌和智慧,有身体之形,而虚无骨肉,即已经不同于一般所讲的“天人”了。

[5]《无量寿经》卷上。

[6]《无量寿经》卷上。

[7]《无量寿经》卷上。

[8]《无量寿经》卷上。

[9]白驹:骏马。《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郤,忽然而已。”郤:通隙,缝隙。白驹过隙:比喻十分快速。

[10]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116页。

[11]策名:策,简策,古时仕者书名于策,以明隶属关系。策名即仕宦,此指在佛教神府中榜上有名。

[12]六斋日:每月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这六个斋日。佛教说这六天有天王遣使世间,伺察一切众生的善恶,佛教徒应当持斋,谨慎言行,特修善业。

[13]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118页。

[14]《释慧远传》,见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125、126页。

[15]《释慧远传》,见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125、126页。

[16]《释慧远传》,见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125、126页。

[17]《释慧远传》,见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125、126页。

[18]欲界六天:也叫“六欲天”,因不离食欲和淫欲而名。具体指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乐变化天和他化自在天。

[19]《高僧传·竺法旷传》。

[20]十八高贤:传说是指慧远、慧永、慧持、道生、佛陀耶舍(觉明)、佛陀跋陀罗(觉贤)、慧叡、昙顺、道敬、昙恒、道昺、昙诜、刘遗民、雷次宗、宗炳、张野、张诠和周续之。

[21]详见《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11章,见《汤用彤全集》,第1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22]《庐山记》,第3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