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后现代理论:探索现代性的分析与批判

后现代理论:探索现代性的分析与批判

时间:2024-03-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博德里拉《遗忘福柯》所有后现代理论家的观点均涉及对现代性的分析与批判。在他的理论旅程中的这一阶段,博德里拉的研究紧紧围绕着由符号交换建构起来的前现代社会与由生产建构起来的现代社会这一根本性的区分而展开。因此,在转入第四章第2节讨论现代性向后现代性的转变——博德里拉认为这是历史上的又一次同等重要的大断裂——之前,让我们先来讨论一下这一根本性的区分。

后现代理论:探索现代性的分析与批判

1.探索现代性

〔现代性是〕一种独特的文明模式,它将自己与传统相对立,也就是说,与其他一切先前的或传统的文化相对立:现代性反对传统文化在地域上或符号上的差异,它从西方蔓延开来,将自己作为一个同质化的统一体强加给全世界

博德里拉《遗忘福柯

所有后现代理论家的观点均涉及对现代性的分析与批判。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福柯基本上将现代性视为一个理性化、“规范化”和“统治”日益增长的过程;德勒兹与加塔利将现代性描述为:经由对欲望的压制性的辖域化,将其纳入限制性的社会结构和压抑人格中的过程,不过,他们认为这一过程同时也成倍地增加了块茎状的逃逸线。而博德里拉在其早期著作中,则通过对客体系统、消费社会、媒体与信息、现代艺术、当代时尚、性和思想等问题的分析,从这些方面提出了他的现代性理论。

他的第一部著作《客体系统》(Le systèmedes object)(1968)探讨了以消费品和服务的爆炸性增长为标志的新型大众消费系统。全书在一种主—客体辩证框架下展开,在这种框架中,主体面对的是一个吸引、蛊惑、甚而有时控制着个人认知、思想和行为的客体世界。这种分析暗中包含了如下两种理论,一种是由卢卡奇(Georg Lukács)等马克思主义者所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日常生活已经被商品化;另一种则是符号学理论,它将客体解释为一些被组织到指意系统中的符号。〔3〕(www.daowen.com)

博德里拉雄心勃勃地想描绘出新客体系统的轮廓和主要结构,并阐明它如何制约和构建了人们的需求、想象和行为。《客体系统》一书始终为这样一种信念所驱动:博德里拉认为他正在描绘一种新的社会秩序,他将之称为一种“新的技术秩序”、“新的环境”、“新的日常生活领域”、“新的道德”以及新的“超级文明”形式。迄今为止,博德里拉的思想发展轨迹可以被概括为:〔试图〕描绘出主体在面对一个客体和符号世界时所使用的感知和欲望框架。因此,他从第一部著作起就开始了这一计划,试图描绘出主体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同那个构成他们日常生活的客体和符号系统相联系,如何使用、统治(或受统治于)这个系统的。

博德里拉的第二部著作《消费社会》(La sociétéde consommation)(1970)研究的是被纳入消费社会的客体系统,而另一本著作《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For a Critique of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Sign)(1981)则试图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同符号学以及结构主义加以综合。他的研究涉及新的家庭环境、控制论与当代建筑、通俗艺术与当代绘画以及媒体与信息等各种现代现象。博德里拉最初的这三部著作可以被看作是试图综合马克思主义与符号学,发展一种新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的初步尝试。不过,在《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博德里拉已经在开始拉开与马克思主义的距离,并且在接下来的《生产之镜》(1975)一书中,断然与马克思主义作了决裂。在这部著作中,博德里拉宣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既不适用于传统社会,也不能为当代社会提供妥适的观点(我们将在第八章中讨论这种看法)。

在他的理论旅程中的这一阶段,博德里拉的研究紧紧围绕着由符号交换建构起来的前现代社会与由生产建构起来的现代社会这一根本性的区分而展开。因此,在转入第四章第2节讨论现代性向后现代性的转变——博德里拉认为这是历史上的又一次同等重要的大断裂——之前,让我们先来讨论一下这一根本性的区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