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道安的禅法思想及其内在联系

道安的禅法思想及其内在联系

时间:2024-03-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道安现存著作表明,他并没有形成完整、严密和周详的佛教哲学思想体系,但他的主要思想是有脉络线索可寻、有其内在联系的。下面我们先分析道安的禅法思想,然后再分析般若思想。道安的禅法就是要以“本无”去统摄、消融末有,归于虚无,而这又是心的作用。显然,道安的禅法是一种神秘的直觉主义的宗教法术,它引导人们把时间、精力和生命消耗在冥想幻觉之中,浪费在宗教迷梦里头。

道安的禅法思想及其内在联系

二、道安的禅法思想

据《高僧传·释道安传》的记载,道安出家后,先读宣扬善恶报应的《辩意经》(又名《诸法要义》),接着就读属于大乘般若的《成具光明定意经》,后师事佛图澄,阅读经典更多,随后相继对禅学和般若学两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他在华北教化时,对禅法注释甚勤,在襄阳时大讲般若,并信仰弥勒净土,立誓往生兜率[16],在长安时,除继续宣扬般若外,还热心翻译小乘一切有部经典,作序称颂。可见,道安对当时从印度传入的佛教各派思想是兼收并容的,因而他的佛教思想也是庞杂的、多方面的。但是道安一生对般若研究最为用力,尤其在中年之后,更是以般若研究为重心;从有关目录所载其般若著述之多,也可以看出般若思想是他的主要思想。史载道安有关般若的著述近二十种,据僧祐在《出三藏记集》中的记载,主要的有《光赞折中解》一卷、《光赞抄解》一卷、《放光般若折疑准》一卷、《放光般若折疑略》二卷、《放光般若起尽解》一卷、《道行经集异注》一卷、《实相义》和《性空论》等,共约占道安全部著述的三分之一。其次,关于禅学的著述也较多,据载共有十种,占全部著述的六分之一。如上所述,从汉至晋,印度佛教传入我国主要的是禅学和般若学两系,而道安是这两系的集大成者,他创立本无宗就是初步融会这两系的思想的结果。道安现存著作表明,他并没有形成完整、严密和周详的佛教哲学思想体系,但他的主要思想是有脉络线索可寻、有其内在联系的。

下面我们先分析道安的禅法思想,然后再分析般若思想。

禅学当时又称为数学,它把宇宙和人生分析为若干的数,如五蕴[17]、十八界[18]等。其中有一部分是对烦恼(“欲”)的分析,分析烦恼的目的在于用禅法加以择灭。“禅”,按佛教的说法是一种定心不乱、寂静思虑的修炼精神的方法。人只有通过这种修炼,才能真正体会和得到般若,终至于“无为”(“灭”),达到佛教的最高境界。

道安禅法的主要内容是“执寂以御有,崇本以动末”[19],或者说是“执古以御有,心妙以了色”[20]。这里“执寂”的“寂”、“崇本”的“本”和“执古”的“古”,都是指本无。道安的禅法就是要以“本无”去统摄、消融末有,归于虚无,而这又是心的作用。道安认为:“人之所滞,滞在未(末)有,苟宅心本无,则斯累豁矣。”[21]这就是说,当人心清除了杂念异想,驱散了妄惑烦恼,根绝了一切欲望,直接体会到“本无”,心住于无相,体会现实世界是虚妄的,这样通过禅法,人的人格符合宇宙的本体,“心”和“本无”相合为一,也就进入了最高境界,人也成为神了。这实际上是人心把外物掏空了,也不执著于任何东西了,剩下的只是一个没有任何内容的绝对空寂的心。但是道安在自己的著述中并没有否认世界本体的存在,没有认为本体也是心所“变现”的。因此,可以这样说,道安的本体论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而道安认识和体会本体的方法却具有主观唯心主义的色彩。

道安不认为禅修的目的是达到神奇的变化,但认为在禅定时也能产生神奇的变化。《人本欲生经注》解释“想受灭尽定”说:(www.daowen.com)

行兹定者……冥如死灰,雷霆不能骇其念,山(火)燋不能伤其虑,萧然与太虚[22]齐量,恬然与造化[23]俱游。[24]又在《安般注序》中说:

得斯寂者,举足而大千[25]震,挥手而日月扪,疾吹而铁围[26]飞,微嘘而须弥[27]舞。斯皆乘四禅[28]之妙止,御六息之大辩者也。[29]

意思是说,实行这种禅定的人,精神活动趋于停止,犹如死灰,即使雷霆大作也不能扰乱他的思念,被火烧焦也不能伤害他的思虑,他的心境萧寂地与天一样的广大,安静地与自然变化一起游荡。得到这种寂灭境界,一抬脚世界都震动,一挥手就执持日月,很快的吹气使铁围山飞起,微轻的嘘气使须弥山飞翔,这都是驾乘四禅的神妙的止心法门,驾御六气的大变化。这是什么?这是不会受任何外物的伤害而能摇撼山河大地的神!这显然是受了佛图澄法术的影响。虽然道安不热衷于法术,但还是承认法术,又向往神奇的变化的。

显然,道安的禅法是一种神秘的直觉主义的宗教法术,它引导人们把时间、精力和生命消耗在冥想幻觉之中,浪费在宗教迷梦里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